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秦川物联(688528) - 2021 Q4 - 年度财报
秦川物联秦川物联(SH:688528)2022-04-27 16:00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2021年为3.06亿元,同比增长1.1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1年为2920.33万元,同比下降36.73%[20][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21年为1776.40万元,同比下降57.69%[20][22] - 基本每股收益2021年为0.17元/股,同比下降45.16%[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21年为3.87%,同比减少4.95个百分点[21]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7866.23万元,净利润786.57万元[24] - 营业收入30567.72万元,同比增长1.19%[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20.33万元,同比下降36.73%[33] - 2021年营业收入30567.72万元,同比增长1.19%[116]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021年为12.31%,同比增加4.27个百分点[22] - 研发费用投入3761.82万元,同比增长54.85%,占收入比重12.31%[35] - 产品毛利率下滑,销售费用增加[34] - 2021年营业成本19598.15万元,同比增长6.67%[116] - 销售费用4143.21万元,同比增长52.1%[116] - 研发费用3761.82万元,同比增长54.85%[117] - 公司主营业务成本1.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7%,主要因销量增长5.85%及高成本产品占比提升[127] - 制造费用大幅增长44.89%至3569.30万元人民币,占总成本比例从13.41%升至18.21%[125] - 物联网智能燃气表制造费用增长78.45%至2488.21万元人民币[126] - 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比重超过70%[107] 业务线表现:物联网智能燃气表 - 物联网智能燃气表销量同比增长31.33%,占营业收入比重75.23%[33] - 物联网智能燃气表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75.23%[117] - 物联网智能燃气表收入2.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3%,但成本增长20.50%导致毛利率下降3.56个百分点至36.64%[122] 业务线表现:IC卡智能燃气表 - IC卡智能燃气表收入4972.2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56%,毛利率下降6.04个百分点至29.65%[122] 业务线表现:工商业用燃气表 - 工商业用燃气表收入882.7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04%,但成本增长38.27%导致毛利率下降4.07个百分点至60.44%[122] 业务线表现:其他产品 - 其他产品收入452.8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37%,但成本增长300.72%导致毛利率下降16.46个百分点[122]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投入总额为37,618,220.96元,同比增长54.85%[71][7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31%,较上年增加4.27个百分点[71] - 费用化研发投入37,618,220.96元,无资本化研发投入[71] - 基于LoRa技术的物联网智能燃气表升级项目投入1,826,395.47元,累计投入4,345,602.23元[74] - 超声波智能流量计项目投入4,461,406.35元,累计投入13,620,458.85元[74] - LoRa通信模组及物联网网关升级项目投入2,095,638.31元,累计投入5,754,483.20元[74] - 智慧燃气传感网络平台升级项目投入2,615,092.63元,累计投入6,663,835.60元[74] - 智能水表机电一体化及新采样装置研发项目投入2,918,773.98元,累计投入3,339,828.71元[77] - 智慧燃气物联网复合管理平台项目投入5,308,954.23元,累计投入6,313,702.52元[77] - 研发项目总预算为1.088935亿元,累计投入3761.82万元,累计确认费用6149.99万元[81] - 智能燃气表研发项目预算1515万元,已投入410.07万元[79] - 智慧燃气管网平台数据采集系统预算150万元,已投入59.83万元[79] - 智慧水务物联网平台预算1100万元,已投入479.3万元[79] - 超声波智能燃气表研发预算494.1万元,已投入105.69万元[79] - 超声波智能水表研发预算496.25万元,已投入131.07万元[79] - 天然气能量计量物联网系统预算573万元,已投入385.19万元[81] 研发团队与人员 - 研发人员数量从138人增加至157人[35] - 研发人员数量为15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2.99%,较上年增加19人[84]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2451.01万元,人均薪酬16.62万元,同比增长22.3%[84]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本科105人(66.9%),硕士20人(12.7%),专科20人(12.7%)[84] - 公司研发人员为157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22.99%[93] 知识产权与专利 - 新增中国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外观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8项[35] - 公司拥有中国授权发明专利142项实用新型专利156项外观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200项主编及参编国家标准24项[53] - 公司截至2021年末拥有309项注册专利,包括中国授权发明专利142项,实用新型专利156项,外观专利11项[59] - 2021年报告期内新增中国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外观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8项[63]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申请152项,获得知识产权100项[64] - 累计专利申请954项,获得知识产权509项(仅计算有效期内)[64] - 累计软件著作权申请202项,获得200项[64] - 发明专利累计申请463项,获得142项[64]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7项,全部为原始取得,其中5项与燃气表业务直接相关[65][66] - 