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75%至12.11亿元[22][23] - 公司营业收入12.10亿元,同比增长40.75%[32] - 公司营业收入12.11亿元,同比增长40.75%[86][8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0.11%至4520.56万元[22][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20.56万元,同比下降30.11%[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520.56万元,同比下降30.11%[8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同比下降29.19%至4077.63万元[22][24] - 公司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5,200,000元(根据分红比例和金额计算得出)[6] - 第四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至425.66万元(第一季度:1683.62万元)[26]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42.05%至0.51元/股[23][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5个百分点至5.01%[23][24]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0.46亿元,同比增长48.25%[88] - 焊接材料制造业营业成本1,046,127,665.97元,同比增长48.33%[91] - 直接材料成本972,810,715.37元,同比增长49.92%[95] - 研发费用4568.99万元,同比增长26.96%[88]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为45,689,925.71元,同比增长26.96%[63] - 销售费用1075.74万元,同比增长35.81%[88] - 财务费用2083.90万元,同比增长67.89%[88] - 财务费用20,839,009.10元,同比增长67.89%[102]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至-4.86亿元[22][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6亿元[8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5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352亿元进一步恶化[103] - 备考后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至-1.20亿元(2020年:-1.93亿元)[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8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219亿元改善85.35%[10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36亿元,同比增长6.82%[103] 业务线表现:产品收入 - 焊接材料制造业营业收入1,208,274,645.71元,同比增长40.75%[91] - 银钎料产品营业收入579,463,777.41元,同比增长30.10%[91] - 铜基钎料产品营业收入597,994,342.30元,同比增长46.33%[91] - 银浆等材料营业收入30,816,526.00元,同比增长603.09%[91] - 铜基钎料生产量5,928.21吨,同比增长27.32%[93] 业务线表现:市场与客户 - 境外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一倍,业务覆盖35个国家和地区[35] - 公司客户规模净增200多家,市场份额在制冷产业链、电力、电机、电子等领域持续增长[35] - 客户包括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等制冷产业链企业,以及哈电集团、上海电气等电机行业企业[73]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539,530,10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4.55%[97][99]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77%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77%,较上年减少0.41个百分点[63] - 研发投入成果显著,申请专利16件(发明专利8件),累计获得专利授权91件[36] - 新增申请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新增授权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59][60] - 累计授权专利91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59][6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授权专利91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50]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节银钎料配方技术,通过添加铟、锡、锰、镍、硅、锑和稀土等元素优化工艺,节约贵金属白银含量[54] - 公司开发无铅、无镉绿色钎料配方技术,通过多元合金化替代镉,综合性能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54] - 公司掌握真空钎料配方技术,通过合适的合金组元设计满足真空钎料制备和使用对元素饱和蒸气压的要求[54] - 开发石墨烯发热银浆实现小批量产,具备低电压稳定发热特性[58] - 开发低温快干型柔性线路银浆,可缩短固化工艺时长并降低能耗[58] - 高银多圈药皮焊环实现无碳化残留,优于国内同类产品[59] - 铝药芯钎料开发突破助焊剂均匀性控制及尺寸一致性难题[59] 研发项目与投入 - 柔性化连接材料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185.00万元,本期投入588.45万元,累计投入1,059.23万元,占总投资89.4%[64] - 高品质制备工艺研发和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1,315.00万元,本期投入432.43万元,累计投入1,125.45万元,占总投资85.6%[64] - 绿色高性能药芯银钎料国产化项目预计总投资2,980.00万元,本期投入632.15万元,累计投入632.15万元[66] - 环保高可靠复合钎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370.00万元,本期投入862.22万元,累计投入1,349.34万元,占总投资98.5%[66] - 高洁净钎料开发及高精密成型工艺项目预计总投资1,220.00万元,本期投入937.48万元,累计投入937.48万元[66] - 电子领域用新型焊膏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360.00万元,本期投入237.70万元,累计投入237.70万元[66] - 