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44.35%[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61.29万元,同比增长39.86%[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99.18万元,同比增长120.08%[19] - 基本每股收益0.28元/股,同比增长21.74%[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24元/股,同比增长84.62%[2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35%[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9.86%[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20.08%[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84.62%[22] - 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3046.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35%[88] - 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35.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17%[8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61.2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86%[8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99.1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08%[88] - 营业总收入130,462,808.90元,同比增长44.35%[97][99]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8,612,856.94元,同比增长39.86%[97] - 营业收入从9038.24万元增长至1.30亿元,增幅44.3%[189] - 净利润从1054.51万元增长至1510.17万元,增幅43.2%[190] - 母公司营业收入从7634.64万元增长至1.12亿元,增幅47.1%[193] - 净利润同比增长42.5%至2083.1万元,2020年同期为1461.39万元[194]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5.5%至2358.64万元,2020年同期为1620.42万元[194]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54,409,106.28元,同比增长47.61%[97][99] - 销售费用27,046,128.50元,同比增长43.02%[97][99] - 管理费用20,393,800.93元,同比增长41.42%[97][99] - 研发费用17,772,076.67元,同比增长28.24%[97][99] - 财务费用-1,246,028.94元,同比下降167.53%[99] - 研发费用从1385.86万元增长至1777.21万元,增幅28.2%[18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9.7%至2431.32万元,2020年同期为1521.91万元[194]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68.9%至1376.09万元,2020年同期为814.92万元[19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3%至977.05万元,2020年同期为910.59万元[194] 现金流(同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84.39万元,同比下降29.86%[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843,907.43元,同比下降29.86%[9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1,404,534.36元,同比大幅下降[9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9,038,511.91元,同比增长585.92%[9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9.9%至1084.39万元,2020年同期为1546.08万元[19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扩大至1.714亿元,2020年同期流出4408.81万元[19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入1.9904亿元,2020年同期流入2901.79万元[19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30.3%至1.6487亿元,2020年同期为1.2656亿元[19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值[19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10.2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9.06%[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59.20%[22] - 货币资金为2.18亿元,占总资产21.22%,较上年末增长26.37%[10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29亿元,占总资产12.56%,主要系购买结构性存款[101][107] - 预付款项为3987.09万元,较上年末增长49.06%,主要因在手订单增加导致采购支付增加[101] - 其他应收款为1804.48万元,较上年末增长51.79%,主要因处置权益工具投资及投标保证金增加[101] - 在建工程为1.3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75%,主要系募集资金项目投入[101][105] - 短期借款为2586.11万元,较上年末减少68.09%,主要因本期偿还借款[101] - 合同负债为6336.64万元,较上年末增长60.52%,主要系本期收到合同款增加[101] - 受限资产总额1.73亿元,其中货币资金2319.46万元为保证金,固定资产6101.87万元为借款抵押[104]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末的795,961,547.06元增长至2021年6月30日的1,027,249,607.65元,增长29.1%[182] - 