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1年营业收入9.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57%[21][22] - 公司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为91,092.0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0.57%[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74.4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4%[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744,800元同比下降23.40%[81] - 主营业务收入908,889,600元同比增长41.17%[86] - 公司营业收入910,920,747.11元同比增长40.57%[81][84] - 基本每股收益0.73元/股,同比下降39.17%[22][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04%,同比下降9.14个百分点[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609,948,755.96元同比增长53.41%[83][84] - 研发费用同比去年增长22.50%[33] - 研发费用74,443,416.21元同比增长22.50%[84][8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2.50%至74,443,416.21元[100] - 销售费用113,467,312.43元同比增长64.28%[83][8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4.28%至113,467,312.43元[100] - 材料成本占总成本87.19%,同比增长55.46%[93] - 制造费用同比增长78.05%[93] - 半导体设备制造费用同比增长164.47%至5,636,433.73元[9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和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374.0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4.95%[21][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3,740,262.75元同比下降574.95%[84][8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740,262.75元,同比下降575.05%[102]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254.14万元人民币,显著改善[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6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15%[22] - 总资产14.8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46%[22] - 总资产同比增长36.46%至14.89亿元,主要由于在建工程及应收账款增加[105] - 应收账款净额515,094,700元存在坏账风险[77] - 应收账款净额同比增长30.66%至515,094,704.22元,占总资产34.60%[103]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9.78%至239,302,525.99元[103] - 存货净额同比下降6.39%至230,984,565.52元[103] - 其他流动资产同比增长938.19%至18,490,144.42元[103] - 在建工程净值同比激增6,926.72%至2.61亿元,因惠州深科达和深圳深科达在建项目增加[105] - 长期待摊费用同比下降70.98%至93.39万元,因厂房装修费和消防工程款摊销[105] - 其他非流动资产同比下降97.23%至170.24万元,因预付工程款转为在建工程[105]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2.18%至4,183.07万元,因预收合同订金增加[105] - 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增长33.16%至2,464.35万元,因项目奖金及提成增加[105] - 其他流动负债同比激增1,307.77%至5,313.21万元,因银行承兑汇票已背书但未到期金额增加[105][106]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116.77%至4,889.80万元,因惠州深科达长期资产构建项目借款[10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半导体设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0.14%[22] - 半导体设备营业收入为27,736.0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0.14%[32] - 半导体设备营业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130.14%[88][90] - 半导体类设备销售量948台,同比增长178.82%[91] - 平板显示类设备营业收入5.1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56.77%[88][90] - 专用设备制造营业收入87.71亿元,同比增长42.36%[88][89] - 摄像模组类设备销售量20台,同比下降44.44%[92] - 直线电机业务开始进军锂电设备市场[32] - 公司半导体测试分选一体机出货量位居国内市场前列[50] - 公司转塔式测试分选一体机实现0.01mm误差精度等级[44] - 公司具备OLED/LCD显示器件后段制程主要工序设备生产能力[49][50] - 公司直线电机业务自2016年启动,通过7年发展获国内品牌优势[45] - 公司已在MiniLED显示设备领域实现向知名客户交付并销售产品[52]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平板显示模组设备业务在台湾、东南亚等地区进一步布局[32]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3.46亿元,同比增长30.82%[89] - 华中地区营业收入6890.2万元,同比增长281.87%[89] - 境外营业收入3642.94万元,同比增长16.5%[8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市场前景与行业趋势 - 全球Mini-LED背光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1.5亿美元增至2024年23.2亿美元,年增速超140%[43] - 2020年全球新增半导体产线62条中42%位于中国大陆(26条)[44] - 2022年全球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预计达56.12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预计103.22亿元[44] - 国内直线电机市场保持20%以上增速,国外品牌占比超60%[45] - 平板显示技术迭代推动Mini-LED/Micro-OLED检测设备需求增长[43] - 半导体分选机需满足0.01mm精度要求及高速定位控制[44] - 2020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712亿美元,同比增长19.06%,2015-2020年复合增速14.30%[53] - 2020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187.