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2.508亿元,同比下降5.70%[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7768.53万元,亏损同比扩大[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8325.06万元[22]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5.70%,减少1,516.24万元[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38.03%,减少5,470.34万元[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16.42%,减少4,478.35万元[24] - 公司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下降5.70%[7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768.53万元同比下降238.03%[7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083.4万元同比下降5.7%[9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470.34万元降幅238.03%[9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同比下降4478.35万元降幅116.42%[97] - 营业收入为2.508亿元,同比下降5.70%[98][101]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5.7%,从2.66亿元降至2.51亿元[197] - 营业利润亏损扩大220%,从亏损3124万元增至亏损1亿元[198] - 净利润亏损扩大247%,从亏损2426万元增至亏损8434万元[19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38%,从亏损2298万元增至亏损7769万元[198] - 基本每股收益从-0.06元/股恶化至-0.19元/股[199]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1.02%,增加2,222.65万元[2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37.43%,同比增加10.49个百分点[23]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0.31%,增加1,026.46万元[24] - 研发投入总额为9389万元,同比增长31.02%[59]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9082万元,同比增长26.73%[5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7.43%,同比增加10.49个百分点[59]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307万元,占研发投入比重3.27%[59] - 研发费用占比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89] - 销售费用处于历史高位[89] - 营业成本为9486.91万元,同比微增0.58%[98][101] - 研发费用为9081.80万元,同比增长26.73%[98] - 管理费用为6080.11万元,同比增长20.31%[98] - 销售费用8951.98万元同比增长1.07%[77] - 服务市场技术服务费成本为2146.71万元,同比下降14.32%[105] - 服务器费用同比增长25.73%至1644.31万元,占总成本比例从13.86%升至17.33%[106] - 员工薪酬成本同比下降30.41%至651.22万元,主要因运营及ERP实施人员成本减少[106] - API费用同比增长6.63%至832.55万元,系部分平台API收费上涨所致[106] - 信息通道资源费同比下降69.89%至261.78万元,与CRM业务收入下降同步[106] - 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10.5%,从3.06亿元增至3.38亿元[197]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26.8%,从7166万元增至9082万元[197]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33.25万元[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095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8.74%[22] - 总资产为13.692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7.86%[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27%,同比减少5.23个百分点[23]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8,733.25万元,同比增加流出5,991.60万元[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上年期末减少8.74%[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733.25万元同比下降218.54%[7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733.25万元,同比流出扩大[98][100] - 联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为-2137.74万元[90] - 联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亏损2137.74万元,占净利润比例达27.52%[107]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70.27%至7014.20万元,主因银行存款活期余额减少[109] - 存货同比增长42.15%至2216.19万元,系本期备货增加所致[109]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77.56%至5925.18万元,随工程项目进度推进[109] - 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比增长66.34%至3196.26万元,主因可抵扣亏损对应资产增长[10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3015.16万元,较期初增加696.99万元[123]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9190.88万元,较期初增加200万元[123] - 公司总资产从年初148.60亿元下降至136.92亿元,降幅7.9%[190][191] - 货币资金大幅减少至3679.44万元,较年初1.85亿元下降80.1%[19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保持高位达2.00亿元,较年初2.23亿元下降10.4%[193] - 