货币资金从2020年末的140,035,507.57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190,829,280.30元,增长36.3%[18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129,000,000.00元[186] - 在建工程从2020年末的100,877,638.85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134,919,922.32元,增长33.7%[182] - 短期借款从2020年末的81,040,531.89元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25,861,077.29元,下降68.1%[182] - 合同负债从2020年末的39,475,578.17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63,366,399.04元,增长60.5%[182] - 实收资本(或股本)从2020年末的57,900,000.00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77,200,000.00元,增长33.3%[183] - 资本公积从2020年末的185,357,124.57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440,433,617.10元,增长137.6%[18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0年末的455,529,077.76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725,218,628.01元,增长59.2%[183] - 流动资产合计从2020年末的383,530,773.75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598,088,559.69元,增长56.0%[186] - 公司总资产从7.49亿元增长至9.90亿元,增幅32.2%[187] - 短期借款从8104.05万元减少至2586.11万元,下降68.1%[187] - 资本公积从1.84亿元增长至4.39亿元,增幅138.5%[187] - 合同负债从2241.62万元增长至3556.67万元,增幅58.7%[187] - 货币资金为2.18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底的1.72亿元人民币增长26.4%[18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29亿元人民币,2020年底无此项[180] - 应收账款为1.67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底的1.63亿元人民币增长2.7%[180] - 预付款项为3987.09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底的2674.89万元人民币增长49.0%[180] - 其他应收款为1804.48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底的1188.79万元人民币增长51.8%[180] - 存货为6806.38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底的6283.25万元人民币增长8.3%[180] - 合同资产为1298.76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底的1090.87万元人民币增长19.1%[180] - 流动资产合计为6.60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底的4.57亿元人民币增长44.3%[180] - 长期应收款为1275.13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底的1231.32万元人民币增长3.6%[180] - 应收票据为142.00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底的213.00万元人民币下降33.3%[18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217.4%至1.9476亿元,2020年同期为6135.58万元[199]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3.62%,同比下降1.71个百分点[21] - 研发投入总额为人民币17,772,076.67元,同比增长28.24%[6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62%,同比下降1.71个百分点[63] - 在研项目"基于5G环境的无人云药房药品管理平台"本期投入人民币694,000.59元,累计投入3,087,329.28元[65] - 在研项目"中药个性化制剂制备系统的研制开发"本期投入人民币803,189.10元,累计投入4,396,804.70元[66] - 在研项目"盒装药品全自动加药装置"本期投入人民币2,324,897.85元[66] - 在研项目"中药小包装自动调配系统"本期投入人民币6,155,937.81元[68] - 在研项目"健康一体机"本期投入人民币1,066,263.33元[68] - 在研项目"基于CANOPEN总线协议下的多通道出药控制系统"本期投入人民币1,160,881.35元[69] - 在研项目"基于人工协助快速发药系统全自动补药缓存装置单元"本期投入人民币1,214,745.30元[69] - 在研项目"无人值守全自动加药闭环物流传送装置"本期投入人民币826,592.18元[69] - 手术室麻醉系统AI视觉识别终端项目预算3,450,000元,累计投入902,493.63元,当前处于测试验收阶段[71] - 基于医联体模式的处方联合审核平台项目预算2,050,000元,累计投入1,852,253.40元,已结题[72] - 互联网分布式处方审核服务项目预算1,900,000元,累计投入785,274.56元,当前处于测试验收阶段[72] - 区域消化道健康早期筛查平台项目预算2,400,000元,累计投入940,253.19元,当前处于研发阶段[72] - 矩形物流项目开发预算4,960,000元,累计投入4,596,008.26元,已结题[72] - 医院一体化调配库完善项目预算8,600,000元,累计投入7,826,400.53元,已结题[72] - 区域药品电子处方流转平台项目预算15,780,000元,累计投入8,652,503.40元,已结题[72] - 智能多维视觉识别输液贴签机项目预算为178万元,实际支出123.51万元[78]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病区分布式药房管理系统项目预算为538万元,实际支出514.67万元[79] - 手术室智能药品管理系统项目预算为100万元,实际支出79.07万元[78] - "清单式"按病种付费实用查询和综合监管平台项目预算为142万元,实际支出118.5万元[78] - 研发大楼项目本期投入3404.23万元,累计投入1.35亿元[105] 知识产权与研发团队 - 