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153.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38%[3]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482.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51%[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45%[3]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7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03%[3]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084元/股,同比下降30.00%[3] - 年初至报告期末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32%,同比下降2.62个百分点[3] - 营业总收入为153.77亿元,同比下降17.4%[31] - 净利润为4.81亿元,同比下降27.2%[32] - 基本每股收益0.084元,同比下降30%[33]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8%至150.05亿元,上期为182.44亿元[34]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30.3%至4.71亿元,上期为6.76亿元[34] - 合并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9.5%至482.50亿元,上期为533.19亿元[36][37] - 合并净利润同比下降41.6%至10.54亿元,上期为18.06亿元[37]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29.7%至0.083元,上期为0.118元[35] - 营业收入本期发生额为473.53亿元人民币,上期为523.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5%[39] - 净利润本期发生额为11.15亿元人民币,上期为18.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9%[40]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188元,上期为0.324元,同比下降42.0%[3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10.87亿元人民币,上期为17.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1%[3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135.32亿元,同比减少17.9%[31] - 财务费用降至1.41亿元,同比减少51.3%[31] - 研发费用为5.96亿元,同比减少3.5%[31] - 合并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7%至16.10亿元,上期为16.54亿元[37] - 合并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2.1%至5.90亿元,上期为7.57亿元[37] - 母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8.0%至132.52亿元,上期为161.69亿元[34] - 合并营业成本同比下降8.5%至430.14亿元,上期为469.95亿元[36][37] - 营业成本本期发生额为423.58亿元人民币,上期为462.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4%[39] - 研发费用本期发生额为15.95亿元人民币,上期为16.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40] - 财务费用本期发生额为5.70亿元人民币,上期为7.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5%[40]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88.10%至1,372.49万元,主要因实现利润减少[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相关利息费用1.98亿元,同比减少19%[31] 现金流量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20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363.46%[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63.46%至452,049.84万元,主要因采购付款减少[1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2,463.25万元,主要因环保和技改工程项目投资支出增加[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53.61亿元人民币,上期为56.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4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525.82亿元人民币,上期为559.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4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至45.2亿元,相比上期的9.75亿元增长363.5%[43] - 支付的各项税费显著减少至4.33亿元,相比上期的13.16亿元下降67.1%[43]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增加至14.27亿元,相比上期的7.81亿元增长82.7%[43]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长至143.53亿元,相比上期的69.61亿元增长106.2%[43]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上升至154.37亿元,相比上期的80.76亿元增长91.2%[43] - 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03.68亿元,相比上期的543.45亿元下降7.3%[46]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79亿元,相比上期的-3.22亿元扩大359.2%[46]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2.39亿元,相比上期的68.74亿元增长34.4%[4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总资产为695.9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微增0.06%[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22.1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85%[3] - 衍生金融资产比年初减少100.00%至0万元,主要因商品期货完成交割[10] - 其他应收款比年初增长48.42%至15,706.71万元,主要因代垫运费增加[10] - 其他流动资产比年初下降80.02%至4,492.73万元,主要因留抵增值税减少[10] - 在建工程比年初增长75.42%至197,125.98万元,主要因环保和技改工程项目投资增加[10]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04.96亿元,较期初98.10亿元增长6.99%[2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9.86亿元,较期初10.58亿元减少6.80%[24] - 存货期末余额90.48亿元,较期初84.82亿元增长6.68%[24]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18.72亿元,较期初19.63亿元减少4.63%[24] - 衍生金融资产期初余额43.59万元,期末余额0元[24] - 流动资产合计228.76亿元,较期初219.66亿元增长4.14%[24] - 长期股权投资从162.90亿元增至174.51亿元,增长7.1%[25]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从18.21亿元增至19.92亿元,增长9.4%[25] - 在建工程从11.24亿元大幅增至19.71亿元,增长75.4%[25] - 固定资产从435.63亿元降至415.13亿元,减少4.7%[25] - 短期借款从81.88亿元增至104.95亿元,增长28.2%[25][29] - 合同负债项目新增26.40亿元[25]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44.33亿元降至37.85亿元,减少14.6%[26] - 长期借款从100.42亿元降至73.45亿元,减少26.9%[26] - 未分配利润从165.43亿元增至170.44亿元,增长3.0%[27] - 货币资金从91.64亿元增至96.33亿元,增长5.1%[28] - 长期借款减少至69.91亿元,较期初下降29.7%[30] - 负债总额356.28亿元,与期初基本持平[30] - 所有者权益增至325.26亿元,较期初增长1.7%[30] - 公司总资产为695.48亿元人民币[50][52] - 流动资产合计219.66亿元人民币[50] - 非流动资产合计475.82亿元人民币[50] - 存货为84.82亿元人民币[50] - 固定资产为435.63亿元人民币[50] - 总负债为372.96亿元人民币[51][52] - 短期借款为81.88亿元人民币[51] - 应付票据为60.78亿元人民币[51]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22.52亿元人民币[52] - 母公司货币资金为91.64亿元人民币[53] - 公司总负债为355.857亿元人民币,总资产为675.663亿元人民币[55][56]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253.245亿元人民币,非流动负债合计102.612亿元人民币[55]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319.806亿元人民币,其中未分配利润为164.336亿元人民币[56] - 公司应付票据为56.663亿元人民币,应付账款为45.954亿元人民币[55] - 预收款项调整至合同负债20.451亿元人民币[55] - 公司长期借款为99.426亿元人民币[55] - 公司股本为56.962亿元人民币,资本公积为67.789亿元人民币[56] - 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37.613亿元人民币[55] - 公司衍生金融负债为1849.96万元人民币[55] - 公司货币资金年初余额为98.1亿元,调整后保持不变[49] - 应收款项融资年初余额为19.63亿元,调整后保持不变[49] 其他收益和损失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216.13%至7,234.06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11] - 营业外支出同比增长342.42%至5,119.30万元,主要因处置固定资产损失增加[11] -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本期为1705.92万元人民币,上期为-6184.26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27.6%[38] - 母公司投资收益同比下降83.1%至1432.91万元,上期为8479.97万元[34] 衍生品投资 - 衍生品投资报告期实际损益金额为-1508.92万元[18] - 镍期货投资初始金额为3105.47万元,报告期损益-19.90万元[18] - 远期外汇合约报告期损益-1489.02万元[18] - 衍生品投资期末金额为0元,占净资产比例0.00%[18] 股东和股权信息 -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2.98%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6] - 控股股东太钢集团累计增持公司股份35,097,082股,占总股本0.616%,增持金额13,096.22万元[13]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57]
太钢不锈(000825) - 2020 Q3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