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石化学(68866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聚石化学聚石化学(SH:688669)2022-04-28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25.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08%[2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2亿元,同比增长32.08%[3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08%至254,172.26万元[100][102]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172.26万元,同比增长32.08%[9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07.5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67%[2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307.58万元,同比下滑47.67%[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07.58万元,同比下降47.67%[9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53.9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0.23%[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53.99万元,同比下降90.23%[9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43.7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99%[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5.99%至4,243.70万元[10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5.99%至4,243.70万元[122]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43.70万元[9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14%[24] -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14.97亿元,较年初增长129.14%[33] - 总资产为35.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56%[24] - 公司总资产35.86亿元,较年初增长113.56%[33] - 公司资产总额为358,572.52万元,资产负债率为53.38%[9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1元/股,同比下降59.91%[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股,同比下降92.51%[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96%,同比减少21.38个百分点[25]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为21.33亿元,同比上涨46.89%[33]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46.89%至213,323.26万元[100][10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0.09%至3,990.12万元[10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5.10%至12,039.53万元[10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3.36%至9,751.13万元[10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3.36%至9,751.13万元[124]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2.69%至12,039.53万元[12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83%,同比增加0.74个百分点[25]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83%,较上年增加0.73个百分点[68] 各业务线表现 - 磷化工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7.57%至28,948.54万元[102][103] - 改性塑料粒子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15%至120,025.50万元[103] - 光学板材业务中,主要客户韩国JINFU的销售收入占扩散板业务收入23.67%和48.21%[90] - 常州奥智光学板材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从2019年24.85%降至2021年18.37%[90] - 公司是韩国三星电子及韩国LGE全球PS扩散板的核心供应商[45] - 公司光扩散板2020年销量占韩国三星电子和LGE全球采购量30%和60%[59] - 海外主要客户韩国LG采购金额同比上涨24.43%[36] - 产品外销占比(剔除原材料贸易)为40.29%[96] - 改性塑料粒子产能利用率达116.20%,设计产能6.85万吨[146] - 无卤阻燃剂产能利用率为62.13%,设计产能1.5万吨[146] - 透气膜产能利用率为65.98%,设计产能3.6万吨[146] - 可降解膜材产能利用率仅为9.77%,设计产能6000吨[146] - 磷化工产品生产量同比增长174.59%至24,840.19吨[105] - 磷化工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43.14%至16,661.75万元,占总成本比例75.74%[109] - 改性塑料粒子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57.97%至93,834.36万元,占总成本比例94.10%[109] - 改性塑料制品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44.79%至51,694.71万元,占总成本比例82.48%[109] - 运输费用计入成本导致新增运输费用科目,磷化工运输费用为859.82万元[109] - 