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7.38亿元,同比下降36.2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5亿元,同比收窄45.84%[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33.61万元,同比下降4.71%[21] - 2021年末总资产为89.94亿元,同比下降8.26%[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24亿元,同比下降59.36%[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9.76%,同比下降11.72个百分点[21] - 第四季度单季度亏损9.32亿元,占全年亏损额的73.1%[26] - 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7.22亿元[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71%至57,336,149.76元[7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111.17%至15,045,236.19元[7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13.87%至-206,636,632.22元[7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707.75%至-134,255,246.27元[76] - 资产减值损失达663,429,848.83元占利润总额46.15%[79]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18个百分点至1.10%[80] - 合同资产减值致余额下降至2,763,992,124.37元[8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664.12万元人民币[84]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下降7410.10万元人民币,期末余额为12.93亿元人民币[84] - 报告期投资额仅为39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99.69%[87] 成本和费用 - 销售费用4471.84万元,同比下降52.06%,主要因公司减员增效缩减开支[68] - 管理费用1.72亿元,同比下降44.89%,主要因公司减员增效缩减开支[68] - 研发费用3896.72万元,同比增长39.74%,主要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68] - 财务费用6.55亿元,同比增长2.49%[6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土壤修复运营服务业务收入6.28亿元,占总收入85.14%,同比下降26.21%[58] - 生态节水运营服务业务收入8854.19万元,同比下降60.74%[58] - 园林环境科技服务业务收入748.63万元,同比下降87.59%[58] - 生态节水运营服务业务营业收入8854.19万元,同比下降60.74%,营业成本1.35亿元,毛利率为-52.98%[59] - 土壤修复运营服务业务营业收入6.28亿元,同比下降26.21%,营业成本4.46亿元,毛利率28.98%[59]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科鼎实为土壤修复行业头部企业[47] - 京蓝沐禾为国内领先微灌和灌溉智能化方案提供商[48] - 北方园林拥有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甲级资质[49] - 公司业务模式包括施工总承包和EPC项目[49] - 工程结算保留一定比例作为质量保证金[49] - 京蓝沐禾节水装备有限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6.47亿元[99] - 京蓝沐禾节水装备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02亿元[99] - 京蓝沐禾节水装备有限公司总资产为47.62亿元净资产为12.07亿元[99] - 京蓝北方园林(天津)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9.51亿元人民币,净亏损为2.29亿元人民币[100] - 京蓝北方园林(天津)有限公司营业利润为-2.21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为-2.29亿元人民币[100] 各地区表现 - 华南地区收入7128.22万元,同比增长151.65%[58] - 西南地区收入9899.44万元,同比增长237.57%[58] - 华北地区收入3107.81万元,同比下降81.91%[58]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3.75亿元,同比下降22.63%,毛利率27.43%[59]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7128.2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51.65%,毛利率49.17%[59] - 西南地区营业收入9899.4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37.57%,毛利率29.97%[5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公司工程进度和回款安排,推升工程成本[102] - 疫情反复对公司工程类项目动工、运营及工期造成不可预见影响[106] - 机构调整导致项目主管机构变更,增加沟通和时间成本,影响项目结算[106] - 生态环境产业为资金密集型产业,运作周期较长,资金需求量巨大[107] - 公司将通过应收账款回收、产业基金合作、资本市场再融资等多种渠道缓解资金压力[107] - 公司报告期未实施利润分配,包括不派现、不送股、不转增股本[148] 研发与技术能力 - 公司获国家专利授权300余项,科技进步奖4项[50] - 参与或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54] - 具备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一级等多项高含金量资质[50] - 京津冀及周边焦化场地污染治理项目完成工程示范并准备结题验收,研发三套集成修复技术体系和模块化设备[69] - 农药行业场地异味清除材料与控技术项目已完成中期汇报,研发长效控制生物降解材料和高稳定异味抑制剂[69] - 复合有机污染场地原位热处理耦合修复技术与装备项目已完成中期汇报,研发原位热处理耦合修复技术和装备体系[70] - 长江经济带石化类场地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处于结题及审计资料汇总阶段,构建石化企业污染防控与修复工程技术体系[70] - 东北老工业基地重金属污染场地防治及安全利用集成技术与工程项目已立项并处于第二年实施中,开发无机固废基稳定化材料和生物质改性稳定化材料[70] - 西北煤化工场地修复示范研究针对3块不低于5万平方米的场地[71] - 粤港澳大湾区敏感用地示范场地土壤再利用率达到80%以上[72] - 