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普门科技(688389) - 2021 Q2 - 季度财报
普门科技普门科技(SH:688389)2021-08-0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52亿元,同比增长28.14%[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92万元,同比增长23.21%[2] - 营业收入3.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31%[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42.5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47%[2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904.5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57%[28] - 基本每股收益0.2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00%[28] - 稀释每股收益0.2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00%[2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11%,同比增加0.59个百分点[2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31%[31]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07.65万元,同比增长37.31%[1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42.52万元,同比增长18.47%[1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904.51万元,同比增长18.57%[146] - 营业收入356,076,468.66元,同比增长37.31%[181][18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425,200元,同比增长18.47%[18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5,368万元,同比增长41.26%,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25%[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9.97%,同比增加3.53个百分点[28] - 研发投入总额7112.48万元,同比增长66.87%[10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9.97%,同比增加3.53个百分点[108] - 研发人员工资支出增加2228万元,同比增长99%[110] - 研发物料消耗同比增长188.2万元,增幅14%[111] - 临床检验注册费增长比例达207%[115] - 咨询评估费增长比例达578%[115] - 2021年1-6月临床检验注册及咨询评估相关费用达483万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347万元[115] - 研发人员交通差旅费增加58.7万元,增长比例达219%[115] - 研发费用为7112.4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87%,占营业收入19.97%[131] - 研发费用71,124,805.69元,同比增长66.87%[183][18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1年上半年体外诊断业务收入为1.89亿元,同比增长35.42%[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治疗与康复业务收入为1.63亿元,同比增长20.74%[2] - 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累计销售发货超过1500台,其中2020年发货超过1000台[134] - 血栓弹力图仪已于2021年初取得注册证并开始推广销售[136] - 分子诊断相关产品核酸提取试剂实现出口[147] - 公司完成对为人光大控股股权投资,全面布局光电医美领域,产品包括强脉冲光治疗仪等6类设备[148] - 公司与SYSMEX合作产品2021年上半年不含税销售收入8193.36万元,收入占比23.01%[171] 各地区表现 - 产品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75] - 主要产品出口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95] - 国际营销系统将全球海外市场分为6个大区推进[92] - 上半年新增海外客户145家,国际销售业务实现快速增长[149] - 境外资产87,937,455.51元,占总资产比例6.54%[189] 研发投入与成果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5,368万元,同比增长41.26%,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25%[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9.97%,同比增加3.53个百分点[28]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13项(含为人光大公司3项)[74] - 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20项[74] - 新增医疗器械及备案凭证10项[74] - 10项产品通过CE认证[74] - 7款检测设备获得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认证[74] - 5款检测设备获得美国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项目(NGSP)认证[74] - 公司获得授权专利128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2项,医疗器械注册证书145项[85] - 公司完成CE认证项目105项,获得FDA认证3项[85] - 7款检测设备获得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认证,5款设备获得美国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项目(NGSP)认证[85] - 公司掌握高能窄谱光治疗技术、医美激光治疗技术等多项国际或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81] - 公司在皮肤与创面领域突破负压敷料工艺关键技术,开发出一次性负压敷料[87] - 基于高流量呼吸湿化控制技术成功开发出医用升温毯治疗仪及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87] - 公司开发出新一代高能红外线治疗设备,采用近红外复合光谱治疗技术[88] - 基于电化学发光技术平台新开发炎症检测、肝纤维化、肿瘤标志物等检测项目[88] - 特定蛋白分析联合检测CRP+SAA套餐已实现在多种机型上的应用[90] - 公司开发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新一代荧光检测设备,提升POCT检测领域竞争力[90] - 新增授权专利13项,其中3项来自为人光大公司[96] - 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20项[96] - 新增医疗器械及备案凭证10项[96] - 7款检测设备获得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认证[96] - 5款检测设备获得美国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项目(NGSP)认证[96] - 报告期内新增血栓弹力图仪注册证[91] - 2项血栓弹力图配套试剂正在开发,预计下半年上市[91] - 研发人员新增114人,同比增长40%[110] - 研发项目41个,同比增加21个[111] - 新增10项产品获得CE认证[104][107] - 新增1项医疗器械注册证书[103] - 新增9项一类医疗器械备案[103] - 新增软件著作权20项,累计达92项[107]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亿元,本期投入2033.02万元[118] - 高速化学发光分析仪项目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本期投入726.10万元,累计投入1541.33万元[118] -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试剂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本期投入521.99万元[118]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项目预计总投资2200万元,本期投入475.72万元,累计投入660.87万元[118] - 核酸提取试剂项目预计总投资700万元,本期投入309.59万元,累计投入577.62万元[118] - 研发人员数量39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31.25%[127]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4480.83万元,平均薪酬11.32万元[127] - 研发人员教育程度:博士8人占2.02%,硕士144人占36.36%,本科217人占54.80%[127] - 研发人员年龄分布:30岁以下257人占64.90%,30-40岁113人占28.54%[127]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31] - 特定蛋白分析仪产业化项目获2018年度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31] - 报告期内10项产品取得CE认证,7款检测设备获IFCC认证,5款获NGSP认证[142] - 电化学发光检测时间缩短至9分钟急诊模式,比常规发光检测时间缩短一半[134] - 特定蛋白分析仪产业化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56] 公司运营与产能 - 公司建成广东省首批院士工作站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5] - 公司建成全自动敷料生产线,年产能约120万套,满足当前业务需求[161] - 公司获广东省2020年度质量信用A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称号[160] - SAP系统于2021年1月5日正式启用,整合研发、生产、销售及财务全流程[154] - 公司设立治疗与康复产品线3个事业部和体外诊断产品线2个事业部,完成营销架构改革[153][150] - 公司成为骨与软组织修复分会副会长单位,推动冲击波治疗仪在骨科疾病应用[157] - 人才发展中心建成,形成规范培训体系及教师教材体系[155] - 财务管理严格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确保会计核算准确性与完整性[162] - 深圳普门科技总部大厦项目总用地面积5810.