新增实用新型专利15项,全部为原始取得,其中9项与燃气表业务相关[66] - 新增专利中涉及物联网智能水表技术3项,包括数据交互方法和密封装置等[65][66] - 新增工艺技术相关专利5项,涵盖装配上料、零件组装和外壳加工等领域[66] - 新增流量计相关专利2项,涉及超声流量计内置整流器和换能器密封装置[66] - 所有新增专利授权公告日均在2021年2月至11月期间[65][66] - 专利技术覆盖NB通信、云端数据运算、跨网数据交互等物联网核心技术[65][66] - 智能车联网相关专利1项,涉及跨区域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66] - 电路设计专利2项,包括低压补偿电路和防反接防过压指示电路[66] - 专利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燃气表(14项)、水表(3项)和流量计(2项)产品线[65][66] - 2021年公司共取得40项原始专利,涵盖工艺技术、燃气表、流量计及水表领域[67][68] - 专利主要集中在工艺技术领域,共计31项,占全年专利总数的77.5%[67][68] - 燃气表相关专利达9项,包括双速光电采样装置、报警系统等关键技术[67][68] - 4月单月取得专利7项,为全年专利获取高峰期[67] - 5月取得专利8项,包含流量计内置整流器等重要创新[67] - 下半年专利获取持续活跃,10-12月共取得17项专利[68] - 智能水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表壳内腔注塑模具专利[68] - 计数器自动化组装技术获得多项专利,包括字轮进位轮对齐机构等[68] - 生产线自动化设备专利达15项,涵盖上料、输送、检测全流程[67][68] - 电机相关技术取得2项专利,涉及取料平台和引线姿态调整装置[68] - 公司新增参与编制国家标准GB/T 39841-2021《超声波燃气表》和GB/T 40689-2021《智慧城市 设备连接管理与服务平台技术要求》[69] - 主编及参编国家标准共24项其中2021年新参与2项[90][91] 生产与运营 - 生产燃气表和水表共计1453607只,较2020年产量增长8.75%[36]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并根据市场情况适当备货的生产模式[46] - 公司采购原材料包括智能燃气表主控芯片通信模块电子元器件五金零部件工程塑料钢材等[45] - 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并建立覆盖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47] - 建立15个办事处覆盖全国大部分区域[98] - 客户包括中国燃气港华燃气昆仑能源等大型燃气集团[9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5570.97万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18.22%[128]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7480.61万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36.80%[12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总额为7480.61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6.8%[132]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2886.98万元,占采购总额比例14.2%[131] - 前五名客户销售总额5570.97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8.22%[131] 资产与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21年为-2702.05万元,同比大幅恶化[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702.05万元[11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663.71万元[11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变动减少1.1亿元,对利润影响为189.39万元[2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84.62%至2000万元,主要因结构性存款到期收回[136] - 存货同比增长129.66%至6992.17万元,因产销量增长及原材料备货增加[136] - 预付款项同比增长83.08%至354.41万元,主要系预付材料款增加[136] - 其他流动资产同比增长146.27%至1299.77万元,因待抵扣进项税额增加[137] - 无形资产同比增长66.95%至2751.12万元,主要系外购软件增加[137] - 其他非流动资产同比增长103.4%至2154.33万元,因新增预付工程设备款[137] - 货币资金中受限资金3079.56万元,含票据保证金1240.5万元及司法冻结521万元[138] - 2020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3548.2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77.95%[110] - 2021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3522.5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76.95%[110]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2021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60元(含税)[5] - 公司总股本168,000,000股,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0,080,000元(含税)[5] - 现金分红金额占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4.52%[5] - 公司法定代表人邵泽华,证券事务联系人为李勇和夏丽[16] - 公司持续督导保荐机构为华安证券,督导期至2023年12月31日[19] - 公司2021年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161]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5名,其中独立董事2名[163] - 2021年董事会召开8次会议,审议通过25个议案[164]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165] - 2021年监事会召开4次会议,审议通过14项议案[165] - 公司指定四大证券报和上交所网站为信息披露媒体[166] -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168] -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续聘2021年度审计机构[168] -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0年度财务决算报告[168] -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1年度财务预算报告[168] - 