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49亿元[2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1.47亿元[2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54%[24][27] - 公司云产品收入为1.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52%[27][28] - 公司云服务收入为6829.3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8%[27][29]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47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4][30] - 公司2021年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一季度增长17.77%[27][28]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868.36万元,同比增长72.54%[131] - 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88%[131] - 云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26.52%[132] - 软件产品收入中QingCloud云平台营业收入为1029.74万元,同比下降52.40%[132] - 战略软件营业收入为1144.26万元,同比增长1771.23%[133] - 超融合系统营业收入为12276.45万元,同比增长222.79%[134] - 2020年上半年某单一大额软件项目收入为1452.64万元[132] - 2020年上半年软件收入占公司全年软件收入近六成[132] - 超融合系统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276.45万元,同比增长222.79%[140] - 分布式存储产品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90.16万元,同比增长234.82%[136][140] - 服务及其他收入2021年上半年为898.40万元,同比下降20.67%[139][140]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总收入24,868.37万元,同比增长72.54%[145] - 2021年上半年净亏损14,685.07万元,扣非后净亏损15,330.77万元[145] - 公司营业收入24868.36万元,同比增长72.54%[149][15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685.07万元,亏损同比增加6947.31万元[149] - 云产品收入18039万元,同比增长126.52%[151] - 战略软件收入同比增长1771.23%,容器和多云管理平台销量拉动[151]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1.73%,同比下降7.91个百分点[27][28] - 公司云产品毛利率为14.05%,同比下降27.96个百分点[27][28] - 公司云服务毛利率为-30.82%,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27][29]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4.90%,同比减少0.45个百分点[25] - 营业成本24439.28万元,同比增长87.63%[150] - 销售费用5621.72万元,同比增长101.20%[150][152] - 研发费用6191.69万元,同比增长69.49%[150][152]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6191.69万元,同比增长69.49%[105] - 研发投入总额为6191.6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4.90%[105] -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增加主要因扩招导致职工薪酬同比增长91.85%[106]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12亿元[22]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42.3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30] - 公司2021年6月30日总资产为人民币10.19亿元[22] - 公司2021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币12.64亿元[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42.34万元,同比减少6536.26万元[150][153] - 货币资金25872.83万元,同比增长260.08%,主要因IPO募集资金入账[155] - 交易性金融资产38170.22万元,同比增长1766.11%,主要因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投资产品[155] - 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余额为-50,914.21万元[144] 业务线表现:云产品 - 云产品收入包含软硬一体化产品及售后支持服务[51] - 云产品成本主要为服务器硬件采购及外包开发成本[51] - 云产品销售以渠道经销为主[62] - 渠道销售通过总经销商管理二级经销商账期及支付,降低公司资金风险[64] 业务线表现:云服务 - 云服务收入采用包年包月与弹性计费两种模式 弹性计费按小时结算[52] - 云服务成本包括IT基础设施折旧 数据中心电信资源采购 运营团队薪资及设备维保费用[53] - 云服务销售以直接销售为主[6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云计算定义为按使用量付费的ICT资源使用模式[12] - 公有云为云服务提供商部署IT基础设施并提供标准化IT资源的交付模式[12] - 私有云为云服务商为单一企业构建IT基础设施仅供内部使用的产品交付模式[12] - 混合云为用户同时使用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模式[12] - 桌面云为通过客户端或终端设备访问集中部署的虚拟桌面的应用[12] - IaaS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计算资源[12] - PaaS提供应用开发工具、运行环境及托管运维服务[12] - SaaS以订阅模式向客户提供云端应用程序[12] - 云网融合基于云专网提供云接入与基础连接能力[13] - 云网融合解决方案覆盖混合云/多中心互联/跨云互联3大场景[82] - 云平台发布新一代企业级云服务器e3和新一代裸金属云服务器[94] - 边缘计算平台EdgeWize升级至2.0版本,新增边缘本地控制台功能[96] - 云管平台iFCloud升级至3.0版本,采用插件化、低代码、云原生架构[97] - 推出云原生块存储QingStor NeonIO和分布式文件系统HydroFS[98][99] - 数据库产品家族新增云原生数据库RadonDB,全面支持容器化部署[100] - 发布安全中心1.0版本,提供云防火墙功能[113] - 发布超算EHPC服务及安全资源池产品[113] - 上线开源存储社区BeyondStorage,专注于跨云数据服务[115] - 本周期内新特性、功能优化、故障解除共计300余项[110] - 易捷版2.1.4版本功能优化、修复bug共10项[112] - 