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6.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7%[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37.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3%[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742.0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03%[26] - 公司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为6.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7%[37] - 公司2021年全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837.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3%[37]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6.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7%[14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837.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3%[140] - 主营业务收入为6.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3%[146] - 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3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1.77亿元,第三季度1.99亿元,第四季度1.79亿元[29] - 公司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3.67万元人民币,第二季度2278.86万元,第三季度3112.48万元,第四季度2172.09万元[2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9%[142] - 研发费用为3558.8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45%[142] - 销售费用为1886.5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39%[142] - 管理费用为4046.7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92%[142] - 主营业务成本为5.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2%[146] - 直接材料成本3.61亿元,同比增长13.73%,占总成本比例71.09%[152] - 制造费用成本6449万元,同比增长22.27%,占总成本比例12.70%[1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99.5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16%[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59%[26] - 总资产为8.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74%[26] - 基本每股收益为1.09元/股,同比下降2.68%[2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16%,同比下降7.93个百分点[2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11%,同比增加0.74个百分点[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99.5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16%[142]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四季度为6487.15万元人民币,扭转了第一季度-2439.71万元的负值[29] - 货币资金3.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8.78%,占总资产比例37.98%[160] - 交易性金融资产71,534,273.82元,含70,387,780.82元结构性存款和1,146,493.00元远期结售汇[169] - 汇兑损益为240.76万元人民币,占利润总额比例为2.42%[139]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73.93万元人民币,对当期利润产生重大影响[32][34] - 公司获得政府补助467.64万元人民币,计入非经常性损益[3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半导体热电行业营业收入为6.93亿元,同比增长11.13%,毛利率为26.71%,同比下降1.67个百分点[148] - 热电整机应用产品营业收入为3.92亿元,同比增长10.62%,毛利率为23.68%,同比下降4.20个百分点[148] - 半导体热电器件产品营业收入为9839万元,同比增长25.00%,毛利率为45.13%,同比上升0.38个百分点[148] - 其他类产品营业收入为6637万元,同比增长41.35%,营业成本增长46.00%[148] - 热电整机应用产品生产量92.91万台,同比增长20.26%,销售量92.46万台,同比增长15.58%[149] - 半导体热电系统生产量545.29万个,同比下降9.26%,销售量441.10万个,同比下降17.34%[149] - 半导体热电器件产品销售收入9839.4万元,同比增长25.00%[7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总额为3558.85万元,同比增长30.45%[8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11%,较上年增加0.74个百分点[89] - 公司2021年研发支出3558.8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45%,占营业收入5.11%[37] - 研发投入增加主要由于新型高性能热电器件及系统、大容量半导体制冷啤酒机等项目投入[90] - 公司研发人员17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1.38%[37]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17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1.38%[113]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084.88万元人民币,平均薪酬11.85万元人民币[113] - 