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拓生物(688767) - 2022 Q2 - 季度财报
博拓生物博拓生物(SH:688767)2022-08-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8.18亿元,同比增长231.80%[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2.66亿元,同比增长253.43%[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2.56亿元,同比增长256.54%[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12.58元/股,同比增长245.45%[1] - 营业收入15.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62%[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99%[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07%[23] - 营业利润87,710.29万元,同比增长32.81%[7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52,392.01万元,同比增长31.62%[7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62%至15.24亿元人民币[9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研发投入为人民币5,768.75万元,同比增长170.22%[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55%,同比增加2.21个百分点[24] - 研发投入6,930.95万元,同比增长155.72%[70][7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5.72%至6930.95万元人民币[99]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6.92%至6.19亿元人民币[99] - 费用化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5.72%至6930.95万元,上年同期为2710.38万元[55] - 研发投入总额同比增长155.72%至6930.95万元,上年同期为2710.38万元[55]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增加2.21个百分点至4.55%,上年同期为2.34%[55]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4220.56万元,主要由于研发人员薪酬、材料和设备投入增加[57] 现金流表现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0.19亿元,同比增长194.53%[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3%[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1.73%至8.24亿元人民币[9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23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购买土地、新厂房设备和理财产品[100] 业务和产品线 - 公司专注于POCT诊断试剂研发生产销售[31] - 产品涵盖传染病检测等五大类数百个产品[3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产品线涵盖肿瘤标志物检测系列、心肌标志物检测系列、抗原/抗体生物原料、分子诊断平台及动物疾病检测平台五大类别[37][38][39] - 毒品检测产品40多种,传染病产品100余种[71] 研发与技术平台 - 正在推进分子诊断技术平台研发与产业化[32] - 搭建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平台[32] - 重点推进微流控技术在荧光免疫核酸检测布局[32] - 公司研发投入涉及胶体金/乳胶/荧光颗粒制备、免疫层析、单克隆抗体等核心技术[50][51] - 公司掌握核酸快速提取、多重荧光定量PCR等分子诊断技术平台[51] - 已完成9个毛发毒品检测产品开发,5个产品完成生产转移[64] - 快速PCR检测项目完成新冠核酸检测试剂LAMP法的CE备案[64] - 多重PCR检测项目已完成5个产品的CE备案[64] - 药物滥用检测产品临床研究项目已完成15个产品的临床实验[65] 研发项目投入 - 肿瘤标记物检测项目本期投入1005.05万元,累计投入1277.35万元,预计总投资规模1800万元[61] - 慢性疾病检测项目本期投入834.16万元,累计投入1079.48万元,预计总投资规模2000万元[60] - 多项传染病检测项目本期投入768.61万元,累计投入1155.26万元,预计总投资规模5000万元[62] - 炎症系列检测项目本期投入208.34万元,累计投入560.88万元,预计总投资规模2000万元[61] - 动物疾病病原体核酸检测项目本期投入197.07万元,累计投入197.07万元,预计总投资规模800万元[60] - 多种新型毒品快速检测项目本期投入156.55万元,累计投入390.65万元,预计总投资规模1300万元[60]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2.9758亿元人民币,其中已投入金额为1.1566亿元人民币[65] - 新冠中和抗体检测试剂项目投入1103.3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113.7万元人民币[63] - 优生优育荧光定量检测试剂项目投入195.4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641.8万元人民币[64] - 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项目投入323.14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619.5万元人民币[65] 知识产权与认证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知识产权201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新增授权专利8项[52] - 公司累计取得产品认证371项,其中国际认证333项,国内认证38项[52][53] - 报告期内新增国际认证168项,国内认证2项,欧盟CE认证新增167项[52][53] - 公司拥有国内NMPA注册/备案证书38项,含三类产品注册证书28项[4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累计获得知识产权201项,其中境内162项,境外39项,发明专利12项[70] - 累计取得产品认证371项,其中国际认证333项,国内认证38项[78] - 拥有欧盟CE证书327项,FDA 510(k)证书3项,中国NMPA证书38个[72] - 报告期内新增国内外产品认证170项[78] 销售与市场分布 - 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98.77%[1] - 国内销售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含华中)、华西、华南五大区域[41] - 国际销售覆盖亚洲、中东、欧洲、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及俄罗斯等地区[41] - 销售模式包含国内OBM(直销+经销)与国际ODM/OBM结合的双轨体系[41] - 公司产品销往全球近100个国家,取得欧盟CE认证327项,美国FDA510k证书3项涵盖21个检测品种[49] 