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76%至11.4亿元人民币[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9.53%至2.13亿元人民币[2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5.96%至1.73亿元人民币[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37.96%至2.69亿元人民币[28]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4.91%至8096万元[12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76%至11.4亿元[1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37.96%至2.689亿元[120]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68.99%[30]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86.97%[30]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4.42亿元人民币[31] 成本和费用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1.12%至5.997亿元[12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1.12%至2.244亿元[120] - 销售费用同比上升40.47%至6.0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从51%升至53%[139] - 医药生产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39.48%至1999.26万元,占总成本比例从22.52%升至25.12%[131] - 医药生产制造费用同比增长26.31%至4870.10万元,占总成本比例从60.58%微升至61.19%[131] - 皮肤科产品原材料成本同比大幅增长56.97%至1368.55万元,占总成本比例从13.70%升至17.20%[131] - 皮肤科产品制造费用同比增长52.84%至2968.09万元,占总成本比例从30.51%升至37.29%[131] - 抗肿瘤产品制造费用同比下降3.77%至1734.04万元,占总成本比例从28.31%降至21.79%[13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三大核心产品贡献医药销售收入的99.6%[38] - 公司皮肤科产品盐酸氨酮戊酸外用散(艾拉®)于2007年上市销售,为全球首个针对尖锐湿疣的光动力药物[41][42] - 公司抗肿瘤产品长循环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里葆多®)于2009年8月上市销售[44] - 公司注射用海姆泊芬(复美达®)于2017年正式上市销售,为全球首个针对鲜红斑痣的光动力药物[43] - 公司光动力技术药物艾拉®和复美达®由自有团队进行市场营销[48] - 公司抗肿瘤药物里葆多®采用委托CSO进行市场营销[48] - 公司执行以销定产的生产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订货合同编制生产计划[47]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医药产品的销售收入[45] - 公司拥有全球最多的光动力药物产品线且为全球光动力产品销售额最高的公司[62] - 公司于2009年实现多柔比星脂质体的国内首仿[63] - 艾拉®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2%[113] - 里葆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114] - 复美达®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8%[115] - 三大主导产品艾拉®、里葆多®和复美达®合计贡献主营业务收入99.65%[113] - 皮肤科产品收入同比增长55.30%至5.818亿元[127] - 抗肿瘤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4.80%至5.51亿元[127] - 皮肤病治疗领域营业收入5.82亿元,同比增长55.3%[156] - 肿瘤治疗领域营业收入5.51亿元,同比增长24.8%[156] - 皮肤病治疗营业成本4967万元,同比增长44.33%[156] - 肿瘤治疗营业成本2758万元,同比增长1.15%[156] - 艾拉®销售量同比增长50.56%至80万支[130] - 里葆多®小规格(5ml:10mg)医疗机构采购量110,670瓶,中标价格区间3,960-4,580元[153] - 艾拉®医疗机构采购量250,646支,中标价格区间668.13-750.00元[153] - 注射用帕瑞昔布钠(昂内达®)于2021年8月正式上市销售,规格包括20mg和40mg,用于术后疼痛治疗[186] 研发投入与进展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增加3.17个百分点至21.76%[28] - 研发投入总额为248,153,842元,同比增长60.13%[84] - 费用化研发投入224,387,287元,同比增长61.12%[84]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1.76%,同比上升3.18个百分点[84] - 研发人员数量137人,同比增长21.24%[9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50,587,581元,同比增长37.87%[92] - 新增专利申请41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83] - 抗体偶联药物研究累计投入14,312.20万元,本期投入7,450.58万元[87] - 盐酸氨酮戊酸研究累计投入6,648.16万元,本期投入3,561.88万元[87]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9.58%,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84] - 抗CD30抗体偶联DM1项目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72] - 抗Trop2抗体偶联SN38药物(注射用FDA018)于2021年6月获临床试验批准,11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72] - 抗Her2抗体偶联BB05项目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将尽快申请临床试验[72] - 盐酸氨酮戊酸治疗宫颈癌前病变项目正处于IIc期临床研究[76] - 盐酸氨酮戊酸治疗中重度痤疮项目正在开展II期临床研究[76] - 盐酸氨酮戊酸治疗脑胶质瘤项目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将尽快申报临床[76] - 盐酸氨酮戊酸治疗光角化病项目于2021年10月获II期临床试验受理通知书[76] - 里葆多®于2009年上市销售,2019年启动国内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研究[77] - 