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6.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66%[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60%[1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17%[13]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890.87万元,同比增长65.66%[5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898.88万元,同比增长107.60%[5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141.41万元,同比增长116.17%[50] - 营业收入628,908,678.40元,同比增长65.66%[68][6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988,800元,同比增长107.60%[6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7%至6.2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8亿元增加2.49亿元[159] - 净利润同比增长107.6%至1.29亿元,去年同期为6213.28万元[16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3%至4.46亿元人民币[163] 成本和费用(同比) - 研发投入总额为3337.11万元,同比增长74.31%[35][36] - 销售费用13,027,353.31元,同比增长184.35%[69][70] - 管理费用55,058,492.94元,同比增长72.43%[69][70] - 研发费用33,371,090.29元,同比增长74.31%[69][70]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9.4%至3.87亿元,去年同期为2.59亿元[15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4.3%至3337.11万元,去年同期为1914.46万元[15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84.4%至1302.74万元,去年同期为458.15万元[159]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6.5%至3.79亿元人民币[16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5.7%至1483万元人民币[16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90%至1073万元人民币[163] 业务线表现 - 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大幅变动主要因缬氨酸及丙氨酸产品产销量增加[14] - 公司L-丙氨酸市场份额全球第一[18] - 公司L-丙氨酸产品每生产1吨理论上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到0.5吨[26] - 公司实现微生物厌氧发酵规模化生产L-丙氨酸为国际首次突破[22] - 公司DL-丙氨酸技术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3] - 公司β-丙氨酸生产技术以丙烯酸为原料具有高反应转化率[23] - 公司D-泛酸钙制备形成自有上下游产业链优势[23] - 公司L-缬氨酸产能位居行业前列市场占有逐步提升[23] - 公司α-熊果苷酶法工艺解决传统工艺提取成本高问题[23] - 公司厌氧发酵法生产L-丙氨酸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1] - 公司实现发酵过程二氧化碳零放排[31] - 发酵法L-丙氨酸生产工艺使产品成本降低约50%[47] - 每生产1吨L-丙氨酸可减少0.5吨二氧化碳排放[48] - 公司服务于包括巴斯夫、味之素等世界500强企业[46] - 巴彦淖尔交替生产丙氨酸、缬氨酸项目部分投产,丰富产品种类[51] - 秦皇岛发酵法丙氨酸技改扩产项目按计划部分投产,产能利用率提升[5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增加0.27个百分点至5.31%[1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31%,较上年同期增加0.27个百分点[35] - 新增发明专利8项,累计获得发明专利43项[34] - 新增实用新型专利11项,累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5项[34] - 研发费用增长主要由于研发人员人数及薪酬增加[36] - 研发过程材料费增加导致研发投入上升[36] - 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为5,291.00万元,累计投入4,716.46万元,占总投资比例89.1%[39] - 研发人员数量133人,同比增长64.2%,占总员工比例15.3%[41]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826.51万元,同比增长59.4%[41]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27.06%(博士1.5%,硕士25.56%)[42] - 30岁及以下研发人员占比51.13%,41岁以上仅占7.52%[42] - L-缬氨酸厌氧发酵项目累计投入1,145.96万元,超初始投资规模14.6%[38] - D-泛醇制备技术开发项目投入398.08万元,完成度199%[38] - 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与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53] 资产和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89%[13] - 报告期末总资产16.9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4.61%[13]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7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7.41%[13] - 总资产达168951.26万元,同比增长14.61%[50] - 货币资金215,059,603.53元,同比增长76.58%[71] - 在建工程165,424,630.86元,同比增长153.21%[71]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30,000,000元,同比增长328.57%[71] - 其他应付款83,891,332.75元,同比增长285.12%[71] - 新增股权投资额30,000,000元[74] - 公司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281,231,445.99元[76] - 应收款项融资余额4,795,616.40元[76] - 总资产达12.87亿元,较期初12.58亿元增长2.3%[157][158] - 货币资金减少至5.38亿元,较期初5.68亿元下降5.3%[157] - 应收账款增至2.8亿元,较期初394.43万元大幅增长[157] - 短期借款增长63.3%至3021.14万元,期初为1849.91万元[157] - 未分配利润下降至8727.99万元,较期初1.42亿元减少38.5%[15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71.6%至6.10亿元人民币[167]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增长77.1%至5.64亿元人民币[167] - 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同比增长174.3%至3.36亿元人民币[167]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46.7%至5009万元人民币[16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9.8%至1.657亿元[16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9.8%至5.89亿元[16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91%至5621.92万元[169][17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97.9%至2.131亿元[170]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9.2%至4441.48万元[171]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177倍至1.124亿元[17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22.5%至3.666亿元[171]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63.8%至2158.4万元[17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1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2亿元增长76.5%[15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8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41亿元下降17.5%[15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9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76亿元增长8.7%[153] - 存货期末余额为1.2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6亿元增长18.3%[153]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1.6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65亿元增长153.3%[153]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0.3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07亿元增长328.6%[153]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6.9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74亿元增长14.7%[153]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1.2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998亿元增长28.0%[154]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5.3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63亿元增长14.9%[155]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3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34亿元增长293.4%[156] 