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风新材(000859) - 2022 Q2 - 季度财报
国风新材国风新材(SZ:000859)2022-08-1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2.16亿元,同比增长34.27%[1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579.12万元,同比增长34.27%[3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27%至12.16亿元[36][38]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4.3%至12.16亿元[13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6%至9.56亿元(2021年同期:7.44亿元)[1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亿元,同比下降15.70%[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292.76万元,同比下降7.08%[17] - 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14,088.32万元,扣非后净利润8,292.76万元[31] - 净利润同比下降14.4%至1.41亿元[132] - 净利润同比下降41.6%至9530.86万元(2021年同期:1.63亿元)[135] - 基本每股收益0.16元/股,同比下降15.79%[17] - 基本每股收益0.16元同比下降15.8%[13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10%,同比下降1.84个百分点[1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1.78%至10.47亿元[36] - 营业成本同比增加41.8%至10.47亿元[132]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7.7%至8.23亿元(2021年同期:5.98亿元)[135]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1.68%至3249.55万元[3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1.7%至3249.55万元[13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3.69%至1384.82万元[36][41] - 财务费用为负1019.11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896.6万元[132]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47.4%至1328.66万元(2021年同期:2523.99万元)[13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新能源汽车配套材料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32.26%至1.86亿元[38] - 薄膜材料收入占比62.69%但增速放缓至13.85%[38] - 公司主要生产经营聚酰亚胺薄膜、包装膜材料、预涂膜材料等新型材料[25] - 公司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薄膜)产品分为亮光系列、消光系列、热封系列[25] 各地区表现 - 国外市场收入占比15.94%同比增长16.48%[38] - 公司产品远销日韩、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国家和地区[3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建成投产年产3.2万吨功能性聚酯薄膜项目[30] - 积极推进年产3.8万吨高端功能性聚丙烯薄膜项目建设[30] - 公司变更募投项目在合肥新站高新区新建电子级聚酰亚胺生产基地[30] - 公司牵头制定的三项行业标准于4月份正式发布[30][32] - 公司上半年共申请专利24项,获得专利授权16项[30][32] - 公司拟自筹资金总投资27,931.79万元建设新型柔性电子用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107] - 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变更为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国风新材[10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10.27万元,同比下降95.06%[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5.06%至510万元[36][4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5.1%至510.27万元(2021年同期:1.03亿元)[13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去年同期净流入9304万元转为净流出1266万元[13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减少38.8%至2.74亿元(2021年同期:4.48亿元)[13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减少30.4%至2.94亿元[13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去年同期净流出5740万元转为净流入3346万元[13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15.3%至10.2亿元(2021年同期:8.85亿元)[13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4.4%至8.84亿元[139] - 支付给职工现金同比增长26.2%至9266.72万元(2021年同期:7342.19万元)[137]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6.3%至5218万元[139]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同比增长245%至1.84亿元(2021年同期:5325.90万元)[137]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同比增长59.0%至4437万元[139]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159.3%至770万元[139] -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同比改善176.1%,从去年同期的-167万元转为+127万元[13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同比改善37.5%至2.40亿元[14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21.5%至6.45亿元(2021年同期:8.22亿元)[13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31.8%至5.39亿元[140]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变动 - 总资产34.5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29%[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8.1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56%[17] - 资产总额从年初32.53亿元增长至34.57亿元,增幅6.3%[125]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7.93个百分点至18.82%[44] - 在建工程占比上升4.17个百分点至13.56%[44] - 公司货币资金从年初8.70亿元减少至6.50亿元,下降25.2%[124] - 应收账款从年初2.07亿元增长至3.07亿元,增幅48.2%[124] - 在建工程从年初3.06亿元增长至4.69亿元,增幅53.4%[125] - 短期借款新增4003.21万元[125] - 短期借款3003万元长期借款3002.25万元[130] - 应交税费从年初435.40万元增长至2145.60万元,增幅392.7%[125] - 应付账款8066.51万元同比减少18.4%[130] - 长期应付款从年初4829.33万元减少至427.84万元,下降91.1%[126]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5.51亿元增长至6.74亿元,增幅22.3%[126] - 未分配利润7.2亿元较期初增长12.1%[130]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年初8.02亿元减少至5.39亿元,下降32.8%[128]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年初1.62亿元增长至3.22亿元,增幅98.4%[128] - 受限资产总额为58,069,301.27元,其中货币资金5,658,459.79元、应收票据40,209,572.81元、固定资产6,930,328.70元、无形资产5,270,939.97元[47] 投资和募投项目 - 报告期投资额321,612,651.19元,较上年同期123,801,312.77元增长159.78%[48] - 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本期投入105,034,432.32元,累计投入105,034,432.32元,项目进度9.94%[50] - 年产3.8万吨高端功能性聚丙烯薄膜项目本期投入3,831,129.11元,累计投入3,831,129.11元,项目进度1.15%[50]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70,750万元,本期使用9,898.78万元,累计使用23,778.43万元[53] - 募集资金累计变更用途55,646.32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78.65%[5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482,127,993.54元,累计使用237,784,257.90元[53]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13,892.75万元,完成进度100.09%[54] - 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变更后)累计投入9,885.68万元,投资进度17.77%[54] - 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总投资从902.2078百万元变更为870.3453百万元,减少31.8625百万元[56][59] - 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产能从790吨增至815吨,增加25吨[56][59] - 项目使用募集资金556.4632百万元保持不变[56][59] - 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本报告期实际投入98.8568百万元[59] - 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累计投资进度为17.77%[59] 子公司表现 - 安徽国风木塑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38.234659百万元[63] - 芜湖国风塑胶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7.612977百万元[63] - 合肥国风先进基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报告期内亏损0.30214667百万元[63] - 