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5417.4万元,同比下降33.10%[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4.64万元,同比下降729.9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95.47万元,同比下降1583.19%[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股,同比下降700.00%[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50%,同比下降5.20个百分点[1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3.10%至5417.4万元,上年同期为8097.4万元[33]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33.1%至5417.4万元(2021年同期8097.4万元)[117] - 净利润为-610.84万元,同比下降331.1%[1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94.64万元,同比下降730.2%[119] - 营业收入为888.67万元,同比下降35.6%[120] - 母公司净利润为-43.29万元,同比改善41.7%[1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同比下降700%[119] - 2022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6,108,353.05元[128] - 2021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643,894.11元[134] - 母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亏损432,860.11元[138] - 母公司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亏损742,465.48元[14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8.51%至3692.5万元,上年同期为5165.3万元[33]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25.79%至322.5万元[33] - 营业成本为3692.45万元,同比增长39.9%[118] - 销售费用为522.62万元,同比下降21.5%[118] - 研发费用为322.54万元,同比下降25.8%[118] - 财务费用为-20.65万元,同比改善127.4%[118]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203.64%至-95.3万元,主要受本期亏损及递延所得税费用影响[3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仪器仪表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1.29%至2781.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51.30%[35][37] - 汽车检具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4.91%至2635.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48.70%[35][37] - 压力变送器产品收入同比下降48.37%至1024.0万元,毛利率下降28.72个百分点至8.52%[35][37] - 电磁流量计产品收入同比下降50.49%至827.2万元,毛利率下降4.79个百分点至31.78%[35][37] - 其他仪器仪表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57.15%至910.1万元[35] - 公司属制造业,主要产品为压力变送器、电磁流量计等自动化仪器仪表[154]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1.86万元,同比上升22.48%[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22.46%至-381.9万元[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18,633.27元,较上年同期的-4,926,032.58元有所改善[12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08.46元,较上年同期的9,740,507.99元大幅下降[12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2,079.36元,较上年同期的-5,390,604.17元显著改善[123]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4,198.96元,较上年同期的165,441.47元增长259%[125]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44,000.00元,较上年同期的4,046,375.00元下降44.6%[1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7541.04万元,同比增长4.8%[122]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863,025.97元,较上年同期的346,067.44元增长149%[123]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9,919,567.43元,较上年同期的29,187,129.87元增长2.5%[12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9,292,243.00元,较上年同期的28,785,311.91元增长36.5%[123]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6,376.1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8.14%,较上年末下降0.47%[4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5,924.0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6.86%,较上年末下降1.12%[42] - 存货期末余额12,410.7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35.32%,较上年末上升3.78%[42]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3,500.2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9.96%,较上年末上升1.59%[42]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3,220.2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9.16%,较上年末上升2.97%[42] - 货币资金为63,761,618.59元,较期初66,799,918.00元下降4.5%[111] - 应收账款为59,240,539.42元,较期初64,541,406.44元下降8.2%[111] - 存货为124,107,175.01元,较期初113,186,524.52元增长9.7%[111] - 流动资产合计为280,130,094.27元,较期初283,041,182.50元下降1.0%[111] - 应收票据为12,519,423.12元,较期初22,919,429.04元下降45.4%[111] - 预付款项为8,384,010.01元,较期初1,685,885.84元大幅增长397.4%[111] - 长期股权投资减少6.9%至649.8万元(期初698.2万元)[112] - 固定资产减少9.7%至2024.3万元(期初2241.5万元)[112] - 使用权资产减少15.2%至917.1万元(期初1081.2万元)[112] - 短期借款增长16.5%至3500.2万元(期初3003.5万元)[112] - 应付账款减少7.2%至4023.0万元(期初4334.7万元)[112] - 合同负债增长44.9%至3220.3万元(期初2222.7万元)[112] - 货币资金增长110.0%至477.7万元(期初227.5万元)[114] - 应收账款增长20.6%至2144.2万元(期初1777.7万元)[115]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下降6.3%至-730.5万元(期初-687.2万元)[11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3,725,630.07元,较期初的66,762,783.76元减少4.5%[124]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777,447.12元,较期初的2,275,180.12元增长110%[125] - 2022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81,005,009.78元[128] - 2022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18,976,347.66元[128] - 2022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减少7,946,435.55元[128] - 2021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74,680,083.61元[134] - 2021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0,550,073.69元[134] - 2021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增加1,261,488.39元[134] - 母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7,304,536.59元[140] - 母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1,496,720.83元[140] - 母公司2021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3,565,801.00元[147] - 母公司2021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6,967,996.52元[14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60,021,258.35元[137]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子公司上海紫燕机械技术实现净利润393.97万元,为三大子公司中唯一盈利主体[52] - 投资收益亏损46.92万元,占利润总额6.64%,因参股公司亏损[39] - 公司拥有9家合并报表子公司,其中全资子公司5家持股比例100%,控股子公司4家持股比例均为51%[155] - 2021年收购上海紫江机械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形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155] 非经常性损益和特殊项目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19万元[2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8.85万元[24]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8.85万元,占利润总额1.25%,因抵债股票公允价值变动[39][44] - 资产减值损失43.23万元,占利润总额6.12%,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8.85万元,期末余额42.80万元[44][47] - 