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达环保(688501) - 2023 Q2 - 季度财报
青达环保青达环保(SH:688501)2023-08-30 16:00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 - 2023年6月30日[8] - 公司负责人为王勇,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为张代斌,会计机构负责人为陈聚晓[4]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19年8月23日变更为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北办事处工业园达能路3号[19]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3] 公司风险与合规情况 -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3] - 不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5]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6]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原材料价格波动、应收款项坏账、收入和经营业绩季节性等风险[100] -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不存在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70]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违规担保情况[171] - 报告期内半年报无需审计[172]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72]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债务到期未清偿情况[172] 利润分配与公积金转增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不适用[5] - 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118] - 公司以2023年6月21日总股本9467万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共计派发946.7万元,每股转增0.3股,转增2840.1万股,实施后总股本增至12307.1万股[181] 财务数据 - 2023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352,461,289.59元,同比增长64.82%[21] - 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94,655.56元,同比增长102.19%[21] - 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455,113.60元,同比增长125.19%[21] - 2023年上半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03,420,659.33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44%[21] - 2023年上半年末总资产1,703,696,590.54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97%[21] - 2023年1-6月基本每股收益0.10元/股,同比增长100.00%[21] - 2023年1-6月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12%,较上年同期减少1.69个百分点[21] - 2023年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439,541.96元[24]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35,246.13万元,同比增长64.82%;净利润1,289.47万元,同比增长102.19%;扣非净利润945.51万元,同比增长125.19%[99]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70,369.66万元,净资产80,342.07万元[99] - 报告期内研发经费投入2,157.0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6.12%[99]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0.74%,主要因营业收入增加[10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9.99%,主要因订单同比增加[103]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50.64%,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9.18%,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8.34%[10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84,233,156.64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9,567,965.84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7,660,789.56元[103] - 公司管理、财务、研发费用同比分别增长50.64%、18.34%、29.18%[104]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期末减少26.09%,应收款项增加15.64%,存货增加12.47%[105][106][107] - 合同资产较上年期末增加9.42%,固定资产增加3.07%,在建工程增加667.89%[108][109][110] - 短期借款较上年期末增加19.02%,合同负债增加52.33%,长期借款新增943.36万元[106][110][111][112] - 使用权资产较上年期末减少32.19%,租赁负债减少73.15%[110][112] - 报告期投资额为900万元,较上年同期470万元变动幅度达91%[114] - 其他理财产品期末数为5600万元,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141.5万元[114] - 控股子公司北京清远顺合营收6073.29万元、净利润1355.30万元,因订单增加同比同步增长[1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189,341,459.15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6,161,671.09元有所减少[19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56,000,000.0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4,000,000.00元减少[1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为475,468,223.54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11,177,327.11元增加[19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存货为440,113,628.93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91,302,271.53元增加[1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固定资产为129,613,430.17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5,755,300.93元增加[19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为328,245,944.44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75,788,373.19元增加[1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付票据为45,159,184.5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7,251,598.51元减少[19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为1,703,696,590.54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87,391,628.86元增加[1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841,072,551.26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49,069,792.57元减少[191]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52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14亿元增长64.82%[194]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3.36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09亿元增长60.71%[194] - 