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紫光国微(00204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紫光国微紫光国微(SZ:002049)2022-04-20 16:00

利润分配 - 公司以2022年4月15日总股本606,860,085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25元,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2] - 2020年度利润分配以2020年末总股本606,817,968股为基数,每10股派1.35元人民币现金(含税),于2021年5月24日实施完毕[140] - 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2022年4月15日总股本606,860,085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25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197,229,527.63元,每10股转增4股[143] - 2021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53,785,798.57元,按母公司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12,776,819.85元[143] -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5,444,555,455.56元[143] - 本次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43] - 本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共计242,744,034股[14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为5,342,115,108.65元,较2020年增长63.35%[12]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53,785,798.57元,较2020年增长142.28%[12]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95,845,590.84元,较2020年增长158.10%[12]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2,512,797.99元,较2020年增长185.51%[12]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3.2197元/股,较2020年增长142.28%[12] - 2021年稀释每股收益为3.2197元/股,较2020年增长142.28%[12]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1.94%,较2020年增加14.23个百分点[12] - 2021年末总资产115.9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2.43亿元,较上年增长45.98%[13] - 2021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9.52亿元、13.40亿元、14.97亿元、15.5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24亿元、5.52亿元、5.82亿元、4.96亿元[15]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3327.01万元,2020年为 - 14.89万元,2019年为2036.05万元[16] - 2021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合计1.58亿元,2020年为1.11亿元,2019年为1901.16万元[17] - 2021年研发投入8.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42%[26]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4,211.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35%[46] - 2021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378.5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2.28%[4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159,224.83万元,同比增长51.98%[4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724,349.61万元,同比增长45.98%[46]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49.28亿元,同比增长71.45%,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93亿元,同比增长185.51%[61]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3352.54万元,同比下降95.18%,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91亿元,同比下降64.57%[61]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1.27亿元,同比增长137.69%,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33亿元,同比增长3354.11%[61] - 2021年投资收益7057.87万元,占利润总额3.24%;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42.50万元,占比0.43%[64] - 2021年末货币资金31.63亿元,占总资产27.28%,较年初增加7.80pct,主要因业务增长和发债[65] - 2021年末长期股权投资3.47亿元,占总资产2.99%,较年初增加1.66pct,因联营企业其他股东溢价增资[65] - 2021年末短期借款5000万元,占总资产0.43%,较年初下降3.47pct,因可转债募资和现金流增长偿债[66] - 2021年末合同负债4.71亿元,占总资产4.06%,较年初增加2.08pct[66] - 2021年末应付债券12.77亿元,占总资产11.01%,较年初增加7.08pct,因发行15亿可转债[66] - 报告期投资额为110182608.31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438352986.20元,变动幅度为 - 74.86%[70] -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达8.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3.42%,新增知识产权授权62项[40]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8.66亿元,较2020年增长43.42%,研发投入占比16.21%,较2020年下降2.25pct[60] 业务发展历程 - 2005年公司上市时主营压电石英晶体元器件,2011年进入LED产业,2012年将主营业务拓展至集成电路领域[9] - 2010年6月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同方股份,2016年4月变更为西藏紫光春华,实际控制人始终为清华控股[9] 业务布局 - 公司以智能安全芯片、特种集成电路为两大主业,同时布局半导体功率器件和石英晶体频率器件领域[21] -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包括智能卡安全芯片和智能终端安全芯片等,可提供创新终端产品及解决方案[22] -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产品涵盖几大系列近500个品种,可提供设计开发服务及国产化系统芯片级解决方案[23] - 半导体功率器件业务产品涵盖多种先进器件,在多个领域有成熟应用方案[24] - 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产品覆盖所有品类,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25] 业务经营成果 - 2021年集成电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02,838.93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4.13%[46] - 