多云管理平台新发布约200个功能项[116][121] 研发投入与项目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2亿元人民币[10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研发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2.086亿元人民币[10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研发项目本期投入金额为6191.69万元人民币[109] - 公司IaaS基础设施服务平台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0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236.16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3612.44万元人民币[107] - 公司QingStor软件定义存储平台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0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749.57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3169.23万元人民币[108] - 公司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集群管理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5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567.83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2749.3万元人民币[109] - 公司全托管IoT物联网平台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5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434.28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276.43万元人民币[108] - 公司统一桌面云管理平台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2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222.49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990.2万元人民币[108] - 公司可自动分库分表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2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103.47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639.31万元人民币[108] - 公司Express易捷云平台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2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210.31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811.54万元人民币[107] - 2017至2020年累计研发投入2.40亿元,全部费用化[141] 知识产权与创新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新增发明专利2项 外观设计专利3项 软件著作权45项[89] - 公司累计拥有发明专利7项 外观设计专利11项 软件著作权84项[89] - 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7个,外观设计专利11个,软件著作权84个,其他作品著作权8个[103]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申请5个,获得2个;外观设计专利申请8个,获得3个;软件著作权新增15个,获得45个[103] - KubeSphere容器平台GitHub星标数超6500个分叉数超1000个[48] - KubeSphere全球贡献者数量增长450%独立IP下载数增长790%[49] - 云计算技术涵盖计算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分布式存储等9大核心技术领域[88] - 公司产品线覆盖公有云/企业云/分布式存储/容器平台等10类云服务[92] 市场地位与行业趋势 - 2020年公司在超融合整体市场份额为2.7%位列行业第七[41] - 2020年公司在对象存储市场份额为1.9%位列行业第六[42] - 2019年全球大型企业采用混合云比例为58%而中国仅占9.8%[44] - 公司进入计世资讯私有云厂商竞争力领导者象限[38] - 公司进入计世资讯混合云市场竞争力领导者象限[46] - 全球公共云服务支出2021年达3960亿美元,2022年预计增长21.7%至4820亿美元[69] - 2020年中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2091亿元,增速56.6%[69][79] - 2020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814亿元,同比增长26.1%[73][79] - 2020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1277亿元,同比增长85.2%[75][79] - 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2019年1883亿美元,预计2023年达3597亿美元,CAGR约18%[74] - 中国私有云部署比例2020年20.2%,预计2025年增至26.3%[70] - 全球容器编排市场规模2020年4.7亿美元,预计2024年达9.4亿美元,CAGR为20%[78] - 2022年全球超75%企业将运营容器化应用,2020年占比不足30%[78] - 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2083亿美元,增速放缓至13.1%[79] - 92%企业采用多云战略,其中混合云战略企业占比从58%升至82%[76] - 2020年边缘计算已应用企业占比4.9% 计划使用企业占比53.8%[83] - 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目标从2020年7.8%提升至10%[85] -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中30多个案例使用云计算技术[84] -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中近四成企业未明确战略 仅两成推进数字化文化落地[84] - 金融行业成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13个重点领域先行行业[86]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及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创远路36号院16号楼6层601室[18] - 公司法定代表人黄允松[17] - 公司股票简称青云科技代码688316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21] - 公司副经理马志强于2021年1月30日因个人原因离职[164] - 