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源环境(688679) - 2022 Q2 - 季度财报
通源环境通源环境(SH:688679)2022-08-3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87亿元人民币[1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4.56万元人民币[1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40%至5.259亿元[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5.21%至2752.58万元[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3.16%至2378.88万元[20]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6.67%至0.21元/股[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8.46%至0.18元/股[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0.32个百分点至2.54%[19] - 营业收入52592.91万元,同比增长36.40%[58][6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52.58万元,同比增长15.21%[58][6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78.88万元,同比增长43.16%[58][6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40%至5.259亿元[69]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6.4%至5.259亿元人民币[145] - 净利润同比增长15.3%至2703.77万元人民币[14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5.2%至2752.58万元人民币[146] - 基本每股收益从0.18元增至0.21元[14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1%至4.92亿元(2021年同期:3.70亿元)[148] - 净利润同比增长1.7%至3394万元(2021年同期:3336万元)[148]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3,454,239.58元[166] - 综合收益总额为33,943,394.91元[17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1,234.56万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19%[1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增加0.23个百分点至3.94%[19] - 研发投入总额2070.99万元,同比增长44.73%[3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94%,同比增加0.23个百分点[36] - 研发投入增加主要系研发项目耗费材料增加所致[37] - 研发费用投入2070.99万元,同比增长44.73%[5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4.73%至2071万元[69]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7.90%至4.256亿元[6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4.7%至2070.99万元人民币[145]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3.2%至4.02亿元(2021年同期:2.81亿元)[14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4.8%至1979万元(2021年同期:1366万元)[148]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33.4%至577万元(2021年同期:433万元)[148]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5113.8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1.4%[155]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34.56万元人民币[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至4568.31万元[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为4568万元[6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1.44亿元改善至3951.65万元[15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4568万元(2021年同期:-1.26亿元)[15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82.3%至5.63亿元(2021年同期:3.09亿元)[150] 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减少68.0%至5372万元(2021年同期:1.68亿元)[15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减少64.8%,从1.53亿元降至5362.59万元[15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7333.33万元,主要来自借款收入[155] - 取得投资收益2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1.6%[155] - 偿还债务支付9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7.7%[15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为2.3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5.6%[1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存货为1.5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8.2%[18] - 总资产同比增长7.24%至20.90亿元[20]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32.29%至4.693亿元[70]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101.24%至4574万元[70]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54.01%至1.579亿元[70] - 应付票据同比增长86.14%至9829万元[71] - 总资产209025.61万元,较期初增长7.24%[5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8982.62万元,较期初增长1.10%[5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692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5475亿元增长32.3%[13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5.415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8618亿元下降7.6%[13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011.44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000.2万元增长1.1%[137]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2801.29万元人民币,较期初2439.29万元增长14.8%[137] - 公司总资产从1,949,105,016.25元增长至2,090,256,134.33元,增幅7.2%[139][141] - 流动资产合计从1,272,108,404.52元增至1,350,633,508.13元,增长6.2%[139] - 应收账款从614,843,299.67元降至593,499,839.48元,减少3.5%[142] - 存货从68,936,555.85元增至69,521,455.21元,增长0.8%[139] - 合同资产从152,983,371.79元增至162,634,577.51元,增长6.3%[139][142] - 短期借款从0元新增至10,252,000.00元[139] - 应付票据从52,804,428.49元增至98,289,331.13元,增长86.1%[139] - 长期借款从102,533,036.44元增至157,908,659.35元,增长54.0%[140] - 未分配利润从252,743,324.89元增至264,466,353.65元,增长4.6%[140] - 货币资金从325,291,823.37元增至441,678,977.37元,增长35.8%[142]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122.5%至4911.06万元人民币[143]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177.7%至9166.53万元人民币[143] - 总负债同比增长19.1%至9.28亿元人民币[143]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280.7%至1025.2万元人民币[143] - 应付票据同比增长86.1%至9828.93万元人民币[14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29.2%至3.05亿元(2021年同期:2.36亿元)[15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77亿元,较期初2.33亿元增长18.9%[15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1,094,032,930.09元增至期末1,112,348,198.95元,增长1.7%[172]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268,759,528.17元增至期末286,900,154.80元,增加18,140,626.63元[172] 研发投入与项目 - 报告期内申请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3项[33][34] - 新增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8项[33][34] - 累计获得知识产权227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202项[33][34] - 污泥炭化产品含水率低于5%,减量率不低于85%[32] - 公司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6项,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31] - 公司累计取得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200余项[31] - 自主研发项目共18项,其中新设在研项目4项[33] - 