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5.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08%[2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2亿元,同比增长32.08%[33] - 公司营业收入254,172.26万元,同比增长32.08%[105][108][1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07.5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67%[2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307.58万元,同比下滑47.67%[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07.58万元,同比下降47.67%[1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53.9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0.23%[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53.99万元,同比下降90.23%[105][106] - 营业成本为21.33亿元,同比上涨46.89%[33] - 公司营业成本213,323.26万元,同比上升46.89%[108][1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43.7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99%[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43.70万元,同比下降35.99%[106][1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35.99%至4,243.70万元,主要因应收账款及预付货款增加[13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1元/股,同比下降59.91%[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96%,同比下降21.38个百分点[2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83%,同比增加0.74个百分点[25]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83%,较上年增加0.73个百分点[70]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0.13%至3,990.12万元,主要因运输费计入成本[129]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92.69%至12,039.53万元,主要因业务扩展及薪酬开支增加[129] - 研发费用同比上升63.36%至9,751.13万元,主要因加大研发投入[12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扩大236.13%至-66,601.28万元,主要因项目投入增加[13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上升505.71%至88,662.30万元,主要因收到募集资金[131]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175.73%至4.68亿元,主要因收到募集资金[134] - 存货同比增长108.43%至4.57亿元,主要因业务增长及并购所致[134] - 固定资产大幅增加至7.9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60%,主要因募投项目转固及并购楷石医药所致[135] - 无形资产增长至1.0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247.78%,因非同一控制下公司并购评估增值及土地使用权增加[135] - 商誉激增至8559.1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1.77%,主要因并购普立隆、冠臻及龙华所致[135] - 短期借款增至6.8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66%,因收入增长导致流动资金需求增加[135] - 应付票据大幅上升至2.6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399.00%,因采用票据及信用证支付比例增加[135] - 长期应付款增至1.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0.85%,主要因融资租赁增加[136] - 合同负债增长至5841.7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幅192.46%,因客户预付下年度订单货款[135]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至1050.9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94%,因可抵扣亏损增加[1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14%[24] - 总资产为35.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56%[24] - 公司总资产为35.86亿元,较年初增长113.56%[34] -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14.97亿元,较年初增长129.14%[34] 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总额为97,274,036.23元,同比增长62.96%[70][72]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97,274,036.23元,资本化研发投入为0元[70][71] - 化工原材料直接材料成本16,661.75万元,同比增长143.14%[117] - 化工原材料直接人工成本1,175.47万元,同比增长164.37%[117] - 化工新材料直接材料成本172,754.76万元,同比增长40.71%[117] - 改性塑料粒子直接材料成本93,834.36万元,同比增长57.97%[117] - 改性塑料制品直接材料成本51,694.71万元,同比增长44.79%[11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光学板材业务海外主要客户韩国LG的采购金额同比上涨24.43%[37] - 公司系韩国三星电子及LGE全球PS扩散板核心供应商,产品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源液晶电视机[47] - 