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239.00平方米[163][165] - 重庆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总用地面积5989平方米,建设面积11563.02平方米[165] - 南京研发总部项目总用地面积3513.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925.36平方米[165] - 深圳总部大厦项目2020年9月20日开工,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163][165] - 重庆研发基地项目2020年12月18日开工,已完成一楼建设[165] - 南京研发总部项目正在进行地下车库等地下工程施工[165] - 江苏高淳华东总部及研发制造中心项目正按进度推进[165] - 公司员工人数从2020年末1047人增长至2021年6月末1267人,增长率21.01%[176] 子公司财务表现 - 广东普门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5837.82万元,净利润为144.37万元[194] - 深圳普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5845.18万元,净利润为4462.05万元[194] - 香港普门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8500.24万元,净利润为1972.52万元[194] - 深圳普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10.04万元[194] - 重庆普门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289.08万元[194] - 重庆普门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12.82万元[194] - 深圳市优力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32.08万元,净利润亏损59.53万元[194] - 重庆京渝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245.02万元,净利润亏损84.30万元[194] 市场趋势与行业背景 - 2019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6,290亿元[38] - 2020年医疗器械行业收入预测跃升至8,000亿元以上[38] - 中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2018年规模280亿元,预计2023年达670亿元[41] - 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2018年突破600亿元,预计2021年突破800亿元[42] - 2020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额266.41亿美元同比增长2.98%[44] - 医疗器械出口额163.13亿美元同比增长22.46%[44] - 医疗器械进口额103.28亿美元同比下降20.79%[44] - 出口前十大市场占出口总额46.08%超75亿美元[44] - 监护仪类产品基本实现进口替代[45] -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从2015年648亿元增至2019年176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8.7%[62] - 医疗美容器械进口产品占比超过80%[61] - 2020-2023年中国医美市场预计年复合增长率15.2%[62] - 2019年中国康复需求总人数达4.6亿人 其中肌肉骨骼疾病患者3.2亿人[64] - 分子诊断是IVD领域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检测时间短 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60] - POCT检测技术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 符合分级诊疗政策要求[61] - 化学发光技术将在二级医院和基层医院普及 国产设备可能大规模使用[60] - 生化诊断技术成熟 操作简便 分析时间短 检验成本低[57] - 社区治疗与康复可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满足老龄化及慢性病人群需求[64] - 级联流水线(生化+免疫)可覆盖检验科60%-70%工作量 提早2.5小时出报告 减少50%工作人员 差错率下降60%[60]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公司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首家[51] - 公司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打破国际巨头垄断[51] - 公司治疗与康复设备入选第六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目录[55] - 公司承担国家级研发及产业化项目5项[55] - 公司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28] 营销与市场策略 - 治疗与康复产品线采用解决方案营销模式,每个学科方案含5个以上设备及耗材[133] - 国内营销系统按"事业部主建,区域主战"原则组建矩阵式营销架构[132] - 国内营销系统设立5个事业部以疾病/科室为中心进行组合解决方案推广[92] - 产品覆盖国内15,000多家医疗机构[75] - 装机医院包括1,600余家三级医院[75] - 国内装机二级及以上医院占82%,三级医院装机占32%[134] 现金流量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36万元,同比下降26.35%[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17.0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33%[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3.33%[3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170,872.40元,同比增长43.33%[183][184] 资产与投资活动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总资产为18.26亿元,较年初增长8.37%[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34亿元,较年初增长5.56%[2] - 总资产13.4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22%[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4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21%[28] - 公司资产总额134399.2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4531.72万元[144] - 应收账款35,068,986.56元,同比增长137.49%[186] - 存货121,812,368.02元,同比增长67.90%[186] - 在建工程98,524,909.87元,同比增长86.30%[186] - 交易性金融资产141,068,187.21元,主要系购买理财产品[186][191] - 公司投资深圳为人光大科技有限公司2,754.15万元,持股65%[190]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13,568,486.76元[32]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2,064,904.71元[32]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所得税影响额为-2,342,803.85元[3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13,380,056.92元[35] 公司治理 - 公司2021年召开三次股东大会均无否决议案[197] - 公司2021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计划[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