污泥基生物炭吸附材料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05万元,本期投入86.2万元,累计投入269.54万元[39] - 丰乐河流域氮磷污染物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00万元,本期投入52.45万元,累计投入217.89万元[39] - 污染土壤复配稳定剂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800万元,本期投入329.05万元,累计投入1019.25万元[39] - 土壤与地下水智慧修复系统集成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200万元,本期投入236.83万元,累计投入726.08万元[39][40] - 垃圾填埋场生物降解稳定与生态恢复技术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000万元,本期投入308.63万元,累计投入924.9万元[40] - 污泥基生物炭材料功能强化与基质化应用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520万元,本期投入104.72万元,累计投入328.96万元[40] - 热蒸馏靶向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技术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60万元,本期投入199.02万元,累计投入342.96万元[40][41] - 完成2项国家专利和1篇核心论文,并研发出污染土壤VOCS和SVOCS过热蒸馏工艺图纸及设备制造生产图纸,完成首台过热蒸馏设备制造[43] - 新型3500超高压带式压滤机单位时间处理量较原3000型设备提高15%[44] - 压滤机设备调试后试运营泥饼含税率在60%以下[44] - 市政污泥中温炭化处理技术通过工艺优化降低系统能耗和吨处理成本,并提升处理效率及能力[44] - 餐厨垃圾预处理及滤液处理技术完成工艺路线调研和优化,确立压滤液处理工艺路线[44] - 典型村镇污水一体化处理工艺研发完成TY-BM多介质膜一体化处理设备样机设计[43] - 100Td及50Td村镇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设计、制造及组装已完成[44] - 带式压滤机研发应用于河湖底泥脱水工程,配合河道淤泥固化工艺[44] - 餐厨垃圾预处理技术优化旨在提高产油量并创造收益,同时优化滤液处理工艺实现经济投入产出比[44] - 市政污泥中温炭化系统通过设备优化增加预成型设备,并优化烟气处理工艺使排放远超国家标准[44] - 研发项目“污泥低温干化与炭化组合工艺研发及应用”预算为425万元,累计投入212.78万元,完成1项专利[46] - 研发项目“水环境-废/污水处理专用药剂材料研发”预算为200万元,累计投入95.36万元,完成1项专利[47] - 研发项目“市政污泥调理改性应用技术研发”预算为120万元,累计投入50.6万元[47] - 研发项目“污泥干化焚烧工艺技术与装备集成研究”预算为300万元,累计投入109.08万元[47] - 研发项目“800~20000m³/d规模装配式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包产业化课题”预算为100万元,累计投入74.73万元,正在编写2项发明专利[47] - 申请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3项[59] - 新增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8项[59] 研发团队构成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3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4.46%[5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288.37万元,平均薪酬为9.76万元[50] - 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5人占比3.79%,硕士研究生24人占比18.18%,本科58人占比43.94%[50]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40岁人员最多,为69人占比52.27%[50] 核心技术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固废污染阻隔修复、污泥高干脱水炭化处理、河湖底泥一体化处理等解决方案[51] 子公司与业务能力 - 爱维斯公司废油再生项目年处理能力为60000吨[88] - 通源达公司硫酸锰/碳酸锰技改项目年产能分别为10000吨和5000吨[88] - 万山医废承担巢湖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项目[88] - 西藏通源负责日喀则地区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运营[88] - 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提升以应对疫情期间需求增长[93]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19家子公司,其中凯里通源、贺州通源、通源科技等10家为100%直接持股[176] - 万山医废持股比例为90%直接持股[176] - 广州绿冠持股比例为95%直接持股[176] - 通源达持股比例为68.48%直接持股[176] - 金河通源持股比例为51%直接持股[176] - 叶集通源持股比例为90%直接持股[176] - 华源智慧持股比例为85%直接持股[176] - 吉安通源持股比例为51%直接持股[176] - 通源樾安持股比例为51%直接持股[176] 环境合规与责任 - 公司子公司通源达、爱维斯、万山医废和西藏通源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84] - 西藏通源因环境违规被处以22.5万元罚款[91] - 公司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正常且排放达标[87][90] - 公司推行无纸化办公及资源循环利用以降低碳排放[94] - 公司当选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副会长单位[93] - 各子公司均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89]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杨明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97] - 杨明作为核心技术人员承诺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的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所持公司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97] - 杨明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97]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97][99] - 若公司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杨明承诺自处罚决定或司法裁判作出至股票终止上市前不减持股份[99] - 股东杨宁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99] - 杨宁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99] - 源通投资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99] - 源通投资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99] - 所有承诺方均报告在报告期内严格履行承诺无未及时履行情况[97][99] - 中安投资及黄山毅达持有的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且自2019年12月30日工商登记之日起36个月[100] - 中科光荣通过增资方式取得的395,778股公司股份锁定期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且自2019年12月30日起36个月[100] - 周强、张云霞、杨龙等源通投资合伙人持股锁定期为公司上市后36个月[100]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刘帮樑所持首发前股份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比例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101] - 刘帮樑作为核心技术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01] - 若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相关股东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00][101] - 股东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直接或间接持股总数的25%[100][101] - 股东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100][101] - 若公司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相关股东自处罚决定日起至退市前不得减持股份[100][101] - 所有股东减持行为均需遵守中国证监会及上交所相关规定[100][101] - 公司股票上市后36个月内杨远琴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开发行前股份[103] - 杨明、杨宁、杨龙、杨远琴及源通投资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103] - 公司股票上市后三年内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时将启动股价稳定预案[104] - 若公司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将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注册则将在证监会确认后5个工作日内购回全部新股[104] - 杨明承诺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不侵占公司利益[104]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得以不公平条件输送利益或损害公司利益[104] - 公司公开发行前实现的滚存利润将由发行后新老股东按持股比例共享[104]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导致投资者损失,将在有权机关认定后30日内依法赔偿投资者[105][106]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问题影响发行条件符合性,将依法回购全部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并按发行价加计同期银行存款利息[105]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对符合利润分配政策的预案投赞成票并督促实施分红[105] - 公司承诺未能履行公开承诺时将用自有资金补偿投资者直接损失[107] - 公司所有首次公开发行相关承诺自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