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远大控股(000626) - 2022 Q4 - 年度财报
远大控股远大控股(SZ:000626)2023-04-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20.07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815.619亿元人民币增长0.55%[20]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820.07亿元,同比增长0.55%[64] - 公司2022年总营业收入为820.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55%[7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6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2.221亿元人民币下降48.4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48.41%[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4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1.061亿元人民币下降264.62%[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股,较2021年0.43元/股下降46.51%[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89%,较2021年8.05%下降4.16个百分点[20]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0.77亿元,第二季度增长至212.79亿元,第三季度达233.06亿元,第四季度回落至203.46亿元[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1115万元,第二季度大幅增长至5171万元,第三季度为5823万元,第四季度亏损650万元[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第一季度为538.67万元,第二季度亏损5153.32万元,第三季度亏损3281.84万元,第四季度亏损9570.10万元[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液化类商品贸易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0.40%至457.99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提升至56.20%[83] - 金属类商品贸易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7.82%至160.16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降至19.65%[83] - 橡塑类商品贸易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1.34%至34.23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降至4.20%[83]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长205.46%至8003.46万元,主要因并购贷利息增加及汇兑损失[8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23.52%至825.48万元,主要因生物农业和油脂板块研发投入增加[8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生物农业业务收入1.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20%,占营业收入0.16%[75][79] - 液化类商品贸易收入460.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6%,占营业收入56.13%[75][79] - 金属类商品贸易收入160.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90%,占营业收入19.55%[75][79] - 生物农业业务毛利率50.67%,同比上升31.30个百分点[79] - 商品贸易业务毛利率0.51%,同比下降0.67个百分点[79] - 商品贸易库存量92.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3%[80] - 油脂精炼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8.64%[70] - 特种油脂业务推出14款新品及63款配方优化[68] - 海外销售目的地拓展至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非洲[70] - 公司注册Grand'Or Mr.Cousin PYOOR MOUNT SPEKE等海内外品牌[68] 各地区表现 - 国内销售收入698.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7%,占营业收入85.20%[77][79] - 国外销售收入121.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2%,占营业收入14.80%[77][79] - 境外资产中新加坡子公司Grand Oils & Foods资产规模6.18亿元人民币,占净资产18.86%[96] - 境外资产中香港子公司远大国际资产规模4.69亿元人民币,占净资产14.32%[9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到2025年形成成熟的生物农业工业体系实现技术和市场双轮驱动[121] - 公司油脂领域致力于构建以棕榈油为主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120] - 公司生物农业领域聚焦植物健康以生物农药为核心发展方向[121] - 公司2023年核心主题是人才结构优化年重点引进培养优化人才团队[122] - 公司贸易领域通过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工具提升附加价值增强客户粘性[119] - 公司油脂领域计划加强产品研发创新提升工艺水平改善口感和质量[123] - 公司生物农业领域重点围绕春雷霉素中生菌素谷维菌素等核心产品打造解决方案品牌[124]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贸易领域与宏观经济变化关联度很高[125] - 公司生物农药领域因国家双减政策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126] - 公司计划通过生产工艺升级和产品创新突破提升行业地位和市场份额[127] - 公司在贸易领域实施期现结合商业模式,包括现货交易、期货和衍生品的套期保值和投机交易[128] - 公司分别在现货方向和期货方向设立风控小组,对期现业务进行全程风险监控[128] - 公司国际业务构成比例相对稳定,但汇率波动对进口成本、出口收入和贸易结构产生影响[129] - 公司基于风险中性原则,运用汇率风险对冲工具减少汇率波动对经营业绩的影响[129] - 公司以生物农业、油脂作为重点产业转型方向,并购相关优质资产[130] - 