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力达(688330) - 2023 Q2 - 季度财报
宏力达宏力达(SH:688330)2023-08-2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35%至4.49亿元人民币[21][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7.73%至8876.58万元人民币[21][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2.22%至6972.13万元人民币[21][24]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57.73%至0.634元/股[21] - 稀释每股收益同比下降57.73%至0.634元/股[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减少3.62个百分点至2.48%[21] - 营业收入4.485亿元,同比下降24.35%[81] - 营业收入为448,146,554.77元,同比下降24.7%[173] - 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为88,765,830.78元,同比下降57.7%[170] - 营业利润为100,897,930.22元,同比下降58.5%[170] - 母公司净利润为74,743,274.98元,同比下降61.4%[17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2.75%至2.486亿元人民币[8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增加1.16个百分点至4.95%[21] - 研发投入总额为22,186,975元,同比下降1.28%[5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95%,同比上升1.16个百分点[53] - 营业成本为2.49亿元,较去年同期2.85亿元下降12.7%[169] - 研发费用为2219万元,较去年同期2247万元下降1.3%[169] - 研发费用为17,481,455.98元,同比增长4.4%[173] - 财务费用为-327万元,主要由于利息收入561万元超过利息支出228万元[169] - 所得税费用为12,120,735.35元,同比下降63.3%[170] 其他财务数据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61.05万元人民币[24] - 总资产同比下降2.98%至40.27亿元人民币[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下降0.20%至35.25亿元人民币[24]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为1677.73万元[25]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8.49万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335.37万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904.45万元[25] - 软件企业增值税退税收入为444.03万元[26] - 进项税额加计抵减额为0.19万元[26] - 资产减值损失-1942万元,同比增加107.94%[80][81] - 投资收益1657万元,同比增长59.42%[80][81]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5万元,同比下降100.94%[80][81] - 投资收益为16,566,032.25元,同比增长59.4%[170][173] - 信用减值损失为-30,277,128.79元,同比扩大14.2%[170]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94,969.13元,同比下降1094.4%[170][17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28亿元,同比增长4.1%[17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661万元,较去年同期-1.63亿元改善53.0%[17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31.57亿元,同比增长39.7%[17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37亿元,较期初减少52.8%[177]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4.52亿元,同比增长2.2%[179] - 母公司投资支付现金31.13亿元,同比增长40.8%[179] - 取得投资收益现金1843万元,同比增长23.5%[177] - 支付的各项税费7005万元,同比增长21.3%[17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2.51亿元,同比增长225.0%[177]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5.17亿元,较期初减少52.4%[18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应收账款规模为949.394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3.58%,较上年末增长27.33%[75][82] - 公司存货规模为48.5743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2.06%,较上年末增长5.97%[75][82] - 货币资金5.389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3.13%,主要因理财产品未到期[82] - 交易性金融资产11.86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07%,主要因理财产品未到期[82] - 合同负债1.3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38%,主要因预收款项增加[82] - 应收款项融资大幅减少至3188.25万元,同比下降70.34%[83] - 预付款项增至1133.35万元,同比上升104.55%[83] - 应付账款增至1.82亿元,同比增长33.5%[83]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至324.83万元,同比下降84.72%[8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1.87亿元,本期购买金额达53.75亿元[88][90] - 受限资产总额为9853.44万元,其中投资性房地产抵押价值9686.70万元[85]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75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58.83万元[88] - 证券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1.61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80.13万元[90] - 短期借款降至0元,较年初5005万元减少100%[166] - 