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7.4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0%[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58.2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0%[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31.9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4%[26] - 基本每股收益0.2037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1%[26] - 稀释每股收益0.2037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1%[2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40%,同比增长0.12个百分点[26] - 公司营业收入17.43亿元,同比增长10.50%[33][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58.25万元,同比增长10.10%[33]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5%至17.43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5%至17.43亿元[122] - 净利润同比增长8.1%至6233万元[1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1%至6358万元[123]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0.1%至0.2037元[123]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0%至3.02亿元[125] - 综合收益总额为6234.25万元[134] - 合并综合收益总额为487.27百万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部分为488.28百万元[136] - 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负19.03百万元[13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1.90亿元,同比增长17.30%[37] - 研发费用3731.4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3.66%[37][38] - 所得税费用2780.80万元,同比增长43.36%[37] - 化学合成药及制剂营业成本3.535亿元同比增长33.05%[41]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7.3%至11.90亿元[12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3.6%至3731万元[12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8.9%至3.54亿元[122] - 母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00.0%至2541万元[12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生物药及制剂收入1.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4.15%[40] - 化学合成药及制剂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16.92%[40] - 中药及制剂收入1215.66万元同比下降51.98%[41] - 药品生产制造营业收入8.596亿元同比增长19.03%[41] - 生物药及制剂收入1.351亿元同比增长54.15%[41] 各地区表现 - 安徽省外收入9.01亿元,同比增长22.58%[4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618.3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0.10%[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618.33万元,同比增长200.10%[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7.0%至20.10亿元[12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18.33万元,同比增长200.1%[13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57.38万元,同比扩大16.1%[13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17.60万元,同比增长1126.2%[13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79亿元,同比增长36.4%[130] - 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97亿元,同比增长0.4%[131]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71.84万元,同比下降44.6%[131]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现金5.17亿元,同比增长5.8%[131] - 母公司偿还债务支付现金4.08亿元,同比下降19.3%[131]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2.25亿元,同比增长103.2%[13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9283.79万元,其中购建长期资产支付9283.79万元[13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37.99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49%[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76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49%[26] - 货币资金3.00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9%较上年末增长0.33%[43] - 在建工程4.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9个百分点[4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价值2.321亿元[47] - 短期借款3.5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38个百分点[45] - 受限资产合计3.996亿元含抵押固定资产3.024亿元[49]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末的363.62亿元增长至2021年6月末的379.95亿元,增幅4.5%[115][116]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189.79亿元增至200.73亿元,增长5.8%[115] - 在建工程从3.69亿元增至4.31亿元,增长16.8%[115] - 开发支出从5227.82万元增至6528.82万元,增长24.9%[115] - 短期借款从4.62亿元降至3.55亿元,减少23.2%[115] - 合同负债从1.20亿元降至8209.87万元,减少31.6%[115] - 长期借款从2703.75万元增至8310.75万元,增长207.4%[116] - 未分配利润从5.19亿元增至5.82亿元,增长12.3%[116]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1.56亿元增至2.45亿元,增长57.3%[117]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从6.16亿元增至6.35亿元,增长3.1%[117] - 货币资金较期初增加9.1%至300,336,904.78元[114] - 应收账款较期初增长9.5%至742,839,996.55元[114] - 存货较期初微增0.7%至530,603,023.93元[114] - 预付款项较期初下降20.1%至86,292,111.22元[114] - 流动资产总额较期初增长3.1%至1,792,176,172.35元[114]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营销公司净利润为512.87万元[57] - 马鞍山制药净利润为2714.55万元,营业利润为3165.50万元[57] - 涂山制药净利润为759.74万元,营业利润为1120.41万元[57] - 利康制药净利润为3074.12万元,营业利润为3559.94万元[57] - 丰原大药房净亏损816.51万元,营业亏损790.71万元[57] - 蚌埠医药净利润为459.75万元,营业利润为582.00万元[57] - 注销安徽丰原邦业生物有限公司产生投资损益150.72万元[58] - 公司持有徽商银行股份40,367,250股[59] - 赤藓糖醇项目累计投入1.435亿元进度达90%[52] - 本期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17家,其中全资子公司15家持股比例均为100%[149] - 控股子公司2家持股比例均为51%[149] - 合并范围新增安徽丰原维康原料药有限公司为100%持股的全资子公司[150] - 控股子公司安徽丰原邦业生物有限公司于2021年3月18日终止经营并完成注销[150] 所有者权益和资本结构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14.1349亿元[134] - 少数股东权益期初余额为3448.73万元[134]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初余额为14.4798亿元[134] - 其他综合收益本期减少12.29万元[134] - 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6358.25万元[13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加6345.96万元[134] - 少数股东权益本期减少272.71万元[134]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增加6073.25万元[134] - 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达到15.0871亿元[134] - 公司合并所有者权益总额从期初的13,271.18百万元增长至期末的13,758.45百万元,增加487.27百万元[136] - 合并未分配利润从417.19百万元增至474.94百万元,增长57.75百万元[136] - 合并其他综合收益减少8.92百万元,从66.66百万元降至57.73百万元[136]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929.75百万元下降至910.73百万元,减少19.03百万元[138]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72.92百万元减少至54.15百万元,下降18.77百万元[138] - 母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减少0.26百万元,从52.10百万元降至51.84百万元[138] - 合并少数股东权益减少0.10百万元,从2.80百万元降至2.70百万元[136] - 合并资本公积保持495.55百万元未发生变动[136]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的9.241亿元减少至8.956亿元,降幅为3.1%[140] - 