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341,984,505.45元,同比增长0.81%[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089,972.00元,同比增长13.24%[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3,552,636.81元,同比增长9.70%[2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3.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5%[10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85,089,972.00元,第二季度最高(2407.38万元)[27] - 扣非后净利润季度分布:第一季度最高(2089.91万元),第三季度最低(1278.92万元)[27]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184,326,610.07元,同比下降3.99%[103][104] - 研发费用32,366,646.41元,同比增长24.17%[103][104][105]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4.08%至2137.76万元[12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17%至3236.66万元[121] - 直接材料成本1.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1%,占总成本比例78.70%[114] - 直接人工成本559.6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5%,占总成本比例3.27%[114] - 委托加工成本524.5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69%,占总成本比例3.06%[11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530,199.18元,同比下降55.71%[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53.02万元,同比下降55.71%[25]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最高,达1522.20万元[27] - 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423.21万元)[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55.71%至3153.02万元[1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3,822,058.82元,主要因购买理财及支付投资款[104][10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70,901,046.65元,同比增长136.14%[22] - 总资产941,065,240.00元,同比增长118.07%[22] - 货币资金同比激增272.26%至3.56亿元,占总资产37.78%[12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增长117.51%至3.42亿元,主要系购买理财产品[127][133] - 短期借款同比暴涨382.83%至2209.62万元[128] - 境外资产规模达7517.26万元,占总资产7.99%[1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中的理财产品期末余额3.41亿元,产生投资收益940.10万元[32] 盈利能力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0.99元/股,同比下降13.16%[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59%,同比下降12.10个百分点[23] - 整体主营业务毛利率47.81%,同比增加4.13个百分点[108]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43.40%提升至46.10%[40] - 工业安检领域毛利率65.59%,同比增加15.20个百分点[108] - 静态产品收入2.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2%,毛利率47.87%增加4.76个百分点[109] - 境外收入1.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48%,毛利率54.56%增加5.98个百分点[109] - 经销收入1345.3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57%,毛利率51.44%增加5.59个百分点[110] 业务分部和地区表现 - 医疗领域营业收入236,552,395.82元,同比下降1.57%[106][108] - 工业安检领域营业收入91,500,661.34元,同比增长7.31%[106][108] - 全年营业收入合计342,984,505.45元,其中第四季度最高(9105.04万元)[27] - 数字化X线探测器生产量7142台同比增长6.22%,销售量6934台同比增长7.49%[111] - 海外销售收入占比从45.98%提升至56.13%[35] - 境外收入1.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48%,毛利率54.56%增加5.98个百分点[109] - 产品覆盖全球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92][93] - 受中美贸易摩擦及汇率波动影响境外经营[93]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9.46%,同比增加1.78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总额为32,366,646.41元,同比增长24.17%[80][8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46%,较上年提升1.78个百分点[80] - 研发总投入为3777.8万元,累计投入2268.12万元[83] - 研发人员数量为79人,占总员工比例33.05%[85]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2103.13万元,人均薪酬26.62万元[85] - 研发人员与销售人员合计增加36人,增长48.65%[35] - 研发团队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53.2%(42/79)[85] - 研发团队中博士7人硕士35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6.20%[90] - 