高性能新品种节银焊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600.00万元,本期投入329.72万元,累计投入329.72万元[66] - 高温钎料研发及近终成型工艺项目预计总投资535.00万元,本期投入36.04万元,累计投入282.59万元,占总投资52.8%[64] - 单组份导电贴片胶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30.00万元,本期投入30.65万元,累计投入147.51万元,超总投资13.5%[64][66] - 钎焊材料品质提升与创新设计项目预计总投资350.00万元,本期投入161.94万元,累计投入299.73万元,占总投资85.6%[66] - 低银丝脆类钎料品质提升项目预算为25万元,已投入25万元,完成进度80.7%[67] - 金刚石高效钎涂增材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预算为50万元,已投入25.84万元[67] - 公司研发项目总预算为10,715.70万元,总投入为4,569.00万元,累计投入6,721.12万元[67] 研发团队构成 - 研发人员数量为73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3.11%[6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0,884,748.17元,平均薪酬为149,106.14元[69]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硕士研究生14人,本科41人,专科16人,高中及以下2人[69]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34人,30-40岁32人,40-50岁5人,50-60岁1人,60岁及以上1人[69][70] 资产与负债状况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6435.08万元,较期初减少4781.82万元,对当期利润影响252.35万元[34]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2889.46万元,较期初减少1469.28万元[3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4782万元,对当期利润产生正面影响252万元[109]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3.123亿元,同比增长77.01%,占总资产比例20.36%[106] - 存货期末余额3.639亿元,同比增长41.78%,占总资产比例23.72%[106]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3.388亿元,同比增长68.94%,占总资产比例22.08%[107] - 受限资产总额1.14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抵押6541万元,无形资产抵押4336万元[108] - 全资子公司杭州孚晶焊接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808万元,净利润-19万元[111] 采购与生产模式 - 公司生产经营所需主要原材料为白银和铜等有色金属,采用自主采购模式,采购价格基于下单当日中国白银网、长江有色金属网或上海有色网等现货市场价格[45]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7.652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70.70%[104] - 公司采用"备货生产"与"以订单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情况及未来销售预测制定生产计划[46] - 公司销售模式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模式,产品作为关键耗材需满足客户性能要求并提供技术服务支持[46] 公司技术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银钎料》(GB/T10046-2018)第一起草单位,参与制订《铜基钎料》等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50] - 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特等奖,并被认定为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51] - 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6年,钎料无害化与高效钎焊技术及应用)[56] - 公司被认定为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19年,中温硬钎料)[57] - 公司拥有26年技术积累,具备产品配方研发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70] - 公司产品品规数量达数千种,涵盖真空钎料、药芯钎料等多种新型钎料[72] - 公司通过IATF16949认证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并被评为浙江省级绿色低碳工厂[38] 产能与建设项目 - 年产4000吨新型绿色钎焊材料智能制造建设项目处于土建阶段,预计2022年底完成设备投产[37] - 2022年公司加快年产4,000吨新型绿色钎焊材料智能制造建设项目实现顺利投产[116] 管理层与治理 - 公司实施第一期股权激励,优化绩效管理及薪酬体系[40]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总量为23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70%[167][168]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208万股,占总股本的2.36%,占授予权益总额的87.39%[168] - 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30万股,占总股本的0.34%,占授予权益总额的12.61%[168]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2元/股[168] - 激励对象总人数为77人,占公司2020年底员工总数490人的15.71%[167][168] - 首次授予208万股限制性股票于2021年11月30日完成[169] - 公司授予董事长金李梅13.8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12元,期末市价22元[174] - 公司授予董事兼核心技术人员王晓蓉10万股限制性股票(后因离职作废失效)[176] - 公司授予总经理黄魏青8.5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12元[174] - 公司授予副总经理胡岭8.5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12元[174] - 公司授予副总经理唐卫岗8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12元[174] - 公司授予副总经理余丁坤8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12元[176] - 