并购在资产负债表中形成商誉,存在并购整合及商誉减值风险[130]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1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7.676亿元人民币下降209.69%[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11.91亿元,第二季度为-4.25亿元,第三季度转正为16.74亿元,第四季度为-9.00亿元[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09.69%至-8.42亿元,主要因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增加[89][9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139.78%至-5.31亿元[89] - 2022年政府补助金额7.25亿元,较2021年6.17亿元增长17.6%[26] - 2022年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3.59亿元,较2021年4999.11万元大幅增长618%[26]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2.89亿元,较2021年1.16亿元增长149.3%[27] - 投资收益达3.74亿元占利润总额143.71%,主要来自衍生品投资平仓盈利[92] - 公司衍生品投资实际损益金额3336.07万元[110] - 公司衍生品投资期末金额6.096亿元,占期末净资产的18.59%[110] - 公司衍生品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负2485.09万元,投资收益为3.58亿元[11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14.52亿元人民币,本期出售72.78亿元[99] - 受限货币资金8.44亿元,主要用于期货保证金及银行担保[101] - 公司2022年未分配利润为239,706,426.91元[169][171] - 公司以回购股份金额视同现金分红,总额30,000,778元[169][171]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为100%[169]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股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2022年度不派发现金股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69][171] 资产和负债结构变化 - 2022年末总资产为77.928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76.289亿元人民币增长2.15%[20] - 截至2022年底公司资产总额77.9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5%[64]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0.168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28.808亿元人民币增长4.7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0.1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72%[64] - 货币资金减少至27.5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下降5.73个百分点至35.34%[93] - 应收账款增加至10.75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上升5.82个百分点至13.79%[93] - 存货增加至9.9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56个百分点至12.73%[93] - 固定资产增加至4.0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86个百分点至5.24%[93] - 合同负债减少至3.9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下降4.33个百分点至5.03%[93] - 长期借款增加至3.1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06个百分点至4.02%[93] 公司战略与并购活动 - 公司收购远大油脂(柔佛)100%股权,该精炼厂位于马来西亚柔佛州巴西古当港口工业区,距离港口约2公里[47][57] - 远大油脂(柔佛)主营业务为棕榈油精炼、分提、包装、销售,通过管道直接连接港口油罐[47][57] - 公司收购鸿信食品80%股权进军特种油脂行业[67] - 公司收购马来西亚棕榈油精炼厂布局原产地资源[68] - 公司独家受让谷维菌素科技成果并取得专利登记[71] - 公司收购麦可罗生物100%股权完成生物农药布局[72] - 春雷霉素原药产能和产量均居国内第一[72] - 公司收购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140] - 公司收购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156] - 公司收购马来西亚棕榈油精炼厂FGV IFFCO Oil Products Sdn Bhd 100%股权[156] - 公司以2.80亿元人民币收购东鸿信食品有限公司80%股权[200] - 公司以7701万林吉特收购GRAND OILS & FOODS (PG) SDN. BHD. 100%股权[200] - 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更[199] 研发与创新能力 - 公司拥有各类发明专利40余项,已公开在审发明专利50余项[41] - 公司参与制定行业或国家标准7项,获国家级科技奖项1项,省部级科技奖项7项[41] - 麦可罗生物拥有发明专利25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其中高纯度春雷霉素原药产业化开发获2019年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0] - 凯立生物独家拥有中生菌素原药专利,拥有发明专利1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项4项[51] - 公司生物农业领域拥有相关发明专利40余项,已公开在审发明专利5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奖项1项,省部级科技奖项7项[49] - 麦可罗生物牵头制定多个行业或国家标准,包括春雷霉素原药、水剂、可湿性粉剂国家标准[50] - 公司拥有生物农业类相关发明专利40余项[61] - 已公开在审发明专利50余项[61] - 获国家级科技奖项1项,省部级科技奖项7项[61] - 子公司麦可罗生物牵头制定多个行业或国家标准[62] - 公司独家拥有中生菌素、谷维菌素原药登记证[63] - 公司获得4项菌剂及农药产品登记证,11项农药产品正在登记中[73] 子公司与业务布局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贸易、油脂、生物农业三大领域,1996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31] - 公司位列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第164位[41] - 公司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30余家[41] - 远大物产在全国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20余家[43] - 远大油脂(东莞)总可存储量为17.7万立方[45] - 远大油脂(东莞)距铁路货运站约800米,距深水码头约900米[45] - 公司油脂领域上下游客户400余个[44] - 