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3.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6%[20]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9.3198万元,同比增长10.9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61.7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8%[20] - 公司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461.76万元[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61.76万元,与上年度基本持平[31] - 公司实现母公司净利润4635.89万元[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88%,同比下降5.70个百分点[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195,580,643.87元,同比增长25.80%[93][95] - 综合毛利率47.04%,同比下降6.25个百分点[95] - 综合毛利率47.04%较上年度减少6.25个百分点[88] - 研发费用33,563,275.16元,同比增长21.69%[93] - 研发费用为33,563,275.16元,同比增长21.69%[110] - 电机制造直接材料成本为84,227,293.06元,同比增长69.33%[10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电力故障监测及电力自动化业务收入2101.143万元,同比下降6.93%[30] - 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业务收入1334.452万元,同比增长54.06%[30] - 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收入133,445,209.77元,同比增长54.06%[97][98] - 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销售量7,817台(套),同比增长78.02%[101] - 公司智能电网故障监测及自动化产品重点推出智能全自动电缆故障测距仪(T-907)、新一代智能型故障定点仪(T-506)、全自动智能型电缆故障测试车(T-2000)等系列产品[51] - 公司一体化成套智能柱上开关产品在泰安供电公司"一流配电网继电保护技术成果应用试点项目"投入运行,实现了短路故障、小电流接地故障快速就近隔离[52] - 公司具备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50万千瓦的年产能力,产品应用于锻压、纺织、煤矿、油田等行业并销往印度、美国等国[47] - 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外首台单机功率最大的630kW电机配套于8000T电动螺旋压力机,应用于航空锻铸、汽车制造等大型高端制造装备[47] - 公司生产和销售的大功率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产品功率在200kW-630kW之间,最大可驱动8000-10000吨压力的压力机[53] - 公司通过对开关磁阻电机及控制器的改进,改变定子和转子槽型等,使电流变化更加平滑,有效降低了电机应用在石油机械等场合时的振动和噪声[55] - 公司目前已具备高速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相关技术,并与德国博世电动工具公司在电动工具领域开展合作,探索在电动工具、小家电、离心机等高速场合的应用推广[53] - 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业务在国内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132] - 同步磁阻电机效率远高于异步电机,适用场景广泛[132]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189,247,512.21元,同比增长25.05%[97] - 境外资产规模343.7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44%[115]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09%,同比增加0.80个百分点[22] - 研发投入3356.33万元,同比增长21.69%,占营业收入比重9.09%[32] - 研发投入总额本年度为3356.33万元,上年度为2757.99万元,同比增长21.69%[64]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09%,较上年度的8.29%增加0.80个百分点[64] - 研发投入增加主要由于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职工薪酬增长及原材料耗用增加[65]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3356.3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09%,同比增长21.69%[60] - 公司研发投入3356.3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9.09%[81] - 研发人员数量160人,占员工总数26.32%[32]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60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6.32%[76]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737.29万元,平均薪酬17.11万元[76]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博士3人,硕士53人,本科99人,专科4人,高中及以下1人[76]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69人,30-40岁44人,40-50岁35人,50-60岁12人[76] - 公司共有61项专利授权,其中43项发明专利[33] - 2021年公司共有61项专利授权,其中43项发明专利[46] - 2021年申请15项专利,含7项发明专利[46] - 2021年新增获得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和5项软件著作权[46] - 公司截至报告期末累计获得专利授权61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软件著作权25项[60]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5项[60][62] - 公司累计专利申请数135个,专利获得数86个[62] - 公司拥有国内外专利61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软件著作权25项[77] - 公司累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四等奖1项,省部级奖项12项[77] - 公司产品入选国家火炬计划,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78] - 完成630kW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研发生产,配套国内首台套8000吨电动螺旋压力机[34] - 