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浩欧博(688656) - 2022 Q2 - 季度财报
浩欧博浩欧博(SH:688656)2022-08-24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151.27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3%[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360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96%[21][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186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01%[21][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507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26%[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863元/股,同比下降48.22%[22][24] - 稀释每股收益为0.3834元/股,同比下降48.61%[22][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11%,同比下降5.05个百分点[2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22%,同比增加1.52个百分点[22] - 营业成本550.89百万元,同比增长22.94%,主因产品结构变化、仪器折旧增加及新业务投入[105][106] - 研发费用154.6百万元,同比增长20.40%,主因研发人员及薪酬增加[105][106] - 货币资金75.179百万元,同比下降83.29%,主因上年同期募集资金到账[108] - 交易性金融资产270.587百万元,同比激增5,299.75%,主因持有结构性理财及公允价值增加[109] - 在建工程221.991百万元,同比增长72.24%,主因募投项目基建厂房增加[108] - 短期借款40.032百万元,同比增长99.99%,主因流动资金贷款增加[10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7.5075百万元,同比下降17.26%,主因支付薪酬及购买原材料增加[10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过敏产品销售同比下降4%,自免销售同比增长9%[103] - 过敏产品欧博克提供56项过敏原检测[30] - 过敏产品符博克提供55项过敏原检测[30] - 过敏产品敏博克提供57项过敏原检测[30] - 过敏产品纳博克提供27项过敏原检测[30] - 食物特异性IgG产品食博克提供80项食物过敏原检测[30] - 自免产品纳博克提供45种检测项目含1项PCT检测[31] - 自免产品诺博克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多种自身免疫疾病[30] - 自免化学发光产品收入占比较低且毛利率低于公司整体水平[89] 研发投入与项目进展 - 研发投入总额为1546万元,同比增长20.4%[6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0.22%,同比增加1.52个百分点[64] - 发明专利累计申请91个,获得21个;本期新增申请1个,获得1个[62] - 全自动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自免改进项目总投资222.75万元,累计投入172.2万元[67] - 全自动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4项自免抗原更换项目总投资49.6万元,累计投入40.47万元[67] - 全自动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自免项目四期12项研发预算666.5万元,累计投入617.71万元[68] - 全自动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特发性炎症性肌病1项研发预算200.26万元,累计投入180.85万元[68] - 全自动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过敏项目25项研发预算3415万元,累计投入2450.95万元[70] - 全自动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过敏中欧I期35项研发预算955万元,累计投入866.88万元[70] - 酶联免疫法(IgE检测)60项研发预算772万元,累计投入776.87万元[70] - 研发人员总数85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0.58%[77]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857.98万元,平均薪酬11.29万元[77] - 研发项目总投入13,809.95万元,累计投入9,357.36万元[73] - 酶联免疫捕获法25项项目投入924万元,完成度99.06%[72] - 化学发光食物特异性IgG抗体15项项目投入447.65万元,完成度98.55%[72] - 自免28项试剂与迈瑞仪器匹配验证项目投入308.94万元,完成度97.28%[72] - 纳博克化学发光过敏17项项目投入1,067.51万元,完成度57.81%[72] - 过敏原标准建立及产业化项目投入380万元,完成度0.89%[73] - 研发模块新增研发四部专注于自免新产品开发[38]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掌握酶联免疫技术、酶联免疫捕获技术、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等核心技术[58] - 化学发光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范围宽等优势,成为过敏及自免检测领域未来发展趋势[57] - 酶联免疫捕获技术可降低IgG干扰,IgE含量仅为IgG的四万分之一[60] - 酶联免疫法过敏IgE检测产品可实现单膜条最多21个检测点[59] - 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灵敏度高达10⁻¹⁸摩尔/升,线性范围高达10⁵以上,较常用技术提高100倍以上[61] - 公司较早在国内实现将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应用于自身抗体检测[51] - 公司是国内拥有特异性IgE过敏原检测试剂种类较多的领先厂商之一[51] - 公司特异性IgE检测涵盖69种过敏原,可检测数量国内领先[60] - 化学发光过敏IgE检测已获得29项医疗器械注册证[60] - 过敏及自免领域在研过敏原25种,总计涵盖111项检测项目[80] - 过敏检测产品覆盖69种IgE过敏原及80种食物特异性IgG过敏原[81] - 公司化学发光平台具备44项自身免疫检测项目及1项PCT检测能力[81] - 公司已获206项产品注册证书,96项产品取得欧盟CE认证[29] 市场与竞争格局 - 过敏检测领域国际知名竞争对手包括瑞典法迪亚公司(Phadia)[11] - 过敏检测领域国际知名企业包括德国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11] - 过敏检测领域国际知名企业包括Mediwiss Analytic GmbH(敏筛)[11] - 中国IVD市场2016~2021年预计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5%在所有国家中排名第一[44] - 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占据全球IVD市场80%以上的份额[41] - 免疫诊断是我国体外诊断市场占比最大的细分领域[46] - 过敏检测主要市场为IgE检测领域血液中IgE含量仅为IgG的四万分之一导致检测难度大[47] - 过敏原检测需覆盖多种类过敏原检测菜单种类越多竞争力越强[47] -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态势[48] - 2018年国内过敏检测市场容量为4.64亿元,公司过敏试剂产品收入1.44亿元,市场份额约为30%[52] - 国内过敏检测市场预计年增长率在10%以上[52] - 外资企业(欧蒙、敏筛、Phadia等)在国内过敏诊断试剂市场份额合计约占51%[52] - 自免检测领域外资企业(以欧蒙为主)市场份额仍高达80%左右[53] - 全球自免诊断市场份额相对分散,被10家左右欧美企业占据[52] - 中国过敏疾病患者超3亿人,检测市场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76] - 中国有3-4亿人群受过敏影响,检测率较低[79] 销售模式与市场拓展 - 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36] - 采用试剂加仪器联动销售模式扩大市场占有率[36] - 公司采用经销为主(大部分)、直销为辅(少部分)的销售模式[83] - 公司自免检测产品已完成欧洲市场准入并与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客户签订合作协议[51] 公司资产与财务结构 - 公司对外直投和租赁的检测仪器账面价值为8251.12万元,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62.84%[91] - 公司存货余额为7621.71万元,占资产总额的8.79%[92] - 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约为3301.7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1.83%[93] - 境外资产711.89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0.82%[111] - 对苏州西瑞玛斯化学品有限公司增加投资250万元,持股比例100%[113] - 子公司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持股100%[115] - 子公司苏州西瑞玛斯化学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0万元,持股100%[115] - 子公司浩欧博(美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23.76万元,持股100%[115] - 子公司湖南浩欧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元,持股100%[115] - 子公司四川浩欧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00万元,持股100%[115] 风险因素 - 公司核心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部分稀缺抗原、抗体供应商数量较少[99] - 