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普门科技(68838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普门科技普门科技(SH:688389)2022-04-1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 - 营业总收入77810.71万元,同比增长40.50%[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034.71万元,同比增长32.23%[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313.25万元,同比增长32.25%[5]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7.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50%[54]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23%[54] - 公司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25%[5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2.23%至1.903亿元[57][6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2.25%至1.631亿元[57][6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50%至7.781亿元[64] 季度收入表现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644亿元[57]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916亿元[57]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880亿元[57]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341亿元[57] 现金流同比增长 - 经营性现金流18206.62万元,同比增长33.46%[5]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46%[5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3.46%[57] 每股收益同比增长 - 公司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45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35%[54] - 公司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39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48%[54]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2.35%[57] - 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2.35%[57] 研发投入和占比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新增37项授权专利和33项软件著作权[15]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0.02%,同比增加1.36个百分点[54] 产品注册和认证 - 新增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53项,新增CE认证38项[10] - 电化学发光检测试剂注册证总数达80个[10] - 治疗与康复产品线新增国内注册证14项,新增CE认证2项[9] - 体外诊断设备新增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53项,新增CE认证38项[68] - 子公司取得电化学发光检测试剂注册证37个,公司相关注册证总数达80个[68]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和产品备案67项,40项产品获得CE认证[97] - 新增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配套试剂37项[160] - 电化学发光检测套餐数量增加到13个[160] - 检测试剂项目达到80个[160] - 新增注册证书和产品备案67项[167] - 40项产品获得CE认证[167] - 血栓弹力图平台所有产品于2021年12月取得注册证[164] - 公司新增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0项,包括糖化血红蛋白分析用洗脱液、医用升温毯、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试剂盒等产品[184][187] - 公司新增一类医疗器械备案13项,包括核酸提取或纯化试剂、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鼻氧管等产品[188][192] - 公司新增40项产品获得CE认证,包括高频振动排痰系统及多种SARS-CoV-2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等[196][199] 知识产权成果 - 新增37项授权专利和33项软件著作权[15] - 新增授权专利37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167] - 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33项[167] - 公司新增专利授权总计37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外观设计专利20项[171][174] - 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33项,包括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数据管理系统等软件[174] - 专利授权涵盖治疗仪、分析仪、传感器等多个产品领域,涉及广东普门、普门科技、重庆普门创、深圳辉迈、为人光大等多个权利主体[171][174] - 外观设计专利授权20项,包括红外治疗仪、超声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医用呼吸道湿化器等产品[171][174] -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项,包括电磁弹道冲击波治疗仪、血液分析仪线管加热装置、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等[171][174] - 发明专利授权1项,为色谱峰检测方法及装置相关专利[171] - 软件著作权登记包括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系统配置软件V1.0等[174] - 涉及子公司深圳辉迈获得实用新型专利7项,涵盖光学调节机构、血液分析装置等技术领域[174] - 公司新增软件著作权登记33项,其中普门科技10项,普门信息13项,重庆普门创2项,广东普门8项[177][180] - 冲击波治疗相关软件系统登记4项,包括便携式冲击波治疗仪系统V1.0等[177][180] - 化学发光检测相关软件登记5项,包括化学发光数据管理系统V1.0等[177][180] - 特定蛋白分析仪系统软件登记3项,涵盖系统项目和工具软件[177][180] - 治疗设备数据处理软件系统登记3项,取得相应医疗器械注册证[177][180][181] - 康复治疗相关软件登记3项,包括康复治疗工作站系统和中央站软件[177][180] - 广东普门新增光疗系统软件2项,包括可见光光疗系统控制软件V1.0[180] 研发项目和奖项 - 公司累计承担国家部委级研发及产业化项目6项省级8项市区级18项[125] - 公司荣获"广东省2020年度质量信用A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认证[78] - 公司"特定蛋白分析仪产业化"项目获2020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83] - 公司入选2021年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85] - 公司荣获第十五届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评选"中国科创板上市公司价值10强"[84] - 公司获得2020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为特定蛋白分析仪产业化[195] - 