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北大医药,代码000788,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0]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袁平东,注册地址在重庆市北碚区水土镇方正大道21号][20] - [董事会秘书为袁宇飞,证券事务代表为何苗][21]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www.szse.cn][22]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2022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17]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20.77亿元,同比减少7.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98.19万元,同比增长29.76%][25]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9亿元,同比增长371.56%][25] - [2022年末总资产26.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5%][25] - [2022年四个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82亿元、5.19亿元、5.56亿元、5.20亿元][29]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72.42万元,2021年为 - 88.91万元,2020年为 - 595.43万元][31]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0.7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7.1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598.1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76%][47][53]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20.77亿元,同比下降7.13%,其中药品制造业及其他收入7.71亿元,同比降12.76%,药品流通业收入13.07亿元,同比降3.45%][63] - [2022年公司药品制造业及其他毛利率79.73%,同比降4.93%,药品流通业毛利率12.07%,同比降0.59%][65] - [药品制造与流通业务中,2022年销售量为207,735.52万元,同比减少7.13%;生产量为16,358.46万元,同比增加0.74%;库存量为17,217.67万元,同比增加37.09%][66] - [2022年药品制造业及其他营业成本为156,187,718.90元,占比11.97%,同比增加15.28%;药品流通业营业成本为1,149,024,045.00元,占比88.03%,同比减少2.80%][69]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024,889,434.25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9.32%;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88,929,870.67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4.47%][72] - [2022年销售费用为543,693,895.04元,同比减少17.43%;管理费用为109,600,697.37元,同比减少1.24%;财务费用为11,694,564.32元,同比减少27.77%;研发费用为14,736,481.99元,同比增加4.66%][75]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02人,占比13.21%,较2021年分别下降1.92%和0.07%][77]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2824.8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6%,较2021年分别下降33.81%和0.55%][77]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79亿元,同比增长371.56%,主要系医药流通业务回款同比增加][79]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3533.10万元,同比增长22.18%,主要系阶段性研发投入同比减少][79]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9244.64万元,同比下降197.28%,主要系偿还贷款同比增加][79] - [2022年投资收益为 - 153.80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 - 2.18%,系票据贴现损失][82] - [2022年末货币资金为6.3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4.03%,较年初比重增加6.47%][83] - [2022年末应收账款为11.6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44.14%,较年初比重减少3.70%][83] - [2022年末存货为1.7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6.53%,较年初比重增加1.59%][83] - [2022年末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2855.70万元][85] - [截至2022年底,公司所有权或使用权受限资产合计126,223,944.51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120,007,703.93元,应收票据受限6,216,240.58元][86] - [子公司北京北医医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0万元,2022年总资产985,115,759.63元,净资产382,443,425.69元,营业收入761,872,501.71元,营业利润39,333,610.63元,净利润25,652,816.06元][94] - [子公司北大医药武汉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2022年总资产715,538,109.72元,净资产151,273,848.93元,营业收入549,251,014.64元,营业利润16,097,514.96元,净利润10,074,789.23元][94] 股权变更 - [2015年公司剥离原料药生产及销售业务,保留制剂、药品流通、医疗器械流通业务][23] - [2022年8月合成集团股东变更,原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持有的100%股权变更至方正商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名下][23] - [2022年11月北大医疗所持公司7032.89万股股份划转至北大医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后者直接持有公司11.80%股份][23] - [2022年12月北大医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合成集团股权变更登记至新方正集团名下,新方正集团成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23] - [新方正集团股权结构为新方正(北京)企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持股66.507%,珠海焕新方正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28.503%等,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23]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有50余年医药制造历史,是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等,拥有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覆盖全国的医药销售网络与流通体系,致力于打造国际化仿创结合医药科技型企业][42] - [公司主要从事化学药品制剂研发、生产和销售,医药流通以及医疗服务等业务,研发采用自主开发和合作研发模式,在研产品涵盖多个领域][43] - [制剂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上市制剂产品覆盖抗感染类、镇痛类等多个领域,拥有健全营销网络和全国营销渠道][43] - [通过北医医药、武汉叶开泰两家全资子公司从事第三方药品、器械和耗材的分销、零售等业务][43] - [参股的肿瘤医院管理公司控股的迦南门诊从事肿瘤筛查、健康管理及诊疗等服务][43] - [公司建立有研发全流程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拥有约10000平方米小试、中试基地][43]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头孢米诺钠等西药,用于抗感染等治疗领域][44] 