合同负债增长至1.36亿元,较年初1.31亿元增长4.1%[190] - 短期借款增加至7970.00万元,较年初6800.00万元增长17.2%[190][194] - 未分配利润减少至9550.98万元,较年初1.73亿元下降44.9%[191] - 长期股权投资达7.88亿元,较年初7.69亿元增长2.4%[194] - 在建工程大幅增长至5925.18万元,较年初3337.01万元增长77.6%[194]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长至3196.26万元,较年初1921.52万元增长66.3%[19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降至10.10亿元,较年初11.06亿元下降8.7%[191] - 投资收益由正转负,从盈利773万元变为亏损1611万元[198] - 所得税费用为负1425万元,与上年同期正230万元形成鲜明对比[198] - 其他收益增长181%,从135万元增至378万元[198] 业务线表现:SaaS产品 - SaaS产品通过阿里巴巴拼多多抖店京东等电商平台服务市场在线销售采用预先购买按月摊销结算模式[34] - 电商SaaS产品是公司收入主要来源[95] - SaaS产品收入为1.997亿元,同比增长2.85%[101][103] - SaaS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85%[79] 业务线表现:配套硬件 - 电商配套硬件境内采用经销和直销模式经销为买断式销售直销通过天猫淘宝京东直营店铺销售[35] - 2020年下半年开拓跨境电商场景在亚马逊平台销售电商配套硬件[35] - 电商配套硬件以ODM方式委托第三方根据公司产品规格和外观设计要求设计和生产[36] - 配套硬件收入同比增长10.39%[86] - 配套硬件业务收入为3766.95万元,同比增长10.39%[103] 业务线表现:运营及CRM服务 - 运营服务销售分为线上通过电商平台服务市场订购和线下直接签署合同两种模式[35] - CRM短信内嵌于快麦CRM超级店长等软件采用先充值后消费收费模式[36] - 采购CRM短信向第三方通信平台采购根据当月采购数量按月结算[36] - 运营服务收入同比下降[88] - CRM短信收入同比下降[88] 业务线表现:大商家及企业服务 - 线下推广针对大中型商家的快麦系列产品通过电话营销产业园区拜访重点客户跟踪等方式销售[35] - 公司大商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66%[81] - 快麦ERP有效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7.77%[82] - 企业服务SaaS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93%[85] 地区表现 - 境外业务收入为425.28万元,同比下降48.42%[103] - 境外资产规模15.8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仅0.01%[110]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人员数量654人占公司总人数28.70%[6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8577.88万元同比增长57.12%[68]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23.10万元同比增长7.49%[68] - 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73.70%[68][74] - 超级店长产品迭代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127.4万元,本期投入60.5万元,累计投入60.5万元[60] - 千牛系列产品迭代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39.4万元,本期投入18.7万元,累计投入18.7万元[60] - 超级快车产品迭代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78.3万元,本期投入37.1万元,累计投入37.1万元[60] - 亿级订单链路追踪预警技术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60.5万元,本期投入28.6万元,累计投入28.6万元[60] - 快递助手产品迭代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169.1万元,本期投入80.1万元,累计投入80.1万元[62] - 快麦ERP开放网关技术平台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88.3万元,本期投入41.6万元,累计投入41.6万元[62] - 快麦ERP产品迭代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429.9万元,本期投入203.8万元,累计投入203.8万元[62] - 快麦设计产品迭代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138.0万元,本期投入102.0万元,累计投入102.0万元[62] - 有成系列产品迭代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177.5万元,本期投入83.8万元,累计投入83.8万元[62] - 商品数字化运营中台项目预算为17,966.7万元,处于在研阶段[63] - 实体及其属性抽取技术项目预算为1,003万元,处于在研阶段[64] - 巨沃G3产品迭代开发项目预算为600万元,已完成投资309.58万元[64] - 巨沃仓云产品迭代开发项目预算为1,600万元,已完成投资627.79万元[65] - 基于店铺多维度画像算法分析下的智能商品推荐技术项目预算为235万元,处于在研阶段[63] - 领域事件驱动开发框架项目预算为446万元,处于在研阶段[63] - 标准化流程支撑系统集成的分布式调度技术项目预算为318万元,处于在研阶段[64] - 无驱打印技术项目预算为399万元,处于在研阶段[63] - 研发项目合计总预算为35,651.7万元,累计已完成投资8,941.37万元[65] 技术与产品能力 - 公司技术能力包括亿级订单实时处理架构技术[49] - 公司产品矩阵覆盖商品管理、订单管理、店铺管理等多个类目[43] - 公司已成功服务拼多多、京东、抖音、快手等其他主要电商平台[44]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战略并购完善产品矩阵[48] - 电商SaaS行业正向"SaaS+PaaS"模式转化[48] - 公司在过去12个月内为上百万商家累计处理近100亿笔订单[52] - 公司核心产品服务近百万商家,峰值处理能力达百万级[52] - 公司累计申请软件著作权256项,其中报告期内新增31项[53][55] - 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8项,已获得4项,报告期内新申请3项[53][55] - 公司获得外观设计专利11项,报告期内新增1项[53][55] - 公司电商图像前景提取模型准确率大幅提升[51] 市场地位与行业前景 - 公司在阿里巴巴商家服务市场的电商SaaS付费用户数量处于所属类目服务市场领先地位[42] - 公司主要产品在过往12个月内为上百万商家累计稳定处理近100亿笔订单[43] - 公司产品在电商平台大型促销活动期间峰值处理能力可达百万[43] - 公司电商SaaS产品目前服务上百万商家[43] - 