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23亿元[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340万元[1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08%至7.89亿元[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76.12%至5766.50万元[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96.28%至5416.17万元[18]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81.25%至0.45元/股[18][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3.14个百分点至5.12%[18] - 营业收入78937.9万元,同比增长43.08%[65]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766.5万元,同比增长176.12%[6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3.1%至7.89亿元,去年同期为5.52亿元[174] - 净利润同比增长177.6%至5804.14万元,去年同期为2091.48万元[17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76.2%至5766.50万元[175]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81.3%至0.45元/股,去年同期为0.16元/股[17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下降1.79个百分点至5.95%[18]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8.89%至5.82亿元[86]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长63.30%达2029.66万元[8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04%至4696.65万元[86]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3.45%至5493.78万元[86]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8.9%至5.82亿元,去年同期为4.19亿元[17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0%至4696.65万元,去年同期为4268.27万元[174]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63.3%至2029.66万元,主要因利息费用增至1997.01万元[175]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12亿元[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转正至1.11亿元[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达1.11亿元[86] - 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58.3%至9.45亿元[18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2623万元改善至1.11亿元[18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减少54.1%至2.08亿元[18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76.3%至4.41亿元[18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78.4%至3.01亿元[183] - 母公司销售收入现金激增490.6%至1.59亿元[184] - 母公司投资支付现金减少52.5%至1.72亿元[185]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增长195.7%至3404万元[185] - 收到的税费返还增长378.3%至497万元[181]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同比增长19.4%至1.51亿元[18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人民币28.76亿元[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币9.87亿元[17] - 货币资金余额为人民币3.45亿元[17] - 应收账款余额为人民币7.82亿元[17] - 资产总额349709.86万元,同比增长17.00%[6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5017.81万元,同比增长4.86%[65] - 货币资金增加79.88%至3.80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0.88%[88] - 预付款项大幅增长220.46%至1.765亿元,主要因订单增加及外购商品货期延长[88] - 短期借款增长21.56%至6.302亿元,占总负债比例18.02%[88] - 合同负债增长28.43%至9.118亿元,占总负债比例26.07%[88] - 存货增长12.95%至15.38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3.99%[88] - 长期借款减少28.71%至9573万元[88] - 在建工程减少56.64%至1305万元,因工程完工转入固定资产[8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599亿元,较期初1.894亿元下降约16%[16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4.209亿元,较期初3.286亿元增长约28%[167] - 存货期末余额为15.385亿元,较期初13.622亿元增长约13%[167]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1.765亿元,较期初5508万元大幅增长约220%[167] - 公司总资产从期初298.91亿元增长至期末349.71亿元,增幅17.0%[168][169] - 合同负债从期初7.10亿元增至期末9.12亿元,增长28.4%[168] - 短期借款从期初5.18亿元增至期末6.30亿元,增长21.6%[168] - 应付票据从期初0.83亿元增至期末1.46亿元,增长77.4%[168] - 货币资金(母公司)从期初0.14亿元增至期末0.45亿元,增长225.0%[170] - 应收账款(母公司)从期初0.52亿元减少至期末0.32亿元,下降37.3%[170] - 