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2180.7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150.53万元增长89.54%[195]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1785.92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994.09万元增长79.65%[195]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计16.6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81亿元下降0.72%[193][194] - 2023年6月30日负债合计8.9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11亿元下降1.51%[193][194] - 2023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7.7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70亿元增长0.21%[193][194] - 2023年6月30日实收资本1.23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0.95亿元增长29.99%[192][194]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2157.09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669.82万元增长29.18%[194]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4.4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05亿元增长10.76%[192]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785.92万元,2022年同期为994.09万元[196]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0元/股,2022年同期均为0.05元/股[196]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199亿元,2022年同期为2.135亿元[197] - 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1380.15万元,2022年同期为272.84万元[198]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096.56万元,2022年同期为193.02万元[19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597亿元,2022年同期为3.123亿元[19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439亿元,2022年同期为3.310亿元[19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842.33万元,2022年同期为 - 186.90万元[199]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95.68万元,2022年同期为 - 125.45万元[200]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6.61万元,2022年同期为 - 302.45万元[200]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属“节能环保领域”中的“高效节能产品及设备、先进环保技术装备”科技创新企业[2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得益于电力市场向好,订单数量同比增加[21] - 公司致力于节能降耗、环保减排设备业务,产品覆盖多污染物防治及余热回收,涉足电厂灵活性改造和清洁能源消纳领域[26] - 炉渣节能环保处理系统分为干式和湿式,干式可余热回收,湿式适应恶劣工况且可处理部分脱硫废水[26][27][28] - 烟气节能环保处理系统含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细颗粒物去除和全负荷脱硝系统,可余热回收和减排[28] - 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核心设备为烟气深度冷却器,有翅片管和相变换热器两种,具节能降耗与增效减排效果[28] - 细颗粒物去除系统核心设备是烟气冷凝装置,可降低脱硫塔出口烟气温度,实现环保排放,冷凝水可循环利用[28] - 全负荷脱硝系统通过锅炉省煤器水侧调节技术,提高SCR装置进口烟气温度,满足全负荷脱硝要求[28] - 公司锚定“双碳”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低碳转型,服务构建新型能源体系[26] - 公司为电力、热力、化工、冶金、垃圾处理等领域客户提供多种系统解决方案[26] - 干式炉渣处理系统处理后的炉渣增加磨细工艺可达到二级粉煤灰标准,提高经济价值[27] - 到2025年要完成5.3亿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燃煤锅炉全面实现超低排放[26] - 公司主营节能环保设备设计、制造和销售,业务分产品设计制造(EP)和工程承包(EPC)两类,以EP业务为主[29] - 清洁能源消纳系统含电极锅炉和蓄热器系统,可单独或联合使用,实现多种用途[29] 公司运营模式 - 采购按销售、生产订单进行,有多种采购方式,建立供应商评估与选择体系,部分材料会备货[30] - 产品设计制造业务(EP)采取“以销定产”模式,工程承包业务(EPC)按电厂时间安排施工[30] - 采取外协方式生产部分产品配件及外包部分生产工艺,通过供应商评审委员会选定外协供方[30] - 销售模式以自主销售为主,兼有电商平台铺货、少量渠道销售,业务机会通过招标或邀标取得[30] - 设立营销中心统筹管理营销工作,采用集中化与自主化双重管理模式,设国际事业部负责国际业务[31] - 建立完善配套销售管理制度,对营销中心工作持续优化[31] - 公司专注节能环保系统业务,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31] - 未来产品结构可能随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调整,但经营模式不会重大变化[31] 核心技术与研发 - 截止2023年6月30日公司掌握轴心链技术、鳞斗输送带技术等18项核心技术[32] - 轴心链技术使链条和输送载体同步运行无内磨损,提高干渣机出力和使用寿命[32] - 鳞斗输送带技术能承受大冲击力,满足45°大倾角、大出力输送要求,且结构简单节能降耗[33] - 管圈式滚筒冷渣技术焊接量减少1/3,相同体积出力增加一倍[42] - 重力卸料提升技术速度提高磨损量增加较少,物料返料率几乎为零[43] - 抗大渣冲击技术使渣井抗大渣冲击能力提高,缩短改造工期[45] - 机械密封内导轮技术提高密封性能和密封副寿命,密封件可更换重复利用[46] - 模锻链捞渣机技术解决夹链、跳链问题,关键部件模锻链可代替进口圆环链[48] - 真空脱水技术污水脱除效率高,脱除的污水可回收利用[49] - 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可100%处理废水,污染物可完全固化收集[52] - 烟气细颗粒物脱除技术细颗粒物脱除效率高达60% - 70%[56] - 水位调节高压电极锅炉技术热启动状态下锅炉从零负荷到满负荷的调整时间由60s缩短到30s,热电转化效率≥99.5%[63] - 蓄热器盘式布水器技术过渡层厚度约1m,低于市场同类产品[61] - 废气携渣联淬钢渣原位固碳提质技术处理后的钢渣颗粒95%以上的粒径<3mm[70] - 简单水旁路技术脱硝入口烟温升一般在0℃ - 20℃之间[58] - 热水再循环技术脱硝入口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