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赢激光(688518) - 2022 Q4 - 年度财报
联赢激光联赢激光(SH:688518)2023-04-2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82.24亿元,同比增长101.64%[21][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190.11%[21][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248.03%[21][23] - 营业收入28.22亿元,同比增长101.64%[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190.11%[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248.03%[32]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28.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64%[8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0.11%[8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8.03%[89] - 营业收入27.33亿元,同比增长102.19%;营业成本17.80亿元,同比增长105.73%;整体毛利率34.88%,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9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6.85%,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23] - 研发费用1.9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85%[35] - 研发投入总额为1.933亿元,同比增长87.10%[6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85%,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65] - 研发费用为1.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10%[90] - 营业成本为18.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16%[90] - 销售费用为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26%[90] - 管理费用为4.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21%[90] - 研发费用增加主要因研发人员增加及研发项目投入增加[91] - 动力及储能电池业务直接材料成本为12.99亿元人民币,占总成本比例82.88%,同比增长127.63%[99] - 动力及储能电池业务直接人工成本为9584.3万元人民币,占总成本比例6.11%,同比增长182.54%[99] - 研发费用为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26%[109] - 销售费用为4.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21%[109] - 管理费用为1.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10%[10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动力及储能电池业务收入23.35亿元,同比增长134.20%,毛利率32.88%,同比上升1.14个百分点[94] - 激光焊接自动化成套设备收入13.26亿元,同比增长43.97%,毛利率36.28%,同比上升1.64个百分点[95] - 境外业务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189.58%,但毛利率48.45%,同比下降13.01个百分点,因产品结构变化[95] - 激光器及激光焊接机产量1518台,同比下降26.60%;销量1516台,同比微增0.66%[96][97] - 工作台产量2355台,同比下降31.56%;销量2232台,同比下降16.06%[96][97] 各地区表现 - 境外业务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189.58%,但毛利率48.45%,同比下降13.01个百分点,因产品结构变化[95] - 境外资产规模217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38%[11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3年公司将继续以激光焊接系统研发生产为主,深入进行光纤激光器、蓝光激光器、复合激光器等核心技术的研究[130] - 2023年公司将加大对消费电子行业、汽车行业的市场开拓力度,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131] - 2023年公司计划将激光器研发及自动化设计制造优势延伸至半导体、光伏等高端制造领域[131] - 2023年公司将继续推动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优化组织架构,落实精细化管理以提高效率[131] - 2023年公司计划通过标准化建设提高非标自动化制造中的人均产值[131] - 公司正加快布局深圳基地、华东基地等募投项目建设以扩大生产及研发面积[131] - 公司致力于扩大生产能力并提高生产效率,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131]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6.85%,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23] - 研发费用1.9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85%[35] - 研发投入总额为1.933亿元,同比增长87.10%[6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85%,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65] - 新获授权专利96项,软件著作权9项[63] - 累计已获授权专利303项(发明专利30项),软件著作权202项[63] - 发明专利新增获得10项,累计获得30项[63] - 实用新型专利新增获得67项,累计获得215项[63] - 高功率激光器产品功率达6000W[63] - 激光加工头产品适用功率达6000W[63] - 报告期内新增研发技术人员[66]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0%[65] - 公司研发投入金额达1.933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6.85%[81] - 研发人员数量为2,082人,占公司总员工人数的40.06%[80][81]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964576亿元人民币,平均薪酬16.76万元[80]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43.6%(博士2人,硕士21人,本科884人)[80] 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2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862亿元同比增长4.99%[51] - 