2020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减少892.33万元,降幅达13.4%[140] - 2020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1956.85万元,降幅达35.7%[140] - 公司注册资本为31,214.123万元[141] - 公司1997年成立时初始股本为2060.40万元[142] - 2000年首次公开发行2500万股后总股本增至6500.23万元[143] - 2003年每10股送2股转增8股后股本增至1.300亿元[143] - 2005年每10股转增10股后股本增至2.600亿元[143] - 2013年非公开发行5213.20万股后注册资本增至3.121亿元[144] - 2017年股权激励授予493.64万股限制性股票后注册资本增至3.171亿元[145] - 公司股份总数312,141,230股,其中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99.95%[99]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64,000股,占比0.05%[99]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7,526户[102] - 安徽省无为制药厂持股11.48%共计35,842,137股[102] - 安徽蚌埠涂山制药厂持股8.18%共计25,521,900股[102] - 安徽省马鞍山生物化学制药厂持股5.86%共计18,286,558股[102] - 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91%共计15,332,030股[102] 政府补助和税务 - 政府补助1980.04万元,同比增长40.01%[30][38] 环境和社会责任 - 淮海药厂年COD排放总量2.17吨,核定总量8.63吨[73] - 利康制药年COD排放总量16.15吨,核定总量55.8吨[73] 公司治理和股东承诺 - 公司股东安徽省无为制药厂、安徽蚌埠涂山制药厂、安徽省马鞍山生物化学制药厂持有的非流通股份自获得上市流通权之日起24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转让[75] - 上述非流通股股东在24个月期满后通过交易所出售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2个月内不超过5%[75] - 上述非流通股股东在24个月期满后通过交易所出售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4个月内不超过10%[75] - 第八大非流通股股东安徽省无为县印刷厂持有164,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本总额0.06%全部处于司法冻结状态[75] 关联交易和担保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6]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77]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82]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85]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4500万元,占净资产比例为3.05%[92]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3000万元[92]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5290万元[92] - 报告期内未发生违反程序对外担保情况[92] - 公司不存在为资产负债率超70%对象提供担保的情形[92] - 与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供货合同报告期内实现供货金额5921.95万元[94] - 该供货合同2014至2020年度累计实现供货金额约6.11亿元[94] 审计和合规 - 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78]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等失信情况[81] - 报告期内不存在委托理财业务[93] - 合并财务报表于2021年8月24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148] -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第15号编报规则[151] -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报表,未发现重大疑虑事项[152]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财务报表以人民币列示[157] 会计政策和合并范围 - 合并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涵盖所有实际控制子公司[160] - 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时,其期初至处置日的收支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161] - 共同经营会计处理中公司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和共同承担的负债[163] - 公司向共同经营投出或出售资产在资产由共同经营出售给第三方前仅确认交易产生损益中归属于其他参与方的部分[163] - 公司自共同经营购买资产在资产出售给第三方前仅确认交易产生损益中归属于其他参与方的部分[164] - 公司金融资产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68]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需同时满足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且合同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未偿付本金利息的支付[16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需同时满足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为目标且合同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未偿付本金利息的支付[169]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入留存收益[170]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负债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17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70]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68] - 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负债按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减值[171] - 财务担保合同负债以损失准备金额和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孰高进行后续计量[171]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71] - 衍生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进行初始和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正数确认为资产负数确认为负债[172] - 金融资产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 涵盖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合同资产等[173] - 预期信用损失分为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和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174] - 金融工具按信用风险阶段计量损失准备:第一阶段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 第二阶段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 第三阶段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174] - 较低信用风险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74] - 应收票据按信用风险特征分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组合计量预期信用损失[175] - 应收账款分合并范围内关联方往来(预期信用损失率0%)和应收第三方款项组合按账龄计量预期信用损失[176] - 应收账款组合1中1年以内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177] - 应收账款组合2中2-3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40%[177] - 应收账款组合2中3-4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60%[177] - 其他应收款组合1中4-5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60%[177] - 其他应收款组合2中5年以上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177] - 合并范围内关联方往来组合预期信用损失率为0%[177] - 逾期超过30天通常表明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显著增加[180] - 银行承兑汇票以信用风险较低银行为承兑人计量预期信用损失[177] - 商业承兑汇票以信用风险较低企业为承兑人计量预期信用损失[177] - 债权投资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12个月或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177] - 银行承兑汇票预期信用损失率参考历史数据结合违约风险敞口计算[185] - 商业承兑汇票预期信用损失率参考历史数据结合违约风险敞口计算[185] - 合并范围内关联方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率为0%[186] - 第三方应收账款组合1年以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186] - 第三方应收账款组合1-2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186] - 第三方应收账款组合2-3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20%[186] - 第三方应收账款组合3-4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40%[186] - 第三方应收账款组合4-5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60%[186] - 第三方应收账款组合5年以上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186] - 其他应收款账龄组合信用损失率与应收账款组合保持一致[189] - 公司持有待售资产确认条件为可立即出售且出售极可能发生在一年内完成[193] - 持有待售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
丰原药业(000153) - 2021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