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1.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37%[22] - 营业收入114,866.22万元,同比上升16.37%[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4%[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291.36万元,同比增长3.34%[3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5元/股,同比下降23.91%[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41%,同比下降3.81个百分点[23]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3.14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收入[2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37%至11.49亿元人民币[92] - 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235.84%至2108.57万元人民币[92] - 境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30%至2720.84万元[97] - 经销模式营业收入增长12.52%至7.92亿元[97]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增长26.65%至3.40亿元[97] - 其他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42%[97] - 出版领域营业收入15,879.97万元,同比增长51.29%[141] - 包装领域营业收入82,164.41万元,同比增长10.88%[142] - 其他领域营业收入15,182.14万元,同比增长19.90%[142] - 经销渠道营业收入792,316,978.72元,同比增长12.52%[144] - 直销渠道营业收入339,948,209.87元,同比增长26.65%[14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2.17%至8.996亿元人民币[9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81%,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81%,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65] - 主营业务毛利率21.68%,同比下降3.74个百分点[96] - 胶印油墨毛利率10.57%,同比下降6.57个百分点[96] - UV油墨毛利率31.67%,同比下降1.11个百分点[96] - 液体油墨毛利率13.24%,同比下降4.91个百分点[96] - 境内市场毛利率21.94%,同比下降3.47个百分点[96] - 境外营业成本增长72.40%至2413.39万元,毛利率减少14.46个百分点[97][98] - 经销模式营业成本增长19.24%至6.14亿元,毛利率减少4.37个百分点[97] - 直销模式营业成本增长29.63%至2.72亿元,毛利率减少1.85个百分点[97] - 液体油墨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7.77%[97] - 其他类产品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2.06%[97] - 出版领域毛利率下降5.74个百分点至19.02%[141] - 包装领域毛利率下降3.26个百分点至24.21%[142] - 其他领域毛利率下降3.21个百分点至10.81%[142] - 原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保持在83%左右[85] - 主要产品整体毛利率水平下降3.74个百分点[86] - 与TOKA关联采购金额6620.11万元同比下降25.14%占采购总额8.21%[88] - 研发投入总额为4380.48万元,同比增长11.88%[65] - 费用化研发投入4308.49万元,同比增长10.04%[65] - 资本化研发投入71.98万元,占研发投入比重1.64%[6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030.21万元[73] 分红和股东回报 - 公司2021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总派发现金红利6,400万元[5] - 现金分红金额占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比例为56.68%[5] - 公司总股本为320,000,000股[5] - 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要求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10%[19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6%[22] - 2021年末总资产为17.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6%[22] - 公司总资产178,977.72万元,较上年期末增长7.86%[3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535,000,000.00元,较期初增加215,000,000.00元[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加至5.3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9.89%,较上期增长67.19%[116] - 预付款项增至147.8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08%,较上期增长107.49%[116] - 其他流动资产减少至289.8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16%,较上期下降71.61%[116] - 在建工程减少至230.0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13%,较上期下降90.85%[116] - 应付票据增至3164.8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77%,较上期增长110.18%[116] - 