货币资金减少至5.18亿元,较年初11亿元下降52.9%[16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至11.87亿元,较年初8.92亿元增长33.1%[165] - 应收账款增至9.70亿元,较年初7.94亿元增长22.2%[165] - 公司总资产从2022年底的41.51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40.27亿元人民币,减少1.24亿元人民币(约3.0%)[161][163] - 货币资金从11.50亿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5.39亿元人民币,减少6.10亿元人民币(约53.1%)[16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8.92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1.87亿元人民币,增长2.95亿元人民币(约33.1%)[161] - 应收账款从7.46亿元人民币增加至9.49亿元人民币,增长2.03亿元人民币(约27.2%)[161] - 短期借款从2.29亿元人民币减少至0.75亿元人民币,减少1.54亿元人民币(约67.2%)[162] - 在建工程从1.34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60亿元人民币,增长0.26亿元人民币(约19.4%)[161] - 应付职工薪酬从0.21亿元人民币减少至0.03亿元人民币,减少0.18亿元人民币(约84.7%)[16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35.32亿元人民币微降至35.25亿元人民币,减少0.07亿元人民币(约0.2%)[163] - 存货从4.58亿元人民币增加至4.86亿元人民币,增长0.28亿元人民币(约6.1%)[161] - 实收资本增至1.40亿元,较年初1.00亿元增长40.0%[167] - 未分配利润为10.27亿元,较年初10.49亿元下降2.1%[167] 业务表现和产品 - 公司主要产品为智能柱上开关,由开关本体、控制终端和配套软件构成[10] - 公司核心产品智能柱上开关融合传统电气开关与物联传感设备、边缘计算及工业控制设备[35] - 智能柱上开关具备遥信、遥测、遥控、遥调(四遥)功能[37] - 智能柱上开关已推出基于5G通信、量子加密、北斗通信、电力专网通信及20kV版本等多个版本[38] - 故障指示器具备遥信、遥测(二遥)功能 可准确监测短路、断路、接地故障特征信号[38] - 线路运行状态智能分析装置由线路状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智能分析控制终端组成[38] - 接地故障研判辅助装置可将对地电流放大几十倍 提高单相接地故障定位准确性[40] - IoT通信模块为电力标准化通信模块 将控制与通信协议分离[41] - 智能柱上开关累计投入运行超过10万套[66] - 故障指示器累计投入运行超过18万套[66] - 20kV一二次融合智能开关已完成研发并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59] - 符合国网新技术规范的FTU已完成开发并准备投放市场[59] 研发活动 - 研发模式采用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结合 设立总部研发中心与分子公司研发分部体制[45]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13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52]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获得12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52] - 累计专利申请345项,其中发明专利97项[52] - 累计专利获得259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52] - 北斗通信模块数据上传频率加快一倍以上[50] - 研发重点包括提升现有产品性能及前瞻性技术研究两个方向[47] - 物联网专网通信模块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955.69万元,本期投入326.65万元,累计投入3561.15万元[57] - 配电网故障智能监测设备及平台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482.30万元,本期投入146.45万元,累计投入4998.45万元[57] - 配电网一二次深度融合智能开关设备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43亿元,本期投入1593.01万元,累计投入1.29亿元[58] - 物联网通信模块项目已完成新样机小批量测试并开展多地试点挂网,开始批量供货[57] - 配电网故障监测设备已完成线路运行状态智能分析装置的样机测试,故障研判准确率更高[57] - 一二次融合智能开关项目已完成直采零序功能开发并处于持续验证测试阶段[58] - 新型接地故障消弧装置已获得第三方检测报告,正在推进试点工作[57] - 物联网通信模块通过固件优化实现多厂家不同OLT设备适配,并完成PPP拨号功能调试[57] - 配电网故障监测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改进故障异常点检测识别算法[57] - 一二次融合智能开关项目开发太阳能充电装置,无需停电解决取电问题,已完成开发并处于测试阶段[58] - 研发投入总额为2.845亿元人民币,其中费用化支出为2218.7万元,资本化支出为2.411亿元人民币[60] - 低压配电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投入2427.7万元,资本化支出为1879.3万元[59] - 其他研发项目投入1275万元,资本化支出为799.4万元[60]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83人,占总员工比例17.59%[63]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971.82万元,人均薪酬11.71万元[63]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12.05%,本科学历占比67.47%[63]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以31-40岁为主,占比57.84%[63] - 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0个,实用新型专利121个,软件著作权89个[64] - 公司2019年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2022年通过复审[48] - 公司拥有完全自主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在17个关键技术领域具有优势[46] - 公司参与编制并已发布的团体标准达11项[71] 市场与客户 - 主要客户为国有电力体系公司及电力行业民营企业 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或商务谈判获取订单[44] - 国家电网是公司最大的客户[74] -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74] - 公司在浙江、江苏、福建、山西、湖南、湖北、四川、黑龙江等省份实现了订单[70] - 公司具备国网公司10kV柱上断路器、环网柜的资质能力核实[70] 生产和运营 - 公司主营采用以销定产、适量库存的生产模式 结合自主生产与外协加工[43] - 