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豪森智能(68852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豪森智能豪森智能(SH:688529)2022-04-28 16:00

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11.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3%[21]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1.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3%[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16.6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61%[21]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7016.6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61%[3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205.1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87%[21] - 基本每股收益0.55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73%[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59%,同比下降11.56个百分点[22]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8.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1%[121] - 综合毛利率为25.56%,同比下降1.63个百分点[123] - 公司总营业成本为8.87亿元,同比增长17.80%,其中直接材料占比74.81%达6.64亿元[128] - 销售费用为2,956万元,同比增长16.53%[136] - 管理费用为8630.32万元,同比增长2.69%[137] - 研发费用为8270.50万元,同比增长13.17%[137] - 财务费用为2920.27万元,同比下降8.72%[13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6.93%,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2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93%,较上年减少0.12个百分点[89]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7.93%[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7.97%[1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34亿元,同比下降227.93%[13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减少主要因在手订单增加导致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增加[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第四季度净流入9014.33万元人民币[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2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改善[121][12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019.70万元,上年同期为-4.13亿元[138] 业务线表现 - 发动机智能装配线营业收入为6.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21%[125] - 变速箱智能装配线营业收入为1.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41%[125] - 白车身焊装生产线营业收入为2461.6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25%[125] - 混合动力总成智能装配线营业收入为5723.5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7.94%[125] - 氢燃料电池智能生产线营业成本暴涨1,091.68%至2,798万元,直接材料成本增长1,441.10%[129] - 发动机智能装配线营业成本大幅增长86.93%至4.70亿元,直接材料成本增长87.98%[129] - 变速箱智能装配线营业成本下降43.24%至1.70亿元,直接人工成本下降53.74%[129] - 公司智能化产线与智能装备产量和销量均为37条,同比大幅增长60.87%[126] - 商用车发动机和变速箱营收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较为显著[81] 订单情况 - 期末500万元以上在手订单总额31.67亿元人民币,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订单13.88亿元[35] - 新签500万元以上订单总额19.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88%[35] - 新能源汽车领域新签订单9.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63%[35] 地区表现 - 国外营业收入为9213.2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9.21%[125] - 境外资产规模为4243.6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42%[142] - 公司分别在美国、印度、德国设立了海外子公司采取独立经营或与母公司协同经营方式开拓客户市场[65]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投入总额为8270.5万元,同比增长13.17%[89] - 研发费用达8270.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7%,占营业收入比例6.93%[34] - 燃料电池装配技术研发项目累计投入545.54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988万元的55.2%[91]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智能生产制造技术攻关项目预算1968万元,累计投入1493.14万元,完成进度76%[93] - 智能柔性模块化技术研发项目预算1168万元,累计投入838.81万元,完成进度72%[93] - 高速驱动电机在线EOL测试技术项目预算968万元,累计投入448.78万元,完成进度46%[93] - 氢燃料电池工艺装备技术研发项目预算980万元,累计投入351.22万元,完成进度36%[93] - 双电机混动电驱变速箱技术项目预算800万元,累计投入368.65万元,完成进度46%[95] - 方壳动力电池自动化装配技术项目预算1200万元,累计投入529.57万元,完成进度44%[95] - 6层驱动电机制造技术研究项目预算1260万元,累计投入666.54万元,完成进度53%[95] - 柴油发动机数字化装配技术项目预算980万元,累计投入175.79万元,完成进度18%[95] - 高效纯化技术制备项目预算980万元,累计投入38.86万元,完成进度4%[97] - 电机HAIRPIN成型技术项目预算750万元,累计投入370.66万元,完成进度49%[97] 技术与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12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包括智能柔性装配单元技术和MES系统等[83][84] - 核心技术涵盖发动机变速箱驱动电机动力锂电池及氢燃料电池智能生产线[83][84] - 智能柔性装配单元技术通过多种技术组合应用提高产线柔性化及通用化程度[83] - MES系统实现设备监控单工位工艺逻辑控制及生产统筹监控[83] - 在线测量测试技术是测量设备核心专项功能技术及软件著作权专利主要体现[83] - 氢燃料电池电堆自动堆叠技术实现膜电极和双极板自动堆叠并包含质量数据追溯技术[84] - 新能源驱动电机激光焊接技术通过气体保护将一次合格率提高[85][86] - 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智能模糊抓取转运技术,涵盖硬件架构、软件算法及标定算法三层技术[85] - 数字仿真技术应用于全部智能生产线,支持工艺规划、设备布局及虚拟调试[85]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10件,其中2021年新增授权专利28件[87] - 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132件,其中2021年新增49件[87][88]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申请2件,累计发明专利获得数12件[87][88] - 实用新型专利本年新增获得27件,累计获得98件[87][88] - 公司拥有专利授权共计110项,发明专利等合计242项[106] 研发团队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26人,较上期210人增加16人,增长7.6%[10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6391.97万元,较上期5441.36万元增加950.61万元,增长17.5%[100]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28.28万元,较上期25.91万元增加2.37万元,增长9.1%[100] - 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4.64%,较上期13.93%增长0.71个百分点[100] - 研发设计人员合计687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44.49%[105][107] 客户与市场 - 公司客户包括特斯拉、上汽通用、华晨宝马、一汽大众等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77] - 公司获上汽通用最佳供应商奖、康明斯最佳创新奖、沃尔沃质量卓越奖等客户奖项[7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39.42%达4.70亿元,其中客户1销售额1.27亿元占比10.64%[132][136] - 公司直销营业收入为11.92亿元,毛利率为25.57%,但毛利率同比下降1.64个百分点[126] 供应链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18.44%达1.49亿元,最大供应商采购额6,615万元占比8.17%[133][135] 资产与负债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6%[21] - 总资产29.