超高速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采集频率达100MHz,测距分辨率达1米,优于行业通常小于100MHz的水平[57] - 高灵敏度接地故障保护方法将故障电流识别精度从20A(10kV系统)降至1A,并随电压动态调整检测定值[57] - 广域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实现多变电站行波信息共享,避免单点故障导致测距失败,提升系统可靠性[56] - 二次脉冲检测技术采用可靠触发采样技术,提高测试成功率并降低测距误差[57] - 声磁同步定点技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及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识别故障点放电声音信号,提高抗干扰能力[57] - 电力系统暂态信号无死区采集方法支持采样频率、通道数、时间长度的多参数在线配置[56] - 开放式行波采集装置设计实现应用层与核心层独立,支持与各国电力系统通信接口快速对接[56] - 纵向电流比较式故障定位方法通过新算法无需附加信号发生设备,扩大故障识别范围[57] - 新型电流与电压传感技术采用罗氏线圈和光电转换,相比常规互感器体积更小、功耗更低、成本更低[57] - 配电网自动化终端实时操作系统基于Linux开发,支持IEC 61850标准及装置即插即用[57] - 公司配电网自动化终端装置具备边缘计算功能,增强电网的自愈能力和控制保护的及时性,采取拓扑识别技术,在局域网内进行自我判断[51] - 公司运用5G新技术的配电网自动化终端产品已经在多个电力企业进行推广应用,新产品体积小、时延低、可靠性高,且相对于光纤等有线网络,5G新技术的应用节约了建设成本,降低了维护难度[50] - 公司“基于暂态信息与分布式智能的配电网故障自愈技术及应用”项目入选山东省2021年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61] - 公司“科汇WDJ-200微型智能电力监控单元软件”被认定为山东省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61] - 公司两项成果被认定为淄博市重大科技成果,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60]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为智能电网故障监测与自动化、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59] - 公司“开关磁阻电驱动系统技术”被列入国家工业节能技术推荐目录(2021)[61] - 公司在研项目14项,包括以储能技术为方向的“用户侧智慧能源系统”[6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来三年将大力发展电力储能业务,形成完整储能产品线[133] - 完成主流功率系列同步磁阻电机的研制,推广应用于风机、水泵类设备[134] - 开发大功率SRD、直驱SRD及小功率低成本SRD[134] - 形成完整用户侧储能产品线,包括储能柜、变流器、智慧能量控制器等[134] - 积极推进智能电网故障监测与自动化产品升级项目[135] - 推进基于SRD的智慧工厂管理系统产业化项目[135] - 实施现代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院建设项目[135] - 推行精益生产,完善5S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并降低生产成本[135] - 公司致力于电气自动化及工业物联网新技术研发与产业化[200] - 公司业务聚焦电力故障监测、保护控制及配电自动化[200] - 公司制定三大发展方向:深耕电力故障监测及电力自动化、扩展磁阻电机驱动系统、开拓用户侧储能业务[200] - 公司积极布局用户侧光储一体化电站业务及相关配套产品[200] - 公司产品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中的智能电网产业/智能配电设施及在线监测诊断装置[200] - 公司产品具备数据采集、状态感知与监测、网络通信协同控制及系统分析诊断功能[200] - 中国电网为世界电压等级最高、装机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长、电网结构最复杂的交直流互联电网[200] - 智能电网建设已被中国及欧美国家列为国家战略[200] - 公司产品服务于智能电网、电力物联网及国家发展战略[200] - 公司技术适合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200] 行业与市场前景 - 国家电网2009-2020年总投资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比11.1%[42] - 预计十四五期间电网产业投资规模将达到6.12万亿元[42] - 电力二次设备投资占电网投资比重不低于10%[42] - 高效节能电机年产量目标到2023年达到1.7亿千瓦[44] - 高效节能电机在役占比目标到2023年达到20%以上[44] - 高效节能电机年节电目标490亿千瓦时,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1,500万吨[44] - 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潜在市场容量保守估计为200亿元[44] - 国家电网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约2.23万亿元人民币)推进电网转型升级[125] - 南方电网"十四五"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较"十三五"4433亿元增长51%[126] - 南方电网配电网侧投资3200亿元,占总投资的48%[127] - 国家电网2022年计划电网投资5012亿元,同比增长8.84%[127] -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十四五"累计电网投资将超过2.9万亿元[127] - "十二五"期间全国电网总投资2万亿元,"十三五"期间2.57万亿元[127] - 电化学储能系统成本目标降低30%[130] - 钠离子电池在-20℃环境下容量保持率近90%[130] - 用户侧储能技术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市场格局未形成[130] - 2021年或成为国内储能需求兴起元年[130]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256.04万元[5] - 现金分红占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3.00%[5] - 公司总股本为10467万股[5] - 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21400.74万元[5] - 公司股票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交易,股票代码688681[16]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淄博市张店区房镇三赢路16号[13]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徐丙垠[13] - 审计机构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3次股东大会,所有议案均获审议通过,无议案被否决[144] - 董事长徐丙垠持股9,355,000股,年度内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43.29万元[146] - 