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4487万元,同比增长32.47%[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2万元,同比增长600.47%[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11万元,同比增长276.45%[23] - 基本每股收益0.1元/股,同比增长900%[23] -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05.3%至23,778,983.42元[58]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9319万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7]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9万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7] - 公司总营业收入244,869,718.38元,同比增长32.47%[42]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44.87百万元,其中自动化仪器仪表分部收入126.29百万元,汽车检具分部收入118.58百万元[18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1444.36万元同比增长20.08%[52] - 管理费用3149.87万元同比增长32.81%[52] - 研发投入金额为9,513,856.48元,同比增长11.14%[54] - 原材料成本占仪器仪表营业成本81.16%[4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激增99.18%[58] - 2021年销售费用为1444.36万元,同比增长20.1%[188] - 2021年管理费用为3149.87万元,同比增长32.8%[18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仪器仪表业务2021年营业收入126,289,839.66元,同比增长53.41%[40][42] - 汽车检具业务2021年营业收入118,579,878.72元,同比增长15.65%[40][42] - 压力变送器产品收入44,797,019.10元,同比增长18.69%[42] - 电磁流量计产品收入52,018,074.84元,同比增长46.43%[42] - 环保产品收入11,198,392.27元,同比增长923.93%[42] - 其他仪器仪表产品收入18,039,432.71元,同比增长168.93%[42] - 主模型类检具收入63,330,300.04元,同比增长16.31%[42] - 零部件类检具收入55,024,828.10元,同比增长14.68%[42] - 仪器仪表业务毛利率32.48%,汽车检具业务毛利率36.90%[44] - 仪器仪表营业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53.41%[45] - 汽车检具营业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15.65%[45] - 环保产品收入1119.84万元同比增长923.93%[45] - 其他仪器仪表收入1803.94万元同比增长168.93%[45] - 仪器仪表销售量41437台同比增长16.11%[4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计划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响,力争实现业绩稳定和增长[78] - 公司仪器仪表业务面临市场竞争风险,国外厂商垄断高端市场,国内厂商占据中低端市场[79] - 公司汽车检具业务受产业政策变化风险影响,部分城市限牌政策可能影响汽车购置需求[79] - 公司下游客户集中在传统工业及汽车制造领域,需求与中国经济环境正相关[80] - 劳动力市场求大于供趋势明显,人力资源风险日益增加[80] - 原材料铝材钢材价格波动上升,电子元器件价格上涨且供货周期延长[80] - 公司已建立铝材钢材采购价格随市调整机制应对价格波动[80] - 公司通过增加采购频次和适度库存规避原材料价格风险[80] - 技术研发需持续进步并依赖专利保护,存在技术泄密风险[81] - 新冠疫情导致公司及上下游产业链停工停产[8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2万元,同比下降97.77%[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7.77%至623,007.98元[56][5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小幅增长2.52%至9,518,117.34元[5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恶化至-31,441,935.81元,同比下滑869.52%[56] 资产和债务 - 总资产3.59亿元,同比下降6.91%[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1亿元,同比下降15.36%[23]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上升至17.98%,同比增长5.32个百分点[63] - 存货规模达113,186,524.52元,占总资产31.54%[63]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50%至30,034,522.33元[63] - 货币资金从2020年的8827.37万元下降至2021年的6679.99万元,减少24.3%[197] - 应收账款从2020年的4880.71万元增至2021年的6454.14万元,增长32.2%[19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0年0元增至2021年51.65万元[197] - 其他应收款从2020年的2915.22万元大幅下降至2021年的266.36万元,减少90.9%[197] - 短期借款从2020年的2002.43万元增至2021年的3003.45万元,增长50.0%[198] - 应付账款从2020年的3136.47万元增至2021年的4334.68万元,增长38.2%[198] - 合同负债从2020年的5129.59万元下降至2021年的2222.69万元,减少56.7%[198] - 资产总计从2020年的3.86亿元下降至2021年的3.59亿元,减少6.9%[198] - 应交税费增加至737.18万元,较上年404.59万元增长82.2%[199] - 其他应付款减少至119.33万元,较上年264.74万元下降54.9%[199]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新增315.17万元[199] - 其他流动负债增加至1407.26万元,较上年1000.25万元增长40.7%[199] - 流动负债合计小幅增至1.29亿元,较上年1.25亿元增长3.0%[199] - 非流动负债合计增至1104.94万元,较上年304.43万元增长262.9%[199] - 资本公积减少至396.32万元,较上年5144.32万元大幅下降92.3%[200] - 未分配利润增至1672.11万元,较上年209.81万元增长697.0%[20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降至1.81亿元,较上年2.14亿元下降15.4%[200]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降至3.59亿元,较上年3.86亿元下降6.9%[200] 投资活动 - 公司对力帆科技(证券代码601777)的初始投资成本为346,350.34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67,531.63万元,期末账面价值为413,881.97万元[67] - 公司对ST众泰(证券代码000980)的初始投资成本为106,022.72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3,394.02万元,期末账面价值为102,628.70万元[67] - 公司证券投资合计期初账面价值为452,373.06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64,137.61万元,期末账面价值为516,510.67万元[68] - 公司收购上海紫燕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投资金额为3,218万元,持股比例为51.00%,本期投资盈亏为957.03万元[67] - 公司支付现金3218万元收购紫燕机械51%股权[136] - 紫燕机械2021年1-10月收入7468.35万元,净利润1287.36万元[136] - 紫燕机械2020年全年收入1.025亿元,净利润536.34万元[136] - 重大资产重组收购上海紫燕机械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149] -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发生额为1500万元人民币[159] - 报告期末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为0元人民币[159]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上海紫燕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18,765,281.90元,对公司整体业绩有较好提升[73][74] - 子公司上海威尔泰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3,376,898.80元[73] - 子公司上海紫竹高新威尔泰科技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2,909,540.58元[73] 公司治理和人员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40,735元[91] - 公司财务负责人蒋红于2021年5月31日被免职解聘[92] - 乔松友于2021年5月31日被聘任为公司新任财务负责人[92] - 公司报告期内存在任期内董事、监事离任和高级管理人员解聘的情况[91] - 公司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总额为240.8万元[103] - 董事、总经理俞世新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22.2万元[103] - 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殷骏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52.6万元[103] - 