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皖仪科技(688600) - 2021 Q4 - 年度财报
皖仪科技皖仪科技(SH:688600)2022-03-0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79%至5.62亿元[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9.32%至4748.34万元[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3.76%至1413.45万元[21][23]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562,452,406.95元,同比增长34.79%[108][110] - 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4,748.34万元,同比下降19.32%[108]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最高达2.17亿元[25]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高达4223.80万元[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4.60个百分点至5.63%[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增加4.37个百分点至20.86%[22]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达11,731.10万元,同比增长70.53%[108] - 公司2021年销售费用为14,768.39万元,同比增长75.16%[108][109] - 研发投入总额达11,731.10万元,同比增长70.53%[3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0.53%至1.17亿元[12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5.16%至1.48亿元[124] - 研发人员薪酬增加2,989.14万元,同比增长73.72%[10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环保在线监测仪器收入为295,515,800.51元,同比增长25.97%[108][113] - 检漏仪器收入为189,944,273.75元,同比增长56.26%[108][113] - 实验室分析仪器收入为28,227,115.95元,同比增长43.21%[108][113] - 环保在线监测仪器生产量6472套,同比增长54.91%[115] - 检漏仪器生产量2113套,同比增长87.16%[116]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9.88%,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113] - 公司整体毛利率49.88%,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114] - 直接材料成本占比85.13%,同比下降1.32个百分点[117] 各地区表现 - 东北地区营业收入836.88万元,同比下降70.66%[114]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44.13%[114]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6773.74万元,同比增长68.91%[114] - 西北地区营业收入4793.87万元,同比增长131.54%[114]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投入总额为117,311,002.80元,同比增长70.53%[71][7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0.86%,同比增加4.37个百分点[71] - 费用化研发投入117,311,002.80元,无资本化研发投入[71] - 研发费用增长主要因公司为提升市场竞争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72]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83个,其中发明专利26个[69]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获得65个,其中发明专利5个[69] - 累计专利申请总数达535个,其中发明专利209个[69] - 累计专利获得总数达333个,其中发明专利55个[69] - 研发人员数量为398人,占员工总数比例31.61%[33]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398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31.61%[89]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7043.86万元,平均薪酬17.83万元[89] - 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21人,硕士研究生120人,本科218人[89] - 研发人员较上年增加127人,增幅46.86%,其中博士增长23.53%,硕士增长93.55%[89] - 研发人员数量达到398人,增幅为46.86%[92] - 智能超高效液相色谱仪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2亿元,本期投入金额为3593.93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6383.37万元[75] - 智能超高效液相色谱仪项目通量比高效液相色谱提高三倍,灵敏度提高十倍,分离度提高70%[75] - 智能超高效液相色谱仪项目检测时间从原来60分钟缩短到10分钟以内,最高能减少10倍乙腈类流动相消耗[75] -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1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357.2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1851.08万元[75] -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项目最小量程为500ppb,最低检出限≤0.2ppb,示值误差±1%F.S[75] - 锂电池检测专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916.93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2238.94万元[76] - 过程在线监测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1088.94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1881.81万元[76] - 连续流动分析仪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7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543.42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1010.03万元[76] - 地表水自动监测站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9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193.3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586.01万元[76] - 