公司授予财务负责人俞洁7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12元[176] - 公司授予核心技术人员范仲华6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12元[176] - 报告期内合计授予限制性股票88.8万股,授予价格均为12元/股[176] - 限制性股票期末市价为22元/股,较授予价上涨83.3%[174][176] - 董事、核心技术人员王晓蓉于2021年12月因个人原因辞职[133] - 独立董事谭建荣任期至2022年9月9日满六年,公司将选举新任独立董事[133]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实际支付总额为439.03万元[139]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报酬实际支付总额为208.85万元[139] - 董事长李梅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2.58万元[129] - 董事兼核心技术人员王晓蓉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2.3万元[129] - 董事兼副总经理胡岭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3.2万元[129] - 董事会秘书陈波2021年未领取报酬[129] - 独立董事谭建荣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万元[129] - 独立董事李小强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万元[129] - 独立董事谢诗蕾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万元[129] - 职工监事王萍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7.14万元[129] - 总经理黄魏青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8.7万元[129] - 副总经理舒俊胜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0.17万元[129] - 核心技术人员及高管薪酬总额为514.28万元[130] - 核心技术人员余丁坤薪酬为39.81万元[130] - 财务负责人俞洁薪酬为35.64万元[130] - 核心技术人员范仲华薪酬为26.35万元[130] - 核心技术人员黄世盛薪酬为26.51万元[130] - 核心技术人员陈融薪酬为22.39万元[130]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7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13,816,000元,占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56%[6] - 公司总股本为88,000,000股[6] - 现金分红最低要求为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161]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80%[161]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20%[161] - 重大投资支出定义为单笔超净资产10%且超3000万元[159] - 资产负债率超70%时可豁免现金分红义务[159] - 利润分配需经独立董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162] - 公司2021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381.6万元,占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30.56%[164] - 公司总股本为8800万股,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7元(含税)[164] - 利润分配政策调整需经股东大会审议并经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163] - 董事会审议利润分配政策议案需经全体董事过半数及独立董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16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贡献495.61万元[29][30] 风险因素 - 原材料白银和铜价格波动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80][81] - 公司存货余额较大,面临存货跌价准备风险[82]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金额较大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83] 2022年业务展望与计划 - 2022年公司重点推进银浆、锡焊膏、钎焊膏、铝基钎料、镍三铝、助焊剂、精密焊带和新型钎料的研发及市场推广[114] - 2022年深化拓展新能源汽车领域和电子银浆应用领域实现收入快速增长[115] - 2022年重点建设锡焊膏和预成型焊片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能力[115] - 2022年持续推进连铸和防氧化新工艺研发深化绿色制造[114] - 2022年针对不同产品生产线开展独立核算经营体实行精细化管理[117] - 2022年重点建设锡焊膏银浆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海外市场人才团队[119] - 2022年通过SAP管理系统上线实现业务流程规范和数据架构清晰[117]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仁和厂区颗粒物排放浓度低于15mg/m³,年排放总量为2.02吨[186] - 仁和厂区硫酸雾排放浓度低于45mg/m³,未超标[186] - 勾庄厂区COD排放浓度低于500mg/L,年排放总量为5.035吨[187] - 勾庄厂区铜排放浓度低于2mg/L,未超标[187] - 勾庄厂区氨氮排放浓度低于35mg/L,年排放总量为0.501吨[187] - 勾庄厂区颗粒物排放浓度低于120mg/m³,年排放总量为0.0329吨[187] - 勾庄厂区硫酸雾排放浓度低于45mg/m³,未超标[187] - 仁和厂区熔炼废气除尘设施设计除尘效率达99%以上[189] - 仁和厂区浇铸废气收集效率约为80%[189] - 公司持有环评批复[2020]187号及排污许可证91330100143200149A001Q等多项环保行政许可[191] -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于2021年11月23日在杭州市余杭区环保局备案编号330110-2021-094-M[192] - 公司于2020年8月取得国家版排污许可证并定期开展自行监测[193] - 公司主要能源消耗为电力2021年电力购入和吨产品能耗处于合理区间[195] - 公司通过设备技改和节能减排项目于2021年9月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198] - 公司改造空压机冷却系统及建造热水箱收集系统实现节电效果[199] -
华光新材(688379)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