董事长兼总经理邵泽华持股101,165,300股,年度内无变动[170] - 公司董事及高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306.83万元[170] - 董事长邵泽华获得税前报酬78.87万元,为最高[170] - 独立董事李玉周和王浩各获得税前报酬8万元[170] - 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李勇获得税前报酬53.47万元[170] - 董事兼副总经理向海堂获得税前报酬49.48万元[170] - 监事会主席王军获得税前报酬26.45万元[170] - 董事孟安华获得税前报酬24.16万元[170] - 监事兼核心技术人员权亚强获得税前报酬23.79万元[170] - 核心技术人员吴岳飞获得税前报酬19.46万元[170]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邵泽华自2017年4月至今任职[172] - 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向海堂自2017年4月至今任职并担任技术中心主任[172] - 公司独立董事李玉周自2017年4月至今任职并担任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172] - 公司独立董事王浩自2017年4月至今任职并担任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172] - 公司监事会主席王军自2017年4月至今任职并于2021年7月起兼任行政总监[172] - 公司监事权亚强自2017年4月至今任职并担任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172] - 公司职工代表监事刘荣飞自2017年4月至今任职并于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担任供应部副部长[172] - 公司董事孟安华自2017年4月至今任职并担任供应部部长[172] - 公司技术中心主任由董事向海堂自2009年起担任[172] - 公司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研究院由权亚强自2017年1月起担任院长[172]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报酬总额为287.37万元[178]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报酬总额为171.60万元[178] - 董事长邵泽华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公司股份3,280,000股[174] - 董事向海堂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020,000股[174] - 董事孟安华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公司股份450,000股[174] - 监事王军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公司股份95,000股[174] - 监事权亚强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公司股份240,000股[174] - 职工代表监事刘荣飞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公司股份60,000股[174] - 董事会秘书李勇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75,000股[174] - 核心技术人员吴岳飞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公司股份240,000股[174] - 报告期内共召开8次董事会会议[185]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以168,0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1.50元(含税)总计25,200,000元(含税)[196]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拟以168,0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0.60元(含税)总计10,080,000元(含税)[197] - 2021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34.52%[197]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优先采用现金分红方式且符合监管要求[195] - 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年度股东大会审议[198]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规定且决策程序完备[199] - 独立董事在利润分配决策过程中履职尽责[199] - 中小股东权益在分红决策过程中得到充分保护[199] 员工构成 - 公司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683人[190]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337人占比49.3%[190][191] - 销售人员111人占比16.3%[190][191] - 技术人员157人占比23.0%[190][191] - 财务人员12人占比1.8%[190][191] - 行政人员66人占比9.7%[190][191] - 员工教育程度硕士31人占比4.5%[191] - 本科234人占比34.3%[191] - 大专及以下418人占比61.2%[191] 技术与产品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物联网智能燃气表、卡智能燃气表及膜式燃气表等[12] - 公司物联网智能燃气表具有燃气体积测量流量感知电压检测环境磁场检测燃气泄漏检测等功能[53] - 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燃气表基表及智能控制部分设计和制造能力的企业之一[53] - 公司拥有全自动环保电泳设备全自动壳体智能生产线全自动燃气表基表柔性装配设备等[46] - 拥有超声波气体流量计及工业物联网相关技术储备[92] - 智能燃气表采用全密封一体化结构设计[94] - 核心零部件及整机均自主设计和生产[95] 市场与行业环境 - 全球智能燃气表行业市场规模将以6.3%年复合增速上升至109亿美元左右[56] - 智能燃气表市场需求与天然气消费量存量替换及渗透率等因素密切相关[48] - 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为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49] - 2021年智慧水务信息化投资超百亿人民币[58] - 国家政策要求到2025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58] - 国家加大天然气开采利用调配工作直接推动燃气公司行业快速发展间接促进燃气表市场需求扩充[148] - 国务院部署为期一年的全国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要求加快燃气管网更新改造和数字化智能化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