公司2021年新增专利申请55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43件,外观专利1件[45] - 公司2021年新增专利授权28件,其中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26件,外观专利1件[45] - 截至2021年底公司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6件,实用新型专利78件,外观设计专利3件[46] - 2021年新增专利申请55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专利43件、外观专利1件[87] - 截至2021年底累计拥有发明专利16件、实用新型专利78件、外观专利3件[87] - 新增专利授权2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件、实用新型授权26件[87] - 公司2014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性能热电材料快速制备技术)[87] 产品与技术能力 - 公司半导体热电业务包含制冷器件(TEC)和温差发电器件(TEG)两类核心产品[13] - 陶瓷基板氧化铝含量为96%,厚度范围在0.25mm至1.2mm[14] - 热电材料ZT值作为衡量热电转换效率的关键复合参数[14] - 碲化铋基热电材料在室温附近具有优异性能,是唯一被广泛商业化应用的热电材料体系[14] - 热电制冷器件尺寸指标包括基板宽度W、冷端长度L1、热端长度L2及高度H[14] - 公司产品包括单级热电制冷器件(应用于啤酒机、车载冰箱等)和微型热电制冷器件(应用于5G光模块)[48] - 热电系统产品包括冰胆、除湿机系统、酒柜冰箱系统等通用消费类产品[50] - 公司产品线涵盖工业医疗通信类包括烟气冷却系统PCR扩增仪系统等[51] - 公司高性能微型热电制冷器件满足光电子器件国际标准GR-468-CORE和美国国防部标准MIL-STD-883的可靠性要求[66][67] - 公司微型热电制冷器件与Ferrotec(中国)和Phononic等外资企业同类产品处于同一水平区间,并已实现批量化生产[66] - 公司4040mm尺寸集成127对半导体晶粒的单级热电器件热电性能处于行业较高水平[68] - 公司大容积恒温酒柜产品最大容积达到380L(JC-380SGW),超过一般半导体热电恒温酒柜的容积规格[70] - 公司是国内少数推出达到美国最新DOE能效测试标准的节能酒柜产品厂商之一[70] - 公司冰淇淋机系列产品通过提升制冷深度最低可达-10℃,成功将热电技术应用于冷冻场景[70] - 公司热电整机应用产品包括啤酒机、恒温床垫、冻奶机等创新型消费类产品,以及恒温酒柜、电子冰箱等成熟产品[69] - 公司热电系统产品涵盖冰胆、冰箱酒柜系统、除湿机系统、工业系统、医疗系统等多类对外销售及自用配套系统[69] - 半导体热电器件热电性能优值ZT达到0.95左右[78] - p型碲化铋基材料热电性能优值ZT达到1.1左右[78] - n型碲化铋基材料热电性能优值ZT达到1.0左右 p型碲化铋基材料热电性能优值ZT达到1.2左右[79] - 微型热电器件晶粒尺寸0.20.20.25mm,晶粒间隙0.1mm,焊料熔点280℃,最大温差△Tmax达70℃以上(热端温度27℃)[82] - 公司热电材料技术指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热电器件性能与Ferrotec、Phononic等国际领先企业同类产品相当[116] - 公司研发的380L恒温酒柜制冷量达到常规酒柜的3-5倍[116] - 公司冰淇淋机系列产品制冷深度达到-10℃以下,突破半导体制冷技术仅用于冷藏产品的技术瓶颈[117] 生产与供应链 - 公司采购模式采用以产定采和安全库存采购相结合[57] - 公司原材料包括碲Te、铋Bi、硒Se、锑Sb等大宗通用物料[57] - 热电器件和热电系统类产品采用订单式生产与安全库存结合模式[58] - 热电整机应用产品采用以销定产的订单式生产模式[58] - 粉末热压工艺单台设备产能达4.5Kg/小时[78] - 能够实现尺寸0.200.20*0.25mm晶粒的切割加工 精度±0.005mm[79] - 陶瓷基片覆铜技术使用1000℃至1100℃范围导流条表面形成Cu-O共晶液[79] - 器件自动化组装技术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81] - Al2O3陶瓷基片压烧炉技术采用硅钼棒加热 使窑炉内部温度更加均匀[81] - 热挤压工艺对碲化铋基材料结构进行致密化和晶体取向性控制[79] - 晶片表面处理技术采用电弧喷镍或物理粗化两种不同处理技术[79] - 微型器件组装技术有效提升半导体热电器件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指标[80] - 低冷量损耗密封技术有效提升半导体热电器件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指标[80] - 低冷量损耗密封技术通过复合密封方式大幅减少冷量损失,获2019年中国专利优秀奖[82] - 热端高效散热技术优化散热器翅片与风扇中心位置匹配,提升散热效率和系统制冷性能[83] - 低功率制冷工况高效控制技术通过独立控制解决低功率工况制冷系数降低问题,提升制冷量及转换效率[83] - 高效制冷系统集成技术以冷端面为集成基准面,配置热端独立换热器,保证多器件装配一致性和可靠性[83] - 大功率制冷技术利用热管高效传热特性,通过独立子系统集成提升制冷量和转换效率[83] - 液体快速高效冷热恒温技术分离循环回路与储存器,减小负载热容,实现高效换热并减少加水频次[83] - 低温冷冻技术通过低热阻结合和一体化设计,实现冷量高效传导,应用于低于-10℃制冷领域[83] - 低温冷板恒温技术可实现-10℃至-20℃温度范围恒温控制[85] - 系统可靠性检测技术通过阻值变化与阈值对比判断系统装配质量[85] - 制冷箱湿度调节技术基于冷端换热器温度及湿度参数进行双参数控制[86] - 公司成功研发了集基板印锡、元件组装、器件焊接为一体的自动化热电器件生产线[123] - 公司开发了晶粒视觉自动筛选机、印锡焊接一体机、自动封胶条机、新一代自动热成像检测机、自动温差检测分类机等自动化生产和检测装备[123] 市场与客户 - 公司向全球领先通信设备客户批量供货,并向2家客户小批量供货,10家客户完成送样验证[42] - 中国5G基站建设数量预计2019-2027年累计达648万座,带动光模块需求达3,888万件[42] - 公司开发了华大智造、圣湘生物、德国马勒、西门子等医疗工业领域龙头企业[43] - 公司采用差异化市场策略,在消费电子领域实行自主品牌与ODM结合销售模式[41] - 公司客户包括SEB、伊莱克斯、惠而浦、Kryo Inc.、优瑞(Jura)等知名下游热电整机应用品牌[70] - 中国是全球最主要半导体热电器件市场之一,未来市场规模持续增长[72] - 5G通信网络建设和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动光模块温控及汽车热管理器件需求增长[72] - 公司实现光通讯热电器件国产化替代,是国内少数能批量生产高性能超微型热电制冷器件的企业[72] - 半导体热电系统(TEA)产业集中于美国、俄罗斯、日本和中国,国内市场以外企为主[73] - 公司工业、医疗领域制冷系统性能及可靠性达国际龙头企业水平,具备成本优势[73] - 热电整机应用产品如冷藏箱、啤酒机、恒温酒柜需求稳步提升[74] - 公司与SEB、伊莱克斯、美的、Kryo Inc.