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1.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4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1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09%[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8.56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05%[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8.42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14%[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6.97%,同比减少0.24个百分点[22] - 公司营业收入达113,055.68万元,同比增长97.46%[60]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50,203.29万元,同比增长63.19%[60] - 营业收入11.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46%[76][78]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19%[76]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97.5%至11.31亿元,去年同期为5.73亿元[163]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1.8%至5.84亿元,去年同期为3.61亿元[163] - 净利润同比增长63.2%至5.02亿元,去年同期为3.08亿元[164]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63.0%至8.56元/股,去年同期为5.25元/股[164]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8.7%至11.28亿元,去年同期为5.68亿元[167]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62.7%至4.97亿元,去年同期为3.05亿元[16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5.38%[78] - 销售费用1.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31%[7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24%,同比减少1.35个百分点[22] - 研发投入总额为3667.8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51%[43][4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24%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43] - 研发费用投入3,667.87万元,同比增长39.51%[61]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25.3%至2.97亿元,去年同期为0.91亿元[16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0.3%至1.97亿元,去年同期为0.89亿元[16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9.5%至0.37亿元,去年同期为0.26亿元[163] - 财务费用为负1.12亿元,主要因利息收入1.34亿元超过利息费用944万元[16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业务涉及体外诊断试剂包括试剂、试剂盒、校准品、质控品等产品[11] - 公司业务涵盖分子诊断、生化诊断和免疫诊断技术[11] - 公司技术涉及磁珠用于核酸、蛋白质、多糖等生物分子结合[11] - 公司技术涵盖PCR、荧光定量PCR、多重荧光定量PCR和数字PCR[12] - 公司采用HC2基因杂交体信号放大技术进行微孔板检测[12] - 公司业务涉及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与两癌筛查[12] - 公司技术包括酶联免疫法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12] - 分子诊断市场年增长率维持在20%-25%[28] - 公司产品覆盖全国300多家地级市以上疾控中心[31] - 拥有400多个传染病检测产品品种[31] - HPV检测业务为多地"两癌筛查"项目提供支持[31] - 公司率先倡导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30] - 自主研发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实现阴道炎检测自动化[31] - 公司拥有500多个产品广泛应用于传染病防控、临床检测、大规模人口筛查和优生优育管理领域[35][37] - 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平台支持多通道熔解曲线分析实现高通量检测[37] - 自动化控制及检测平台集成机电一体化与图像识别技术用于仪器研发[39] - 新冠核酸检测试剂销售收入43,150万元,同比增长89%[60] - 核酸提取试剂销售收入31,885万元,同比增长140%[60] - 非新冠常规诊断试剂(不含提取试剂和仪器)销售收入12,140万元,同比增长67%[60] - 诊断仪器销售收入24,904万元,同比增长95%[60] - 公司产品覆盖全国大部分疾控中心及其主要检测项目[105] - 公司HPV检测试剂及仪器已进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105] - 公司POCT领域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已推出并实现收入[105] - 公司部分疾控产品已推出冻干剂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产品[106] - 公司布局全产业链形成原材料+仪器+试剂+服务一体化经营模式[106]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总额为3667.8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51%[43][4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24%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43] - 累计取得72项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含III类22项和II类10项[41] - 累计获得国内授权专利41项含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22项外观设计2项[41] - 报告期内新增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医疗器械注册证2项[41] - 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获得欧盟CE认证等6项国际认证含FDA紧急使用授权和WHO应急清单[41] - 研发费用增长主因项目人员增加导致薪酬及物料消耗上升[44] - 研发人员总数11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8.44%[55]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40.52%[5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4,961,881.82元[55] - 公司参与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行业标准(YY/T1596-2017)制定并成为起草单位之一[105] - 公司参与B族链球菌国家参考品研制并进入申报阶段[105] - 公司正在制定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试剂盒行业标准且进入立项审批阶段[105] 项目投资与进展 - 传染病诊断类试剂盒项目预计总投资1.2亿元,本期投入2351万元,累计投入9978.89万元[47] - 分子POCT技术平台及一次性测试盒项目预计总投资1500万元,本期投入144.59万元,累计投入630.88万元[47] - 分子诊断试剂粉剂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本期投入100.32万元,累计投入589.28万元[47] - 家用检测仪项目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累计投入736.69万元[48] - 微生态女性下生殖道评价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3760万元,本期投入267.11万元,累计投入2400.45万元[48] - 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项目预计总投资5500万元,本期投入255.49万元,累计投入5232.12万元[48] - 液体活检项目预计总投资800万元,本期投入81.13万元,累计投入455.7万元[49] - 生殖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项目预计总投资400万元,本期投入50.58万元,累计投入125.9万元[49] - 公司募投项目泰州总部产业园预计本年度正式投入使用以提升产能和自动化水平[65] - 募集资金总额为6.129亿元人民币,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7431.17万元[134] - 硕世生物泰州总部产业园项目承诺投资总额4.0265亿元,累计投入2.4235亿元,完成进度63%[134] - 医学检验场所项目承诺投资1500万元,累计投入669.48万元,完成进度45%[134] - 超募投资项目总额4813.12万元,累计投入1273.79万元,完成进度26%[134]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金额1.95亿元[135] - 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置换金额1.154亿元[135] -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总额2.6178亿元[134] - 本年度募集资金投入与承诺投入差额为-1.536亿元[13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新冠检测试剂销量大幅增长带动业绩大幅增长但高增长存在不可持续性风险[73] - 公司采取直销和经销相结合销售模式面临经销商管理风险及联动销售经营风险[70] - 公司新产品研发周期通常需要3-5年且存在较高研发失败风险[67] - 公司部分试剂类仪器类原材料依赖海外采购面临供应链风险[72] - 公司通过人才引进实现员工总体规模较大幅度增长[64] - 公司面临产品价格下降风险因政策调整及市场竞争加剧[69] - 公司存在核心技术失密及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67][68] - 公司国际销售网络建设初见成效海外市场稳中有升[64] - 公司诊断试剂产品集中于传染病类核酸分子诊断试剂HPV类诊断试剂和干化学试剂[67] - 公司计划加速欧盟CE认证以开拓东南亚及欧洲海外市场[106] - 公司计划通过设立子公司升级销售网络以提升市场覆盖率和渗透度[106]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03.3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7.65%[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8.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9%[20] - 总资产为23.