经营情况分析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受带量采购、医保目录谈判等行业政策影响,部分药品价格大幅下降][47][53] - [2022年国内医药制造业受多种因素影响,收入下滑、利润回落、增加值负增长][52] - [公司重点品种头孢曲松钠受集采影响,销量价格大幅波动,大股东重整遗留问题困扰发展][52] - [公司聚焦“重医药工业、优化医药商业”战略,调整产品结构,降本增效取得成果][52][53] 研发与生产成果 - [全年6个产品获相关批件,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和氯雷他定片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55] - [抗感染类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中选第七批国家集采;镇痛类塞来昔布胶囊在电商端突破,萘丁美酮胶囊销售同比大幅增长;精神类奥氮平片快速上市][57] - [美罗培南生产线完成扩改,新增胶囊填充机等设备提升胶囊剂产能,萘丁美酮原料药产能扩大、成本下降、产销增长][59] - [202项目、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氯雷他定片、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已获得药品注册证书或注册批件,阿普米司特片等多个项目在研][76] 公司管理与文化 - [公司企业文化为“创新、责任、信任、努力”,提升综合竞争力][51] - [公司以“文化融合+”为抓手开展系列活动,推动部门协同和融合创效][58] - [公司在公益活动中助捐行善,助力乡村振兴和社会公益事业][60] 关联交易 - [2022年北医医药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供应链业务暂估合同总金额每年12亿元,期限三年,截止2022年底累计关联交易金额81,375.16万元(含税)][68] - [2022年公司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为9641万元,实际发生金额7090.62万元,未超预计总额][172][174] - [公司与多家关联方有日常关联交易,如向重庆西南合成制药采购商品等,交易金额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在0.10% - 1.46%之间][172] - [公司在方正财务公司有存款业务,每日最高存款限额5亿元,存款利率范围0.455% - 1.755%,期初余额24225.88万元,本期合计存入105.72万元,本期合计取出24331.6万元][178] - [2022年3月31日,公司存放于方正财务公司的存款及利息2.43亿元已足额支取完毕,账户全部注销][180] - [2022年公司预计接受平安银行金融服务单日最高存款及理财本金余额、贷款及其他融资金额均不超1亿元,截至年末累计存入10240.01万元,期末余额9990万元,日均存款余额9986.83万元][181] - [2022年度公司代重庆合成及其关联方支付职工薪酬1732.26万元][184] - [2022年北医医药与北大国际医院签长期服务合同,暂估年金额12亿元,期限三年,截至年末累计关联交易81375.16万元(含税)][188] 2023年规划 - [2023年公司将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进行文化建设与融合,以“价值最大化”为引领创造更大价值][96] - [2023年公司将聚焦“重医药工业、优化医药商业”战略,围绕“抗感染、镇痛类、精神类”领域推进内生外延工作][97] - [2023年公司将加快推进存量产品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97] - [2023年公司将持续推进仿制药自主研究和外部产品合作引进][97] - [2023年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朝高端制剂仿制、改良型创新甚至创新药方向探索前行][98] - [2023年公司围绕产品与市场,以重点品种带动产品群,探索营销模式创新,拓展销售渠道][98] - [2023年公司对生产线扩能整改、降本提效,探寻原料制剂一体化发展路径][98] - [2023年公司稳步推进医药商业流通与供应链管理业务,适度探索创新业务模式][99] 风险与应对 - [公司面临行业政策变动风险,将跟踪政策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快新产品研发和项目落地][100] - [公司面临原料涨价及药品降价风险,将补充新产品、推广现有产品,关注引进并购机会,加大研发投入][101] - [公司面临产品研发和一致性评价风险,项目筛选以市场容量大、制剂工艺成熟的仿制药为主,搭建高水平研发团队][103] - [公司面临生产经营风险,将严格按规范操作,加强过程管控,落实经营管理制度][104] - [公司面临管理风险,将关注政策动向,适时更新战略,推进精细化管理,完善内控体系][105]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设9名董事席位,现任8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3名,下设四个专业委员会][109] - [公司监事会由5名监事组成,职工代表监事比例不低于1/3][109]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资产、财务、机构和业务方面“五分开”,具有独立完整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109][112][113] - [公司指定《证券时报》等报刊和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指定媒体,设置投资者热线等沟通渠道][110] - [公司建立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考评和激励][110] - [公司充分尊重和维护相关利益者权益,重视社会责任][111]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相关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11]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9.56%,于2022年5月26日召开][114] - [2022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2.23%,于2022年10月18日召开][114] - [北大医药现任董事长为宋金松,任期起始于2017年8月29日,终止于2024年5月17日,任期内股份无增减变动][115] - [北大医药现任总裁为袁平东,任期起始于2016年3月2日,终止于2024年5月17日,任期内股份无增减变动][115] - [北大医药现任副总裁兼财务总监为赵全波,任期起始于2016年3月2日,终止于2024年5月17日,任期内股份无增减变动][115] - [北大医药现任董事会秘书为袁宇飞,任期起始于2018年6月29日,终止于2024年5月17日,任期内股份无增减变动][115] - [宋金松历任GE大中华区多个职位及复星医院投资集团总裁等,现任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CEO,北大医药董事长][116] - [袁平东历任太极集团等公司多个职位,现任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北大医药董事、总裁][116] - [任甄华历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等公司多个职位,现任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等多个职务,北大医药董事][116] - [贾剑非历任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法务经理等,现任北大医疗产业集团党委委员等,北大医药董事][117] - [毛润历任北大医药重庆大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多个职位,现任西南合成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等多个职务,北大医药党委书记、董事][117] - [曾建光历任南京
北大医药(000788)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