在线离子色谱仪项目预算60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约675.2万元人民币,已进入测试阶段[78] - 大气气溶胶激光雷达项目预算60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约281.4万元人民币,已完成研发[78] - 气相色谱仪项目预算15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约320.8万元人民币,处于小批量试制阶段[78]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项目预算52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约803.6万元人民币,处于小批量试制阶段[80] - 氦质谱检漏仪项目预算744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约559.9万元人民币,处于小批量试制阶段[80] - NH3分析仪项目预算210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约280.3万元人民币,处于正样阶段[80]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项目预算78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约495.9万元人民币,处于正样阶段[82] - 新型水质在线监测仪项目预算113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约718万元人民币,进入试制阶段[82] - 垃圾焚烧CEMS项目预算230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约515.9万元人民币,初样样审已通过[82] - 高端质谱仪器项目投资额2639万元,处于初样阶段[84] - 智能离子色谱分析仪项目投资额200万元,处于正样阶段[87] - 分子诊断仪器及试剂项目投资额1000万元,处于在研中[88] - 数字PCR系统微滴数量23000至25000,检测动态范围5个数量级[86] - 核酸提取仪处理体积20uL-1000uL,支持1-32或1-24等多种通道[86] - 氦质谱检漏仪氦信号反应时间优化至小于0.5秒,比原定1秒有较大提升[6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战略聚焦工业检测、环保及实验室分析仪器三大领域[137] - 2022年计划加强研发投入并拓展海内外销售网络[139] - 公司建成西安、南京等7大办事处深化服务网络[36] - 实施上市后首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36] - 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40] - 研发阶段开展可靠性设计和可靠性试验[92] - 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92] - 公司承担5个国家级研发项目,参与1项国家标准制定[93] - 获得"AAA"级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94] - 形成环保在线监测仪器、检漏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等多产品序列[95] - 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93][97]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为环保在线监测仪器[67] - 公司研发的YC7500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仪被认定为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91] 行业趋势与竞争环境 - 环境监测仪器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之一,中国是行业发展最快国家之一[51] - 超低烟尘监测系统技术突破,实现污染源烟尘低于5mg/m³的有效监测[52] - 公司产品在环境监测仪器领域实现进口替代,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48] - 公司检漏仪器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并实现进口替代[48] - 公司实验室分析仪器部分产品主要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国产化[48] - 仪器仪表行业向微型化、模块化、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方向发展[50] - 环境监测技术向多参数实时在线自动化及区域动态遥测方向发展[52] - 行业新进入者需5-8年时间建成基本系列化产品线[46] - 国产监测系统在稳定性、精度、可靠性方面取得长足进步[52] - 环境监测政策持续加码带动监测仪器市场需求增长[45] - 烟尘烟气监测设备和水质监测设备是环境监测产品销量最主要组成部分[53] - 微型空气站得到大量推广和运用,正逐步形成覆盖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网络[54] - 小型化水质多参数自动监测系统以占地面积小、无需征地、安装灵活等优势将成为水质监测产品热点[54] - 土壤监测设备需求明显上升,土壤监测和修复行业蓬勃发展[54] - 固定污染源监测产品需求有所上升,受益于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改造[54] - 环境监测网络将实现省级、地级、县级全面覆盖,监测指标不断增加[56] - 检漏仪器已广泛应用于制冷、电器制造、汽车制造、半导体制造等众多领域[58] - 实验分析仪器仪表行业已成为仪器仪表中的重要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60] - 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生产国之一,相关产业初具规模[60] - 高端电子测量仪器大部分来自国外,美国是德科技等外企占据主要市场[64] - 国家将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推动监测市场需求增长[135] - 政府采购国产设备比例提高,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仪器国产化[136] - 新能源及半导体领域发展为检漏仪器带来广阔市场需求[136]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进口品牌和同行业上市公司[104] - 产品毛利率水平较高可能吸引新竞争者进入[104]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57.38%至-3068.42万元[21][23] - 政府补助金额为2392.64万元[27] - 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为1563.50万元[2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13,626,904.56元,较期初增长33,446,963.70元[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变动对利润产生正面影响15,634,954.55元[30]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11,745,676.65元,较期初增加534,751.01元[30] - 