母公司合同负债从期初0.79亿元增至期末1.52亿元,增长94.0%[171]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期初0.35亿元减少至期末0.09亿元,下降74.0%[172]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从期初0.47亿元减少至期末0.44亿元,下降7.0%[168] - 长期借款从期初1.34亿元减少至期末0.96亿元,下降28.7%[168] 研发投入和技术项目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5%[1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下降1.79个百分点至5.95%[18]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4696.65万元,同比增长10.04%[48]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95%,同比下降1.79个百分点[48] - 燃料电池装配技术研发项目累计投入615.69万元,占预计总投资988万元的62.3%[51] - 驱动电机智能制造技术项目累计投入1815.42万元,占预计总投资1968万元的92.2%[51] - 高速驱动电机测试技术项目本期投入213.89万元,累计投入662.66万元[52] - 永磁扁线6层驱动电机技术项目本期投入476.24万元,累计投入1142.79万元[52] - 方壳动力电池技术项目累计投入706.47万元,占预计总投资1200万元的58.9%[52] - 柴油发动机数字化装配技术研发投入980万元,提升自动化率至80%左右[53] - 高效纯化技术批量化制备研发投入980万元,本期待摊费用58.77万元[53] - 动力模组自动化限位技术研发投入1580万元,本期待摊费用202.16万元[53] - 扁线电机制备工艺第二代技术研发投入1380万元,本期待摊费用147.65万元[53] - 商用轻中卡变速箱装配技术研发投入580万元,本期待摊费用28.98万元[53] - 智能柔性装配线AGV技术研发投入680万元,本期待摊费用61.84万元[53] - 电机HAIRPIN成型工艺装备开发投入2000万元,本期待摊费用419.14万元[54] - 多档混合变速箱智能装配线研发投入420万元,本期待摊费用7.42万元[54] - 数字化自动装配技术研发投入380万元,本期待摊费用66.54万元[54] - 物流无轨(AGV)技术研发投入132万元,本期待摊费用32.58万元[54] - 锂电新能源消防系统研发投入790,000元,累计投入86,175元[55] - 车载曲面显示屏全贴合技术研发投入3,520,000元,累计投入495,316.88元[55] - 立体库WCS仓储系统技术开发投入1,466,019.08元,累计投入733,009.54元[55] - 能源管理系统技术开发投入1,334,893.34元,累计投入667,446.67元[55] - 小微企业人事管理技术开发投入463,616.28元,累计投入264,923.59元[55] - 基于工艺卡片的流程信息管理研发投入528,412.61元,累计投入408,550.32元[56] - 基于机电软多专业一体化的数据协同管理研发投入318,183.44元,累计投入300,164.80元[56] - 基于六插片适配器接插铜件的智能装配设计研发投入731,816.70元,累计投入597,840.36元[56] - 基于Revit的建筑设计辅助模块研发投入846,884.45元,累计投入700,138.72元[57] - 公司研发项目总投入205,302,141.05元,累计总投入103,326,716.97元[57] - 研发费用4696.65万元,同比增长10.04%,占营业收入比例5.95%[67] 研发人员和知识产权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24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2.99%,较上年同期254人和16.83%有所下降[5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3688万元,平均薪酬14.93万元,同比增长14.4%[59]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28件,软件著作权147件,上半年新增专利18件,软件著作权15件[67] - 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28件和授权软件著作权147件,截至2022年6月30日[45] - 2022年上半年新增授权专利18件,同比增长未披露[45] - 2022年上半年新增授权软件著作权15件,同比增长未披露[45] 订单和业务表现 - 500万元以上在手订单合计金额363423.85万元,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200552.05万元[68] - 500万元以上新签订单合计金额126493.68万元,同比增长101.69%,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100434.39万元,同比增长216.21%[68] - 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领域新签订单金额(含税)为10.04亿元[14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新能源汽车领域在手订单金额(含税)为20.06亿元[142] - 氢燃料电池智能生产线在手订单金额(含税)为9628.4万元[144] - 驱动电机智能生产线在手订单金额(含税)为5.04亿元[144] 核心技术能力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智能柔性装配单元技术 MES信息系统 在线测量测试技术等6项自主研发技术[42] - 公司MES系统实现设备监控 单工位工艺逻辑控制及生产计划执行控制[42] - 公司在线测量测试技术是测量设备核心专项功能技术 应用于发动机 变速箱 动力锂电池及驱动电机生产线[42] - 公司多机型机器人柔性拧紧技术提高整线工艺规划柔性及可改造性[42] - 公司EOL测试台架技术通过专有恒扭矩与恒角加速度控制实现测试工艺[42] - 公司智能装备产品覆盖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 包括发动机 变速箱 白车身焊装等智能生产线[39][40] - 公司自主研发多仓串联式热压整形及HIPOT测试技术,集成绝缘测试、PDI闭环精确控温技术及压力位移监控算法,应用于动力锂电池智能生产线[43] - 公司开发导热棉保护膜自动分离技术,集成真空搬运、视觉定位和激光检测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率,降低运营成本[43] - 公司实现动力锂电池结构胶及导热胶自动涂布技术,采用伺服定量控制和视觉引导,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43] - 公司开发动力锂电池模组堆垛技术,集成视觉定位、伺服压装和标签自动贴附技术,实现多机器人协作控制[43] - 公司自主研发氢燃料电池电堆自动堆叠技术,包含机器人技术、视觉技术和质量数据追溯技术,决定产线整体布局[43] - 