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媒控股(000607) - 2020 Q1 - 季度财报
华媒控股华媒控股(SZ:000607)2020-04-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9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05%[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763.6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78.23%[7]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7.0%至2.96亿元,上期为3.57亿元[37] - 净利润亏损扩大至4498.74万元,同比增亏481.2%[3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3763.60万元,同比扩大278.2%[37] - 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037元,上期为-0.0098元[37]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3.9%至334.50万元[38] - 母公司净利润亏损扩大至613.49万元,同比增亏22.4%[3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53.79%至640.98万元,主要因2019年发行债券导致利息支出增加[16]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7.9%至3.40亿元,其中营业成本2.63亿元[37]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153.9%至640.98万元,主要因利息费用增加[3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3.3%至239.99万元[37] - 母公司财务费用同比激增87.2%至574.87万元[3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1.54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7.36%[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54亿元,较上期-1.43亿元恶化7.4%[4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52亿元,较上期3.06亿元下降17.5%[40]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7954.75万元,较上期6667.32万元增长19.3%[40]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本期为1.36亿元,较上期1.31亿元增长3.3%[4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33亿元,较上期-1.43亿元改善7.1%[4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28亿元,较上期7873.95万元增长62.8%[4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21亿元,较期初7.79亿元减少20.4%[40]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350.6万元,较上期1.5亿元大幅恶化109%[41]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6463.47万元,较上期-1.38亿元改善53.2%[41] - 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9586.79万元,较上期1.24亿元下降22.7%[41]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35.2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1.02%[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6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6.64%[15]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19.92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75.72%[15]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3148.74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64.73%[15]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6678.73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61.19%[15]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6654.96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51.22%[15]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4200.16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58.23%[15] - 货币资金从2019年末的8.002亿元减少至2020年3月31日的6.414亿元[3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19年末的1.824亿元增加至2020年3月31日的2.676亿元[31] - 应收账款从2019年末的3.812亿元减少至2020年3月31日的3.343亿元[31] - 长期股权投资从2019年末的6.031亿元增加至2020年3月31日的6.393亿元[31] - 在建工程从2019年末的3.147亿元微增至2020年3月31日的3.162亿元[31] - 商誉保持稳定为5.525亿元[31] - 资产总额从2019年末的35.627亿元微降至2020年3月31日的35.264亿元[31] - 短期借款增加2254万元,增幅达51.2%[32] - 应付账款减少4163.6万元,降幅16.6%[32] - 预收款项减少5754.7万元,降幅14.5%[32]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5854.8万元,降幅58.2%[32] - 其他应付款增加7832.3万元,增幅32.2%[32] - 货币资金增加1772.7万元,增幅15%[3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2000万元[33] - 长期股权投资增加4418.7万元,增幅1.4%[33] - 母公司应付职工薪酬减少376.9万元,降幅98.7%[35]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减少613.5万元,降幅6.6%[35] - 公司总负债为15.8亿元人民币,其中流动负债13.73亿元占比86.9%[45] - 短期借款金额为4400.96万元[45] - 应付账款金额为2.52亿元[45] - 预收款项金额为3.97亿元[45] - 其他应付款金额为2.43亿元[45]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金额为31.91亿元[48]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金额为5.18亿元,其中应收股利1亿元[48] - 母公司资本公积金额为15.85亿元[50]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金额为9230.39万元[50]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9.83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6.61亿元[45] 