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6.69%至2.49亿元人民币[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6.77%至1933万元人民币[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同比下降82.93%至926万元人民币[19]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75%至0.10元/股[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6.40个百分点至1.27%[20]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6.69%至2.49亿元,主要因疫情及地缘政治影响导致订单减少[59][62][63]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36.7%至2.49亿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3.93亿元人民币)[134] - 净利润同比下降68.7%至1798万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5743万元人民币)[135]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6.1%至2.56亿元(2020年同期:4.00亿元)[138] - 净利润同比下降68.6%至1877万元(2020年同期:5980万元)[139]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75.6%至0.1元/股(2020年同期:0.41元/股)[139]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60%[20] - 研发投入总额1143.8万元,同比下降39.65%[4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6%,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41]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39.73%至1143.84万元,因新产品研发减少[62][6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9.7%至1144万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1898万元人民币)[134]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0.8%至1124万元(2020年同期:1898万元)[138]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7.1%至2.04亿元(2020年同期:2.79亿元)[138] 现金流和资产负债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552.99%至3724万元人民币[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552.99%至3723.50万元,因应收账款回款改善及采购支出减少[60][62][63] - 存货同比增长30.72%至2.52亿元,因原材料储备增加及生产周期延长[64]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53.27%至1.01亿元,因募投项目投入增加[64] - 交易性金融资产(银行理财)期末余额4.96亿元,较期初减少12.21%[69] - 货币资金从2020年底的1.92亿元下降至2021年6月的1.81亿元,降幅5.8%[1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0年底的5.65亿元下降至2021年6月的4.96亿元,降幅12.2%[125] - 存货从2020年底的1.93亿元增加至2021年6月的2.52亿元,增幅30.7%[125] - 在建工程从2020年底的6581.91万元增加至2021年6月的1.01亿元,增幅53.3%[125] - 应付票据从2020年底的1.07亿元增加至2021年6月的1.65亿元,增幅54.5%[126] - 短期借款从2020年底的1101.53万元降至2021年6月的0元[126] - 未分配利润从2020年底的3.42亿元下降至2021年6月的3.31亿元,降幅3.3%[127]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020年底的1.80亿元下降至2021年6月的1.06亿元,降幅41.0%[130]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从2020年底的1.31亿元下降至2021年6月的931.87万元,降幅92.9%[130] - 母公司流动资产从2020年底的13.78亿元下降至2021年6月的11.13亿元,降幅19.2%[130] - 长期股权投资同比增长210.4%至3.41亿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1.10亿元人民币)[131]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942.7%至2569万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246万元人民币)[131] - 未分配利润同比下降3.3%至3.52亿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3.64亿元人民币)[132] - 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107万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331万元人民币)[135]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00%至646万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未披露)[135]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32.8%至364万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274万元人民币)[1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553.2%至3724万元(2020年同期:570万元)[14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15.0%至2.87亿元(2020年同期:3.38亿元)[14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增至9.70亿元(2020年同期:49万元)主要来自收回投资[141]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6444万元(2020年同期:净流入642万元)[14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43亿元较期初减少13.1%[14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0.5%,从3.297亿元降至2.952亿元[14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296.4%,从940.56万元增至3727.97万元[14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761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现金9.071亿元[14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791.2%,从333.51万元增至6306.88万元[14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509.51万元,较期初减少50.5%[146] 业务表现:产品结构 - 产品收入结构:井口及采油树专用件48.67%、深海设备专用件28.58%、压裂设备专用件13.98%、钻采设备专用件6.39%[27]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深海设备专用件业务额占比较2020年同期提高3%[33] 业务表现:市场和行业 - 2021年全球油田设备和服务市场规模为1800亿美元,同比下降6%[31] - 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同比增长570万桶/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97%[33] - 2021年天然气在全球一次能源中占比达24.7%创历史新高[34] - 国内上半年天然气市场需求同比增长21.2%,较2019年同期增长23.5%[34] - 工业用气同比增长26.6%,发电用气同比增长15.2%[34] - 国际原油价格回升至70美元/桶上方[53] - 全球深海和陆上井口设备前五大供应商占据70%以上市场份额[54] - 报告期内订单量呈现疫情以来最低点[51] -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公司已开始调整报价[57]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及钻采[53] - 公司外销收入占比超过60%,面临人民币升值导致的汇兑损失风险[58] - 报告期内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36.69%[51]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比重接近80%[56] - 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约为60%[57] - 公司年产6万多件产品,类型规格近1万种[47] 研发活动 - 研发投入总额为40,800,000元,本期投入9,491,186.67元,累计投入26,196,693.12元[42][43] - 研发人员数量为115人,较上期110人增加5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5.52%[4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827.2万元,平均薪酬7.19万元[45]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硕士及以上4人占3.48%,本科65人占56.52%,大专46人占40%[45]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48人占41.74%,31-40岁47人占40.87%,40-50岁7人占6.09%,50岁以上13人占11.3%[45] - 项目1大口径超高压高温抗腐蚀压裂设备阀门研发总投资5,000,000元,本期投入1,174,421.81元,累计投入4,126,085.53元[42] - 项目2井控设备用钢锭和锻件的冶金缺陷检测技术研发总投资15,000,000元,本期投入1,503,034.61元,累计投入8,719,354.7元[42] - 项目4 F6NM微合金化及热处理工艺研究总投资8,000,000元,本期投入3,075,124.15元,累计投入6,580,243.99元[43] - 项目7锻造热处理罩式炉排烟系统技术研发总投资3,000,000元,本期投入1,153,100.95元,累计投入1,153,100.95元[43] - 