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59亿元,同比下降19.95%[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98.30万元,同比下降56.50%[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86.14万元,同比下降48.13%[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股,同比下降53.85%[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4%,同比下降2.07个百分点[2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912.95万元,同比下降19.95%[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98.30万元,同比下降56.50%[31]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9.9%至3.5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49亿元减少8948万元[135] - 净利润同比下降56.3%至2409.8万元,较去年同期的5510.7万元减少3101万元[13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同比下降56.5%至2398.3万元,较去年同期的5513.5万元减少3115万元[136]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0%至3.57亿元(2021年同期4.47亿元)[138]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37.2%至3469万元(2021年同期5521万元)[138] - 综合收益总额为3,197,020.38元[147]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增加34,690,233.78元[15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5,212,804.92元[15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95%至3.59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0.16%至1.67亿元[47]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0.2%至1.6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1亿元减少4251万元[136]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183.24%至-1358.19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47] - 财务费用为负值-1349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2046万元[138]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53.2%至860万元(2021年同期1840万元)[138] - 支付给职工现金同比下降19.6%至9327万元(2021年同期1.16亿元)[141] - 研发费用未列支(2021年同期也未列支)[13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百货业态终端零售收入28805.23万元,同比下降21.82%[35] - 超市业态终端零售收入2203.82万元,同比下降12.80%[35] - 便利店业态终端零售收入4.16万元,同比下降70.03%[35] - 百货业态净利润3833.95万元,同比下降33.48%[35] - 超市业态净亏损354.57万元,同比下降65.41%[35] - 线上交易额764.25万元,线上营业收入210.70万元[36] - 零售业收入同比下降21.06%至3.12亿元,毛利率为47.10%[51] - 服务业收入同比下降11.78%至4734.21万元,毛利率高达94.96%[51] 各地区表现 - 辽宁省地区收入同比下降20.12%至3.5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9.54%[5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2022年上半年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4.1%[30] - 百货业态因疫情影响于2022年3月19日至4月12日暂停营业[105]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09.61万元,同比下降35.89%[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120.04%至1.50亿元,主要因交易性金融资产到期[4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5.9%至4710万元(2021年同期7346万元)[14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1.50亿元(2021年同期-7.50亿元)[14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187.8%至13.12亿元(2021年同期4.56亿元)[14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19.0%至11.80亿元(2021年同期14.57亿元)[14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31,102,421.26元,同比大幅下降82.53%[14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8,714,010.00元,去年同期为-750,280,665.78元,实现由负转正[14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1,193,447.00元,同比增长1285.19%[144]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20,785,947.00元[14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05,350,921.19元,较期初增长16.33%[14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增加至13.1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53.76%,较上年末增长7.22个百分点[5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大幅降至173.57万元人民币,期内出售1.6亿元人民币[57][62] - 固定资产减少至6.5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6.97%,下降0.52个百分点[54] - 存货降至6051.77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48%,减少0.29个百分点[54] - 租赁负债增至2233.52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0.92%,增长0.27个百分点[55] - 公司货币资金从年初11.37亿元增长至13.12亿元,增幅15.4%[12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年初1.50亿元大幅减少至733.23元[128] - 存货从年初6775.70万元减少至6051.77万元,下降10.7%[128] - 投资性房地产从年初1.29亿元减少至1.27亿元[129] - 固定资产从年初6.72亿元减少至6.58亿元[129] - 应付账款从年初2.01亿元减少至1.79亿元[129] - 应付职工薪酬从年初3922.85万元增长至6612.90万元,增幅68.6%[129] - 应交税费从年初1588.85万元减少至382.77万元,下降75.9%[129]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8.74亿元增长至8.77亿元[130] - 存货同比下降10.5%至5993.3万元,较去年同期的6698.1万元减少705万元[132] - 应收账款同比大幅下降89.8%至264.7万元,较去年同期的2703.1万元减少2438万元[132] - 资产总额微增0.3%至24.4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4.38亿元增加690万元[132][133] - 合同负债微增0.9%至7797万元,较去年同期的7730万元增加67万元[132] - 合同负债小幅增长至7797.05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3.2%[5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489,475.98元[146]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652,797,293.89元[152]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869,228,082.42元[152] - 公司本期未分配利润减少13,904,286.78元[152]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增加13,904,286.78元[15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883,132,369.20元[15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666,701,580.67元[15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767,880,561.77元[15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37,879,387.95元[156] - 公司2021年末未分配利润为823,093,366.69元[157] - 公司2021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93,092,192.87元[157] 公司治理和股东变动 - 公司副总裁于文婷于2022年4月9日因个人原因解聘[74] - 公司副总裁王天罡于2022年5月18日因个人原因解聘[74] - 公司副总裁王玉光于2022年5月19日由董事会聘任[74] - 公司副总裁王毅于2022年6月30日因工作变动原因解聘[74] - 辽宁方大集团股份减持承诺于2022年4月9日履行完毕[83] - 股东沈阳国科减持公司股份771.2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6%[105] - 控股股东方大集团协议转让股份合计9,561.54万股,占总股本的23.00%,转让价格为5.30元/股[106] - 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持股63,751,569股,占比15.34%,报告期内减持95,615,356股[115] - 股东方铭显持股54,043,462股,占比13.00%,报告期内新增持股54,043,462股[115] - 大商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8,666,265股,占比11.71%,其中质押16,605,500股[115] - 股东方鹏翔持股41,571,894股,占比10.00%,报告期内新增持股41,571,894股[115] - 大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8,898,459股,占比6.95%,其中质押28,894,500股[115] - 