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项目在大规模生产工艺上取得突破,生产线将重新改造[77] - 小分子靶向药物JAK1选择性抑制剂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项目正在进行I期临床研究[79] - 海姆泊芬美国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FDA受理[82] - 抗CD30抗体偶联DM1(F0002)处于I期临床研究阶段,注册分类为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适应症为肿瘤,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95] - 抗Trop2抗体偶联SN38(F0024)处于I期临床研究阶段,注册分类为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适应症为肿瘤,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5] - 海姆泊芬(Hemoporfin,T0004/F0026)处于IV期临床研究阶段(美国II期临床),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1类/505(b)(1),适应症为鲜红斑痣,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95] - 盐酸氨酮戊酸-CIN(F0005)处于II期临床研究阶段,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2.4类,适应症为HPV感染的宫颈疾病,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95] - 盐酸氨酮戊酸-痤疮(F0014)处于II期临床研究阶段,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2.4类,适应症为痤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95] - FZJ-003口服-RA(F0025)处于I期临床研究阶段,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1类,适应症为类风湿关节炎,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7] - FZJ-003口服-AD(F0042)处于II期临床研究阶段,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1类,适应症为特应性皮炎,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7] - FZJ-003口服-UC(F0043)处于II期临床研究阶段,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1类,适应症为溃疡性结肠炎,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7] - 奥贝胆酸(F0019)处于确证性临床研究阶段,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3类,适应症为肝胆疾病,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7] -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F0033/F0012)处于美国注册进行中阶段,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F0008)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7] - 盐酸氨酮戊酸用于宫颈癌前病变正在进行IIc期临床研究[162] - 盐酸氨酮戊酸用于中重度痤疮正在进行II期临床试验[164] - 海姆泊芬获美国FDA批准开展II期临床试验[165] - 盐酸氨酮戊酸用于光角化病的II期临床试验申请于2021年10月14日获受理[164] - 抗CD30抗体偶联DM1项目完成I期临床研究[168] - 抗Trop2抗体偶联SN38项目开展I期临床研究[169] - 抗Her2抗体偶联BB05项目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将申请临床试验[169] - JAK1抑制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正在进行I期临床研究[172] - 奥贝胆酸项目已完成生物等效性临床研究并获得临床批件[174] - 帕金森病缓释药物WD-1603(卡左双多巴控释片)处于II期临床研究阶段,采用UGi-Pump®技术延长胃肠道滞留时间以实现稳定药物释放[178][179] - 晚期帕金森病药械联合项目WD-1804(卡左双多巴)已完成印度I期临床,正筹备中美II期临床申报[179] - 抗CD30抗体偶联药物F0002(适应症肿瘤)处于I期临床研究阶段,注册分类为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182] - 抗Trop2抗体偶联药物F0024(适应症肿瘤)处于I期临床研究阶段,注册分类为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182] - 注射用海姆泊芬(复美达®)针对鲜红斑痣处于IV期临床研究阶段,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1类[182] - 海姆泊芬美国注册项目F0026(适应症鲜红斑痣)处于II期临床研究阶段,注册路径为505(b)(1)[182] -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里葆多®)国内一致性评价和注册进行中,美国注册通过505(j)路径推进[182] - 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项目F0008(适应症肿瘤)处于I期临床研究阶段,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4类[184] - FZJ-003口服制剂针对特应性皮炎(F0042)和溃疡性结肠炎(F0043)均处于II期临床研究阶段[184]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为人民币2.466亿元[19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1.76%[189] - 研发投入占净资产比例为11.33%[189]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9.58%[189] - 抗体偶联项目研发投入金额为7450.58万元,同比增长82.17%[193] - 盐酸氨酮戊酸相关研究投入金额为3561.88万元,同比增长62.55%[193] - 其他研究投入金额为6951.23万元,同比增长141.68%[193] 盈利能力与效率 - 医药生产毛利率达92.99%,同比增加0.75个百分点[125] - 皮肤病治疗领域毛利率91.46%,同比增加0.65个百分点[156] - 肿瘤治疗领域毛利率94.99%,同比增加1.17个百分点[156] 现金流与投资活动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557亿元,主要因支付上海汉都增资及股权受让款项2.66亿元[12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主要因支付上海汉都增资及股权受让款项2.66亿元[142] - 