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26.26%,为全球第一大市场[53] - 2020年中国台湾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171.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24.16%[53] - 2021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1030亿美元,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53] - 封装测试环节设备市场约占半导体设备市场10%[53] - 先进封装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288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422亿美元,占比从42.6%提升至49.4%[53] - 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8,848亿元,同比增长17%[118] - 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销售额为2,509.5亿元[118] - 先进封装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300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475亿美元[120] - 2021年MiniLED背光出货量达到260万至300万台,占整体电视市场比重约1.2%至1.4%[63][6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公司战略与研发重点 - 公司专注于高端智能装备及其相关核心零部件领域[121] - 重点研发AMOLED柔性贴合、大尺寸高清显示贴合、高精度3D曲面贴合、车载显示器件组装、5G通信、半导体自动化封测、摄像头微组装、智能装备关键零部件等技术[123] - 借助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伸生产线并加快新产品研发进度[123] - 加强品牌建设并巩固现有客户合作关系[125] - 扩大研发过程通用化、模块化比例以提升研发质量和效率[126] - 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并建立多层次人才梯队[127] - 公司建立数字系统管理平台提升经营数据传递效率与决策效率[16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技术与研发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8.17%,同比下降1.21个百分点[22] - 研发投入总额为7444.34万元,同比增长22.5%[6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17%,同比下降1.21个百分点[61]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17%[70] - 新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软件著作权10项[59] - 公司新增74项专利和10项软件著作权[71] - 精密视觉对位技术对位精度达±3μm[56] - 胶量控制技术实现胶量精密控制至±6pL[56] - 压力精密控制技术精度达±0.1N[56] - 高精度预压点亮技术实现±5μm对位精度和±2N力控,30μm pitch时点亮成功率99%[15] - 金线自动光学技术将误判率降至0.5%以下,漏判率保持0.003%[17] - 新型直线电机技术推力波动控制在±3%以内,效率提升约10%[16] - 4轴精度补偿技术实现折弯重复精度±30μm[8] - 高精度贴合技术实现±30μm贴合精度[9] - 真空应用技术可在5秒内使真空值小于10pa[1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投资与子公司 - 公司对矽谷半导体增资480万元,持股30.0014%[108] - 报告期内设立三家控股子公司,总投资额1,170万元,涉足数码喷绘、编码器及机器视觉领域[108][109] - 深科达半导体公司注册资本410.256万元,持股比例60%[111] - 深科达微电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持股比例60%[111] - 惠州深科达公司注册资本13,500万元,持股比例100%[111] - 线马科技报告期内净利润为1,687.64万元[111] - 深科达半导体报告期内净利润为3,635.33万元[111] - 深科达微电子报告期内净亏损252.41万元[111] - 惠州深科达报告期内净亏损55.80万元[111] - 车载显示器件贴合自动化生产线项目总投资规模为500.00万元,本期投入138.94万元,累计投入440.79万元,贴合良率目标≥99.5%[63] - 全自动大尺寸显示偏贴生产线项目总投资规模为450.00万元,本期投入30.30万元,累计投入399.82万元,贴合效率目标为12秒/片[63] - SKD972测试分选机项目总投资规模为370.00万元,本期投入276.87万元,累计投入276.87万元,最高产能目标为70,000单位/小时[63] - 振动盘项目总投资规模为180.00万元,本期投入138.44万元,累计投入138.44万元,旨在通过自主研发替代外购以降低成本[63] - AC脱泡机项目总投资规模为150.00万元,本期投入107.56万元,累计投入107.56万元,压力精度目标≤±0.2kg/cm²[63] - Notebook2DBLU显示器件研发测试设备项目总投资规模为600.00万元,本期投入56.51万元,累计投入56.51万元,贴合良率目标≥99.0%[63] - Monitor2DBLU显示器件研发测试设备项目总投资规模为800.00万元,本期投入56.54万元,累计投入56.54万元,贴合效率目标为12秒/片[65] - TV2DBLU显示器件研发测试设备项目总投资规模为600.00万元,本期投入46.07万元,累计投入46.07万元,贴合效率目标为20秒/片[65] - 镜座贴合机项目总投资规模为600.00万元,本期投入162.99万元,累计投入162.99万元,X/Y重复精度目标为±0.02mm[65] - 板级封装固晶机研发项目投入150万元,技术指标包括位置精度≤±10微米,角度精度≤±0.2º[66] - AOI芯片检测设备研发项目投入146.27万元,技术指标包括缺陷尺寸<2um,漏检率<0.05%,误检率<0.05%[6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且不存在监管部门要求整改问题[129] - 控股股东未干预公司决策和经营活动且无资金占用行为[130] - 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防止内幕交易[131] - 公司2021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获得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65] - 