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5%[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08.7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40%[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33%[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66%,同比下降2.18个百分点[21] -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2386.39万元,同比减少3.75%[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08.79万元,同比减少14.40%[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2416.79万元,同比减少10.31%[5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5%至2.24亿元人民币[69] - 2021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223,863,947.85元,较2020年同期232,589,264.57元下降3.8%[16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60,878,518.80元,同比下降14.4%[170] - 合并营业收入为147,885,876.48元,同比下降27.4%[17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股,同比下降13.3%[171] - 母公司净利润为23,537,960.37元,同比下降6.8%[17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04%,同比增长10.61%[21]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1.58%至1.53亿元人民币[6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46%至1353.21万元人民币[69]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3.45%至939.67万元人民币[69] - 公司报告期内费用化研发投入1353.2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6%[4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04%,较上年同期增长10.61%[43] - 研发费用为13,532,059.77元,同比增长6.5%[170] - 销售费用为9,396,695.88元,同比下降13.5%[170] - 所得税费用为2,563,118.21元,同比下降39.2%[170] - 其他收益为1,685,006.91元,同比下降41.0%[170] - 投资收益为711,972.90元,同比下降38.0%[170] - 信用减值损失为-161,844.62元,同比改善97.4%[17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75.5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4.50%[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主要系供应商付款增加所致[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恶化84.50%至-5775.56万元人民币[6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2.20亿元人民币[6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0.4%至17.99亿元[17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扩大84.5%至-5775.56万元[17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40.5%至-883.89万元[17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25亿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17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294.4%至2.73亿元[178] - 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长13.3%至13.69亿元[179]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扩大270.8%至-5322.1万元[179]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减少17.7%至4.99亿元[179]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同比增长308%至2.65亿元[180] 资产和负债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57%[20] - 总资产为10.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7%[20] - 公司总资产为103157.72万元,较期初增加20.57%[59] - 负债总额36208.26万元,较期初下降11.25%[59] - 资产负债率为35.10%[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6949.46万元,较期初增加49.57%[59]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94.61%至3.38亿元人民币[7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增长400%至1000万元人民币[72] - 应收款项融资同比下降78.56%至1116.25万元人民币[72] - 货币资金为3.3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73亿元增长94.8%[16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000万元人民币,较年初200万元增长400%[160] - 应收账款为4.1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80亿元增长8.9%[160] - 应收款项融资为1116万元人民币,较年初5206万元下降78.6%[160] - 存货为8210万元人民币,较年初6794万元增长20.8%[160] - 流动资产合计为8.9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7.14亿元增长24.6%[160] - 固定资产为7482万元人民币,较年初7751万元下降3.5%[160] - 公司总资产从855,587,504.02元增长至1,031,577,190.66元,增幅20.6%[162] - 货币资金从161,722,391.89元增长至328,449,892.29元,增幅103.1%[165] - 应收账款从302,372,056.89元增长至342,636,761.66元,增幅13.3%[165] - 存货从53,605,034.61元增长至60,390,700.44元,增幅12.7%[166] - 应付票据从117,807,539.86元下降至86,213,937.94元,降幅26.8%[162] - 应付账款从226,157,230.17元下降至195,649,772.26元,降幅13.5%[162] - 实收资本从102,081,888.00元增长至136,109,184.00元,增幅33.3%[163] - 资本公积从173,113,837.22元增长至334,882,551.77元,增幅93.4%[163] - 未分配利润从155,175,540.21元增长至181,263,392.09元,增幅16.8%[163]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04%,同比增长10.61%[21]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65.98万元人民币[24] - 公司报告期内费用化研发投入1353.2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6%[4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04%,较上年同期增长10.61%[43] - 公司新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1项,获得授权7项[40][41] - 公司新申请软件著作权3项,获得授权5项[40][4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拥有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88项,软件著作权15项[40] - 超特高压复合外套型避雷器特性深化研究项目总投资规模为505万元,本期投入41.27万元,累计投入41.27万元[45] - ±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防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总投资规模为430万元,本期投入79.13万元,累计投入79.13万元[45] - 玻璃釉及电阻片新工艺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为53万元,本期投入12.61万元,累计投入31.93万元[45] - 特殊环形电阻片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为30万元,本期投入2.80万元,累计投入17.31万元[46] - D48电阻片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为55万元,本期投入5.64万元,累计投入22.2万元[46] - D71高梯度电阻片梯度及方波提升项目总投资规模为32万元,本期投入6.39万元,累计投入34.19万元[46] - 