沈阳中兴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184,063股,占比4.86%,全部处于冻结状态[115]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5,000,000股,占比3.61%,报告期内减持2,880,000股[115] - 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持有6375.16万股无限售普通股,为第一大股东[116]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6.10%[73] 关联交易 - 前五名供应商供货占总采购金额比例为62.00%,其中百货类商品前五名供应商占比80.96%[37] - 向关联方采购金额34.79万元,占采购总金额比例为0.22%[37] - 超市日用品类前五名供应商供货占该类采购金额比例为21.25%[37] - 公司与控股股东辽宁方大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的关联销售商品金额为422.21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1.35%[90] - 关联采购商品金额为1.70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01%[90] - 关联接受劳务金额为2.18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09%[90] - 关联提供劳务金额为4.55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10%[90] - 向同受方大集团控制的方大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销售商品金额为76.69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25%[91] - 日常关联交易总额为507.33万元,获批交易额度为1,335.00万元[91] 投资和子公司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1.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5亿元下降20%[59] - 子公司中兴云购科技净资产为负1109.94万元人民币,报告期亏损17.48万元[67] - 公司控制国泰君安期货星辰28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持有100%权益[68] - 公司以自有资金5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沈阳中兴商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108] - 全资子公司沈阳中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21日完成注销登记[108]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发生额为1,000.00万元,未到期余额为0[103]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合并范围包括4家控股子公司及1个资产管理计划,新增全资子公司沈阳中兴商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163] - 沈阳中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注销完成,不再纳入合并范围[163]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75] - 利润分配金额为-20,785,947.00元[147] 诉讼和担保情况 - 公司涉及未达重大诉讼披露标准的其他诉讼共13起,涉案金额4908.07万元[8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84]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85] 会计政策和金融工具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67.09万元[25] - 公司仓储网点面积1151.66平方米,2022年上半年仓储及物流费用支出21.85万元[38] - 总资产为24.40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16%[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6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19%[21] - 公司总资产243980.5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6089.88万元[31] - 投资性房地产微降至1.27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5.2%,减少0.09个百分点[54] - 公司股本为415,718,940.00元[152] - 公司资本公积为180,005,059.01元[152]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为3,476,475.98元[152] - 公司盈余公积为184,368,736.48元[152] - 公司专项储备为0元[152]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为415,718,940.00元[154][156][157] - 公司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180,005,059.01元[154][156][157]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保持稳定为3,476,475.98元[154][156][157] - 公司于1997年4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3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12000万元[158] - 1997年度实施派送红股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增加股本7200万股,送转后总股本达19200万元[158] - 1999年向全体股东配售2262万股普通股,配股后总股本为21462万元,其中发起人股份占73.44%,社会公众股占26.56%[158] -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方案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每10股送3股,股改后股本保持21462万元[160] - 2007年实施每10股派送3股的分配方案,增加股本6438.6万股,送股后总股本达27900.6万元[160] - 2010年外方股东减持股份,其中Central Prosperity减持7337.7411万股(占总股本26.30%),中国新纪元减持1389万股(占总股本4.98%)[161] - 2019年控股股东变更,沈阳中兴商业集团将占总股本29%的股份转让给辽宁方大集团[161] - 2019年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4.9股,转增13671.294万股,转增后总股本达41571.894万股[162] - 公司对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3] - 企业合并中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74] - 合并财务报表以公司和子公司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 公司间重大交易和往来余额予以抵销[175] - 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项下单独列示[176] - 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在合并利润表中列为少数股东损益[176]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79] -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 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0]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81]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计量 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18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18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后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85] -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8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或摊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88] - 衍生金融工具初始以衍生交易合同签订当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以其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190] -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采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192] - 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时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19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根据输入值确定所属公允价值层次:第一层次为活跃市场未经调整报价[192] - 预期信用损失是以发生违约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195]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按照未来12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95] - 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工具按照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95] - 公司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金融工具按未扣除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第三阶段则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196] - 应收票据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两个组合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96] - 应收账款分为应收零售业务客户和应收其他业务客户两个组合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96] - 其他应收款划分为五个组合:应收备用金、应收银联结算款
中兴商业(000715)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