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4%[20] -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投资收益456.78万元[25]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损失17.53万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143.69万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净收益809.53万元[25] - 应收账款2.5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期末增长58.81%[80] - 存货3.2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期末增长96.49%[80] - 预付账款5624.30万元人民币,较上年期末增长292.93%[80] - 货币资金8.9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期末下降21.71%[80] - 未分配利润9.5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期末增长23.27%[8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96,792,787.67元,较期初减少101,429,255.53元,降幅34.0%[83]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80,000,000元,较期初增加8,000,000元,增幅11.1%[8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4,567,763.32元[83]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0年末11.39亿元减少至2021年6月末8.91亿元,下降24.7%[15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0年末2.98亿元减少至2021年6月末1.97亿元,下降33.9%[154] - 应收账款从2020年末1.57亿元增加至2021年6月末2.50亿元,增长58.9%[154] - 存货从2020年末1.63亿元增加至2021年6月末3.20亿元,增长96.4%[154] - 预付款项从2020年末1431万元增加至2021年6月末5624万元,增长292.9%[154] - 其他流动资产从2020年末105万元增加至2021年6月末1320万元,增长1161.9%[154] - 公司总资产从2277.67亿元增长至2392.44亿元,增幅5.05%[156][157] - 在建工程增加31.58%至3.14亿元[156] - 短期借款激增219.7%至1.6亿元[156] - 应收账款从1.58亿元增至2.53亿元,增长60.0%[160] - 存货增长82.3%至2.91亿元[160] - 货币资金减少23.4%至8.50亿元[160] - 未分配利润增长23.3%至9.51亿元[157]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51.1%至8573万元[156] - 合同负债减少47.0%至2666万元[156] - 预付款项激增436.0%至7089万元[16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97.8%至10.83亿元[17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7.7%至3203万元[17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5.5%至6.23亿元[17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316.1%至3.67亿元[17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37.9%至4.01亿元[172]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5.8%至1074万元[174] - 母公司投资支付现金同比增长40.9%至4.55亿元[174]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现金同比增长274.6%至1.5亿元[174] - 汇率变动导致现金减少108.67万元[172][175]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275.1%至2.6亿元[171]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18.44亿元人民币[18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02亿元人民币[17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向所有者分配利润3.224亿元人民币[17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1.796亿元人民币[178]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余额为9.515亿元人民币[184]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10.2079亿元人民币[184] - 公司2020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0763亿元人民币[184]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2.197亿元人民币[184] - 公司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5862万元人民币[178][184] - 公司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8.0468亿元人民币[178][184]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8793万元[185][190][19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4.97亿元[190]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1.74亿元[190]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43亿元[190] - 公司2020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05亿元[192]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2.17亿元[192] - 公司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5862万元[190][192] - 公司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8.05亿元[190][19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期末盈余公积为2931万元[190]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期末盈余公积为1934万元[192] 子公司表现 - 全资子公司硕世检验报告期净利润为-1,969,845.69元,营业收入为13,478,653.86元[84] - 全资子公司上海硕颖报告期净利润为7,187,603.25元,营业收入为65,219,928.87元[85] - 全资子公司北京硕世报告期净利润为-382,285.84元,营业收入为0元[84] - 全资子公司西安硕世报告期净利润为-116,842.36元,营业收入为0元[84] - 全资子公司海南硕世报告期净利润为-183,074.23元,营业收入为0元[85] - 全资子公司银川硕世报告期净利润为-291,385.61元,营业收入为0元[85]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吴青谊报告期内离任[89]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减持股份[97] - 非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高管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减持股份[97] - 其他股东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减持股份[98] - 核心技术人员承诺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首发前持股总数的25%[98]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控股股东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97] - 若上市后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控股股东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97] - 董事、监事及高管在职期间每年减持不超过持股总数的25%[98] - 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情形时所有股东承诺不减持直至退市[97][98] - 控股股东减持需明确披露公司控制权安排[97] - 所有减持行为需遵守《公司法》《证券法》及监管规定[97][98] - 控股股东闰康生物承诺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净资产将启动增持计划,增持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不超过每股净资产[101] - 控股股东增持资金来源于公司上一年度现金分红的10%且不低于100万元[101] - 非独立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在特定条件下启动股价稳定措施,增持价格不超过每股净资产[101] - 持股5%以上股东张旭等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数量不超过持股数量的100%[99] - 股东减持价格承诺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后调整)[99] - 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并披露减持原因及数量[99] - 违规减持所得收益需上缴公司,否则公司有权扣留现金分红[99] - 股价稳定措施触发条件为连续20个交易日加权平均价低于最近审计每股净资产[101] - 增持计划启动后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超过每股净资产则终止增持[101] - 所有承诺于2019年3月28日作出且持续有效[99][101] - 公司董事/高管承诺使用上一年度税后薪酬的20%增持股份[102] - 公司承诺使用上一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0%且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回购股份[102] - 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加权平均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将触发稳价措施[102] - 增持或回购股份价格均不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102] - 增持计划启动后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高于净资产将终止增持[102] - 回购预案公告后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
硕世生物(688399) - 2021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