公司累计获得专利104项(发明专利37项)和软件著作权8项[37] - 公司参与7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37] - 2021年采购到货10套行业领先堆焊机[52] 公司治理和人员变动 - 公司监事高天益离任,路明辉于2021年4月20日被聘任为新监事[76] - 核心技术人员宋雷钧因个人原因离职,其工作由陈昌华接替[77] - 财务总监何灵军离任,李跃玲于2021年5月27日被聘任为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77] - 2020年度股东大会于2021年4月20日召开,所有议案均获审议通过[74][75] 股东结构和股份变动 - 公司控股股东为南京迪威尔实业有限公司[12]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张利和李跃玲[12] - 公司法定代表人张利[15] - 公司董事会秘书李跃玲证券事务代表魏晓文[16] - 公司股票简称迪威尔代码688377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18] - 公司2020年7月科创板首发上市募集资金净额约7.24亿元人民币[21] - 2021年1月8日解除限售股194.68万股导致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至1.48亿股[109][113]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加194.68万股至4623.37万股占总股本23.75%[109]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1480户[114] - 境内自然人持股保持8975万股占总股本46.1%无变动[109] - 南京迪威尔实业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50,250,000股,占总股本25.81%[117] - 杨建民为第二大股东,持股21,750,000股,占总股本11.17%[117] - 李跃玲为第三大股东,持股15,950,000股,占总股本8.19%[117] - 陆卫东为第四大股东,持股13,200,000股,占总股本6.78%[117] - 叶兆平持股6,800,000股,占总股本3.49%,其中6,800,000股被冻结[117] - 张洪持股6,550,000股,占总股本3.36%[117] - 杨舒持股6,200,000股,占总股本3.18%,其中6,200,000股被质押[117] - 南京南迪威尔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股6,000,000股,占总股本3.08%[117] - 曹本明持股5,000,000股,占总股本2.57%,其中5,000,000股被质押[117] - 陆玮持股3,300,000股,占总股本1.70%[117] - 实收资本从年初1.94667亿元增至期末1.94667亿元[160][165]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9.3563亿元[160]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3.6389亿元减少至期末3.5205亿元,减少1184.67万元[160]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15.4143亿元减少至期末15.2959亿元,减少1184.67万元[160] - 综合收益总额为1877.36万元[160] - 对股东分配利润3062.03万元[160]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和使用均为169.94万元[160][162] - 2020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3411亿元[162] - 2020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2.8879亿元[162] - 公司2020年7月公开发行A股4866.7万股,注册资本增至1.94667亿元[165] 子公司和关联方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为南京迪威尔精工科技有限公司[12]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为江苏弗洛瑞科技有限公司[12] - 子公司精工科技上半年净利润276.98万元,资产总额3.18亿元[70] - 子公司弗洛瑞上半年净亏损314.45万元,年租金增至192万元[71]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7.24亿元人民币[104]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425.96万元人民币[104]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78亿元人民币[104] - 油气装备关键零部件精密制造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4.42亿元人民币[104] - 油气装备项目本年度投入金额为1203.07万元人民币[104] - 油气装备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5218.54万元人民币,完成进度11.81%[104]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3035万元人民币[104] - 研发中心本年度投入金额为222.9万元人民币[104] - 研发中心累计投入金额为851.44万元人民币,完成进度28.05%[10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6000万元人民币,完成进度100%[104]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人民币2280.78万元[105]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自有资金人民币353.08万元[10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实际完成资金置换总额2633.86万元[105] - 公司获准使用最高不超过人民币6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05] - 报告期末公司未到期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金额为人民币4.93亿元[105]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57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29.73%[105] 股东承诺和股份锁定期 - 控股股东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首发前股份[86] - 若上市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86] - 公司若因重大违法触及退市,控股股东承诺不减持股份[86] - 实际控制人张利、李跃玲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87]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的25%[87][89][90] - 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87][89][90] - 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87][89][90] - 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时直至终止上市前不减持股份[87][89][90] - 董事张洪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89] - 董事虞晓东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90] - 所有股份限售承诺在持股期间持续有效且不因职务变更失效[87][89][90] - 未履行承诺造成损失将依法赔偿[87][89][90] - 股份限售承诺均处于约定锁定期内有效状态[87][89][90] - 南迪咨询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减持所持公司股份[91] - 杨建民等股东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减持所持公司股份[91] - 陆卫东持有IPO申报前720万股股份锁定期12个月[92] - 陆卫东持有IPO申报后600万股股份锁定期36个月[92] - 监事何蓉等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减持间接持股[92] - 监事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92] - 高级管理人员何灵军等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减持间接持股[93] - 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93] - 高管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93] - 公司上市6个月内股价破发将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93] - 核心技术人员的股份锁定期为上市后36个月及离职后6个月内[94] - 锁定期满后4年内核心技术人员的年度减持上限为上市时所持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94] - 控股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95] - 实际控制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96] - 5%以上外部股东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计划[97] - 控股股东单次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97] - 控股股东单次增持股份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97] - 所有股东减持需遵守证监会及交易所相关规定[95][96][97] - 违反承诺的股东需依法赔偿投资者及公司损失[94][95][96][97] - 实际控制人持股低于5%时可豁免预披露要求[96]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2021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7] - 2021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80] 其他重要事项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12] - 公司注册地址及办公地址为南京市江北新区迪西路8号[15]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
迪威尔(688377) - 2021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