公司建立针对子公司的内控管理制度及重大事项披露机制[163][164] - 公司2021年共召开11次董事会会议,其中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11次[147] - 公司董事黄奕宏、张新明、郑建雄、黄宇欣、李建华均亲自出席全部11次董事会会议[147] - 审计委员会在2021年召开4次会议,审议包括年度报告、财务决算、利润分配等关键议案[149] - 公司2021年4月15日董事会审议通过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及续聘审计机构等17项议案[146] - 公司2021年10月22日董事会通过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议案[146] - 公司2021年8月26日董事会审议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深科达半导体实施股权激励计划[146] - 公司2021年12月20日董事会通过投资直线电机伺服驱动项目和机器视觉项目[146] - 公司2021年6月24日董事会通过增资深圳市矽谷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的议案[146] - 公司2021年9月15日董事会通过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的议案[146] - 公司2021年8月17日董事会同意向控股子公司提供财务资助暨关联交易[146] - 审计委员会2021年8月23日审议半年度报告及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150] - 审计委员会2021年10月21日审议第三季度报告、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150] - 战略委员会2021年10月21日审议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议案[152] - 薪酬委员会2021年4月15日召开会议审议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0年度薪酬及2021年度薪酬调整议案[151] 其他重要内容:股东回报与分红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0元(含税),总股本81,040,000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7,018,400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30.53%[6]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0元(含税),总股本81,040,000股[159] - 现金分红总额17,018,400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53%[159] - 公司规定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182] - 2020年派发现金红利2431.2万元[191] - 2021年拟派发现金红利1701.84万元[191] 其他重要内容:人员与薪酬 - 公司员工总数为975人,其中研发人员240名[72] - 研发人员数量为243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24.62%[6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6362.66万元,平均薪酬为26.18万元[68]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博士2人,硕士12人,本科118人,专科105人,高中及以下6人[68]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105人,30-40岁124人,40-50岁11人,50-60岁1人,60岁及以上2人[68] - 研发人员数量较上期减少58人,占比下降4.91个百分点[68] - 母公司及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总数989人,其中母公司559人,主要子公司430人[155]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243人,销售人员325人,技术人员243人,财务人员22人,行政人员35人,其他管理人员121人[155] - 员工教育程度:博士2人,硕士16人,本科193人,大专及以下778人[155] - 劳务外包总工时391,960.63小时,支付报酬总额20,831,355.09元[158] - 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奕宏持股13,359,716股,年度内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57.53万元[135] - 董事兼副总经理张新明持股3,350,900股,年度内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55.04万元[135] - 董事郑建雄持股0股,税前报酬总额65.44万元[135] - 独立董事黄宇欣税前报酬总额6.5万元[135] - 独立董事李建华税前报酬总额6.5万元[135] - 监事会主席陈德钦税前报酬总额37.78万元[135] - 职工代表监事覃祥翠税前报酬总额34.87万元[135] - 监事丁炜鉴税前报酬总额0元[135] - 副总经理秦超持股332,000股,年度内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69.09万元[135] - 机器视觉业务负责人杨杰持股从0增至300股,变动原因为看好公司发展,税前报酬总额66.28万元[135]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332.74万元[144]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252.25万元[144]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决策程序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查及股东大会审议确定[144] - 公司董事(除独立董事外)、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执行年薪制,由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组成[144] - 核心技术人员的薪酬由月度薪酬和项目奖金两部分组成[144] - 公司独立董事的津贴标准由董事会制订预案,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44]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际支付与披露情况一致[144] - 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经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查后,由公司董事会审议确定[144] - 监事的薪酬由公司股东大会审议确定
深科达(688328)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