公司研发的新型抗干扰高效液相色谱法血红蛋白分析系统于2021年10月在核心期刊《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发表[194] - 报告期内发表论文17篇[155] - 报告期内获得国家、省市奖励5项[155] - 报告期内取得科技成果登记证书3份[155] 产品和技术进展 - 开发出双检测模式血红蛋白分析仪通过一键切换即可用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和地中海贫血筛查[161] - 公司新增医疗器械注册证书6项,包括血栓弹力图仪、超声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等[181] - 6款检测设备获得IFCC和NGSP双重认证[155] - 6款检测设备获得IFCC和NGSP双重认证[167] - 检测套餐数量从9个增加到13个新增肿瘤标志物血栓/凝血高血压自身免疫4个套餐[125] 销售和市场表现 - 年销售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比例为6.57%[5] - 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国内16,000多家医疗机构,包括1,600余家三级医院[99] - 公司产品已应用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99] - 公司体外诊断检测试剂和普通耗材2大类114个产品进入南京市医保局整体带量采购[90] - 南京市有20多家医疗机构开始带量采购公司体外诊断检测试剂和普通耗材[90] - 公司体外诊断检测试剂和普通耗材2大类114个产品进入南京市医保局带量采购[128] 资产和并购活动 - 公司于2021年6月25日完成对深圳为人光大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收购[69] - 公司未来将专注于医疗器械领域的高质量资产整合、收购和兼并[23] - 公司计划通过并购取得先进技术和优质产品[23] 系统建设和运营管理 - 公司建成SAP ERP系统并于2021年1月5日正式投入使用[75] - 公司引入资金收款机器人实现7×24小时不间断工作[82] - 公司设立治疗与康复产品线3个事业部和体外诊断产品线2个事业部[74] - 公司持续推动CRM系统高效运行以强化营销管理[19] - 公司通过供应链系统推行VSM价值流管理改善以降低运营成本[21] - 公司致力于建设支撑万人以上规模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22] 行业和市场背景 -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5892亿美元[111] - 2022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期将超5000亿美元[111] - 2022年全球耗材和设备市场规模均预计达2639亿美元[111] - 2020年全球耗材市场规模达2345亿美元[111] - 2020年全球设备市场规模达2362亿美元[111] - 2019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4466亿美元[111] - 2016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3868亿美元[111] - 中国医疗装备市场规模从2015年4800亿元增长至2020年84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1.8%[112] - 2021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额615.04亿美元同比下降23.86%,其中出口额443.88亿美元同比下降31.32%,进口额171.16亿美元同比增长5.96%[115] - 2021年上半年疫情防护耗材出口额同比下降75.05%[115] - 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占中国医疗器械总出口额49.09%[115] - "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医疗器械出口额141.37亿美元占比31.8%[115] - 化学发光行业规模预计2023年达到514亿元CAGR达22.6%[134] - 中国医疗美容器械进口产品占比超过80%[139] - 2021年医美监管政策全面化、系统化、严格化,提升全行业竞争门槛[139] - 2019年中国康复需求总人数达到4.6亿人[142] - 肌肉骨骼疾病患者数量最多,2019年达到3.2亿人[142] - 感觉障碍患者人群2019年达到1.4亿人[142] -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人群2019年达到0.6亿人[142] - 社区治疗与康复快速发展,满足老龄化及慢性病人群需求[145] - ERAS(术后加速康复)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146] - 创面修复科于2019年底被批准为新的三级学科[146] -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风险比例达40%至60%[149] 公司基本信息和治理 - 公司全称为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9] - 公司董事长刘先成先生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39] - 公司审计机构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9] - 公司保荐机构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39] - 公司常用货币单位为人民币元及万元[39]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29] - 公司总股本为422,200,000股[3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78元(含税)[31] - 拟派发现金股利总额为人民币7,515.16万元(含税)[31] 业务领域和竞争 - 公司业务涉及体外诊断(IVD)领域[42] - 公司业务涵盖红光治疗设备[42] - 公司业务涉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42] - 公司业务涉及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及分子诊断[42] - 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等[39][42] - 公司光子治疗仪填补国内临床创面光子治疗市场空白[121] - 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取得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注册证企业[124] - 公司调Q Nd:YAG激光治疗机等产品入选第七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目录[122] - 公司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等产品入选第七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86] - 公司成为骨与软组织修复分会副会长单位[89] - 公司参与《手术室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制定并推动智慧云无栓病房建设[124] - 公司联合申报项目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21] - 公司参与《手术室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制定工作[150] - POCT检测仪器和试剂价格较低,适合基层医疗机构、急诊危重病房和临床科室应用场景[136] 研发团队和规模 - 公司研发人员达485人[100] 基础设施和建设项目 - 深圳普门科技总部大厦项目总用地面积5,810.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239.00平方米[91] - 普门科技重庆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总用地面积5,989平方米,建设面积11,563.02平方米[91] - 南京研发总部项目总用地面积3,513.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925.36平方米[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