公司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4个,实用新型专利9个,外观设计专利1个,软件著作权2个[62] - 公司累计拥有发明专利157个,实用新型专利179个,外观设计专利39个,软件著作权74个[62] - 公司在药品发送技术领域拥有垂直动力矩阵落药技术发明专利22项[61] - 公司拥有自动动力弹出式批量发药技术发明专利12项[61] - 公司拥有针剂药品机械手送药技术发明专利13项[61] - 公司拥有柔性触感机械手出药技术发明专利7项[61] - 公司拥有片剂口服药品单片单粒发药技术发明专利4项[61] - 公司拥有麻精管控类药品定限位监管发药技术发明专利2项[61] - 公司在药品存储技术领域拥有搬运机器人技术发明专利2项[61] - 公司在药品补充技术领域拥有大批量自动补药技术发明专利19项[61] - 公司及子公司已取得74项软件著作权和37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57项[83] - 公司已申请专利807项,已获得专利375项[87]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1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8.81%[8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008.81万元,平均薪酬为9.09万元[82]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为9.01%,共10人[82] - 研发人员中本科学历占比为52.25%,共58人[82] - 研发人员中30-40岁年龄区间占比最高,为50.45%,共56人[82] 产品与业务线 - 静配中心自动化药房系列产品包括PIVAS排药助手、针剂统排机、盘点机、输液贴签机和输液成品分拣机等,可显著降低人工差错率并优化业务流程[33] - 小微自助药房支持365天*24小时全时段自助取药,可对接医保系统实现脱卡在线支付[35] - 城市中央药房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自助取药和配送上门等一站式综合药事服务[34][35] - 中药个性化智能制剂系统通过自动化称重配料和智能视觉识别实现全流程标准化中药制剂[35] - 自动化病区产品包括智能分包机、病区综合管理柜、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柜和智能陪护床[38][39][40] - 自动化物流产品涵盖整处方传输系统、气动物流传输系统、智能二级缓存库和一体化智能调配库等[41][42] - 医疗危废自动化处理系统通过摩擦热处理技术实现医疗废物就地化安全高效处理[42][43] - 公司在一体化智能调配库领域获得合同订单累计金额为9265.31万元[86] 采购与生产模式 - 公司采购模式分为原材料采购、OEM采购和配套设备及服务采购三部分[44] - OEM采购产品包括智能分包机、药品核对系统、智能陪护床和智能发筐机等[44] - 配套工程服务包括静配中心净化工程、门诊药房改造装修工程和气动物流工程安装服务[45] - 生产模式采用自主生产+委外加工,主要产品自主完成钣金加工等6个核心步骤[46] - 钣金加工环节依赖激光切割机等大型设备,机械组装等环节以小型设备和人工为主[47] 销售与市场 - 公司产品覆盖国内80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包含400余家三甲医院[54] - 公司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直销客户主要为医疗机构和医药供应链服务企业[47][48] - 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取医疗机构订单,依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执行[48] - 定价基于成本并综合考虑产品类型、市场竞争力和客户信誉度等因素[49] - 与医药供应链服务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为其物流延伸服务提供产品支持[47][48] - 公司售后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5] - 主要地区可实现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完成维修服务[85] - 公司为产品提供1-3年质保期,全国主要地区实现2小时响应24小时完成维修[49] 行业背景与技术 - 行业经历三阶段发展:从自动化设备(2007年)到全院级解决方案(2010年)再到智能化方向(2017年)[50][51][52] - 医疗物资智能管理系统需融合电气自动化、软件编程、机械制造等多技术领域[53]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3,130,196.25元[22]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3,263.65元[22]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312.95元[23]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32,472.61元[24] - 所得税影响额为-463,114.16元[2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变动产生利润影响4.41万元[107] 管理层与治理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选举朱锴为董事[114] 选举崔丽婕为董事[114] 选举邱建辉为监事[114] 杨慕文离任董事[114] 孔勇军离任董事[114] 崔丽婕离任监事[114] - 2021年半年度公司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116] - 公司报告期内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17][118] 环保与合规 - 公司生产经营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主要污染物为废水废气噪音及固体废弃物[119][120][121] - 公司生产过程中生活污水接管汇入当地污水厂集中处理[119] - 公司厂界噪声排放达到国家标准昼间≤65dB(A)夜间≤55dB(A)[120] - 公司金属边角料收集后出售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处置[120] - 公司报告期内未因环境问题受到重大行政处罚[120][121] - 公司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43] - 公司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情况[143]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43] - 公司报告
艾隆科技(688329) - 2021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