业务规模和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68] - 泉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于2022年结项[71] - 上海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及总部大楼建设项目持续推进中[71] - 新设子公司厦门毅可泰电气科技,实缴注册资本500万元[86] - 控股子公司福建宏科净利润2469.04万元,营业收入1.78亿元[92] 行业背景 - 2021年全国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11.26小时/户[30] - 农村地区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14.06小时/户[30] - 配电网故障在总停电原因中占比达50.08%[30] - 故障平均停电时间为6.22小时/户[32]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代码为688330,简称为宏力达[1]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期为1月1日至6月30日[10]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5]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不适用[6] - 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不适用[6] -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适用,未来计划等不构成实质承诺[6] - 半数以上董事均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7]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3年5月26日召开,会议决议包括审议通过年度报告、利润分配预案等9项议案[94] - 公司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3年6月30日召开,审议通过变更注册资本、住所及修订公司章程等事项[94] - 两次股东大会程序合法有效,所有议案均获通过,无否决议案[96] - 2023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98] - 报告期内无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99] - 公司总股本由1亿股增加至1.4亿股,增幅40%[141]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由4280.04万股增至5992.06万股,占比维持42.8%[141]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由5719.96万股增至8007.94万股,占比维持57.2%[141] - 公司总股本通过资本公积金转增从100,000,000股增至140,000,000股,增幅40%[142] - 上海鸿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期末持股25,267,722股,占总股本18.05%[148] - 上海越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期末持股14,799,666股,占总股本10.57%[148] - 俞旺帮期末持股10,829,024股,占总股本7.74%[148] - 赖安定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9,625,799股,占总股本6.88%[148] - 上海鸿元合同能源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期末持股9,024,187股,占总股本6.45%[148] - 北京越云山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4,812,899股,占总股本3.44%[148] - 施罗德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4,452,659股,占总股本3.18%[148] - 章辉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4,090,965股,占总股本2.92%[148] - 上海品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691,675股,占总股本2.64%[148]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从1亿元增加至1.4亿元,增幅40%[185][186] - 资本公积从22.08亿元减少至21.68亿元,减少4000万元[182][186] - 未分配利润从11.74亿元减少至11.67亿元,减少723万元[182][18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35.32亿元减少至35.25亿元,下降0.2%[182][186]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8876.58万元[183] - 公司向所有者分配利润9600万元[183] -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4000万元[185] - 其他权益工具保持5000万元不变[182][186] - 盈余公积未发生变动[182][186] - 一般风险准备未披露具体变动金额[182][18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09,989,325.22元[18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21,256,725.02元[19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对所有者分配利润96,000,000.00元[194] - 公司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资本40,000,000.00元[19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385,670,961.77元[19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93,533,821.28元[195] - 公司实收资本从100,000,000.00元增至140,000,000.00元[194] - 公司资本公积从2,208,308,402.53元减少至2,168,308,402.53元[19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071,663,069.85元[19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027,362,559.24元[194] - 公司注册资本为1.4亿元人民币[196] - 公司股份总数为140,000,000股[196]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500万股[196] - 公司所属行业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97] - 公司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