总经理王俊江持股127,000股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51.96万元[146] - 副总经理颜廷纯持股90,000股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45.94万元[146] - 核心技术团队持股保持稳定,11名核心技术人员合计持股1,261,000股无变动[146][148] - 董事及高管年度报酬总额为545.40万元,其中最高为总经理51.96万元[146] - 独立董事报酬区间为2.10-5.04万元,平均报酬约3.78万元[146] - 监事会主席王相安持股150,000股无变动,在关联方获取报酬20.82万元[146] - 财务总监朱亦军持股150,000股无变动,税前报酬29.59万元[146] - 公司无表决权差异安排及红筹架构治理情况[145] - 公司总经理王俊江自2015年1月任职至今[150] - 公司副总经理颜廷纯自2013年12月任职至今[150] - 公司董事兼总工程师熊立新自2013年12月任职至今[150] - 公司董事赵国栋自2016年4月任职至今[150] - 公司董事于文学自2016年8月任职至今[150] - 独立董事张志勇自2019年4月任职至今[150] - 独立董事张忠权自2019年4月任职至今[150] - 独立董事赵琰自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任职[150]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已发布[151] - 公司独立董事王传顺自2012年12月起担任鲁证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52] - 公司独立董事王传顺自2020年8月起担任青岛朗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52] - 公司独立董事王传顺自2021年7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52] - 公司监事会主席王相安自2015年1月起担任山东科汇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152] - 公司监事会主席王相安自2016年12月起担任公司监事会主席[152] - 公司监事彭立果自2018年6月起担任公司监事[152] - 公司职工代表监事董金强自2013年12月起担任公司职工代表监事[152] - 公司职工代表监事董金强自2015年8月起担任公司质量总监[152] - 公司副总经理刘新高自2013年12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152] - 公司副总经理董春林自2013年12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152] - 公司独立董事赵琰于2021年因个人原因辞职[155] - 公司于2021年6月28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补选王传顺为独立董事[155] - 公司于2021年7月14日召开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独立董事补选议案[155] - 公司于2022年1月17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会议调整董事及高管任职[155] - 公司于2022年2月7日召开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董事候选人议案[155] - 公司财务总监自2008年1月任职至报告期末[154] - 公司董事会秘书自2013年12月任职至今[154] - SRD事业部副经理自2006年1月任职至今[154] - 电缆故障监测研究所所长自2009年1月任职至今[154] - 电力自动化事业部副经理自2017年1月任职至今[154]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545.40万元[160]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271.96万元[160] - 独立董事赵琰因个人原因于报告期内离任[159][161] - 王传顺于2021年经股东大会选举接任独立董事职务[159][161] - 独立董事王传顺在鲁证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的任期于2022年3月终止[158] - 董事彭立果在山东恒元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兼经理,任期自2021年7月起[158] - 董事于文学在上海拙巧抱朴企业发展合伙企业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任期自2021年3月起[158] - 董事徐丙垠在淄博飞雁先行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担任董事,任期自2003年7月起[157] - 总经理赵国栋在淄博大亚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任期自2011年6月起[159] - 公司2020年度审计报告及财务报表议案获董事会通过[162]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获董事会批准[162] - 公司2021年财务预算报告与2020年财务决算报告一同获审议通过[162]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被聘请为公司审计机构[162] - 2021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获董事会通过[163] - 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正文及摘要议案获批准[163]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获董事会审议通过[163] - 续聘会计师事务所议案获董事会批准[163] - 董事会年内召开会议10次全部为现场结合通讯方式[165]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四次会议[169] - 公司总股本为104,670,000股[183] - 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2,560,400元人民币[183] - 现金分红占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比例为23%[183] - 公司建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独立董事、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治理结构[187] - 公司制定或修订《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内部控制制度[187]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88] - 公司严格执行现金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决议要求[185] 人力资源与员工结构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608人[176] - 母公司
科汇股份(688681)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