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豪森智能(688529) - 2023 Q2 - 季度财报
豪森智能豪森智能(SH:688529)2023-08-30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7.5亿元,同比增长25.3%[2][14][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0.62亿元,同比增长18.5%[2][14][15] - 营业收入为9.9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40.7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50%[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358.4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86%[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0元/股,同比增长33.33%[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14%,同比增加1.02个百分点[20]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081.28万元,同比增长25.52%[83] - 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640.75万元,同比增长32.50%[83] - 公司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358.46万元,同比增长35.86%[83] - 营业收入为990,812,834.97元,同比增长25.52%[10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9.908亿元,同比增长25.5%[188] - 净利润为7582万元,同比增长30.6%[18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7%至5571.02万元(2022年半年度:4228.23万元)[19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700,868,146.99元,同比增长20.47%[100] - 销售费用为23,371,837.73元,同比增长54.08%[100] - 管理费用为77,297,800.02元,同比增长40.70%[100] - 研发费用为68,518,491.15元,同比增长45.89%[100] - 营业成本为7.009亿元,同比增长20.5%[188] - 研发费用为6852万元,同比增长45.9%[188]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17.5%至4363.88万元(2022年半年度:3714.12万元)[192]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94.1%至109.48万元(2022年半年度:56.43万元)[192]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7.0%至458.62万元(2022年半年度:493.10万元)[192]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74.5%至9.99亿元(2022年半年度:5.73亿元)[195]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激增134.24%至7179.98万元[198]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增长75.25%至9616.40万元[199] - 支付职工现金减少17.57%至1331.96万元[19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0.35亿元,主要因项目备货增加[2][14][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1.29%[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2,527,902.64元,同比下降491.29%[10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为-4.33亿元(2022年半年度:+1.11亿元)[195][19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65亿元(2022年半年度:-90.59万元)[19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至3.57亿元(2022年半年度:3026.31万元)[19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至负5231.36万元,同比减少149.22%[19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锐减75.05%至3977.13万元[19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减少25.51%至14677.77万元,主要因收回投资减少[198][19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5928.24万元,主要来自借款3700万元[19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降至1804.75万元,较期初减少80.52%[19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降至2.51亿元(2022年半年度:3.01亿元)[19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68%,同比增长32%[2][14][15] - 锂电池智能生产线订单金额突破人民币5.2亿元,同比增长40%[2][10][12] - 氢燃料电池产线设备新增订单人民币1.8亿元,同比增长50%[2][10][12] - 定子生产线设备交付周期缩短至6个月,效率提升20%[2][10][12] - 公司获得沃尔沃汽车动力锂电池模组Pack智能生产线及锂电池电芯涂覆智能生产线订单[29] - 公司交付国内首条46系列大圆柱锂电池高速量产模组PACK线10层扁线电子定子量产线油冷电机定子量产线800V高压电机定子量产线[30] - 公司率先获得X-Pin电机量产线并具备下一代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量产线承接能力[30] - 