高性能D52电阻片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为30万元,本期投入1.08万元,累计投入11.79万元[46] - D32新国标电阻片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为54万元,本期投入0.50万元,累计投入11.90万元[46] - D42电阻片方波提升、大电流提升项目总投资规模为18万元,本期投入5.51万元,累计投入19.87万元[46] - 电阻片配方基础研究项目总投资规模为30万元,本期投入15.40万元,累计投入15.40万元[46] - 10kV环网柜肘形避雷器及出线终端插拔接头项目完成35kV C-GIS用电缆附件研制并取得型式试验报告[47] - 直流可控避雷器研发项目完成厂内及外部验证试验,适用于±800kV白鹤滩江苏工程[47] - 新结构高压避雷器研发完成D32、D35、D42、D52电阻片性能试验及10kV/35kV零部件验证[47] - 直流接地极线路自熄弧防雷间隙研发项目样机完成厂内及外部验证试验,投资额55万元[47] - 35kV长寿命重负载避雷器研发样机完成厂内及外部验证实验,通流能力达800A(常规400A)[48] - 10kV标准化避雷器研发完成10kA样机型式试验,额定电压17kV且残压45kV[48] - 无线有线远传监测装置研发低配版本完成厂内试验,中配版本处于外观结构设计阶段[48] - 直流可控避雷器研发项目投资额245万元,累计投入385.12万元[47] - 新结构高压避雷器研发项目投资额360万元,累计投入659.53万元[47] - 直流接地极线路自熄弧防雷间隙研发累计投入27.08万元,占预算15.08万元[47]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5812.3万元,其中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353.2万元,资本化研发投入为4648.2万元[51] - 研发人员共计44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9.10%(4人),本科学历占比70.45%(31人)[54]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25~35岁员工占比70.45%(31人),是研发团队主力[54] - 新一代智能高压开关柜研发项目投入396万元,累计投入582.48万元[51] - 40.5kV GIS高压开关柜研发项目投入595万元,累计投入518.6万元[51] - 预装式智能变电站系统解决方案研发项目投入375万元,累计投入409.04万元[51] - 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及产品研发项目投入220万元,累计投入206.13万元[51] - 一二次深度融合环网柜研发项目投入394万元,累计投入338.34万元[51] - 直流换流阀避雷器研发项目投入80万元,累计投入26.52万元[49] - 分体式无残压液晶显示监测器研发项目投入74万元,累计投入43.4万元[49] - 2021年上半年研发支出1353.21万元[6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407227.96元,平均薪酬54709.73元[56] 产品与技术能力 - 公司产品涉及特高压交流(1000kV及以上)、超高压交流(330kV至1000kV以下)、高压交流(1kV至330kV以下)及高压直流(±800kV以下)和特高压直流(±8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10] - 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包括馈线终端和站所终端,用于10kV及以上配电网的远方监测和控制[11] - 公司避雷器产品指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用于限制过电压和吸收能量[11] - 公司避雷器在国家电网35kV-750kV电压等级市场累计中标台数位居前列[30] - 公司参与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包括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和±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31] - 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和超特高压试验室等研发平台[30][32] - 公司主持和参与了十多项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修订[30] - 避雷器用电阻片方波通流容量大,四柱并联达9090A[37] - Y20W-828/1620型号避雷器1/5μs 20kA下陡波冲击残压1761kV,低于标准要求值1782kV[37] - Y20W-828/1620型号避雷器8/20μs 20kA下雷电冲击残压1605kV,低于标准要求值1620kV[37] - Y20W-828/1620型号避雷器30/80μs 2kA下操作冲击残压1405kV,低于标准要求值1460kV[37] - 高梯度电阻片实现110kV罐式避雷器三相共罐及220kV-750kV单柱单罐小型化[37] - Y20WF-444/1106型号避雷器1/5μs 20kA下陡波冲击残压1181kV,低于标准要求值1238kV[37] - Y20WF-444/1106型号避雷器8/20μs 20kA下雷电冲击残压1085kV,低于标准要求值1106kV[37] - Y20WF-444/1106型号避雷器30/80μs 2kA下操作冲击残压867kV,低于标准要求值907kV[37] - YH20CX-396/1050型号避雷器1/10μs 20kA下陡波冲击残压1032kV,低于标准要求值1172kV[37] - YH20CX-396/1050型号避雷器8/20μs 20kA下雷电冲击残压983kV,低于标准要求值1050kV[37] - 电阻片1/3μs、20kA下陡波冲击残压为1647kV,低于标准要求值1751kV[38] - 电阻片8/20μs、20kA下雷电冲击残压为1599kV,低于标准要求值1621kV[38] - 电阻片30/60μs、1kA下操作冲击残压为1359kV,低于标准要求值1371kV[38] - 多柱并联避雷器电流分布不均匀系数控制在1.03,优于标准要求值1.1[38] - D5电阻片2ms方波耐受能力从600A提升至800A,提升幅度33%[38] - D4电阻片大电流冲击耐受能力从65kA提升至100kA,提升幅度54%[38] - 电阻片直流1mA参考电压批次波动范围控制在±0.3kV[38] - 国内具备大容量多柱产品研制生产能力的厂家仅有4家[38] - 公司多柱并联产品电流分布不均匀系数最小达1.03[38] - 窑炉温度监控系统在设定与实际温度相差超过10℃时触发报警[38] - 开关设备泄漏电流波动范围控制在±5μA,较原范围±8μA显著改善[39] - 环网柜产品可在零表压工况下正常运行,开关断口雷电冲击电压满足110kV[39] - 开关柜产品局放可低于20pC,绝缘性能优异[39] - 充气开关产品年泄漏率低于0.01%,实现30年免维护[39] - 柱上开关一二次融合设备优化小电流接地故障算法,提高识别准确率[39] 采购与生产模式 - 公司采购原材料主要包括氧化锌、氧化钴、硅橡胶、铜排和板材等[33] - 公司采购零部件主要包括真空断路器、柜体、低压断路器、瓷(复合)外套和绝缘筒等[33] - 公司对于特高压等重点项目和定制产品采取按单生产模式[34] - 公司主要通过参与投标方式获取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等客户订单[35] - 对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的销售金额占比为68.10%[64]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5] - 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6]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7]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樊崇先生[10]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未拟定不进行任何形式分配或转增[77] - 公司报告期内严格遵守环保法规未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或受到行政处罚[79] - 实际控制人樊崇股份限售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有效[82] - 股东万崇嘉铭股份限售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有效[82] - 部分股东及核心技术人员股份限售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82] - 公司及控股股东多项长期有效承诺包括解决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等[83] - 所有披露承诺事项在报告期内均得到及时严格履行[82][83] - 公司未披露其他环境信息因不符合重点排污单位条件[80] - 实际控制人樊崇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上市前股份[85][95] - 控股股东万崇嘉铭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上市前股份[87]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持有总数的25%[86][92]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份[86][92] - 核心技术人员承诺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上市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有总数的25%[94]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控股股东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85][87]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
金冠电气(688517) - 2021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