预计2023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达931-966亿元同比增长8%-12%[51] - 2022年激光焊接成套设备销售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25%[51] - 预计2023年激光焊接成套设备销售收入突破104.8亿元[51] - 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96.9%和93.4%[52] - 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25.6%同比提升12.1个百分点[52] - 2022年锂离子蓄电池出口额3426.6亿元同比增长86.7%[53] - 公司激光焊接成套设备市占率从2020年17%升至2022年超30%[54] - 2022年中国锂电池出货655GWh同比增长100%[55] - 2022年动力电池出货480GWh同比增长超1倍储能电池出货130GWh增1.7倍[55] - 2023年1-2月储能中标项目规模超5.56GWh,同比增长超10倍[57] - 2022年中国激光清洗市场规模超5.8亿元,预计2023年超7.6亿元,年增速超30%[58] - 特斯拉推出4680大圆柱电池,采用新型电极材料和结构设计,提高能量密度和散热性能[56] - 宝马、保时捷、蔚来、江淮、东风岚图等车企计划规模使用4680大圆柱电池[56] - 欧洲议会提案2024年起禁止智能手机使用牢固粘合电池,推动电池外壳材料改为不锈钢[58] 产能与基础设施建设 - 江苏基地新建厂房5.2万平方米,惠州基地新建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34] - 深圳基地计划新建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厂房面积3.2万平方米[34] 现金流与资金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9亿元,同比由负转负且扩大[21][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9亿元[3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34.85万元,相比上期的-5991.40万元实现由负转正,主要因理财产品到期赎回[91][9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6亿元,相比上期的-3198.40万元大幅改善,主要因借款及信用证融资增加[91][9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主要因业务规模扩大导致存货采购、人员薪酬等支出增加[9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9亿元人民币[11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34.85万元人民币[110]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56.61亿元,同比增长41.08%[2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期初4.04亿元减少至期末0.95亿元,当期减少3.09亿元[30]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0.66亿元人民币,应收票据账面价值为1.36亿元人民币,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42.58%[86] - 存货账面价值为26.08亿元人民币,占流动资产比例54.00%[87] - 货币资金增长11.13%至27.6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89%[11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下降76.42%至9532万元,主要因理财产品到期赎回[113] - 应收账款大幅增长96.46%至10.6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8.82%[113] - 存货增长44.59%至26.0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6.08%[113] - 合同资产增长112.94%至3.09亿元,主要因质保金增加[113] - 短期借款激增986.57%至1.85亿元,主要因信用证融资增加[113] - 应付账款增长68.83%至11.52亿元,占总负债比例20.34%[114] - 合同负债增长47.14%至17.20亿元,占总负债比例30.39%[114] - 受限资产总额:货币资金1.29亿元、应收票据9549万元、应收款项融资6697万元[117] 订单与客户集中度 - 报告期末在手订单45.31亿元(含税),同比增长32.40%[33]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19.59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69.42%[103] - 第一大客户宁德时代销售额为14.26亿元人民币,占公司年度销售总额50.51%[10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5.29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23.07%[108]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员工总数5,197人,报告期内新增1,680人,比上年末增长47.77%[34] - 公司员工总数5,197人,其中母公司员工2,669人,主要子公司员工2,528人[159] - 生产人员2,223人,占比42.8%;技术人员2,082人,占比40.1%;销售人员520人,占比10.0%[159]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1,141人,占比22.0%,其中博士2人,硕士29人,本科1,110人[159] - 专科及以下学历员工4,056人,占比78.0%[159] - 劳务外包总工时127.47万小时,支付报酬总额6,186.23万元[163] - 公司校招应届毕业生及实习生1132人[193] - 组织各类培训共计37993人次[193]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治理结构严格遵循《公司法》《证券法》及科创板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133]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审计、薪酬与考核、提名四个专门委员会以保障科学决策[133] - 公司指定董事会秘书负责信息披露及投资者关系管理,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135] - 董事长韩金龙持股数量从年初28,474,356股增至年末28,549,356股,增加75,000股,增幅0.26%[139] - 董事牛增强持股数量从年初12,676,646股增至年末12,751,646股,增加75,000股,增幅0.59%[139] - 总经理贾松持股数量从年初3,673,996股增至年末3,748,996股,增加75,000股,增幅2.04%[139] - 财务总监谢强持股数量从年初1,066,692股增至年末1,141,692股,增加75,000股,增幅7.03%[139] - 副总经理卢国杰持股数量从年初88,953股增至年末148,953股,增加60,000股,增幅67.45%[139] - 副总经理李毅持股数量从年初608,892股增至年末668,892股,增加60,000股,增幅9.85%[139] - 副总经理秦某持股数量从年初294,947股增至年末354,947股,增加60,000股,增幅20.34%[139] - 