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3%[21] - 应收账款为3.29亿元,同比增长142.27%,占总资产10.99%[141] - 长期借款为1.34亿元,同比增长166.56%,占总资产4.49%[141]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为1.89亿元,较上年末2.87亿元下降34.02%[148] - 受限资产合计4.56亿元,其中货币资金4911.81万元为融资保证金[144] 分红政策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0元(含税)[5] - 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408.00万元[5] - 现金红利占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0.07%[5] - 公司总股本为1.28亿股[5] - 公司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不送红股[5] - 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5] 管理层与治理 - 董事长兼总经理董德熙持股3,765,366股,年度税前报酬78.17万元[183] - 董事兼副总经理赵方灏持股3,764,354股,年度税前报酬64.15万元[183] - 董事兼副总经理张继周持股3,764,354股,年度税前报酬61.15万元[183] - 董事兼副总经理董博年度税前报酬52.42万元[183] - 独立董事张文强、李日昱、刘金科年度税前报酬均为8万元[183] - 监事会主席聂莹年度税前报酬34.03万元[183] - 董事会秘书许洋年度税前报酬28.88万元[183] - 核心技术人员最高年度税前报酬为于洪增45.2万元[183]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1,294,074股[18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报酬合计为519.48万元人民币[193]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报告期内实际获得报酬合计为285.37万元人民币[193] - 未在公司任职的非独立董事不领取薪酬[193]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实际报酬与披露情况一致[193] - 2021年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7次[177] - 2021年公司召开监事会会议4次[178]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7次会议,其中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7次[196]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审议财务报告及担保等议案[198][199] - 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审议履职情况议案[200] - 独立董事芮鹏在报告期内缺席1次董事会会议[195] - 董事芮鹏同时担任多家外部企业董事及独立董事职务[190]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方案由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执行[192] 公司状况与审计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3]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新浦自动化将锂电池业务延伸至电芯智能生产线[45] - 氢燃料电池智能生产线被列为公司战略产品,预计成为新业绩增长点[50] - 公司计划收购新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拓展锂电池智能生产线[172] - 公司通过扩大营销队伍规模提升客户订单获取能力[161] - 公司持续研发投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智能化产线及智能装备[162] - 公司构建全球化采购管理平台以缩短供货周期降低采购价格[164] - 公司通过优化产品方案及配置降低生产成本[165] - 公司计划建立人力资源三支柱管理模式提升HR效率[168] 行业与市场前景 - 中国智能制造业产值预计2026年达5.79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5%[69] - 2021年中国汽车销量2629.17万辆同比增长3.78%,新能源汽车销量352.39万辆同比增长158.01%[71] -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784万辆占汽车总量2.6%,新注册量从2017年65万辆升至2021年295万辆[72] - 2022年预计中国汽车总销量2750万辆同比增长5%,新能源汽车销量500万辆同比增长42%占比超18%[73] - 2021年纯电动汽车产销294.2万辆和291.6万辆同比增1.7倍和1.6倍,插电混动汽车产销60.1万辆和60.3万辆同比增1.3倍和1.4倍[79]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目标占汽车总销量20%,纯电动乘用车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80] - 预计未来30年氢能整体需求将增长8倍[81] - 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500万辆,同比增长40%[153] - 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目标超过70%[154] - 工业软件国内市场满足率目标超过50%[154] - 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目标10家以上[154] 产品与技术应用 - 公司已完成超过60条发动机智能装配线整线项目,服务超过20家客户[52] - 公司已完成超过40条变速箱智能装配线整线项目,服务超过10家客户[54] - 公司自2015年进入新能源生产线领域,承接特斯拉、上汽通用等客户订单[45] - 氢燃料电池智能生产线已获得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等订单[50] - 公司混合动力总成智能装配线自2016年起获上汽通用、吉利汽车等订单[47] - 公司驱动电机智能生产线已获取上汽通用、沃尔沃、蜂巢传动等客户订单[46] - 公司MES产品已大量应用于发动机、变速箱、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动力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电驱智能产线等领域[58] - HSMOM平台产品为客户提供生产制造、物流仓储、分拣配送、柔性调度、环境能源、质量体系、资产管理、网络监控、数据BI等工厂端信息[58] - HSMOM产品已独立开拓市场进入新能源、机加工、模具、注塑、冲压等行业[59] - Aras PLM是微软在PLM领域唯一金牌合作伙伴且是全球首款达到CMII 4星级开放许可的企业级PLM产品[60] - BIM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服务领域包括居住建筑、商业及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电力化工厂[62] - 公司主营业务属于"C35专用设备制造业"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68] 生产与运营 - 公司已累计交付超过160条大型成套产线项目[38] - 公司实施交付大型成套智能生产线超过160条[101] - 生产作业面积15万余平方米,配备加工检测设备百余台套[103] - 公司建立14大项内部技术标准体系[104] - 报告期内各季度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15.56%、30.67%、23.03%、30.74%[109]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2579.36万元人民币计入非经常性损益[2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20.86万元人民币[28] - 银行理财产品产生投资收益100.22万元人民币[30] 关联方与背景 - 董事长董德熙在大连博通聚源实业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189] - 财务负责人赵方灏在大连科融实业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189] - 副总经理张继周在大连尚瑞实业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189] - 董事董博在大连博通聚源实业有限公司担任监事[189] - 技术执行总监王璇曾获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87] - 规划高级经理于洪增参与设计的8AT混合动力变速箱柔性智能装配线获批大连市重大科技专项[187] - 电气工程师任俊波参与两项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研发[187] - 机械设计科长王宇参与一项发明专利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研发[187] - 核心技术人员任俊波持有公司股份42.99万股[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