2021年电子元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082.86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07%[46] - 2021年特种集成电路收入3,364,469,635.55元,占比62.98%,同比增长101.08%[47] - 2021年智能安全芯片收入1,663,919,663.45元,占比31.15%,同比增长22.11%[47] - 集成电路营业收入50.28亿元,同比增65.04%,营业成本19.12亿元,同比增38.94%,毛利率61.97%,同比增7.14pct[48] - 电子元器件营业收入2.71亿元,同比增37.60%,营业成本2.14亿元,同比增35.76%,毛利率20.82%,同比增1.07pct[48] - 集成电路销售量30.56亿颗,同比增32.20%,生产量29.44亿颗,同比增27.12%,库存量4.26亿颗,同比降20.97%[50] - 电子元器件销售量6.58亿只,同比增34.11%,生产量6.82亿只,同比增37.91%,库存量0.57亿只,同比增71.81%[50] - 公司高压超结MOSFET Gen3平台销售占比提升至50%以上[38] - 公司2021年完成54款半导体功率器件新产品的量产[38] - 公司智能安全芯片业务在电信SIM卡海外市场份额、国内银行IC卡芯片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35] - 公司特种集成电路下游需求爆发,实现业绩高速增长[36] - 公司半导体功率器件业务营业规模保持稳定,经营质量持续改善[37] 资金募集与使用 - 公司完成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募集资金15亿元人民币,用于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29] - 2021年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15亿元,扣除费用后净额14.878766亿元,累计使用6.036332亿元,尚未使用8.933859亿元[76]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0,比例为0.00%[76] - 新型高端安全系列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7001.12万元,投资进度11.67%[77] - 车载控制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9574.54万元,投资进度21.28%[77]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43787.66万元,投资进度100.00%[77]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6652.04万元[79] - 全资子公司同芯微电子使用1.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拟于2022年6月28日前归还[79] 风险防控 - 公司系统梳理内外部风险19大类67项,通过流程优化防范风险[28] 人才情况 - 公司核心人才稳定率达94.1%[30] - 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占比47%,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50%[45] - 研发人员数量974人,同比增19.51%,占比47.14%,同比增4.22pct[59] - 报告期末母公司在职员工57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2009人,在职员工合计2066人[136] - 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为2066人,母公司及主要子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4人[136] - 公司生产人员615人,销售人员233人,技术人员974人,财务人员54人,行政人员190人[136] - 公司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547人,本科学历员工733人,大专及以下学历员工786人[137] 行业标准制定 - 公司在汽车行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团体标准4项[31] 重大项目投资 - 报告期内重大股权投资项目合计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105705894.98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191198000.03元,累计实现收益为 - 110876.62元[71] - 5G通信高速光模块用高基频石英晶体振荡器产业化项目本报告期投入18317252.76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18341139.55元,项目进度为31.14%[71] - 集成电路在安装设备本报告期投入5890277.04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84655362.17元,项目进度为100.00%,累计实现收益为 - 110876.62元[71] - 年产2亿件5G通信网络设备用高档石英谐振器产业化项目本报告期投入32587711.38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39290844.51元,项目进度为76.12%[71] - 年产1.92亿件石英谐振器技改项目本报告期投入48910653.80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48910653.80元,项目进度为91.76%[71] 衍生品投资 - 衍生品投资合计初始投资资金额为4572.62万元,报告期内购入4572.62万元,报告期内售出4572.62万元,期末投资为0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0.00%,报告期实际损益金额为 - 88.47万元[74] - 公司基于远期外汇资金需求开展相关远期购汇及期权组合衍生品投资,按要求银行每期末应定期向公司提供衍生产品交易的市值重估结果,公司根据交易银行提供的市值重估结果确定已投衍生品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74] 子公司情况 - 深圳市国微电子有限公司总资产59.3662924357亿元,净资产44.2181759584亿元,营业收入33.650214105亿元,净利润18.3099318314亿元[82] - 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总资产28.8848832641亿元,净资产7.1565484127亿元,营业收入13.8164298903亿元,净利润5525.372446万元[83] - 2021年度紫光同创产品总发货量翻倍提升,第一代SoPC系列产品研发顺利,第二代已启动研发[84] - 报告期内公司合并范围新增1户,为新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唐山捷准芯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53] - 公司于2021年1月8日新设立全资子公司唐山捷准芯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160] 行业市场情况 - 2021年度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6.2%,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超34%[85] - 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总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9.6%[85] 未来发展规划 - 2022年公司将聚焦主业,加强特种集成电路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能,推动大客户数量增长[90] - 2022年公司将布局战略性、先导性领域,推动可转债募投项目和MEMS光刻项目[91] - 2022年公司将打造“一体两翼”生态体系,拓展芯片应用市场[92] - 2022年公司将以客户为中心,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深耕细分市场[93] - 2022年公司将持续做好债务融资,视情况推动权益性融资[94] - 2022年公司将深入开展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内审/大风控体系建设[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