2021年半年度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资本公积51,068,270.74元[134] 关联交易和担保 - 与上海紫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关联交易金额为3.82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7%[75] - 与上海紫泉饮料工业有限公司关联交易金额为6.97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13%[75] - 与上海紫江喷铝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关联交易金额为4.72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9%[76] - 与上海紫泉标签有限公司关联交易金额为9.43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17%[76] - 报告期内日常关联交易总额为24.94万元[76] - 获批日常关联交易总额度为800万元[76] - 环境监测系统及服务类产品年度预计交易金额300万元[76] - 截至报告期末环境监测系统实际发生金额21.12万元[76]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1000万元[88]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3000万元[88]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7.34%[88]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1.90%[58] - 公司报告期无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计划[61]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62]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及规范关联交易[69] - 公司报告期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70]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71]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72] - 公司股份总数维持143,448,332股不变[96]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330,551股(占总股本0.23%)[96]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43,117,781股(占总股本99.77%)[96] - 人民币普通股构成全部无限售条件股份[9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882户[98] - 控股股东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4.41%,持股数量为35,020,706股[98] - 股东西藏赛富合银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00%,持股数量为14,347,150股[98] - 股东黄超持股比例为5.16%,持股数量为7,407,201股,报告期内增持3,611,801股[98]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为14,344.8332万股,其中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100%[153] - 2006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1,800万股,发行价6.08元,募集资金净额92,947,631元[151] - 公司注册资本从2000年3,326万元经多次增资扩股至2022年14,344.8332万股[149][150][152][153] - 2010年度权益分配方案每10股送红股1股并转增9股,注册资本增至124,737,680元[152] - 2012年度权益分配方案每10股转增1.5股,注册资本增至143,448,332元[152] - 2001年以总股本3,326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红股1.6股,股本增至3,858.16万股[150] - 2002年以总股本3,858.16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红股1.5股,股本增至4,436.884万股[150] 租赁和固定资产 - 子公司租赁松江区华哲路355弄8号及9号厂房作为经营场所[86] - 上海紫燕模具租赁闵行区北松路1383号厂房作为经营场所[86] 委托理财和投资活动 - 委托理财发生额为1000万元[90] - 银行理财产品使用自有资金且未到期余额为0元[90] - 委托理财未出现逾期未收回金额[90] 环境和社会责任 - 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65] - 公司报告期无环境问题行政处罚记录[6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专项储备本期提取与使用金额均为154,954.49元[137] 会计政策和金融工具 - 公司对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65] - 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经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165] - 非一揽子交易分步合并时原持有股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转入合并日当期投资收益[166] - 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评估等中介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66] -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所有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67] - 非同一控制合并增加子公司时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169] - 非同一控制合并购买日前持有股权公允价值重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69] - 处置子公司股权取得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70] - 分步处置子公司属于一揽子交易时前期处置价款与净资产份额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71] - 丧失控制权时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转为当期投资收益[170]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与新增持股比例享有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留存收益[172] - 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子公司股权投资时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留存收益[173] - 合营安排分类依据结构、法律形式及合同条款等因素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173] - 共同经营会计处理确认单独持有资产及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资产[174] - 共同经营会计处理确认单独承担负债及按份额确认共同承担负债[174] - 现金等价物需满足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转换已知金额现金及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四个条件[176]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产生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7] - 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80]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等[180]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入留存收益[183]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184] - 公司为消除会计错配可指定单项金融资产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类别[184] - 混合合同可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除非嵌入衍生工具不改变现金流量[185] - 金融负债分类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类/其他金融负债/有效套期衍生工具[186] - 交易性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87] - 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可能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当期损益[188] - 其他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89] - 财务担保合同按损失准备与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后余额孰高计量[189]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权利终止或转移满足终止确认规定[190] - 金融资产转移按保留风险报酬程度及控制权判断是否终止确认[191] - 金融资产转移终止确认时需计算账面价值与对价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3]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确定存在活跃市场时以报价为准 有限售期则扣除风险补偿金额[194] - 金融工具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对三类金融资产计提损失准备[195] - 应收款项运用简化计量方法 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提准备[195]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第一阶段)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196]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但未减值(第二阶段)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197] - 已发生信用减值(第三阶段)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并按摊余成本计利息[197] - 信用损失准备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仅FVOCI类金融资产准备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97] - 评估信用风险显著增加需考虑债务人经营成果、监管环境、担保物价值等
威尔泰(002058)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