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4个,其中2021年新增2个[79] - 新增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1个,累计达16个[79] 研发项目进展 - 平板探测器1500Cw-III项目累计投入6,725,434.62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97%[82] - 新型宠物DR影像系统项目累计投入2,931,331.36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65%[82] - 双能谱平板探测器项目投入95,947.48元,累计投入149,169.12元[82] - CareView750L项目投入101,118.13元,累计投入680,347.00元[82] - CareView1800Lx项目投入390,980.48元,累计投入3,134,477.93元[82] - CareView 1000RF-DE项目投入500万元,累计投入59.04万元[83] - CareView 2000RF项目投入200万元,累计投入174.88万元[83] - CareVision 750IFM项目投入200万元,累计投入57.71万元[83] - CareView750Mc项目投入200万元,累计投入158.36万元[83] - CareView750RF项目投入40万元,累计投入139.14万元[83] - 智能束光器系统研发投入674.6万元,累计投入316.92万元[83] 技术与产品创新 - 2021年3月升级发布无线DAEC技术[37] - 2021年11月发布三代平板探测器+智能束光器+无线DAEC一体化方案[37] - 公司掌握DAEC技术实现曝光剂量自动控制,保障低剂量拍摄[63] - 2020年公司率先开发全视野自动曝光剂量控制技术DAEC[71] - 2021年攻克无线DAEC技术突破有线传输限制[71] - 搭载DAEC技术数款产品完成检测注册并实现销售收入[71] - 新产品开发涵盖CMOS传感器口腔系列和IGZO传感器动态系列[38] - 应用CMOS传感器口腔系列产品实现交付[72] - 应用IGZO传感器动态系列产品实现交付[72] - 公司开发出低剂量高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平板探测器产品[68] - 公司大力发展柔性基板探测器技术[72] - 蒸镀技术实现碘化铯晶体直接生长的产品性能优于外购整合方案[59] - 公司碘化铯一次蒸镀良率处于较高水平[66] - 公司掌握非晶硅TFT/PD制造技术并授权给合作制造企业[67] - 工业检测领域新产品预计2022年度转量产[38] 市场地位与行业趋势 - 公司2018年全球医疗及宠物医疗数字化X射线平板探测器市场份额为3%,位列全球第九及国内企业第二[61] - 2018年全球医疗宠物医疗平板探测器市场前三企业份额合计52%[74] - 全球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预计2023年增长至约324.28亿美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3.82%[53] - 全球平板探测器在工业领域的市场份额预计从2018年9.00%扩大至2024年约11.00%[53] - 全球平板探测器在安防检查领域的市场份额预计从2018年13%扩大至2024年约17.00%[54] - 全球平板探测器在宠物医疗领域的市场份额预计从2018年2.00%扩大至2024年约3.00%[54] - 公司产品类别已实现主要应用领域全覆盖,并在乳腺、动态系列、安检排爆等细分领域具有行业领先优势[45] - 公司助力中国平板探测器行业国产化率从2012年约0%提升至2019年约34.68%[62] - 公司助力医疗及宠物医疗领域碘化铯平板探测器国产化率从2012年约0%提升至约43.55%[62] 供应链与生产模式 - 公司采用备货式生产模式,自主生产碘化铯蒸镀等核心环节,集成电路表面贴装等低附加值环节通过委外加工[49] - 公司采购核心原材料(如TFT/PD、集成电路)时要求供应商签订保密协议,并通过战略合作确保性能与供应稳定[48]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9798.13万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43.52%[118] - 全球具备TFT/PD量产能力的厂家数量有限,大部分以生产TFT-LCD为主业[57] - 平板探测器设计需结合TFT/PD厂家生产能力进行布局设计和工艺调试[55] - 高性能闪烁体材料主要包括碘化铯和硫氧化钆两种主流类型[58] - 碘化铯相比硫氧化钆对X射线灵敏度更高,允许使用更低剂量X射线成像[58] 销售与渠道策略 -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产品面向境内外医疗/宠物、工业/安检领域数字化X射线影像系统生产商[50] - 公司在美国、印度、日本等地设立销售服务中心,计划扩建海外渠道提升市占率[5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40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41.04%[116] - 销售人员数量扩招增长比例超过五成[39] - 公司于2021年11月在RSNA推出三代平板探测器+智能束光器+无线DAEC技术一体化系统[63] - 2021年11月在RSNA发布"三代平板探测器+智能束光器+DAEC技术"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143] 投资与并购活动 - 公司通过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22,032,257股,募集资金511,368,684.97元[24] - 对联营企业杭州沧澜医疗科技投资持股49.9%,该公司净利润577.69万元[135] - 日本子公司设立投资额不超过450万美元[136] - 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1500万元人民币参股睿影科技,其中500万元受让原股东持有的5.184%股权,1000万元用于增资,完成后持股比例达14.091%[137] - 公司通过参股公司杭州沧澜研发的便携式智能骨龄仪已实现量产并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78] - 报告期内完成日本子公司设立、海外子公司股权结构优化及参股高压发生器企业[144] - 公司通过投资/并购等多种措施稳固产业结构[147]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9]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51]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为职工代表[152] - 公司制定或修订了包括《公司章程》在内的配套内控制度[150] - 审计委员会认定公司2021年1-9月财务报告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182][183]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运作 - 公司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1年5月20日召开[156] - 股东大会决议于2021年5月21日披露[156] - 2021年董事会共召开6次会议,其中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6次[179][180] - 所有董事本年应参加董事会次数为6次,除离任董事外实际出席率100%[179] - 独立董事蒋新华实际参加董事会4次(应参加4次),出席率100%[179] - 董事刘文浩以通讯方式参加5次会议,未出席股东大会[179]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审议包括会计政策变更、年度报告及审计机构续聘等议案[182] - 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董事会换届选举及高级管理人员聘任事项[184]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2021年度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监事薪酬方案[185] - 战略委员会由JIANQIANG LIU(刘建强)、王美琪、蒋新华组成[181] - 第二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关键岗位聘任议案[178]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 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建强持有公司股份12,810,000股,年度内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179.39万元[163] - 董事兼副总经理高鹏持有公司股份4,110,000股,年度内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75.43万元[163] - 董事兼财务总监张萍持股数为0,税前报酬总额为65.51万元[163] - 董事刘建国持股数为0,税前报酬总额为27.03万元[163] - 董事刘文浩持股数为0,在关联方领取报酬[163][166] - 董事汪剑飞持股数为0,在关联方领取报酬[163][166] - 独立董事王美琪税前报酬总额为5.58万元[163] - 独立董事王强税前报酬总额为5.58万元[163] - 独立董事蒋新华税前报酬总额为3.50万元[163] - 所有董监高合计持股16,920,000股,年度内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570.61万元[165]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493.64万元人民币[175]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291.36万元人民币[175] - 独立董事年度固定津贴为税前6万元人民币[175] 人员变动与任职情况 - 独立董事宓现强因任期届满离任[176] - 监事郁赛楠因个人原因离任[176] - 职工监事叶晓明因任期届满离任[176] - 公司财务负责人任职期间为2007年7月至2018年6月[169] - 公司财务总监及董事会秘书自2018年7月任职至今[169] - 生产部经理自2018年7月任职至今[169] - 副总经理自2018年7月任职至今[170] - 人事专员自2013年12月任职至今[169] - 法务专员自2017年8月任职至今[169] - 公司董事蒋新华自2021年5月任职至今[169] - 公司监事吴艳丽自2021年5月任职至今[169] - 公司监事张卫娅自2021年5月任职至今[169] - 公司董事刘文浩任职期间为2018年7月至2022年4月[169] - 董事汪剑飞在君联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投资副总裁、投资总监、执行董事自2011年2月起[172] - 董事汪剑飞在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自2015年5月起[172] - 董事刘文浩在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自2015年6月起[173] - 董事刘文浩在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自2018年2月起[173] 员工结构 - 公司总人数较期初增加48人,增长25.13%[35]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189人[188] - 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50人[188]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合计为239人[188] - 生产人员数量为84人,占总员工数35.1%[188] - 技术人员数量为79人,占总员工数33.1%[188] - 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数量为68人,占总员工数28.5%[188] - 研发人员79人占员工总数33.05%[90] - 核心技术人员均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90] - 与高级研发人员签署保密及非竞争协议[96] 分红政策 - 公司2021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90元(含税),总计派发现金红利25,557,417.83元[5] - 现金分红占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0.04%[5]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90元(含税)[198] - 公司总股本为88,129,027股[198] -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5,557,417.83元(含税)[198] - 现金分红占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0.04%[198] - 公司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98] - 公司不送红股[198] - 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规定和股东大会决议要求[199] - 分红标准和比例明确清晰[199] - 相关决策程序和机制完备[199] - 独立董事履职尽责并发挥应有作用[199] - 公司法定公积金提取比例为税后利润的10%[191] - 现金分红最低比例为可分配利润的10%[193]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80%[193] - 股东大会
康众医疗(688607)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