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燕麦科技(688312) - 2020 Q4 - 年度财报
燕麦科技燕麦科技(SH:688312)2021-04-22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36%至350,363,861.94元[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2.08%至102,281,552.96元[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4.45%至20,998,942.58元[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138.62%至1,207,279,716.12元[23] - 总资产同比增长133.71%至1,279,370,930.48元[23]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4.71%至0.81元/股[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7.73个百分点至11.86%[2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下降0.26个百分点至15.87%[24]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35,036.39万元,同比增长29.36%[8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28.16万元,同比增长12.08%[89] - 营业成本14110.04万元,同比增长30.37%,增速略高于收入增长[109][110] - 主营业务毛利率为59.73%,较上年同期减少0.31个百分点[110] - 财务费用680.9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77.51%,主要受人民币升值导致汇兑损失增加[109][1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99.89万元,同比下降84.45%[109][112]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177.51%,受人民币升值导致汇兑损失影响[1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84.45%,因采购成本增加及应收账款上升[129][130]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46.55%至4.14亿元,主要来自股票发行募集资金[13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334.35%至4.90亿元,因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增加[133]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78.33%至1.67亿元,受疫情导致设备验收延迟影响[133] - 存货同比增长115.65%至6991万元,反映订单提前备货需求[133] - 其他流动资产增至99,963,873.85元,同比增长7,567.94%,主要因债权类理财产品增加[135] - 固定资产增至16,140,494.13元,同比增长110.20%,因生产设备扩充[135] - 在建工程增至728,937.57元,同比增长379.80%,因扩产及厂房装修工程[135] - 无形资产增至4,686,183.23元,同比增长74.93%,因购买研发工具软件[135] - 应付账款增至11,636,802.20元,同比增长223.47%,因原材料备料增加[135] - 应交税费增至9,605,266.74元,同比增长429.01%,因销售增长导致增值税和所得税计提增加[135] 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总额为5559.71万元,同比增长27.30%[7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87%,同比下降1.59个百分点[70] - 研发费用为5,559.71万元,同比增长27.30%,占营业收入比重15.87%[90] - 研发费用5559.71万元,同比增长27.30%,主要因研发人员增加及薪酬增加[109][11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7.30%至5559.71万元,系增加研发人员投入所致[128] - 研发费用2020年为5559.71万元占营业收入15.87%[152] - 研发项目总投入资金2910.58万元[7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测试治具、自动化测试设备和智能化视觉检测设备三大类[35][36] - 自动化测试设备收入29957.86万元,同比增长33.94%,毛利率59.86%[110][113] - 自动化测试设备生产量3091台,同比增长102.95%;销售量2892台,同比增长63.02%[114] - 自动化测试设备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42.38%至1.03亿元,占总成本73.05%[117] - 制造费用同比下降40.44%,主要因生产效率提升及水电费减免[117][118] - FPC表面缺陷检测设备已向日本旗胜小批量供货,FPCA设备仍处于研发阶段[97] - 测试设备覆盖芯片级/模组级/整机级产品[149] 各地区表现 - 内销收入32341.58万元,同比增长32.75%,毛利率58.95%[110][113] - 境外资产3981.28万元占总资产比例3.11%[81] - 越南办事处扩大本地化技术服务团队[15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盈利模式分为新制设备销售和改制设备改造两种方式[37] - 研发模式采用主动研发和需求响应式研发相结合的方式[38][39][40] - 采购模式采用"以产定购、标准件安全库存"方式[41] - 生产模式采用"以销定产"的轻资产运营模式[43][44] - 销售模式采用直销方式,定价采用"成本加成"模式[45] - 公司收入高度依赖苹果产业链,苹果相关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98] - 下游应用领域集中于以苹果为主的消费电子领域[99] - 受苹果公司增速及FPC需求限制,公司收入增长市场空间有限[99] - 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因下游FPC行业集中度及公司产能不足优先满足优质客户所致[100] - 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但面临下降风险,因竞争对手增多及行业竞争加剧[100] - 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存在明显季节性波动,主要集中在下半年验收确认收入[101] - 公司享受15%所得税优惠政策,子公司燕麦软件享受两免三减半税收优惠[102] - 2020年签署销售订单4.26亿元(含税),同比增长46.39%[89] - 规划长江流域第二基地及华东华中研发中心[151] - 