行业与市场趋势 - 全球体外诊断行业2021年市场规模超过1170亿美元[44] - 全球POCT市场预计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10.4% 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1467亿美元[44] - 中国POCT市场占全球份额仅5% 远低于美国(34%)和欧洲(23%)[44] - 中国POCT行业2020年市场规模约9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7%[44] - 预计2026年中国POCT市场规模将超过260亿元人民币[44] - 2021年全球传染病检测产品需求总计625亿美元,其中新冠病毒检测占332亿美元[45] - 2020年全球动物诊断市场体量约45亿美元,预计2021-2027年增长率8.5%[46] - 动物诊断市场中伴侣动物占比约60%[47] 生产与运营模式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与适量备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40] - 公司紧急启动年产4亿人份医疗器械产品扩建升级建设项目以缓解产能紧张[81] 资产与负债变化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末的人民币21.59亿元增长至2022年6月末的人民币33.72亿元,增长56.18%[1]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从2021年末的人民币18.21亿元增长至2022年6月末的人民币30.84亿元,增长69.36%[1] - 总资产29.7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2.35%[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5.3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0.20%[23]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25.53%至17.17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57.71%[104] - 应收账款同比下降46.23%至7899.77万元人民币[104] - 无形资产同比增长930.57%至2.1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土地使用权交地确认[105]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118.36%至4051.65万元人民币,反映客户预付款增长[105] - 境外资产规模6603.8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2.22%[107] 财务绩效指标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7.28%,同比增加19.58个百分点[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0.70%,同比下降47.36个百分点[24] - 基本每股收益6.98元,同比下降1.83%[23]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839.45万元人民币[27] -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投资收益1047.26万元[28] - 其他营业外支出为639.98万元[28] - 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收益54.70万元[28]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195.16万元[28]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106.28万元[28] 人力资源与研发团队 - 研发人员数量为14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20.93%[67]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675.62万元人民币,平均薪酬为11.40万元人民币[67] 风险因素 - 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比较高面临汇率波动风险主要结算货币为美元和欧元[91]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主要来自国外新冠检测产品销售未来增长存在不确定性[87] - 公司存货余额呈较快增长趋势部分定向备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0] - 欧盟IVDR新规于2022年5月26日强制实行对CE认证要求更严格[92] - 公司需按欧盟IVDR新规重新认证产品否则无法成为合格制造商[93] - 公司面临核心技术泄露风险大量技术属于非专利专有技术[84]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可能流失因行业对优秀技术人才争夺日趋激烈[86] - 公司面临全球宏观经济衰退风险可能减少医疗支出影响非新冠产品需求[95] - 中美贸易摩擦若持续升级将影响公司在美国市场的业务拓展[96] 公司治理与股东大会 - 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3月7日召开,审议通过预计年度日常关联交易等议案[113] - 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于5月18日召开,审议通过2021年年度报告及利润分配预案等议案[113] - 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6月15日召开,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113][117] - 公司2022年2月17日董事会审议通过预计2022年度日常关联交易议案[187] - 公司2022年2月18日披露《关于预计2022年度日常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07)[187] 人员变动与任命 - 原监事叶春生2022年2月11日离任,2月17日被聘任为副总经理[115][116] - 赵丹云2022年3月7日当选为公司第二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115] - 独立董事徐志南因任期届满于2022年6月15日离任[117] - 应国清2022年6月15日当选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117] - 刘超2022年6月15日被聘任为公司副总经理[117] 股份与股东承诺 - 控股股东拓康投资及实际控制人陈音龙、于秀萍和陈宇杰承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发前股份[133][134]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持有股份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35][139]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股总数的25%[135][140]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所持股份[135][140] - 核心技术人员吴淑江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及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首发前股份[140] - 