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因疫情控制后销售收入好转且回款速度加快[142] - 长期股权投资大幅增加至3.25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46%升至11.72%,同比增长430.13%[143][145] - 对外股权投资总额为3.25亿元,涨幅430.13%[199] - 在建工程激增至4,890万元,较上期增长2,575.40%,主要因泰州Ⅱ期生产基地建设[143][145] - 无形资产增长57.46%至8.846亿元,因土地购置及开发支出转入[143][145] - 其他流动资产增长334.13%至104.55万元,系未抵扣进项税余额增加[143][144] - 境外资产规模1,50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54%[146] - 应交税费增长69.92%至2,972万元,因营业收入增加所致[143][145] - 合同负债下降42.69%至112万元,因预收款确认为收入[143][145] - 其他权益工具减少61.03%至205万元,系Kintara公允价值变动[143][145]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72,249,450元,占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3.87%[9] - 公司以总股本1,032,135,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7元(含税)[9] - 公司2021年年度财务报告按中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12]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的情况为否[6]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7] -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8] - 公司负责人王海波、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薛燕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章雯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8]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2]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12]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12] - 上海医药持股20.15%,新企二期持股15.04%,杨宗孟持股7.67%,王海波持股5.55%[107]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单个股东持股不超过30%[107] 市场与行业环境 - 鲜红斑痣在新生儿中发病率高达千分之三至四[56] - 鲜红斑痣若不及时治疗,65%以上患者病灶会扩张并在40岁前出现增厚或结节[56] - 鲜红斑痣好发于面颈部,占比达75%-80%[56] - 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从2016年1.5亿增至2021年2亿占比从10.50%升至14.16%[65] - 2021年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同比增长14.30%[66] - 2020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72,175亿元占GDP6.31%人均卫生费用为5,112元[66] - 2020年国家政府卫生支出为21,941亿元较上年增长21.79%[66] - 2020年药物临床试验登记数量较2019年总体增长9.1%国内申办者占比超70%[68] - 2021年国家组织开展第四批44个药品品种和第五批60个药品品种带量采购[67] - 多柔比星脂质体被NCCN指南推荐用于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卵巢癌等一线治疗[63] - 国内已上市光动力药物共四个品种包括血卟啉、盐酸氨酮戊酸、维替泊芬和海姆泊芬[62] - 2021年ADC市场规模超过50亿美元[167] - Enhertu® 2021年销售额超过5亿美元[167] - Trodelvy® 2021年销售额达3.8亿美元[167] - ADCETRIS® 2021年销售额达13亿美元[168] - Kadcyla® 2021年销售额超21亿美元[168] 销售与客户集中度 - 销售团队人员数量较上期末增加40.54%[11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5.8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1.47%,其中最大客户占比20.97%[13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461.19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1.40%,最大供应商占比9.51%[138] - 市场及学术推广费占销售费用总额比例为71.84%[196] 风险因素 - 产品种类相对单一,三大主导产品在销售收入中占比较大[108] - 面临药品降价风险,受国家药价谈判、带量采购等政策影响[11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蔡伦路308号[23] - 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505,股票简称复旦张江[25] - 公司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1349,股票简称复旦张江[25] - 公司聘请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境内会计师事务所[27] - 公司持续督导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至2023年12月31日[27] -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24]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24]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薛燕,联系地址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蔡伦路308号[23] - 公司网址为www.fd-zj.com,电子信箱为fd-zj@fd-zj.com[23]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中环康乐广场8号交易广场第三期19楼[23]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贡献非经常性收益2168.7万元人民币[32]
复旦张江(688505)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