拓展5G射频/SiP芯片测试/汽车电子新领域[150] - 客户群涵盖华为/小米/OPPO/VIVO等消费电子品牌[155] - 实施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保留核心人才[153] - 公司承诺加快募投项目投资进度以尽快实现预期效益[179] - 公司承诺加强募集资金管理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79] - 公司承诺严格执行分红政策以保障股东利益回报[179] 研发与技术能力 - 研发投入最近三年分别为4124.83万元、4367.41万元和5559.7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6.91%、16.13%和15.87%[96] - 公司新增研发人员61人,同比增长34.86%[71] - 公司拥有专利59件,软件著作权54个[68] - 核心技术包括7项自主研发技术(线针针模/机器视觉对位/高精度转盘等)[54] - 6项核心技术处于批量使用阶段 1项(AI外观缺陷检测)处于试运行阶段[54] - 公司研发100um线针针模技术,适用于0.175mm间距连接器测试,一次通过率达98.5%以上[56][63] - 公司金手指对位技术实现pin宽0.035mm、pitch 0.07mm高密度自动对位[56] - 转盘技术实现旋转定位精度±15弧秒,500mm盘面动态平面度达0.005mm[57] - 开放环境声学测试技术检测最小SMT焊接断环达10°以内,准确性99.8%[59] - 开放环境温控技术实现温度范围20~60℃,精度±0.1℃,单循环耗时15秒[60] - 外观缺陷检测技术可识别最小0.0175mm缺陷,检出率99%,漏检率<0.1%[60] - 智能标注算法成功率提升至90%,加速人工智能方案部署[61] - 立体B2B连接器测试通过率达98%以上[63] - 单PCS流水线系统实现多工序自动化,提升FPC行业生产效率[58] - 柔性流水线控制技术标准化测试工序接口,支持非测试类设备接入[59] - 超细PCB金手指自动对位测试系统一次测试通过率达99.5%以上[65] - 5G毫米波天线测试模组一次测试通过率达98%以上[66] - 缺陷智能标注算法成功率提高到90%[65] - 5G传输线测试隔离度达到-60dB@10Ghz[66] - 射频测试模组插入损耗不超过-10dB@40GHz[66]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22个,获得22个[68] - 45um超细PCB金手指自动对位测试系统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150万元,本期投入89.78万元,累计投入89.78万元,对位成功率目标大于99.8%[74] - SiP自动化测试系统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380万元,本期投入58.74万元,累计投入58.74万元,支持多PCS测试可达32 site[74] - 胶带剥换精密贴合的联动测试自动化设备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00万元,本期投入58.6万元,累计投入58.6万元,撕膜成功率目标达到99.9%[74] - 基于机械联动和视觉纠偏技术的贴膜设备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00万元,本期投入40.59万元,累计投入40.59万元,贴膜成功率目标达到99.8%[74] - 基于旋转测试平台的串形式流水线自动化设备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650万元,本期投入84.86万元,累计投入84.86万元,上料机上下料成功率目标达到99.9%[75] - 基于图像识别算法的MEMS MICPHONE音孔中灰尘检测设备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650万元,本期投入98.19万元,累计投入224.1万元[75] - 音频测试系统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600万元,本期投入189.22万元,累计投入189.22万元,测试通过率目标达到99%以上[75] - 多工站多制程的六工位转盘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500万元,本期投入155.78万元,累计投入155.78万元,转盘重复定位精度目标15弧秒[75] - 70um线针精密针模技术在FPCA测试中的应用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800万元,本期投入161.42万元,累计投入477.69万元,测试准确率目标大于99%[75] - 研发人员数量23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36.53%[8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4496.04万元[80] - 研发人员共计236人,占公司员工总数36.53%[86][94] - 91.95%的研发人员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94] - 成功研发适用于0.175mm间距产品的100um探针针模技术[91] - 实现PIN间距0.175mm测试准确率大于99%[76] - 实现43.5GHz高频RF生产测试应用[77] - 实现测试通过率达到99%以上[77] - 运动平台精度1-3微米加速度大于10g覆盖70%以上测试项目[77] - 非预定任务外观缺陷识别率高于90%漏失率0.1%以下[77] - 软硬件研发时间缩短到2个工作日[77] - 5G毫米波天线测试技术试产测试通过率达98%[92] - 人工智能缺陷智能标注成功率提高到90%[92] - 拥有授权专利59项目标年新增专利20项以上[152] 行业与市场环境 - 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业市场规模2017年约15000亿元 2018年超过17000亿元[47] - 预计到2024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9.70%[47] - 2019年全球FPC产值123.9亿美元 预计2020年达129.37亿美元 同比增长4.41%[48] - FPC占印制线路板总产值份额达20.2%[48] - 公司客户覆盖全球前十大FPC企业中的八家[50] - 公司已成为苹果、谷歌等全球消费电子领先品牌供应商[50] - 电子产品呈现小型化、集成化、高精度和高稳定性发展趋势[52] - 半导体产业在国内蓬勃发展 带动智能装备需求增长[52] - 公司客户包括苹果公司AAPL.O谷歌公司日本旗胜鹏鼎控股002938.SZ东山精密002384.SZ住友电工日本藤仓和永丰集团等全球前十大FPC生产企业[12]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3.00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人民币43043608.8元含税[6] - 公司总股本为143478696股[6] - 