非独立董事杨子帆于2021年4月15日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职务[165] - 非独立董事李健全于2021年5月11日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职务[165] - 2021年6月8日股东大会补选吴廷彬和张忍为第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165] - 崔天舒辞去董事会秘书职务,仍担任董事及财务负责人[165] - 甘泉于2021年8月17日辞去副经理及核心技术人员职务,仍担任董事及技术委员会主席[165] - 共同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黄允松、林源、甘泉首次公开发行相关承诺履行状态为是[174][175][176] - 持有5%以上股份股东嘉兴蓝驰、天津蓝驰首次公开发行相关承诺履行状态为是[174][176] - 持有5%以上股份股东横琴招证首次公开发行相关承诺履行状态为是[174][176] - 持有5%以上股份股东山东吉富首次公开发行相关承诺履行状态为是[174][176] - 持有5%以上股份股东杨涛首次公开发行相关承诺履行状态为是[174][176] - 持有5%以上股份股东北京融汇首次公开发行相关承诺履行状态为是[174][176] - 持有5%以上股份股东苏州天翔首次公开发行相关承诺履行状态为是[174][176]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崔天舒等首次公开发行相关承诺履行状态为是[174] - 核心技术人员李威、廖洋首次公开发行相关承诺履行状态为是[176] - 公司分红相关承诺履行状态为是[175] 股份锁定与减持承诺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黄允松、林源、甘泉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77] - 若公司上市时未盈利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第4-5会计年度每年减持不超过股份总数2%[177]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78]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担任董事/高管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25%[178] - 一致行动人冠绝网络、颖悟科技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80] - 一致行动人承诺若上市时未盈利第4-5会计年度每年减持不超过股份总数2%[180] - 董事/高管崔天舒等人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81] - 核心技术人员李威、廖洋承诺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83] - 其他股东嘉兴蓝驰等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84] - 实际控制人黄允松、甘泉、林源承诺锁定期满后每年减持不超过上市前持股数量的10%[186] - 股东冠绝网络、颖悟科技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不超过上市前持股数量的100%[187] - 股东嘉兴蓝驰、天津蓝驰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不超过上市前持股数量的100%[189] - 股东横琴招证作为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长期持有公司股票[190] - 所有股东减持价格均承诺不低于发行价[186][187][189] - 通过集中竞价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公告减持计划[186][187][189] - 减持期限为减持计划公告后六个月内[186][188][190] - 如遇除权除息事项发行价和股份数量将相应调整[186][188][190] - 未履行减持承诺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186][188][190] - 减持需满足公司股价不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的条件[186][187][189] - 股份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上市前持股数量的100%[191] - 减持价格承诺不低于发行价[191][194][197] - 通过集中竞价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公告[191][194][197] - 减持期限为公告后六个月内[192][194][197] - 山东吉富承诺每年减持不超过上市前持股数量的50%[194] - 杨涛承诺每年减持不超过上市前持股数量的50%[197] - 持股比例不低于5%时需履行特殊披露义务[194][197] - 减持收益若违反承诺将归公司所有[192][195][198] - 减持需满足股价不低于最近审计每股净资产的条件[191][194][197] - 除权除息事项将调整发行价和股份数量[192][194][197] - 限售期限内不减持公司股票[200] - 限售条件解除后每年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上市前所持公司股份数量的100%[200] - 限售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根据二级市场价格确定[200] - 集中竞价交易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公告减持计划[200] - 集中竞价交易减持期限为公告后六个月内[200] - 其他方式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减持计划[200] - 减持实施完毕或时间区间届满后2个交易日内公告具体减持情况[200] - 派息送股等除权除息事项将相应调整发行价和股份数量[200] 运营与采购管理 - 非经营性物资采购中1万元以下采用部门自采购模式 超过1万元采用集体采购模式[57] - 供应商筛选对竞争充分产品优先考虑价格因素 通常选择两家以上比价并取最低价者[58] - 长期采购需求涵盖云服务自用硬件 电信资源及云产品自有品牌硬件设备[59] - 销售体系将客户分为关键客户与中小客户 关键客户按区域和行业维度分类服务[61] - 实施交叉销售策略[62] - 公司通过物联网及AI技术帮助客户建设节能数据中心,有效降低能耗[169] 人力资源与研发团队 - 研发人员数量为433人,占公司总人数的51.90%[12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5,753.63万元,平均薪酬为13.29万元[120]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20.32%,本科学历占比72.05%[120] - 年龄在20-30岁的研发人员占比55.89%,30-40岁占比40.42%[120] - 过去4年员工激励股份支付费用累计1.71亿元[141] 报告基础信息与声明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12]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8] - 公司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8] -
青云科技(688316) - 2021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