其他业务制造费用同比增长201.88%至85.25万元,系存货跌价影响[110]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总额为97,274,036.23元,同比增长62.96%[68]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97,274,036.23元,资本化研发投入为0元[68]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及薪酬调整导致研发费用上升[69] - 公司通过收购子公司导致研发支出较高[69] - 委托高校及企业研发费用增加[70] - 累计授权专利234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125项,实用新型专利100项,境外发明专利9项[66]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发明专利48项(境内)和4项(境外),新增实用新型专利44项[66] - 公司累计取得专利软著239项其中中国授权发明专利125项[82] - 高聚合度结晶Ⅱ型聚磷酸铵技术通过调整捏合浆转速控制固相放热反应热量,并采用氮气氛围冷却确保聚合度稳定[63] - 无卤膨胀型阻燃剂技术通过一步法制备三嗪类有机物,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产率和纯度均达90%以上[63] - 无卤膨胀阻燃技术通过外循环冷却系统控制反应釜热量,并采用pH自动测试探头监控反应进程避免副反应[64] - 聚丙烯技术通过侧喂料在双螺杆挤出机后端加入阻燃剂,避免分解问题,使材料阻燃和力学性能突出[64] - 高性能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技术采用有机次磷酸盐、聚磷酸盐及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复配,显著提高阻燃效率[64] - 节日灯饰类阻燃聚丙烯技术应用八溴醚体系取得美国UL认证,成为圣诞灯饰阻燃聚丙烯标杆产品[64] - 高分子材料光扩散应用技术通过优化主料及助剂配方比例,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保持光学遮蔽性和尺寸稳定性[64] - 五氧化二磷产品纯度大于99.90%[65] - 多聚磷酸过滤技术可100%去除0.01um及以上颗粒,油雾密度控制在0.01ppm/wt[65] 产能与投资建设 - 新增无卤阻燃剂年产能4000吨[34] - 公司清远生产基地新增4,000吨无卤阻燃剂产能,目前总产能达1.50万吨[43] - 公司计划三年内在安徽池州建成5万吨无卤阻燃剂产能[43] - 通过收购龙华化工新增五氧化二磷、多聚磷酸年产能4.2万吨[148] - 报告期内新增无卤阻燃剂年产能0.4万吨[148] - 通过收购普立隆新增改性塑料粒子产能0.25万吨[148] - 通过收购冠臻科技新增透气膜年产能3.6万吨[148] - 通过收购新增年产能3.6万吨透气膜、热熔胶、电线电缆制品[104][106] - 公司启动投资约3亿元的湖北江陵EPP保温箱及汽车型材建设项目[37] - 池州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2亿元,固定投资8亿元,规划用地400亩[160] - 使用超募资金8000万元向子公司增资实施池州无卤阻燃剂扩产建设项目[160] - 安庆聚苯乙烯项目一期总投资2.57亿元,使用超募资金8000万元[162] - 新材料循环产业园项目第一期投资总额3亿元,用地181亩[1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4] - 公司已披露经营风险及应对措施[4] - 公司存在前瞻性陈述风险声明[7] - 无卤阻燃剂持续扩产增效并通过并购上游供应商提升利润空间[172] - 公司增加耐高温阻燃工程塑料和新型塑胶发泡材料如EPP和发泡PET[173] - 公司投入研究可降解材料PBAT/PBS上游化工原料卡脖子环节和淀粉改性材料[174] - 公司借助汽车型材中空板技术优势生产可循环回收的塑料包装箱[175] - 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在化学合成医药原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取得进展[176] - 公司计划打造从石油化工基础原料到可降解复合膜的完整产业链[174] - 公司2022年将推动现有业务增长及新产品线孵化,并加快上下游项目落地投产[177] - 公司2022年将开展期货衍生品业务进行套期保值以锁定订单利润[177] - 公司通过集中规模采购增强议价能力,以销定采锁定原材料成本[177] - 公司全面推行OA系统和NCC系统以实现集团规范化、高效率运作[177] - 公司坚持加大研发投入,并通过股权激励、员工跟投等方式吸引研发人才[178] 子公司与并购活动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含聚石芜湖、常州奥智、冠臻科技等[12]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含普塞呋、聚石化工、聚石香港等[12] - 报告期内新增6家子公司,包括河源普立隆、广东冠臻等现金收购项目[111] - 公司通过现金收购安徽龙华化工进入磷化工行业,主营五氧化二磷及多聚磷酸[111][113] - 公司收购龙华化工整合了五氧化二磷产业链,五氧化二磷是磷系阻燃剂的主要原材料[42] - 控股公司常州奥智高分子2021年净利润2918.19万元,营业收入4.532444亿元[168] - 2021年扣非净利润为负,与原业绩承诺2000万元相差甚远[158] - 标的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收益法评估结果为1.55亿元,资产基础法评估结果为3898.5万元[158] - 调整后标的公司全部股权估值为1.090909亿元,55%股权交易对价调整为6000万元[158] - 调整后业绩承诺为2022年、2023年、2024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200万元、1800万元、2400万元[158]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175.73%至4.6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升至13.06%[124]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5.12%至7.3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37%[125] -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应收款项账面价值合计94,655.64万元,占流动资产比重42.06%[92] - 存货同比大幅增长108.43%至4.57亿元[125] -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154.60%至7.98亿元,主要因募投项目转固及并购[125] - 商誉账面价值8,559.11万元,报告期内计提商誉减值准备7,040.27万元[93]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87.66%至6.89亿元[126]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加至1.1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18%[127] - 其他流动负债增至1.