报告期内新冠疫情对公司过敏和自免试剂的产品拓展和销售造成影响[98] - 公司存在因终端客户使用不善导致仪器损毁的风险[90] - 公司面临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包括两票制、带量采购等医疗改革措施[94][96] - 食物特异性IgG检测产品在少数省份未被纳入医保目录[88] - 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周期需1年以上,注册周期额外需1年以上[87]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WEIJUN LI、JOHN LI和陈涛合计控制公司68.29%的表决权[100] - 实际控制人通过海瑞祥天及一致行动人苏州外润合计控制公司67.92%股份[198] - 控股股东海瑞祥天生物科技持有3,51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55.66%[195] - 第二大股东苏州外润投资持有773.0657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2.26%[195] - 华泰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70.5929万股(占比1.12%),其中含转融通出借股份8.23万股[195]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广州金阖持股206.8746万股居首[197] - 汇添富科创板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20.4398万股[197] - 社保基金四二三组合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59.3173万股[197]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380.94万股至4570.59万股,占比从78.52%下降至72.48%[187] - 2022年1月13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和战略配售股份共计387.0204万股上市流通[189] - 报告期内解除限售股数总计387.0204万股,涉及股东包括广州金阖(206.8746万股)、华泰浩欧博家园1号(157.6458万股)及广州鑫墁利(22.50万股)[192]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059户[194]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5.56亿元人民币,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4.96亿元人民币[179]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6.09亿元人民币,调整后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4.96亿元人民币[179]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15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为43.27%[179]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8694.61万元人民币,占比为17.51%[179] - 新建年产120万盒自身免疫性疾病体外诊断试剂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17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为49.62%[181] - 新建年产90万盒过敏性疾病体外诊断试剂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9784.16万元人民币,投入进度为45.38%[181] - 新建体外诊断试剂研发中心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0元,投入进度为0%[181] - 营销及服务网络平台扩建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0元,投入进度为0%[181] - 公司使用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截至2022年6月30日余额为2.7亿元人民币[184] 承诺与股份锁定 - 控股股东海瑞祥天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所持股份锁定期为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139] - 实际控制人股份锁定期为自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140][141][142][143] - 若上市后六个月公司股票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将自动延长六个月[140][141][142][143]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40][141][142][143]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140][141][142] - 担任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数的25%[142] - 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142] - 若公司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实际控制人在特定期间不得减持股份[140][141][142][143] - 违规减持所得将归公司所有[140][141][142][143] - 实际控制人持股未设置任何质押、查封等权利限制[140][141][142][143] - 实际控制人持股不存在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情况[140][141][142][143] - 实际控制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45] - 金阖投资与鑫墁利投资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45] - 福州弘晖等股东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47] - 董事及高管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间接持有股份[147][148] - 董事及高管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股数的25%[148] - 公司股票上市6个月后若收盘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48] - 违规减持所得收益将归公司所有[145][147] - 减持前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145] - 董事及高管承诺在公司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时不得减持股份[149] - 监事承诺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股数的25%[149] - 核心技术人员承诺首发上市后36个月内及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51] - 核心技术人员承诺锁定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151]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承诺避免同业竞争长期有效[153]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规范关联交易披露[153] - 违规减持所得归公司所有未上缴则扣减现金分红[149][151] - 股份锁定期承诺适用于董事监事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149][151] - 控股股东承诺不开发与公司构成竞争的产品或业务[153] - 实际控制人承诺承担违反承诺造成的经济损失[153] 其他重要事项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317.406276万元人民币[25] - 报告期内无重大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或诉讼[83] - 2022年初完成股权激励授予项目以保留关键岗位骨干员工[85]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人数由53人调整为52人[125] - 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数由181.70万股调整为179.30万股[125] - 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数由145.40万股调整为143.50万股[125] - 预留的限制性股票总数由36.30万股调整为35.80万股[125] - 以13.38元/股的授予价格向52名激励对象授予143.50万股限制性股票[125] - 2022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124] - 公司向关联方苏州外润提供借款1700万元用于代缴实际控制人个人所得税[169] - 关联方借款占公司2020年经审计净资产比例8.24%[169] - 实际控制人陈涛于2021年7月分两笔偿还借款1200万元和500万元[169] - 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22年4月19日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作出通报批评处分[170]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2000万元[177] - 公司担保总额2000万元占净资产比例2.62%[177]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3000万元[177] - 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70%对象提供担保金额2000万元[177] - 公司存在未履行完毕的子公司连带责任担保[176] - 公司已采取收取借款利息及完善内控制度等整改措施[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