公允价值计量项目总当期变动33,981,714.71元[3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0,684,155.81元,同比下降157.38%[1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157.38%至-3068.42万元[125] - 货币资金同比减少43.28%至1.7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5.14%[127] - 存货同比增长144.17%至2.8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4.5%[12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增加3344.70万元,对利润影响1563.50万元[132]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102.28%至1.26亿元[127]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85.53%至8356.49万元[127] - 受限资产包括货币资金471.11万元及应收票据505.55万元[128] - 政府补助及税收优惠占比维持在较高水平[103]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2021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6,668,000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6.16%[5] - 公司总股本为133,340,000股[5] - 公司已实现盈利(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选项为"否")[4]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报告期内召开5次股东大会及9次董事会[144] - 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为职工监事,报告期内共召开8次会议[145]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和财务等方面完全独立,无重大差异[145] - 2021年共召开5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项议案且无否决议案[146] - 董事长臧牧持股52,096,834股,年度税前报酬110.54万元[150] - 董事王腾生减持169,811股(减持比例约25%),年末持股509,434股[150] - 董事黄文平持股8,141,509股,年度税前报酬57.16万元[150] - 独立董事竺长安、罗彪、刘长宽持股均为0,年度报酬分别为6.59万元、5.58万元和0.46万元[150] - 监事会主席王国东持股679,245股,年度税前报酬63.14万元[150] - 股东大会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对中小投资者表决单独计票[148] - 公司无表决权差异安排及红筹架构治理情况[149] - 公司董事王腾生减持169,811股,占公司股份总数0.13%[153] - 核心技术人员徐明减持1,000股,占公司股份总数0.0007%[153]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及高管持股变动总额为-170,811股[153] - 副总经理臧辉持有公司股份915,094股,占公司股份总数0.07%[152] - 硬件首席专家徐明持有公司股份678,245股,占公司股份总数0.05%[152] - 公司董事及高管持股总量为63,020,361股[153] - 监事陈然持有公司股份19.59万股[152] - 职工监事魏彬松持有公司股份30.28万股[152] - 财务总监周先云持有公司股份49.73万股[152] - 副总经理王胜芳持有公司股份49.84万股[152] - 董事长兼总经理臧牧通过成泽合伙企业间接持股962,264股,持股比例0.7217%[156] - 董事兼副总经理黄文平通过巨久合伙企业间接持股377,358股,持股比例0.2830%[156] - 财务总监周先云通过鑫奥合伙企业间接持股279,242股,持股比例0.2094%[156] - 核心技术人员张鑫通过耀创合伙企业间接持股377,358股,持股比例0.2830%[156] - 副总经理王胜芳通过德能合伙企业间接持股188,679股,持股比例0.1415%[156] - 核心技术人员阎杰通过德能合伙企业间接持股188,679股,持股比例0.1415%[156] - 核心技术人员夏明通过巨久合伙企业间接持股188,679股,持股比例0.1415%[156] - 监事陈然通过巨久合伙企业间接持股37,736股,持股比例0.0283%[156] - 监事魏彬松通过德能合伙企业间接持股20,755股,持股比例0.0156%[156] - 副总经理臧辉通过鑫奥合伙企业间接持股18,868股,持股比例0.0142%[156]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为589.26万元[161]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为436.50万元[161] - 独立董事杨棉之因个人原因离任[162] - 独立董事罗彪被选举补任[162] - 董事桑海波因个人原因离任[162] - 董事卢涛被选举补任[162] - 独立董事黄晖因个人原因离任[162] - 独立董事刘长宽被选举补任[162]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黄文平同时担任核心技术人员[161] - 监事会主席王国东同时担任公司核心技术人员[161]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相关事项调整[165] - 公司2020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获董事会审议通过[165]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获董事会审议通过[165] - 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获董事会审议通过[165]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获董事会审议通过[165] - 董事会年内召开会议9次其中现场会议0次通讯方式2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7次[167] - 审计委员会年内召开4次会议审议财务报告及预决算事项[170] - 战略委员会年内召开1次会议审议2021年发展规划建议[171] - 董事臧牧出席董事会9次股东大会4次无缺席记录[167] - 独立董事罗彪出席董事会8次股东大会5次无缺席记录[167] - 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3次会议[172] - 薪酬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173]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股票数量2,127,500股,占总股本比例1.596%[186] - 股权激励授予价格每股6.07元[186][194] - 报告期内因股权激励确认股份支付费用6,274,652.62元[190] - 董事及高管获授限制性股票数量:王腾生3.48万股、臧辉4.52万股、王胜芳1.91万股[194] - 核心技术团队人均获授限制性股票约1.7万股,期末市价每股21.40元[194] - 公司实施了2021年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