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79%[127] - 长期借款增至1.0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41%[127] - 长期应付款大幅增至1.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0.85%[127] - 境外资产规模为1.79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5.00%[128] - 受限资产总额为3.539亿元(人民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130][13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236.13%至-66,601.28万元[12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505.71%至88,662.30万元[122] 原材料采购与成本 - 主要原材料PE采购量8,041吨,耗用量7,956吨,价格同比上涨32.23%[149] - 主要原材料PP采购量37,625吨,耗用量36,634吨,价格同比上涨5.85%[149] - 主要原材料溴化物采购量2,700吨,耗用量3,016吨,价格同比上涨41.12%[149] - 主要原材料PC采购量5,052吨,耗用量4,919吨,价格同比上涨42.13%[149] - 电力采购量8,601.78万千瓦时,价格同比上涨4.75%[150] - 天然气采购量108.02万标方,价格同比上涨15.42%[150] - 原材料成本上涨及并购导致外延式增长,磷化工直接人工成本同比增长164.37%[109] 研发项目进展 - 环保无卤阻燃聚乙烯材料项目已结项并产业化,累计投入1667.01万元(超原计划1300万元投资28.2%),产品满足欧洲环保法规要求[74] - 五氧化二磷制备项目终止,累计投入199.6万元(超原计划150万元投资33.1%),公司通过收购获取技术[74] - 轻质高强度汽车内饰板项目已结项,累计投入634.62万元(超原计划400万元投资58.7%),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74] - 石墨烯制备项目完成中试并结项,累计投入225.84万元(达原计划500万元投资的45.2%),产品性能稳定[74] - 美妆油脂项目完成中试并结项,累计投入390.27万元(达原计划500万元投资的78.1%),目标替代进口高端油脂[74] - 洗衣凝珠包装膜项目累计投入254.76万元(达原计划800万元投资的31.8%),目标形成240吨/年生产规模[75] - 聚乳酸工业化项目累计投入841.76万元(超原计划675万元投资24.7%),产品获德国莱茵工业堆肥认证[75] - 抗菌防霉变PC/ASA材料项目投入388.05万元(达原计划680万元投资的57.1%),处于小试阶段[75] - 玻纤增强聚丙烯项目投入290.78万元(达原计划780万元投资的37.3%),处于客户送样阶段[75] - 再生聚丙烯回收项目投入173.78万元(达原计划257万元投资的67.6%),处于中试和市场推广阶段[75] - 研发项目总投入7577万元累计投入5971.2万元[77] - 扩散板用耐热PS项目投入207万元已结项并向下游交货[77] - 低翘曲PC材料项目投入428万元处于中试试产阶段[77] - 无卤阻燃聚丙烯项目投入380万元处于小试研发阶段[77] - 聚酰亚胺二酐单体项目投入20万元已完成中试生产[77] 研发团队构成 - 研发人员数量为29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9.94%[8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3946.51万元平均薪酬为13.29万元[80] - 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35人本科83人专科104人[80] - 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最高达128人[80] 分红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4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3,066,666.76元[6] - 现金分红占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5.73%[6] - 公司总股本基数为93,333,334股[6] 行业与市场数据 - 磷矿被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国家规定年开采总量不超过1.5亿吨[51] - 磷化工产业是高能耗行业,生产1吨黄磷耗电约14,000度[51] - 中国超过7成磷矿为中低品位矿(五氧化二磷含量在20%以下)[51] - 2020年无机磷系阻燃剂国内销售量28,382吨,同比增长3.33%[54] - 2020年无机磷系阻燃剂出口量12,982吨,同比增长7.29%[54] - 预计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阻燃工程塑料需求达8万吨[54] - 全球阻燃塑料市场预计2024年达550亿美元,年增长率4%[54] - 2019年全球塑料总产量3.68亿吨,同比增长2.51%[61] - 2020年全球塑料总产量3.8亿吨,同比增长3.26%[61] - 2019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8,184.20万吨,同比增长35.45%[61] - 2020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7,603.20万吨,同比下滑7.1%[61] - 2019-2020年中国塑料制品销量分别为7,699万吨和8,300万吨,同比增长31.5%和7.8%[61] - 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目标达到1000万个[169]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公司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8][9]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4次股东大会(含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3次临时股东大会)[181]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21次董事会会议,各专门委员会有效运作[182]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15次监事会会议,监督公司经营及财务状况[182]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包括电话、邮箱及互动平台)维护投资者关系[184] - 公司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未发生内幕信息知情人员违规交易股票的情形[185] - 公司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