公司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公司负责人刘燕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邝先珍及会计机构负责人邝先珍声明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6]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9] - 公司股票代码为688312,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燕麦科技[20] - 公司聘请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会计师事务所,签字会计师为李立影和李凤[21] - 公司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持续督导期间至2023年12月31日[21]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邝先珍,证券事务代表为李元,联系电话0755-23243087[18]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19] - 公司子公司包括深圳市派科斯科技有限公司燕麦电子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深圳市燕麦精密机械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燕麦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和苏州市麦菁科技有限公司[12] - 2020年现金分红总额为4304.36万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42.08%[162] - 2020年半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2869.57万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87.98%[162] - 2018年现金分红总额为1291.30万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19.52%[162] - 公司规定现金分红比例最低不少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10%[157]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到80%[158]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到40%[158]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到20%[158] - 重大资金支出指未来12个月内累计对外投资超过最近审计总资产30%且超3000万元[159] - 2019年未进行普通股现金利润分配[162] - 利润分配政策变更需经股东大会表决权2/3以上通过[160] - 核心技术人员每年限售期满后可减持不超过上市时所持发行前股份总数的25%[165] - 股东素绚投资等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发行前股份[165] - 若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股东素绚投资等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65] - 股东素绚投资等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65] - 股东武喜燕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发行前股份[167] - 股东君联慧诚等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发行前股份[167] - 所有股东减持前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持股低于5%除外)[165][167] - 公司存在重大违法退市情形时相关股东承诺不减持股份[165][167] - 未履行承诺所得收入将归公司所有并在5日内支付[165][167] - 未履行承诺造成损失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65][167] - 公司股票上市后12个月内控股股东及董监高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69] - 若违反减持承诺所得收入将归公司所有并在5日内支付至公司指定账户[169] - 上市后3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上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时将启动股价稳定措施[171] - 股价稳定措施顺序为利润分配/转增股本→公司回购→控股股东增持→董监高增持[171] - 公司回购股份资金累计不超过IPO募集资金净额[172] - 单次回购资金不低于上年度归母净利润5%且不高于10%[172] - 单一会计年度稳定股价资金总额不超过上年度归母净利润30%[172] - 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时价格不得为当日涨幅限制价格[171] - 以要约方式回购时价格不低于公告前30日加权均价且不低于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171] - 回购方案需经股东大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171]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单次增持资金不超过上一年度现金分红(税后)的30%[174]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年度增持资金合计不超过上一年度现金分红(税后)的60%[174]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单次增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174]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单次增持资金不超过上一年度领取现金薪酬总和(税后)的30%[176]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年度增持资金不超过上一年度领取的现金薪酬[176] - 增持价格不高于每股净资产值(以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为准)[174][176] - 触发增持情形后应在10个交易日内启动决策程序[174] - 依法办理手续后应在2个交易日内启动增持方案[174] - 增持方案实施完毕后应在2个交易日内公告股份变动报告[174] - 稳定股价措施触发后控股股东及董监高不因职务变更或离职而拒绝实施[176] - 控股股东承诺不滥用地位干预公司经营或侵占公司利益[182] - 控股股东承诺促使公司填补即期回报措施的实现[182] - 控股股东承诺支持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