粤港澳大湾区示范场地土地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72] - 粤港澳大湾区示范场地地下水达到安全利用水平[72] - 完成400mm太阳能供电自动控制闸门研发试制[72] - 形成32mm-110mm不同口径微灌用PE软管生产配方[72] - 形成16mm-25mm不同口径滴灌带生产配方[72] - 喷灌机技术改进提升产品耐用性及环境抗性[72] - 原油污染土壤热脱附修复技术评估与示范已立项实施中[71] - 敏感用地复合污染场地高效绿色修复技术准备结题验收[71]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减少39.17%至73人[73][74]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39.74%至38,967,224.02元[7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上升2.87个百分点至5.28%[74] - 公司获国家专利授权300余项,科技进步奖4项,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7项[103] - 公司拥有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地基基础工程一级等多项专业资质[103] 行业与市场环境 - 环境修复工程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工程设计实施非标准化程度高,对承包方经验要求高[33] - 行业涉及多领域多专业技术,需取得环境工程专项、建筑市政工程相关及特种专业工程专业承包等多项资质[34] - 环保工程项目采用EPC/BOT/PPP等业务模式,要求企业具备较强资金实力应对集中投入、大资金量和长回款周期特点[35][36] - 土壤修复行业上游为检测机构、修复用剂设备供应商,上游价格直接影响行业利润[37] - 土壤污染防治法颁布实施使污染防治有专属法律依据,配套法规政策陆续出台[38] - 水利行业投资年均增速保持较高水平,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成为发展重点[39] - 水利工程竞争主体集中于资金雄厚、管理先进、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大中型国有企业[40] - 国家引入社会资本拓宽水利融资渠道,采取特许经营权、放宽限制和提高回报保障等措施[40] - 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占比远高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用水效率低下[41] -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和干旱频发导致农作物减产,推动节水灌溉微灌滴灌技术发展需求[41] - 全国节水灌溉面积目标至2022年达到6.5亿亩[42] - 生态水利行业年度市场规模达数千亿人民币[42] - 十四五期间生态水利行业预计达到万亿级市场规模[42] - 全国园林环境相关企业超过16000家[45] - 园林规划设计院或设计公司超过1200家[45]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北京杨树蓝天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有公司170,763,781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6.68%[19] - 公司法定代表人郭绍增[16] - 公司业务完全独立于控股股东,自主经营,不存在同业竞争[113]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未在控股股东单位担任除董事以外的其他职务[113] - 公司资产独立完整,不存在被控股股东无偿占用或支配的情况[113] - 公司拥有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和银行账户,会计人员未在控股股东单位兼职[114]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9.86%[115]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4.66%[115]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4.68%[115]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9.80%[115]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股东出席比例为30.65%[116] - 2021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股东出席比例为35.94%[116] - 2021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股东出席比例为35.62%[116] - 2021年第七次临时股东大会股东出席比例为30.92%[116] - 2021年第八次临时股东大会股东出席比例为29.95%[116] - 2021年第九次临时股东大会股东出席比例为27.00%[117] - 2021年第十次临时股东大会股东出席比例为30.10%[117] - 2021年第十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股东出席比例为33.82%[117] - 战略委员会成员由5人调整为3人,2021年召开1次会议审议年度发展战略[141]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3次会议,审议年报审计、财务报告及会计师事务所续聘等事项[141] - 提名委员会2021年召开2次会议,审议董事会秘书聘任及独立董事选举议案[141][142]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1年召开1次会议审议年度薪酬政策议案[142]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18次会议,从第四十三次至第六十次[135][136][137] - 董事杨仁贵、韩志权、郝鑫、聂兴凯、朱江均100%出席18次董事会会议(杨仁贵现场18次、韩志权现场18次、郝鑫现场18次、聂兴凯现场1次通讯17次、朱江现场1次通讯17次)[138] - 董事阎涛出席董事会18次(现场1次,通讯17次),但股东大会出席次数为0[138] - 董事姜俐赜出席董事会14次(现场1次,通讯13次),股东大会出席次数为0[138] - 董事刘欣出席董事会10次(全部现场),股东大会出席7次[138] - 董事陈方清出席董事会15次(现场1次,通讯14次),股东大会出席2次[138] - 董事周建民出席董事会3次(全部通讯),股东大会出席1次[138]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138]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39] - 董事对公司提出的建议均被采纳[140] - 公司确认报告期内未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52] - 