其他收益和损失 - 其他收益同比增加162.76%至270.81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贴及项目奖励[16] - 投资收益同比减少181.85%至亏损318.29万元,因所投资公司受疫情影响亏损[16] - 信用资产减值损失新增-49.23万元,因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调整坏账损失核算科目[16]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00%至0元,因坏账损失调整至信用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16] 委托理财和投资 - 委托理财总额为2.26亿元,其中银行理财产品1亿元、信托理财产品5500万元、其他类7100万元[25] - 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为3.105亿元,其中银行理财产品1.445亿元、信托理财产品5500万元、其他类1.11亿元[25]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衍生品投资及违规担保情况[23][25][27] 关联交易和独立性承诺 - 公司存在关于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的承诺,由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都市快报社出具[18] - 相关承诺旨在维护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18] -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承诺规范并减少与华智控的关联交易以保护少数股东权益[1] - 关联交易将严格遵循市场规则并通过书面协议方式执行[1] -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承诺避免在与华智控关联交易中谋取不当利益[1] - 承诺确保华智控在业务合作方面给予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市场第三方同等条件[1] - 将督促华智控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和办理有关报批程序[1] - 若违反承诺将赔偿华智控一切直接和间接损失并承担法律责任[1] - 承诺有效期持续至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与华智控存在关联关系期间[1] - 关联交易审批程序将严格按照《公司法》及华智控公司章程规定执行[1] - 在股东大会涉及关联交易表决时将回避表决[1] - 杭报集团承诺不违规占用华智控子公司资金[20] - 杭报集团承诺与华智控在人员、资产、财务、机构、业务方面保持独立[20] 避免同业竞争承诺 - 公司存在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由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都市快报社出具[18] - 承诺方承诺不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从事与公司竞争的业务及活动[18] - 承诺方承诺不投资或控制任何与公司经营业务构成竞争的任何个人及/或组织[18] - 承诺方承诺将获得的任何商业机会优先提供给公司[18] - 如承诺未被遵守,承诺方将向公司赔偿一切直接和间接损失[18] 资产注入和收购承诺 -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承诺在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完成后确保上市公司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1] - 本次注入资产不包括报纸采编类资产[20] - 杭报集团承诺在政策允许后24个月内将采编资产注入上市公司[20] - 杭报集团允许华智控未来以现金或股权方式收购未上市报刊采编资产[20] - 杭报集团旗下四家公司(盛新传媒等)目前处于亏损状态[20] - 杭报集团承诺待上述公司盈利后24个月内允许上市公司收购[20] - 拟注入资产权属清晰无争议无质押查封冻结[1] - 拟注入公司最近五年未受任何刑事或证券市场相关行政处罚[3] - 拟注入公司截至承诺签署日无重大未决诉讼仲裁或对外担保[4] - 拟注入公司最近36个月不存在擅自变更发行核准内容情形[5] - 拟注入公司最近36个月无违反税收法规受行政处罚记录[6] - 拟注入公司最近36个月未因严重违法行为受行政处罚[7] - 资产注入方承诺若违反陈述将承担直接间接损失赔偿责任[11] 税收优惠相关 -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自2009年起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12] - 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至2014年12月31日[12] - 税收优惠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34号文执行[12] - 公司拟购资产评估时点(2018年12月31日)杭州宣传部门尚未确定和发布转制文化企业名单[2] - 评估机构假设拟购资产相关企业继续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至2018年[2] - 2019年及以后企业所得税按25%税率预测[2] -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期为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2] - 中央所属转制文化企业认定由中央宣传部会同财政部、税务总局确定[2] - 地方所属转制文化企业认定按登记管理权限由地方各级宣传部门会同同级财政、税务部门确定[2] - 转制文化企业名单需按程序抄送中央宣传部、财政部、税务总局[2] - 标的公司可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为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22] - 若标的公司无法持续享受税收优惠,集团将按各公司该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实际执行所得税率)给予全额现金补偿[22] - 标的公司及其下属公司根据国办发〔2014〕15号文继续享受文化体制改革税收优惠政策[22] - 税收优惠政策依据杭州市宣通〔2014〕59号文执行[22] - 补偿计算基于各公司年度汇算清缴完成后实际应纳税所得额[22] - 杭报集团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包括现金补足等[22] 业绩承诺与补偿 - 2017至2019年度扣非净利润承诺分别不低于163万元、182万元和145万元[1] - 业绩承诺期涵盖2017年9月2日至2019年12月31日[4] - 未达业绩承诺时补偿金额计算公式:补偿款=(投资总额)×(1-实际净利润/承诺净利润)[7] - 杭报集团需在收到书面通知后30日内支付补偿金至指定银行账户[8] - 逾期未支付补偿需按未补偿金额每日万分之五支付违约金[9] - 财务报告需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2] - 会计政策变更需经董事会批准且不得随意修改[3] - 专项审计报告由具备从业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6] - 补偿义务履行情况需以专项审计报告确定数值为准[6] - 业绩承诺期内存在重大会计差异将触发补偿机制[2] 资产瑕疵与权属承诺 - 拟购买资产中存在3项瑕疵房产尚未完成权属证明办理[22] - 杭报集团承诺若房产无法办理权属证明将承担华智控股全部直接和间接损失[22] - 房产对应的土地使用权证已办理完毕[22] - 房产测绘工作已基本完成[22] 报告披露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披露[19] - 浙江华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已披露[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