中国企业级SaaS市场规模预计到2022年将突破千亿元[45] - 全球云计算市场2019年规模达1883亿美元,SaaS市占率高达50%以上[114] - 2019年国内SaaS市场规模预计为337亿元,全球市场份额占比仅为9.3%[114] - Salesforce市值超2000多亿美元[115] 管理层讨论与指引 - 公司持续加强全国大商家直销网络建设[89] - 公司面临人才流失和储备不足风险[93] - 2022年上半年国内外新冠疫情反复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利影响[96] - 公司实行内部降本增效工作,包括电能管理、原材料管理和办公耗材管理[134] 子公司与投资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杭州旺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快云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麦家科技有限公司[10] - 公司参股公司包括杭州实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秦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魔点科技有限公司[11]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杭州快小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巨沃科技有限公司[11] - 公司认缴私募创业投资基金杭州同创叩问进取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1] - 公司控股股东为杭州光云投资有限公司[11] - 公司以4000万元人民币受让和增资炎黄盈动,持有6.69%股权[120] - 公司子公司以590.4万元人民币受让蓝江基金管理40%股权[121] - 控股公司淘云科技总资产15038.34万元,营业收入3832.78万元,净利润-219.91万元[124] - 控股公司其乐融融总资产15349.46万元,营业收入10352.64万元,净利润-435.62万元[124] - 公司全资子公司认缴出资11.5228万元设立合伙企业,份额占比99.13962%[120]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5] - 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6]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7] - 报告期为2022年1-6月[12] - 公司注册地址为杭州市滨江区江南大道588号恒鑫大厦主楼15层[16] - 公司股票简称光云科技,代码688365,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20] - 2021年度股东大会于2022年4月29日召开,审议通过10项议案[126]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2年6月17日召开,审议通过3项议案[126]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2年7月18日召开,审议通过5项议案[126] - 核心技术人员周杰于2022年2月离职,核心技术人员数量从6人减少至5人[127] - 公司总股本为40,100万股[129] - 股份总数保持401,000,000股不变,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从57.76%降至57.53%,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从42.25%升至42.47%[170] - 国有法人持股减少906,700股,降幅100%,持股比例从0.23%降至0%[170] - 战略配售限售股2,005,000股于2022年4月29日上市流通[171][174] - 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182户[175] - 第一大股东杭州光云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54,320,840股,占比38.48%,全部为限售股[177] - 第二大股东谭光华持股43,632,810股,占比10.88%,全部为限售股[177] - 第三大股东海南祺御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36,850,843股,占比9.19%,全部为流通股[177] - 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7,323,200股,占比4.32%,全部为流通股[177] -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有2,331,000股,占总股本0.58%[178] - 谭光华为杭州光云投资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及杭州华营投资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178] - 控股股东杭州光云投资持有限售股1.54亿股,2023年4月29日解禁[180] - 实际控制人谭光华持有限售股4363.28万股,2023年4月29日解禁[180] - 核心技术人员持有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总计136.17万股[182] 股权激励 - 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总量191.2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40,100万股的0.48%[129] - 首次授予163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0.41%,占授予总额的85.23%[129] - 预留28.25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0.07%,占授予总额的14.77%[129] - 首次授予价格为19.46元/股,于2020年9月23日向55名激励对象授予[129] - 预留部分授予价格为19.46元/股,于2020年12月29日向4名激励对象授予10.83万股[129] - 作废部分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63.889万股[130]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总量725.699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40,100万股的1.810%[130]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675.699万股,占股本总额1.685%,占授予权益总额93.110%[130] - 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50.00万股,占股本总额0.125%,占授予权益总额6.890%[130]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人数
光云科技(688365)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