光学板材业务中韩国JINFU销售收入占扩散板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23.67%和48.21%[92] - 常州奥智光学板材营业收入占比从2019年24.85%降至2021年18.37%[92] - 化工原料营业收入28,948.54万元,同比增长147.57%,毛利率24.01%,减少4.21个百分点[110] - 化工新材料营业收入222,185.07万元,同比增长23.36%,毛利率14.56%,减少9.69个百分点[110] - 改性塑料粒子营业收入120,025.50万元,同比增长41.15%,毛利率16.92%,减少8.80个百分点[110][112] - 磷化工产品生产量24,840.19吨,同比增长174.59%[114] - 磷化工产品销售量15,032.61吨,同比增长132.85%[114] - 改性塑料粒子生产量75,956.24吨,同比增长22.97%[114] - 改性塑料粒子销售量76,225.86吨,同比增长23.97%[114] - 公司新增无卤阻燃剂年产能4,000吨[34] - 公司收购龙华化工整合了五氧化二磷产业链,该材料可用于生产无卤阻燃剂、含磷农药医药及光学玻璃,并可用于制造电池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42] - 安徽池州生产基地计划三年内建成5万吨无卤阻燃剂产能,清远生产基地新增4,000吨产能使总产能达1.50万吨[43] - 公司通过收购普立隆新增热熔粘接材料产品线,包括功能性聚烯烃热熔胶粒及热熔胶膜[45] - 新增盘扣式脚手架、镀锌钢管脚手架等租赁业务,2022年计划开展EPP保温箱及塑料物流箱租赁[48] - 公司已有PVA、PBAT、PBS等可降解塑料的改性和制品业务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180] - 在湖北江陵投资建设EPP(发泡聚丙烯)生产基地应用于汽车工具箱、保险杠等部件[180] - 打造从石油化工基础原料至可降解复合膜的完整产业链[181] - 生产可折叠快递物流箱取代纸质包装并可循环回收再利用[182] - 借助外部投资扩大扩散板、导光板的生产销售规模并进入光学膜材领域[180] - 无卤阻燃剂持续扩产增效并通过并购上游供应商提升产品利润空间[179]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海外销售占比40.29%,外销主要采用美元定价和结算[104] - 境外资产规模达1.79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5.00%,分布于香港、越南及尼日利亚[137][13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启动投资约3亿元的湖北江陵EPP保温箱等产品建设项目[37] - 采用"以销定产"生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需求组织生产,对稳定客户设置安全库存[50] - 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内外销结合,外销包含一般贸易出口等三种方式[50] - 租赁业务采用日租金出租或按工程量专业分包两种模式,全国设物资仓库保障调拨效率[51] - 通过集中规模采购增强议价能力和以销定采锁定原材料成本应对价格波动[185] - 开展期货衍生品业务通过套期保值方式锁定订单利润[185] - 全面推行OA系统和NCC系统实现集团规范化高效率运作[185] - 通过股权激励、员工跟投等方式吸引研发人才并鼓励核心技术人员共同发展[185] - 募集资金用于扩建年产40,000吨改性塑料及无卤阻燃剂产能[94] - 塑料循环产业已投入约1.24亿元,后续以利润再投入为主[95] - 五氧化二磷及多聚磷酸设计产能为42,000吨,产能利用率为67.60%,在建产能为120,000吨,预计2025年完工[154] - 无卤阻燃剂设计产能为15,000吨,产能利用率为62.13%,在建产能为50,000吨,已投资1,837.90万元,预计2025年完工[154] - 改性塑料粒子设计产能为68,500吨,产能利用率为116.20%,在建产能为43,000吨,已投资13,736.77万元,其中30,000吨已于2022年2月建成[154] - 透气膜设计产能为36,000吨,产能利用率为65.98%,在建产能为7,500吨,已投资6,000万元,预计2022年完成产能整合[154] - 可降解膜材设计产能为6,000吨,产能利用率为9.77%,在建产能为10,000吨,已投资8,000万元,其中10,000吨已于2022年2月建成[154] - 光学板材设计产能为50,000吨,产能利用率为71.89%,在建产能为44,000吨,预计2025年完工[154] 研发与技术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及人均薪酬提高导致研发费用上升[72] - 通过收购子公司导致研发支出较高[72] - 委托高校及企业进行小试研发使委托研究费用增加[72] - 累计授权专利234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125项,境外发明专利9项[69]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发明专利52项(境内48项,境外4项)[69] - 报告期内新增实用新型专利44项[69] - 公司累计取得专利软著等239项,其中中国境内授权发明专利125项[84] - 公司累计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34项,其中中国境内发明专利125项,中国境外发明专利9项[89] - 高聚合度结晶Ⅱ型聚磷酸铵技术通过氮气氛围冷却和热量转移控制确保聚合度不降低,代表产品APP222H和APP224应用于防火涂料[65] - 无卤膨胀型阻燃剂技术采用一步法制备三嗪类有机物使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产率和纯度均达90%以上[66] - 无卤膨胀型阻燃剂技术通过水相体系替代有机溶剂,符合清洁生产要求且对环境无影响[66] - 无卤膨胀阻燃聚丙烯技术通过表面接枝改性处理提升热稳定性、耐水性和分散性,产品PP5000(+)应用于家电内部元器件[66] - 无卤膨胀阻燃聚丙烯技术采用侧喂料方式加入阻燃剂避免分解,使材料阻燃和力学性能突出[66] - 高性能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技术采用有机次磷酸盐、聚磷酸盐及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复配提升阻燃效率[66] - 高性能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技术以SEBS为基料使产品具有更好阻燃性和力学性能,应用于各类连接线[66] - 节日灯饰类阻燃聚丙烯技术应用八溴醚体系替代十溴二苯乙烷等溴类阻燃体系,产品PP5508(f1)用于圣诞灯饰[66] - 无卤膨胀型阻燃剂技术通过外循环冷却系统和pH自动测试探头控制反应热量和进程,避免副反应发生[66] - 高聚合度结晶Ⅱ型聚磷酸铵技术采用特殊合金钢材制造捏合机,保证设备耐腐性、耐磨性和稳定性[65] - 五氧化二磷产品纯度大于99.90%[67] - 环保无卤阻燃聚乙烯材料项目已结项并实现产业化,累计投入1,667.01万元,超出原预计总投资规模1,300.00万元约28.2%[76] - 五氧化二磷制备项目终止,累计投入199.60万元,超出原预计总投资规模150.00万元约33.1%[76] - 