合同负债大幅增至191.1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11%,较上期增长1503.24%[116] - 其他应付款减少至262.88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15%,较上期下降67.80%[116] - 公司受限资产为其他货币资金2053.34万元(承兑汇票保证金)[117] - 公司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银行结构性存款)535,000,000.00元[146]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15,045,303.28元,较期初减少228,104.67元[3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72%[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72%至1.183亿元人民币[92] 业务线表现 - LED-UV油墨产品系列报告期内实现50%以上的增量[35] - UV油墨是公司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39] - 植物油基胶印油墨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40] - 包装印刷用柔版油墨和凹版油墨所占比重持续上升[43] - 公司油墨产品销售收入在重点企业中排名第三[50] - 公司UV油墨产量在可比重点企业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50] - 胶印油墨生产量增长14.80%至15971吨,销售量增长11.97%至15795吨[99] - UV油墨生产量增长20.23%至6894吨,销售量增长17.80%至6877吨[99] - 液体油墨生产量增长14.49%至7436吨,销售量增长15.31%至7412吨[99] - 其他产品生产量增长32.94%至3301吨,销售量增长43.97%至2007吨[99] - 公司UV油墨设计产能为8000吨/年,产能利用率为85%[135] - 公司平版胶印油墨设计产能为22000吨/年,产能利用率为70%[135] - 公司液体油墨设计产能为10000吨/年,产能利用率为80%[135] - 公司松香及松节油设计产能为17422吨/年,产能利用率为33%[135] - 公司松香改性树脂设计产能为8000吨/年,产能利用率为60%[135] - 公司液体油墨总产能由年产15000吨调减至10000吨[136] - 平版油墨产品结构比例从"十二五"末42%降至"十三五"末32%[151] - 凹版油墨产品结构比例从"十二五"末40%升至"十三五"末43%[151] 研发和创新 - 研发投入4,380.48万元,占营收比例的3.81%[33] - 研发投入总额为4380.48万元,同比增长11.88%[65] - 本年新增发明专利4个,累计发明专利28个[63] - 本年新增实用新型专利1个,累计实用新型专利11个[63] - 公司拥有18项发明专利并掌握UV油墨、胶印油墨、液体油墨核心技术[49] - 公司主持/参与起草油墨产品相关国家/行业标准五十余项[49] - 新增发明专利授权2项,尚有10项发明专利申请、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外观型专利申请受理中[75] - 参与制定和修订10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75]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授权2项[61] - 截止报告期末尚有10项发明专利申请、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外观型专利申请审核中[61] - 公司参与10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62] - 主持编制《油墨细度检验方法》国家标准并完成专家组审评[62] - 主持编制《胶印油墨固着速度的测定方法》行业标准并已发布[62] - 主持编制《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 油墨.1 胶印油墨》团体标准并完成审评[62] - 混合油墨项目累计投入302.36万元,超预计总投资规模275万元[68] - 胶印高浓度基墨项目使生产效率提升约30%[68] - 胶印高浓度基墨项目累计投入274.04万元,超预计总投资规模240万元[68] - Surface系列油墨项目累计投入300.89万元,超预计总投资规模276万元[68] - 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196.7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3722.31万元,占预计总投资的88.7%[70] - 高生物基含量UV油墨开发项目总投资427万元,累计投入430.96万元,超出原计划0.9%[69] - UV油墨连续性生产新工艺优化研究投入260.97万元,生产效率较原有提升2倍以上[69] - 食品接触材料用UV油墨开发投入359.69万元,完成非直接接触食品外包装UV油墨产品[69] - 云端色彩管理系统开发投入312.73万元,超出原计划26.6%,完成平台一、二期开发[70] - 水性丙烯酸体系复合油墨投入195.07万元,已完成客户试印测评进入推广阶段[69] - UV油墨无吸嘴软包装工艺研究投入178.32万元,完成实验室材料功能性测试[69] - 水性凹版收缩膜通用油墨投入202.99万元,完成少数客户试印测评[69] - LED-UV油墨实现超千吨销售量,成为UV油墨中产销规模最大单个系列[77] - 2021年度向市场提供五大系列共计246台供墨设备装置[78] - 公司共有60多条油墨生产线,生产100多个系列油墨产品[80] - 水性UV固化型树脂及水性喷墨用分散型色浆工艺技术研究持续推进[75] - 云端色彩管理系统开发进入实施试验阶段[77] - 与杭州师范大学合作新型光固化型树脂样品进入应用测试阶段[79] - 与浙江工业大学合作新型环保型油墨用光引发剂开发研究[79] - UV油墨连续化生产工艺实现节能减排和降本提效[80] - 公司持续开发全植物油油墨体系、高速轮转LED-UV油墨和高附着力UV油墨应用体系[160] - 公司开发无矿物油胶印油墨和金属包装印刷的LED-UV固化类油墨[160] - 公司扩展水性墨应用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多样性印刷需求[160] - 公司开发数字化印刷的油墨和高通用性的功能墨水[160] - 便携卧式供墨装置成功投放市场应用35套[59] - UV FLEXO-LM油墨实现超低迁移性(10ppb级)和高速印刷固化性能(>250米/分钟)[59] - 高附着力UV固化树脂技术产品配方中生物质含量目标≥20%[59] - 高生物基含量单张平版胶印混合LED-UV固化油墨生物基含量>25%[60] - 