公司为动力总成智能生产线领域行业龙头拥有欧洲北美印度等多个国际项目交付记录[36] - 公司锂电池智能生产线覆盖圆柱刀片方形软包全电池类型及CTP/CTC等全集成技术[37] - 公司位列锂电模组PACK智能生产线第一梯队[38] - 公司突破10层Hair-pin扁线电机技术并进入量产交付阶段[39] - 公司攻克X-pin绕组技术已具备定子打样能力并获得量产线意向订单[39] - 公司氢燃料电池智能产线核心技术国内领先并已成熟掌握智能组装、压合和测试技术[40] -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汽车行业,产品覆盖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的智能生产线与装备[42] - 公司锂电池智能生产线覆盖全电池类型及集成方式,属锂电模组PACK领域第一梯队[43] - 公司锂电池智能生产线已获沃尔沃、比亚迪、特斯拉等整车厂及亿纬锂能等电池厂商订单[44] - 公司驱动电机智能生产线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具备扁线电机整体解决方案供应能力[46] - 公司驱动电机产线已获上汽通用、沃尔沃、理想等客户认可并积累广泛行业影响力[47] - 公司混合动力总成智能生产线技术成熟度高,已获上汽通用、采埃孚、吉利等一流客户认可[48] - 公司自2019年起持续获得氢燃料电池头部客户订单,包括国电投、潍柴动力及加拿大巴拉德[50] - 公司2023年开始与头部客户合作开发电解槽自动化产线及设备,拓展氢能源领域发展空间[50] - 发动机智能装配线覆盖130至450种零部件[51] - 变速箱智能装配线覆盖200至500种零部件[52] - 数字化工厂业务成为公司第三增长曲线[58] - 发动机装配线客户包括北京奔驰、华晨宝马、大众等国际品牌[51] - 变速箱装配线客户涵盖上汽通用、采埃孚、吉利等[53]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人民币0.4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6%[2][14][1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92%,同比增加0.97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总额为6851.85万元,同比增长45.89%[65]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92%,同比增加0.97个百分点[65]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54件,其中发明专利17件[63] - 累计获得授权软件著作权171件[63] - 2023年上半年新增授权专利18件,新增授权软件著作权17件[63] - 在研项目"基于膜电极和电堆智能柔性生产的燃料电池工艺装备技术研发与应用"预计总投资1320万元,累计投入1083.44万元[68] - 在研项目"新能源汽车永磁扁线6层驱动电机制造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2860万元,累计投入2400.21万元[68] - 在研项目"柴油发动机数字化装配技术研发及应用"预计总投资1580万元,累计投入1342.81万元[68] - 在研项目"动力模组自动化限位技术应用研发"预计总投资1850万元,累计投入1409.32万元[68] - 在研项目"基于高效纯化技术的批量化制备技术研发"预计总投资980万元,累计投入175.26万元[68] - 扁线电机制备工艺第二代技术研发投入1980万元,累计投入1681.36万元,提升智能化装配能力[69] - 商用轻中卡变速箱装配技术研发投入1280万元,累计投入920.73万元,满足智能生产需求[69] - 氢燃料电池测试技术研发投入1580万元,具备200kW电堆测试能力,累计投入95.26万元[69] - 新能源汽车扁线驱动电机分布式定子工艺研发投入2580万元,累计投入500.41万元,提高生产线智能化水平[69] - 高转速下线测试技术研发投入1280万元,将测试转速从3000rpm提升至15000rpm,累计投入169.9万元[69] - 电机HAIRPIN成型工艺装备开发投入2000万元,累计投入1453.59万元,完成进口替代[69] - 刀片电池模组高速柔性装配技术投入215万元,提升电芯堆叠效率,累计投入86.96万元[70] - 智能化机加排产技术开发投入364.06万元,累计投入174.52万元,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能[70] - 微服务仓储物流技术开发投入524.33万元,累计投入242.14万元,实现数字化仓储管理[70] - 机械搬运顶升旋转装置研发投入126万元,累计投入17.65万元,降低设备复杂度和故障率[70] - 研发人员数量354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5.68%[7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5165万元平均薪酬14.59万元[72] - 立体仓库消防联动系统技术研发投入144万元已完成投资26.32万元[71] - 新能源电芯绝缘垫粘贴技术研发投入210万元已完成投资141万元[71] - 电机绝缘纸及扁线成型技术研发投入300万元已完成投资81.86万元[71] - 车载曲面盖板玻璃热弯技术研发投入150万元已完成投资43.22万元[71] - 车载曲面显示屏全贴合技术研发投入352万元已完成投资236.64万元[71]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54件软件著作权171件[74] - 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90.67%其中硕士研究生占比6.21%[72] - 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49.72%为公司核心研发力量[72] - 研发费用达6,851.85万元,同比增长45.89%,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92%[84] - 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54件,软件著作权171件[84] - 2023年上半年新增授权专利18件,软件著作权17件[84] - 公司拥有20余年发展历史,在工艺装备技术和研发成果方面持续积累[60] - 公司自主研发了12项核心技术,包括智能柔性装配单元、MES系统、在线测量测试等[60][61] - 智能柔性装配单元技术应用于发动机、变速箱、驱动电机智能装配线,提升产线柔性化和通用化程度[60] - MES系统实现与设备实时通信,监控设备运行参数并控制生产计划执行[60] - 