轻质高强度汽车内饰板项目已结项并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累计投入634.62万元,超出原预计总投资规模400.00万元约58.7%[76] - 石墨烯制备项目已结项,累计投入225.84万元,占原预计总投资规模500.00万元的45.2%[76] - 美妆油脂生产项目已结项,累计投入390.27万元,占原预计总投资规模500.00万元的78.1%[76] - 新型本征性阻燃聚酰胺、聚酯树脂项目累计投入387.68万元,占原预计总投资规模500.00万元的77.5%[77] - 洗衣凝珠包装膜项目累计投入254.76万元,占原预计总投资规模800.00万元的31.8%[77] - 聚乳酸合成及改性项目累计投入841.76万元,超出原预计总投资规模675.00万元约24.7%[77] - 抗菌防霉变PC/ASA汽车内饰材料项目本期投入388.05万元,占原预计总投资规模680.00万元的57.1%[77] - 高韧性耐候耐寒玻纤增强聚丙烯项目本期投入290.78万元,占原预计总投资规模780.00万元的37.3%[77] - 扩散板用耐热PS项目投资207万元,已结项并产业化[79] - 低翘曲低线膨胀系数PC材料项目投资428万元,处于中试试产阶段[79] - 低热释放无卤阻燃聚丙烯项目投资380万元,处于小试研发阶段[79] - 聚酰亚胺二酐单体制备项目投资20万元,已完结并中试成功[79] - 公司总研发项目投资额为7577万元,累计投入5971.2万元[79] - 研发人员数量为29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9.94%[8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3946.51万元,平均薪酬为13.29万元[82] - 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学历35人,本科学历83人,专科学历104人[82]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107人,30-40岁128人,40-50岁47人[82]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4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3,066,666.76元(含税)[6] - 现金分红占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5.73%[6] - 分配基准以2021年12月31日总股本93,333,334股为基数[6]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的选项选择为"否"[4]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不存在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公司负责人陈钢、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伍洋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何静芳对财务报告真实性负责[5] - 董事会决议通过利润分配预案需提交2021年度股东大会审议[6]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广东省清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雄兴工业城B6[16] -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广东省清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雄兴工业城B6,邮政编码为511540[17]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梅菁,证券事务代表为田凯丽,联系电话0763-3125887,传真0763-3125901[18] - 公司电子信箱为ir@polyrocks.com[17][18] -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媒体包括《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19]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位于公司董秘办[19] - 公司A股股票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聚石化学,股票代码688669[20] - 公司外文名称为Polyrocks Chemical Co,LTD,外文简称Polyrocks[16]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钢[16] - 公司网址为www.polyrocks.com[17]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4次股东大会,其中年度股东大会1次,临时股东大会3次[188] - 公司召开21次董事会会议[188] - 公司召开15次监事会会议[189]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项议案[191]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2项议案[193]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公司章程修改1项议案[193]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对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等3项议案[193] - 公司通过上证e互动平台等多种形式维护投资者关系[190] - 公司指定四大证券报及上交所网站为信息披露媒体[190] - 报告期内未发生内幕信息知情人买卖公司股票情形[190] - 董事长兼总经理陈钢持股4,660,05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85.35万元[197]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杨正高持股3,308,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73.84万元[197] - 董事兼副总经理刘鹏辉持股1,24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68.64万元[197] - 董事兼副总经理周侃持股452,5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68.12万元[197] - 董事兼财务负责人伍洋持股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65.09万元[197] - 核心技术团队中最高税前报酬为朱红芳58.14万元,最低为李玲
聚石化学(688669)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