副总经理周航持股数量从年初132,100股增至年末192,100股,增加60,000股,增幅45.42%[140] - 副总经理郭自然持股数量从年初84,000股增至年末144,000股,增加60,000股,增幅71.43%[140]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数量从年初47,100,582股增至年末47,700,582股,增加600,000股,增幅1.27%[140] - 公司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为620.79万元[148] - 公司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为455.19万元[148]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决策程序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查并报董事会批准[14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实际支付情况已根据考核完成支付[148]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确定依据为按具体任职岗位领取相应报酬[148] - 公司独立董事享有固定金额的独董津贴[148] - 公司外部董事(不含独立董事)和监事不在公司领取津贴[148]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由董事会批准后执行[148] - 公司董事、监事薪酬方案需经董事会批准后提交股东大会通过执行[148] - 公司2022年共召开11次董事会会议,全部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进行[151]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审议并通过年度报告、季度报告及续聘审计机构等议案[154]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审议董事及高管薪酬方案、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归属条件及价格调整等事项[155] - 战略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延期等议案[157]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出席情况符合要求[151]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共召开15次会议,审议通过各季度报告及半年度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等议案[150] - 监事会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对报告期内监督事项无异议[158] 股东回报与激励计划 - 公司2022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20元(含税),预计派发总额为人民币40,475,097.00元[5] - 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15.16%[169]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总量587.4万股,占总股本1.95%[171] - 激励对象347人,占员工总数6.68%,授予价格每股7.31元[171]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作废11.3万股,预留部分作废1.30万股[172]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报告期内已归属/行权/解锁数量为1,762,200股[174]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报告期确认股份支付费用为18,829,921.20元[175] - 2021年营业收入达1,399,752,947.57元,超过股权激励目标值12亿元(约116.6%)[175] - 董事长韩金龙获授限制性股票250,000股,报告期内已归属75,000股(30%)[176] - 副董事长牛增强获授限制性股票250,000股,报告期内已归属75,000股(30%)[176] - 9名高管合计获授限制性股票2,000,000股,报告期内已归属600,000股(30%)[177]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7.31元/股,期末市价为29.21元/股[176] - 公司员工持股人数347人,占员工总数比例6.6%[200] - 员工持股数量4886.2782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6.24%[200] 研发项目进展 - 刀片电池顶盖焊接机项目预计总投资307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91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91万元人民币,目标实现单机效率16PPM[69] - 动力电池壳体防爆阀焊接及氦检设备项目预计总投资314.1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25.25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25.25万元人民币,目标将单机节拍从20PPM提升至35PPM(效率提升75%)[69] - 动力盖板氦检自动设备项目预计总投资172.16万元人民币,但本期投入226.78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226.78万元人民币,目标将单机节拍提升至20PPM[69] - 电芯热压力设备项目预计总投资117.06万元人民币,但本期投入156.68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56.68万元人民币,目标将单机节拍从30PPM提升至60PPM(效率提升100%)[69] - 30PPM高速包膜入壳一体机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872.43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872.43万元人民币,目标将效率从12PPM提升至30PPM(效率提升150%)[69] - 4680大圆柱电芯高速装配线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22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162.6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162.6万元人民币,目标将单机节拍从50PPM提升至150PPM(效率提升200%)[69] - 大功率蓝光半导体激光器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5725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536.97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4921.11万元人民币,已完成研发500W/1000W大功率蓝光激光器[70] - 动力电池盖板防爆阀焊接全自动设备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324.9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324.9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