在线测量测试技术是测量检测设备的核心技术,应用于发动机、变速箱、锂电池、驱动电机生产线[60] - 多机型机器人柔性拧紧技术属于设备规划技术,提高整线工艺规划柔性及模块化程度[60] - 动力锂电池生产线拥有5项专项技术,包括热压整形、保护膜分离、自动涂布、模组堆垛等[61] - 氢燃料电池生产线拥有2项核心技术:电堆自动堆叠技术和三腔一体化气密性检测技术[61] - 新能源驱动电机U-PIN成型技术支撑驱动电机智能生产线的整体规划[61] - 所有核心技术均通过自主研发形成,部分源自攻克客户工艺难题的过程[60] 订单与市场表现 - 期末在手订单金额超人民币15亿元,同比增长35%[2][14][15] - 新签订单合计金额(含税)为179,389.42万元,同比增长41.82%[86] - 新能源汽车领域新签订单金额(含税)为164,975.98万元,同比增长64.26%[86] - 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增长42.4%和44.1%[28] - 欧洲已建和在建超级工厂38个总投资额400亿欧元年规划产能1000GW[29] -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预计2025年达60万亿元[32]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7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5%[20] - 总资产为44.5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7%[20] - 公司资产总额为445,096.54万元,同比增加7.17%[8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7,921.55万元,同比增加6.65%[83] - 货币资金为297,240,956.61元,同比下降48.49%[103] - 在建工程为254,776,777.74元,同比增长243.82%[103] - 长期借款为547,873,110.44元,同比增长386.74%[103] - 合同资产为138,675,797.14元,同比增长51.63%[103] - 境外资产为66,461,952.16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49%[104] - 受限资产总额373,763,684.60元人民币,其中货币资金46,512,334.90元、固定资产229,094,843.66元、无形资产98,156,506.04元[106] - 报告期投资额54,368,489.54元,较上年同期8,073,634.17元增长573.41%[10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数45,574,545.07元,期末归零[111] - 金融资产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810,234.52元,购买金额15,889,340.35元,出售金额59,653,650.90元[111] - 主要控股子公司大连豪森瑞德设备制造净利润9,587.56万元,主营业务收入105,364.78万元[112] - 该子公司总资产327,572.81万元,净资产52,874.96万元[112] - 货币资金减少至2.97亿元,较期初5.77亿元下降48.5%[180] - 应收账款增至5.39亿元,较期初4.35亿元增长24.0%[180] - 存货增至21.74亿元,较期初19.79亿元增长9.8%[180] - 在建工程增至2.55亿元,较期初0.74亿元增长243.9%[180] - 长期借款增至5.48亿元,较期初1.13亿元增长386.7%[181] - 合同负债为10.22亿元,较期初10.79亿元下降5.3%[181] - 未分配利润增至2.61亿元,较期初1.98亿元增长31.4%[18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至12.79亿元,较期初11.99亿元增长6.6%[182] - 公司总资产增至44.51亿元,较期初41.53亿元增长7.2%[180] - 总资产为14.192亿元,较期初增长1.8%[185] - 流动资产为4.342亿元,较期初下降20.6%[185] - 在建工程为7326万元,较期初增长160.5%[185] - 短期借款为9200万元,较期初增长22.7%[185] - 合同负债为1.841亿元,较期初增长8.9%[185] 毛利率与盈利能力 - 毛利率维持在28.5%,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2][14][15] 数字化与软件业务 - 公司软件及数字化团队规模超过300人[55] - 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已应用于百余个项目包括潍柴、长城、小鹏等[57] - 公司拥有20余年汽车制造装备服务经验[55] - 提供四大类数字工厂服务包括顶层规划及工业自动化集成[56] - 软件业务通过IIOT技术实现设备工艺稳定性分析与故障诊断[58]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报告期召开3次股东大会,议案全部通过[117] - 独立董事张文强离任,张令荣当选[118]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分配不转增[119] - 公司2023年5月17日向3名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限制性股票1.9363万股,授予价格为12.58元/股[120] - 大连博通聚源实业有限公司持有20,234,492股,占总股本15.81%[168] - 大连科融实业有限公司持有14,240,101股,占总股本11.13%[168] - 大连尚瑞实业有限公司持有14,239,727股,占总股本11.12%[168] - 大连豪森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有13,385,774股,占总股本10.46%[168] - 尚融创新(宁波)股权投资中心持有4,687,500股,占总股本3.66%[168] - 董德熙持有3,765,366股,占总股本2.94%[168] - 赵方灏持有3,764,354股,占总股本2.94%[168] - 张继周持有3,764,354股,占总股本2.94%[168] - 大连铭德聚贤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持有2,886,022股,占总股本2.25%[168] - 大连合心聚智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持有2,842,598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