公司LED-UV油墨产品实现最高印刷速度30000印/小时以上[130] - 公司UV油墨连续性生产工艺达到150吨/人*年以上的生产效率[131] 销售和渠道 - 公司经销收入占比在70%左右[42] - 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覆盖全国营销网络[81] - 设立广州杭华等子公司及上海北京苏州等多家分公司[8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2.3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0.38%[105][108] 供应链和采购 - 公司对部分产品备有1—2周的安全库存[42] - 颜料占油墨成本20%至40%[44] - 松脂采购价格同比上涨21.96%,采购量5,411.73吨,耗用量6,237.67吨[139] - 溶剂/矿油采购价格同比上涨28.62%,采购量8,702.14吨,耗用量8,674.79吨[139] - 电力采购价格同比下降5.52%,采购量1,937.72万度[140] - 蒸汽采购价格同比上涨29.31%,采购量1.40万吨[140] 行业趋势和竞争环境 - 中国油墨工业"十三五"期间实际总产量约375万吨[43] - "十三五"期间油墨行业实际销售收入近908亿元[43] - 油墨行业年均产量递增速度为2.15%[43] - 油墨行业年均销售收入递增速度为1.35%[43] - 国外油墨行业80%的产能应用于包装领域,国内市场已突破60%[55] - 包装装潢行业印刷量整体已超过50%[55] - 食品级包装油墨标准于2021年4月正式实施,要求全方面升级[56] - 环保型油墨(如水性墨、UV油墨)符合VOCs限值强制标准GB 38507-2020[52] - 数码印刷处于上升期,研发投入较高且总量快速增长[57] - 功能性印刷电子油墨在光伏、LED、RFID等领域快速增长[56] - 工业智能自动化设备可降低人力成本并提升生产效率[54] - "互联网+"模式贯穿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全过程[53]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营业收入同比仅增长10.3%不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整体水平[88] - 2020年中国油墨产量约80万吨市场规模约180-200亿元[85] - 预计2025年印刷总产值超1.4万亿元,年递增3.5%[154] - UV油墨、水性油墨等环保产品比重扩大并加速推广[152][153][154] - 国家标准GB 38507-2020限制油墨VOCs含量[153] - 包装印刷和商业印刷油墨保持增长趋势[153]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7] - 报告期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报告期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年报真实性的情况[7] -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4]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选择"否")[4] - 公司报告期内共召开2次股东大会,其中年度股东大会1次,临时股东大会1次[164]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64] - 公司报告期内共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164]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2名[165] - 公司报告期内共召开2次股东大会,全部议案均获审议通过,无否决议案[169] - 2021年董事会会议总次数为6次,其中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6次,现场会议和纯通讯方式召开均为0次[186] - 所有董事(共9名)本年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6次,亲自出席率100%,无缺席或委托出席情况[186] - 独立董事刘国健、王洋、倪一帆分别以通讯方式参加4次、4次和5次会议[186] - 股东大会出席情况:非独立董事出席2次(除中间和彦出席1次),独立董事均出席1次[186] - 审计委员会年内召开6次会议,审议内容包括年度报告、财务决算、季度报告及关联交易等议案[188][18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董事及高管薪酬、员工工资增加及薪酬增资执行情况[190] - 战略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首次会议审议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增资事项[191] - 董事会下设4个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3人)、提名委员会(3人)、薪酬与考核委员会(3人)、战略委员会(3人)[187] - 审计委员会所有议案均一致通过,未提出异议[188][189] - 无董事连续两次未亲自参加会议的情况[186] - 重大资金支出安排定义为单次支出超净资产20%或绝对值达5000万元[199] 人力资源和薪酬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91人,占总员工比例13.64%[73] - 研发团队包含博士2人、硕士16人、本科56人,40岁以下人员占比63.7%[73]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523人[194] - 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144人[194] - 在职员工总数合计667人[194] - 生产人员数量为356人,占总员工数53.4%[194] - 销售人员数量为100人,占总员工数15.0%[194] - 技术人员数量为91人,占总员工数13.6%[194] - 行政人员数量为103人,占总员工数15.4%[194] - 大学专科以下学历员工334人,占总员工数50.1%[194] - 董事长邱克家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60.64万元[172] - 总经理三輪達也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241.66万元[172] - 总工程师龚张水2021年税前
杭华股份(688571)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