财务负责人乔松友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6.6万元[103] - 监事刘伟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9.5万元[103]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为340人,其中母公司21人,主要子公司319人[112] - 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183人,占比53.8%[112] - 员工教育程度中高中及以下学历164人,占比48.2%[112] - 研发人员数量49人同比减少12.50%[53]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下降至14.41%,同比减少2.82个百分点[54] - 公司薪酬体系包含基本工资、工龄工资、资历津贴、加班工资、餐补、岗位津贴、营养费、车贴、业务费、绩效工资、独生子女费等12项组成[113] - 公司2021年全面开展职工技能类、专业技术类、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类培训[114] - 报告期内不定期开展数次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培训与场景模拟演练[114] - 报告期内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16] 关联交易和承诺 - 公司与关联方发生日常关联交易总金额为354.92万元[142][143] - 代理出口交易金额为104.72万元占同类交易额0.83%[142] - 共同对外投资认缴新增出资额6500万元公司出资1000万元[145]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出资300万元实际出资累计1000万元[145] - 环境监测系统及服务类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金额250.2万元[143] - 预计年度日常关联交易总额300万元[143] - 向上海紫泉饮料工业有限公司销售金额34.89万元占比0.28%[143] - 向上海紫燕合金应用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金额13.86万元占比0.11%[143] - 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承诺不设立同业竞争子公司[130] - 所有承诺方在报告期内均严格履行承诺[130][131]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票简称变更为*ST威尔[16] - 公司2021年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于投资者关系部[18]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24.51%[88]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30.25%[88]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49.00%[88] - 公司股份总数为143,448,332股[165]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330,551股,占总股本0.23%[165]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43,117,781股,占总股本99.77%[165] - 控股股东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4.41%[168] - 股东西藏赛富合银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00%[168] - 股东宁波好莳光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91%[168] - 公司控股股东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持有35,020,706股人民币普通股,占总股本显著比例[169] - 西藏赛富合银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有14,347,150股人民币普通股[169] - 宁波好莳光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为第三大股东,持有7,040,300股人民币普通股[169] - 2022年3月西藏赛富合银投资有限公司收购宁波好莳光商业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169] - 公司实际控制人沈雯间接控股境内上市公司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210)[172] - 西藏赛富合银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主要从事实业投资及管理咨询业务[173]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总数占流通股比例较高,股权结构相对集中[169]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控股股东股份质押比例超80%及优先股发行情况[172][176] - 公司2021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15] 审计和内部控制 - 公司聘请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签字会计师为陈林、周齐[20] - 公司财务顾问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至2022年[20]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100%[120]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100%[120]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20]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20]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124] - 公司支付年度审计费用60万元给大华会计师事务所[137] - 公司支付重大资产重组财务顾问费用100万元[137] - 公司原审计机构信永中和已连续服务12年[137] - 审计机构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确认财务报表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181][183]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上海市闵行区虹中路263号1幢[16] - 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仪器仪表制造及销售等多项工业自动化业务[19] - 公司董事会秘书殷骏,联系电话64656465[17] - 公司2021年新增汽车检具行业,面临产业政策变化和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5] - 政府补助74万元,同比下降63.05%[2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2953.17万元占总销售额12.06%[50]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33] - 公司报告期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32] - 租赁厂房用于经营场所涉及松江区华哲路和闵行区北松路[153] - 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2000万元人民币[156]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1.05%[157] - 本报告期董事会共召开9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案包括年度报告和重大资产重组方案[104][105]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计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提名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各召开1次会议[110] - 李彧在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副董事长,任期自2017年01月08日起[99] - 孙宜周在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担任监事长,任期自2002年03月11日起[99] - 夏光在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董事、常务副总经理[99] - 陈衡在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99] - 李彧在上海紫江(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副董事长、执行副总裁,任期自2004年11月01日起[99] - 李彧在上海朗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任期自2007年11月28日起[99] - 李彧在上海紫竹小苗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总经理,任期自2017年03月08日起[99] - 李彧在上海紫竹小苗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任期自2017年07月04日起[99] - 李彧在上海紫晨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任期自2011年04月01日起[99] - 李彧在合肥朗程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任期自2014年12月19日起[99]
威尔泰(002058)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