公司实现氢燃料电池三腔自动一体化气密性检测技术,集成测试管路联通、气体压力控制和无泄漏快速对接技术[43] - 公司开发新能源驱动电机U-PIN成型技术,包含自动放卷涨力控制、扁线精确校直和伺服连续输送技术[44] - 公司实现新能源驱动电机扭头技术,采用数显插针和自动扭头技术,集成伺服电子凸轮和同步提升技术[44] - 公司开发新能源驱动电机涂敷绝缘技术,包含粉末液面控制、电机预热固化和自动加粉回粉技术[44] - 公司自主研发智能模糊抓取转运技术,涵盖硬件架构设计、软件算法和标定算法,应用于多条智能生产线[44] 行业背景和市场地位 - 新能源汽车上半年产销量同比均增长120%[29] - 公司生产制造软件产品与服务行业仍处于较初期阶段 主要由于中国智能制造发展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30] - 国家规划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到2035年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31] - 公司在汽车发动机智能装配线和变速箱智能装配线等动力总成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37] -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包括混合动力总成 动力锂电池 氢燃料电池及驱动电机智能生产线[37] 募集资金使用 - 新能源汽车用智能装备生产线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8374.19万元,投入进度28.87%[140] - 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专项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0元,投入进度0%[140] - 偿还银行贷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5亿元,投入进度100%[141]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金额为人民币1亿元[147] - 公司用于现金管理的募集资金金额为人民币1.58亿元[14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238户[152] - 第一大股东大连博通聚源实业有限公司持股数量20,234,492股,持股比例15.81%[154] - 第二大股东大连科融实业有限公司持股数量14,240,101股,持股比例11.13%[154] - 第三大股东大连尚瑞实业有限公司持股数量14,239,727股,持股比例11.12%[154] - 第四大股东大连豪森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数量13,385,774股,持股比例10.46%[155] - 第五大股东尚融创新(宁波)股权投资中心持股数量4,687,500股,持股比例3.66%[155] - 实际控制人董德熙持股数量3,765,366股,持股比例2.94%[155] - 实际控制人赵方灏持股数量3,764,354股,持股比例2.94%[155] - 实际控制人董德熙持有博通聚源67%股权并控制该公司[158] - 实际控制人赵方灏持有科融实业67%股权并控制该公司[158] - 实际控制人张继周持有尚瑞实业67%股权并控制该公司[158] - 博通聚源、科融实业、尚瑞实业分别持有豪森投资51%、24.5%、24.5%股权[158] - 公司向核心技术人员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总计190,912股[161] 财务风险和管理 - 银行借款增加导致利息费用显著上升[86] - 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生产线建设进度未达预期[77] - 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来自汽车行业一线企业[75] - 海外市场拓展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变化风险[83] - 境外资产规模为479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37%[90] - 受限资产总额4.796亿元,包括抵押担保的固定资产2.934亿元[9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2.267亿元,含银行理财产品1.599亿元[96] 担保和承诺事项 - 公司对全资子公司豪森瑞德提供担保总额为167,336万元人民币[136] - 报告期内公司对外担保(不包括对子公司)发生额合计为0万元人民币[136] - 报告期末公司对外担保(不包括对子公司)余额合计为0万元人民币[136] - 单笔最大担保金额为43,000万元人民币(豪森瑞德,2020/8/6签署)[136] - 一笔10,000万元人民币担保已于2022年6月11日履行完毕[136]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3.38亿元[138]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7.82亿元[138]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68.03%[138] - 豪森股份承诺在重大资产重组中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并承担法律责任[111] - 豪森股份承诺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及重大失信行为[113] - 豪森股份承诺不存在内幕交易及被立案调查情形[113] - 豪森股份承诺最近五年内诚信情况良好[113] - 豪森股份全体董监高承诺对重组信息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113] - 豪森股份董监高承诺若被立案调查将暂停转让股份[113] - 豪森股份重大资产重组相关承诺于2021年12月22日作出[111][113] - 豪森股份重大资产重组承诺长期有效[111][113]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最近五年内无刑事处罚、证券市场相关行政处罚或其他重大违法违规行为[11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最近五年内无重大失信行为及未履行承诺情形[115]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股东承诺提供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并承担法律责任[115]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在交易实施期间无减持豪森股份股票计划[116] 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助 - 政府补助
豪森智能(688529)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