安徽国风木塑科技有限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9.85545783百万元[63] - 芜湖国风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206.27399813百万元[6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总额5795.55万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5533.97万元[21]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193.60万元[21] - 资产处置收益5533.97万元同比减少36.3%[132]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32.59%[70]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29.55%[70]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29.51%[70] - 2022年1月10日增补张家安为公司董事[71] - 报告期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红股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72] - 公司总股本为895,976,271股,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6.24%(55,874,462股),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93.76%(840,101,809股)[111] - 国有法人持股数量为55,752,212股,占总股本比例6.22%[111] - 其他内资持股数量为122,250股,占总股本比例0.01%[111] - 人民币普通股数量为840,101,809股,占总股本比例93.76%[111]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7,100户[113] - 控股股东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持有260,841,634股,占比29.11%,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55,752,212股[113] - 第二大股东王子权持有17,946,595股,占比2.00%,均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13] - 第三大股东张宇持有6,188,800股,占比0.69%,均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13]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控股股东持有205,089,422股[114] - 多名股东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股,包括王子权(9,761,200股)、张宇(6,188,800股)等[114] - 控股股东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解除限售55,752,212股非公开发行股份[107] - 合肥产投关于避免同业竞争及规范关联交易的承诺自2016年3月18日起长期有效且正常履行中[85] - 合肥产投认购的非公开发行股份限售承诺已于2022年7月19日履行完毕[85] 担保情况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10,465.91万元[103]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7,917.86万元[103]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2.81%[103]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余额为3,946.56万元[103]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39,000万元[103]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39,000万元[103] 关联交易和资金往来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86]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87]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91]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92]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94] - 公司与关联财务公司之间未发生存款贷款等金融业务[95][96] 诉讼仲裁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90] 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使用屋顶光伏绿电301.74万度,节约标煤370.84吨[77] - 公司投资109.78万元建立能源监控平台实现科学用能[77] - 公司开展安全培训覆盖从业人员约800余人次[82] - 聚酯切片生产有机废气经二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筒排放[76] - 锅炉采用天然气低氮燃烧技术,废气通过8m排气筒排放[76]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88] -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即期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69]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70]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7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其折价或溢价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确认为利息收入或费用[17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相关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72]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所有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72] - 现金流量表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已知金额现金的投资[167]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69]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权利届满或实质转移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170] - 金融资产重分类仅在改变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进行[17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73] - 金融负债分类包括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两类[173] - 金融资产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分三阶段计量损失准备[175][176] - 逾期超过30日即认为信用风险显著增加[175] - 银行承兑汇票组合不计提坏账准备[180] - 商业承兑汇票组合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180] - 应收票据按信用风险特征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组合[180] - 应收账款采用预期信用损失简化模型 按整个存续期计量损失准备[181] - 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始终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准备[181] - 薄膜材料客户应收账款3个月以下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182] - 薄膜材料客户应收账款3-6个月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182] - 薄膜材料客户应收账款6个月-1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0%[182] - 薄膜材料客户应收账款1-2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30.00%[182] - 薄膜材料客户应收账款2-3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60.00%[182] - 其他业务客户应收账款1年以内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182] - 其他业务客户应收账款1-2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0%[182] - 其他业务客户应收账款2-3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30.00%[182] - 其他应收款1年以内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186] - 其他应收款1-2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0%[186] - 公司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房屋年折旧率2.43%-3.23%,建筑物3.88%-6.47%,机器设备5.39%-9.70%,运输工具8.08%-16.17%,其他设备13.86%-19.40%[198] - 公司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93]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计入投资成本,小于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4] - 公司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差额计提减值准备[196] - 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实际成本转入固定资产,未办理竣工决算的按估计价值先行转入[198] - 持有待售资产后续公允价值增加时,以前减记金额可在划分为持有待售后确认的减值损失金额内转回[191] - 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时,处置价款与对应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196] - 固定资产确认减值时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差额计提相应减值准备[198] - 在建工程在资产负债表日有减值迹象时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差额计提减值准备[199]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购买日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