监事会确认报告期内监督活动中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43]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00%[153]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0%[153]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54]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54]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54]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54]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55] - 非财务报告不存在重大缺陷[155]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董事会的自我评价报告意见一致[155] 人员与薪酬 - 副总裁王海东期末持股数量为2,562,643股[119] - 副总裁李贵蓉期末持股数量为54,585股[119]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发生多起离任,包括董事、执行总裁、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等关键职位[122] - 离任高级管理人员中,刘欣持有公司股份124,799股[120] - 离任副总裁郭源源持有公司股份497,400股[121] - 离任副总裁乌力吉持有公司股份57,814,766股,其中已减持10,161,600股,期末持有47,653,166股[121] - 离任副总裁殷晓东持有公司股份113,842,569股[121] - 报告期内所有离任人员持股变动总额为174,896,762股,其中减持10,161,600股,期末总持股164,735,162股[122] - 离任原因均为个人原因,涉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共8个职位[122] - 2021年7月16日董事刘欣离任[123] - 2021年10月11日董事姜俐赜离任[123] - 2021年10月29日独立董事陈方清离任[123] - 2022年1月24日独立董事朱江离任[123] - 2021年10月29日周建民被选举为独立董事[123] - 2021年11月18日监事孟陈离任[123] - 2021年8月24日职工代表监事杨德慧离任[123] - 2021年4月13日执行总裁姜俐赜被解聘[124] - 2021年7月16日副总裁郭源源被解聘[124] - 2021年12月27日董事会秘书田晓楠被解聘[124]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499.49万元[134] - 董事长杨仁贵离任时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60万元[133] - 总裁郝鑫离任时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96.55万元[133] - 常务副总裁韩志权现任期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62.88万元[133] - 副总裁冯玉禄现任期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5.17万元[134] - 财务负责人梁晋离任时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6.56万元[134] - 董事会秘书田晓楠离任时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36.21万元[134] - 副总裁郭源源离任时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3.2万元[133] - 职工代表监事杨德慧离任时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4.68万元[133] - 职工代表监事王玥现任期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4.57万元[133]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591人,其中母公司81人,主要子公司510人[144]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49人,销售人员56人,技术人员55人,财务人员40人,行政人员233人,其他158人[144] - 员工教育程度:博士14人,硕士113人,本科227人,专科137人,其他100人[145] 募投项目与资金使用 - 年产600台大型智能喷灌机生产项目投资进度99.05%,但受疫情及原材料涨价影响未实现效益[92] - 智能高效农业节水项目投资进度100.04%,但处于收尾阶段未产生收入[92] - 高效节水配套新材料研发项目投资进度60.85%,未达计划进度[92] - 高效节水配套新材料研发与中试生产项目因厂房建设周期长及市场效益未达预期而结项[93][94]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11,794.05万元[93] - 2017年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不超过2亿元[93] - 2018年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实际金额6,000万元[93] - 2018年使用非公开募集资金2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其中8,000万元来自云平台项目[93] - 云平台项目结余资金8,000万元转为永久补充流动资金[93] - 三个募投项目结项产生结余募集资金9,650.18万元[94] 关联方与承诺履行 - 实际控制人融通资本(固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25日作出长期有效的独立性承诺,目前正在履行[161] - 实际控制人融通资本(固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25日作出长期有效的避免同业竞争承诺,目前正在履行[161] - 实际控制人融通资本(固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25日作出长期有效的规范和减少关联交易承诺,目前正在履行[161] - 实际控制人科瑞特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25日作出长期有效的独立性承诺,目前正在履行[161] - 实际控制人科瑞特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25日作出长期有效的避免同业竞争承诺,目前正在履行[161] - 实际控制人科瑞特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25日作出长期有效的规范和减少关联交易承诺,目前正在履行[161] - 实际控制人朱锦于2015年12月25日作出长期有效的独立性承诺,目前正在履行[161
*ST京蓝(000711)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