、优瑞(Jura)、格力、新宝、黑鲨、华大智造等众多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12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8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0.74%[153][157] 认证与质量体系 - 公司产品通过欧盟RoHS指令对有害物质的限制要求[15] - 公司产品符合欧盟REACH法规对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要求[15] - 公司产品获得CE认证,符合欧盟安全卫生环保指令要求[15] - 公司产品通过ETL认证,满足北美电气安全标准[15] - 公司产品符合美国能源部DOE能效标准要求[15] - 公司产品通过BSCI社会责任标准认证[15] - 公司已通过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ISO 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ECQ QC080000:2017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BSCI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等系列体系认证[130] - 公司主要产品获得中国3C认证、欧盟CE认证(LVD、EMC、ErP、RoHS)、REACH认证、德国GS认证、美国ETL、DOE认证,加拿大CSA认证,国际CB认证等多项认证[130] - 公司高性能微型制冷器件产品可靠性指标达到GR-468-CORE和MIL-STD-883F两项国际先进测试标准相关要求[130] 公司治理与股权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的选项为"否"[4]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年度报告真实性的情况[9]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5,296,000元[6] - 现金分红占公司当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9.94%[6] - 公司总股本基数为88,240,000股[6] - 公司于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16][22] -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覆盖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成员共150人[44] - 公司现有9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3人占比33.3%[184]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为职工代表[185] - 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富林持股19,800,914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53.65万元[190] - 副董事长刘富坤持股12,951,456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24.80万元[190] - 董事兼副总经理洪云年度税前报酬总额52.77万元[190] - 董事兼核心技术人员曹卫强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4.81万元[190] - 董事兼核心技术人员罗嘉恒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0.18万元[190] - 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刘春光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0.34万元[191] - 核心技术人员高俊岭年度税前报酬总额29.86万元[191] - 核心技术人员刘茂林年度税前报酬总额21.95万元[191] - 离任核心技术人员栾东方年度税前报酬总额25.53万元[191]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年度税前报酬总额合计429.07万元[190][191]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253.27万元[198]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215.98万元[198] - 配件事业部总经理栾东方因照顾家人需要离职[198] - 新增认定刘茂林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199] - 董事Robert Frank Dodds Jr因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离任[199] - 董事范卫星因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离任[199] - 独立董事汪林因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离任[199] - 监事林东平因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离任[199] - 选举罗嘉恒为第四届董事会董事[199] - 选举林东平为第四届董事会董事[199] - 林东平在间接持有公司15.16%股份的股东II-VI Incorporated的多家子公司担任总经理等职务[195] - Robert Frank Dodds Jr自2012年4月起任得璞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93][196] - 范卫星自2021年9月起任上海鸿辉光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193][196] - 汪林自2009年9月起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任职教授及博士项目主任[193][196] - 钟日柱自2019年9月起在广东诚安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任项目经理[197] - 潘春晓自2005年1月起在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任合伙人律师[193][197] - 高俊岭自1988年4月起在河北科技大学任教授[197] - 林东平自2003
富信科技(688662)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