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72.46%至1.19元/股[1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80.65%至1.12元/股[1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1.56个百分点至10.34%[1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1.79个百分点至9.73%[14] - 基本每股收益0.69元/股[162]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8,123,160.12元[1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为4,494,363.38元[17]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为3,445,560.03元[16] 子公司财务表现 - 全资子公司秦皇岛华恒总资产57,538.30万元,净资产48,879.42万元,营业收入21,115.84万元,净利润5,480.32万元[77] - 全资子公司巴彦淖尔华恒总资产65,724.77万元,净资产55,592.99万元,营业收入24,443.91万元,净利润7,633.52万元[77]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份总数从1.08亿股增加至1.084亿股,增加40万股[137] - 有限售条件股份从8292.36万股减少至3853.48万股,减少4438.87万股[137]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从2507.64万股增加至6986.52万股,增加4478.87万股[137]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从76.78%下降至35.55%[137]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占比从23.22%上升至64.45%[137] - 2022年4月22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网下配售的4375.45万股限售股上市流通[138]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969户[142] - 第一大股东郭恒华持股21,511,194股,占总股本19.84%[144] - 第二大股东合肥市三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10,834,951股,占总股本10.00%[144] - 第三大股东江苏高投创新价值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5,450,173股,占总股本5.03%[144] - 第四大股东马鞍山基石智能制造产业基金持股5,177,994股,占总股本4.78%[144] - 第五大股东张学礼持股3,686,369股,占总股本3.40%[144] - 第六大股东安徽恒润华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457,038股,占总股本3.19%[144] - 第七大股东嘉兴市兴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2,759,595股,占总股本2.55%[144] - 第八大股东郭恒平持股2,401,566股,占总股本2.22%[144] - 第九大股东张冬竹持股1,794,961股,占总股本1.66%[145] - 江苏高投创新价值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5,450,173股[146] - 马鞍山幸福基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5,177,994股[146] - 董事郭恒华期末持股21,511,194股,较期初增加100,000股[149] - 董事张学礼期末持股3,686,369股,较期初增加100,000股[149] - 董事张冬竹期末持股1,794,961股,较期初增加100,000股[149] - 郭恒华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21,411,194股,限售至2024年4月22日[147] - 合肥市三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10,834,951股,限售至2024年4月22日[147] - 安徽恒润华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3,457,038股,限售至2024年4月22日[147] - 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授予总量为400,000股[151] - 郭恒华通过股权激励新获授限制性股票100,000股,期末持有100,000股[150] 股份锁定和减持承诺 -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股票锁定期为上市后36个月[2][104]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连续20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 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2][104]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2][104] - 董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2] - 核心技术人员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前持股数25%[108] - 部分股东锁定期为上市后12个月[105][107][108] - 锁定期满后部分股东每年减持数量不超过发行时所持股份数量50%[107] - 违反减持承诺的收益将全部归属于公司[107] - 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所持股份[2][108] - 减持行为需提前3个交易日通知并公告[107] - 董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25%[110][112] - 核心技术人员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前持股数25%[110][112] - 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10][112] 股价稳定和回购承诺 - 公司股票上市后36个月内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需启动股价稳定措施[113] - 公司单次回购股份数量不低于股份总数1%[113] - 累计回购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0%[113] - 累计回购资金不超过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50%[113] - 单次回购资金不超过回购资金总额20%[113] - 控股股东单次增持不少于公司股份总数1%[113] - 控股股东累计增持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113]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用于增持股份的资金不少于其上一年度现金薪酬的30%但不超过50%[114] - 稳定股价方案在股价连续10个交易日高于最近一期审计每股净资产时终止[114] - 若因欺诈发行被认定违规公司承诺在5个工作日内启动全部新股回购程序[115] - 控股股东承诺若存在欺诈发行将回购全部公开发行新股[115]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6.2532亿元人民币[131] -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5.5925882958亿元人民币[131]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7642479941亿元人民币[131] - 累计投入进度为49.43%[131]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9028.679601万元人民币[131] - 本年度投入金额占比为16.14%[131] - 交替年产2.5万吨丙氨酸、缬氨酸项目累计投入进度为50.41%[132] - 发酵法丙氨酸5000吨/年技改扩产项目累计投入进度为34.62%[132]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8亿元[1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实际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金额为2.3亿元[136] - 现金管理投资产品包括结构性存款和固定收益凭证,单笔金额从3000万元至7000万元不等[136]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加8769.53万元[174] - 未分配利润增加6926.04万元[174]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28,988,753.97元[175]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18,214,050.40元[175]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59,728,400.00元[176] - 其他项目增加所有者权益220,930.57元[177]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1,270,820,439.88元[177] - 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489,780,335.32元[178]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62,132,817.61元[179] - 所有者投入普通股增加资本559,258,829.58元[179] - 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分配为36,396,000.00元[180]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1,074,775,982.51元[181] - 实收资本为108,400,000元[182] - 资本公积为606,254,010.77元,较期初增加18,214,050.40元[182][183] - 未分配利润为87,279,858.23元,较期初减少54,492,015.13元[182][183]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25,776,784.27元,较期初减少36,277,964.73元[182][183] - 综合收益总额为5,236,384.87元[182]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18,214,050.40元[182]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59,728,400元[182] - 2021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58,590,365.07元[184] - 2021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
华恒生物(688639)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