麦可罗生物拥有国内先进原料药生产线3条,智能化制剂生产线11条,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50] - 公司构建了贯穿棕榈油精炼、贸易、仓储、特种油脂加工和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56] - 公司与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开展产品研发合作,并在印尼与当地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拓上游资源[57] - 麦可罗生物被工信部认定为绿色工厂、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示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 - 远大油脂(东莞)于2021年成为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榈油指定交割仓库[58] - 远大油脂通过马来西亚可持续发展棕榈油供应链认证[69] - 公司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总资产557.63亿元,净资产21.97亿元,营业收入761.15亿元,净利润1.84亿元[116] - 公司子公司远大粮油食品营业收入40.63亿元,净利润2616.66万元[116] - 公司子公司福建凯立生物制品营业收入1.2亿元,净利润2424.53万元[116] 行业与市场环境 - 棕榈油占全球植物油产量约三分之一,中国为全球最大棕榈油进口国之一[35] - 中国烘焙食品市场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超11%,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36]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40] - 生物农业被列为四大重点生物经济领域之一[39]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治理与《公司法》和证监会相关规定的要求不存在差异[134]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保障公司资产完整、人员独立、财务独立、机构独立和业务独立[135] - 公司形成合法合规且符合实际运行所需的制度体系[134] - 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按计划实施,未发现重大问题[161][162]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内部控制不存在重大缺陷或重大风险[161] - 公司已按照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内部控制[161]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报表比例为95.79%[177]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报表比例为95.24%[177] - 公司2022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获标准无保留意见,确认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179] - 公司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8] - 公司内部控制定量标准:利润总额潜在错报≥5%或资产总额潜在错报≥5%定义为重大缺陷[178] - 公司存在历史治理问题:2018年独立董事缺席董事会会议,部分董监高未出席股东大会[180] 股东大会与投资者关系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7.36%[139]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7.39%[139] - 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7.59%[139]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7.79%[139] - 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7.56%[140] - 2022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7.64%[140] - 2022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7.98%[140] - 2022年第七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8.86%[140]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未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141] - 公司未发生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131] 高管与董事会变动 - 副董事长兼副总裁许强持股从期初4,340,457股减持1,000,000股至期末3,340,457股,减持比例23.04%[142]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减少1,000,000股,总持股量从4,340,457股降至3,340,457股[142][143] - 监事戴箫纭于2022年3月7日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工监事职务[143][144] - 董事会秘书张勉于2022年7月7日辞去董事会秘书职务,但仍保留董事职位[144] - 监事会主席周砚武于2022年7月7日辞去监事及监事会主席职务[144] - 财务总监田春磊于2023年3月19日离任,原任期至2024年6月24日[143] - 新任董事会秘书朱丰超于2022年7月8日就任,并代理财务总监职责[143] - 新任监事会主席钟鸣于2022年7月25日就任[143] - 公司报告期内存在3起关键管理人员变动事件[143][144] - 所有现任董事任期统一至2024年6月24日结束[142][143] - 周砚武于2022年07月25日主动辞任监事及监事会主席职务[145] - 张勉于2022年07月07日主动辞任董事会秘书职务[145] - 朱丰超于2022年07月08日被聘任为董事会秘书并于2023年3月20日起代理财务总监[145] - 田春磊于2023年03月19日主动辞任财务总监职务[145] - 钟鸣于2022年07月25日被选举为监事及监事会主席[145] - 孙玉琴于2022年03月07日被选举为职工监事[145] - 多名高管在中国远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股东单位任职并领取报酬津贴[150] - 部分高管在连云港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关联单位担任董事或管理职务[150] 薪酬与激励 - 公司支付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总额为1141.57万元[152] - 董事长兼总裁史迎春税前报酬最高为409.11万元[153] - 副董事长兼副总裁许强税前报酬为175.91万元[153] - 独立董事年度津贴标准为每人10万元[152][153] - 非独立董事及监事年度津贴标准为每人1万元[152][153] - 副总裁姜勇税前报酬为132.66万元[154] - 原财务总监田春磊离任报酬为87.45万元[154] - 董事会秘书朱幸超税前报酬为65.65万元[154] - 职工监事孙玉琴税前报酬为68.9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