核心技术人员所持首发前股份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比例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141] - 所有承诺均不因职务变更或离职等原因终止[136][141]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期限为长期有效[133][134] - 公司及控股股东分红承诺期限为长期有效[133] - 持股5%以上股东李起富和杭州康宇承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34] - 董事及高管高红梅和宋振金承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直接或间接持有的首发前股份[142] - 董事及高管高红梅和宋振金承诺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42] - 董事及高管高红梅和宋振金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总数的25%[142] - 董事及高管高红梅和宋振金承诺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所持股份[142] - 非自然人股东松瓴投资承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直接或间接持有的首发前股份[144][145] - 自然人股东杜坚力等10人承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直接或间接持有的首发前股份[146] - 实际控制人陈音龙和陈宇杰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47] - 实际控制人陈音龙和陈宇杰承诺若未履行减持承诺则所持股份自未履行承诺之日起6个月内不减持[148] - 控股股东拓康投资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52] - 股东杭州康宇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54] - 持股5%以上股东李起富承诺锁定期满后减持将遵守规定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56] - 股东李起富若未履行减持承诺则6个月内不减持所持股份[156][159] - 董事及高管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58] - 公司承诺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上年度每股净资产将启动稳定股价措施[160] - 控股股东拓康投资承诺对稳定股价回购股份议案投赞成票[161] - 实际控制人陈音龙等承诺严格执行稳定股价预案并支持回购决议[161] - 公司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将回购全部新股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163] - 回购价格参照二级市场价格但不低于发行价格[163][164] - 控股股东拓康投资承诺督促公司依法回购新股[165] - 控股股东若被认定不能免责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166] - 实际控制人陈音龙、于秀萍和陈宇杰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陈述或欺诈发行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167][168] - 公司承诺若因未履行承诺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179] - 控股股东拓康投资承诺不滥用控股地位不侵占公司利益[173] - 实际控制人承诺若违反减持承诺将自愿上缴减持所得收益[180]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职务消费行为受约束不动用公司资产从事无关活动[174] - 公司承诺严格履行利润分配政策包括现金分红政策[176]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督促公司履行填补回报措施[173] - 核心技术人员承诺对招股说明书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172] - 公司承诺若未履行承诺将向投资者道歉并提出补充或替代承诺[179] - 实际控制人承诺若未履行承诺所获收益归公司所有[180] - 控股股东拓康投资承诺若违反股份锁定减持意向等承诺将自愿上缴减持所得收益[181] - 全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承诺若违反股份锁定承诺减持将自愿上缴减持所得收益[182] - 全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承诺若违反稳定股价承诺将停止领取现金分红或薪酬直至措施实施完毕[182] - 持股5%以上股东李起富和杭州康宇承诺若违反股份锁定减持意向等承诺将自愿上缴减持所得收益[184] - 公司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419,165股,变动后为82,623,606股,占总股本的77.46%[200]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921,333,344.85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829,369,220.31元[191]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42,409,342.94元,占调整后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的27.19%[191]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102,617,602.30元,占调整后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的11.51%[191] - 年产4亿人份医疗器械扩建升级项目累计投入103,425,186.94元,投入进度为32.70%[191][193] - 体外诊断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13,231,890.00元,投入进度为29.46%[193] - 体外诊断产品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累计投入25,752,266.00元,投入进度为50.94%[193] - 营销运营中心建设项目截至报告期末尚未投入资金,投入进度为0%[193] - 公司使用最高不超过6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9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未赎回的现金管理产品金额为27,000万元[196] 利润分配与环保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未拟定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118] - 报告期内公司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122] 环保与节能措施 - 公司采取节能灯、照明智能化、空调管控等措施降低电耗[123] - 公司通过车间生产统筹规划降低天然气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