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1亿元[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45.67万元[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23.45万元[13] - 营业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3.27%[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7.29万元,同比下降55.42%[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68.12万元,同比下降60.39%[19] - 营业收入为13,322.29万元,同比增长3.27%[10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7.29万元[10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68.12万元[10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322.29万元,同比增长3.27%[121][1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7.29万元,扣非净利润768.12万元[121]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13.98%,同比增加3.96个百分点[19] -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1660.29万元,同比增长80.03%[19]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570.12万元,同比增长44.12%[19] -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1,660.29万元,同比增长80.03%[108]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570.12万元,同比增长44.12%[108] - 研发投入合计1,862.2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98%[109] -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1660.29万元,增长80.03%,主要因职工薪酬及股份支付增加[121][122][124]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570.12万元,增长44.12%,因研发项目投入增加[121][122][124]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0.09%,因部分订单成本控制有效[122][123] - 研发投入1862.2万元占营业收入13.98%[112] 财务表现: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00万元[1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13]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1元[1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56%[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06.32万元,同比下降44.29%[19] - 基本每股收益0.13元/股,同比下降53.57%[19] - 稀释每股收益0.13元/股,同比下降53.57%[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09元/股,同比下降60.87%[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44.29%至1606.32万元,因税费支付增加[122][124] - 汇兑损失2021年71.05万元,2022年上半年6.75万元[120] - 固定资产增长412.99%至2.24亿元,因募投项目厂房转入[127] - 在建工程下降78.05%至3844.79万元,因部分工程转入固定资产[127] - 合同负债增长34.93%至4855.35万元,因预收款金额较高[127]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6350.36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2.5%(707.48万元)[13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4350万元,较期初增长8.7%(347.43万元),贡献利润36.93万元[133]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2020.36万元,较期初增长21.7%(360.05万元)[133] - 2021年毛利率50.12% 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53.26%[114]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13010.19万元占流动资产22.18%占总资产14.34%[114] - 账龄一年以内应收账款10579.17万元占比81.31%[114] - 存货账面价值12167.68万元占流动资产20.74%占总资产13.41%[114] 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用耗材智能装备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安全输注类和血液净化类设备[25] - 公司智能装备主要用于自动化组装检测医用耗材,替代人工生产[25] - 国内80%以上的中大型医用高分子耗材生产企业为公司客户[45] - 2019、2020、2021年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同行业持续排名第一[45] - 公司产品获评2017年、2020年国内首台(套)产品[42] - 公司产品获评2021年省内首台(套)产品[42] - 公司被评为2019年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3]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为医用耗材智能装备[80] - 公司深耕医用耗材智能装备领域十多年,是国内生产医用耗材智能装备的领先企业[77] 研发与技术 - 新提交专利申请72个,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5个[43] - 新增获批专利授权66个,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个[43] - 软件著作权新增申请5个并新增获批5个[43] - 累计获批专利授权304个,其中发明专利156个,实用新型专利146个,外观设计专利2个[43] - 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43个[43]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79个,获得专利授权78个[83] - 累计专利申请总数达555个,累计获得专利授权378个[83] - 新增发明专利35个,累计发明专利294个,获得授权156个[83] - 新增实用新型专利37个,获得授权63个,累计申请177个,授权146个[83] - 新增软件著作权5个,累计软件著作权43个[83] - 新提交专利申请72个,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5个[109] - 新增获批专利授权66个,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个[109] - 累计获批专利授权304个,其中发明专利156个[109] - 高速多料道自动供料技术已获得知识产权40项,其中发明专利24个,实用新型16个,另有9个发明专利处于实质审查阶段[78] - 医用软导管定型技术已获得知识产权27项,其中发明专利13个,实用新型14个,另有6个发明专利处于实质审查阶段[78] - 二次塑形技术已获得知识产权6项,其中实用新型6个,另有3个发明专利处于实质审查阶段[78] - 曲面溶剂粘结技术已获得知识产权17项,其中发明专利15个,实用新型2个,另有2个发明专利处于实质审查阶段[78] - 软粘医用耗材组装技术已获得知识产权22项,其中发明专利15个,实用新型7个,另有2个发明专利处于实质审查阶段[78] - 透析器封装组装技术已获得知识产权6项,其中发明专利2个,实用新型4个,另有发明专利处于实质审查阶段[78] - 公司核心技术针对透析膜封装过程中堵孔和散膜问题,不良率均控制在0.1%[78] - 研发建立多功能高精度视觉实时在线检测分析平台,拥有相关专利4个(发明专利1个,实用新型3个),另有4个发明专利处于实质审查阶段[80] - 透析器湿水测试干燥技术相关专利3个(发明专利1个,实用新型2个),另有1个发明专利处于实质审查阶段[79] - 透析膜性能指标控制技术相关发明专利1个处于实质审查阶段[79] - 透析膜相变成型控制系统相关专利2个(实用新型2个),另有1个发明专利处于实质审查阶段,1个实用新型处于受理阶段[79] - 研发投入总额为1862.2万元,同比增长44.12%[86][87]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862.2万元,上年同期为1292.08万元[86]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98%,较上年同期增加3.96个百分点[86] - 研发投入增长主要由于研发项目开展导致直接材料投入与研发薪酬增多[87]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7,545万元人民币[94] - 研发费用资本化金额为1,120.65万元人民币[94] - 研发人员数量为111人,占总员工比例18.38%[99]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759.71万元人民币,人均薪酬7.20万元[99] - 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71.17%(79人)[97]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43.24%(48人)[97] - 新冠抗原试剂盒自动化研发项目投入120万元[92] - 透析器工艺改进项目投入190万元[92] - 中空纤维膜纺丝芯液浓度自动配比系统研发投入400万元[21] - 隐形眼镜生产设备相关研发项目总投入410万元(三项合计)[23][24][25]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11人,多数为本科学历及以上[100]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56项,实用新型专利146项,软件著作权43项[100] - 高产能预灌封注射器清洗包装线本期投入263.67万元,累计投入1368.14万元[90] - 胰岛素笔自动组装工艺研发项目本期投入31.99万元,累计投入73.96万元[90] - 血液灌流器树脂无损灌装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00万元,本期投入36.68万元[90] - 干湿法纺丝成型的研究项目本期投入29.03万元,处于开发阶段[91] - 丝束烧结新工艺研发项目本期投入19.47万元,烟雾收集率目标达95%以上[91] - 脉冲焊接在医疗耗材焊接领域应用开发项目本期投入38.84万元,累计投入70.76万元[90] 生产与运营改进 - 留置针自动组装机改造后废品率从≤1%-1.5%降至≤0.0001%[101] - 导管装配工艺改造后废品率从≤1%-2%降至≤0.1%[102] - 注胶分配结构优化后不良率从≤0.1%降至≤0.0001%[102] - 安全采血针自动组装机改造后废品率从≤0.1%降至≤0.05%,胶水使用量减少20%[102] - 延长管自动组装机改造后扎带废品率从≤0.15%降至≤0.05%,成本降低50%[102] - 中空纤维膜纺丝生产线改造后减少材料浪费约2.8%[103] - 高速胰岛素针自动组装机产能从25000pcs/h提升至30000pcs/h,OEE从85%提升至95%[103] 子公司与投资表现 - 控股子公司玉环聚骅公司实现净利润80.64万元,净资产为-2.21万元[135] - 控股子公司天津迈得公司净亏损130.27万元,净资产为-212.26万元[135] - 德国迈得公司净亏损41.94万元,净资产为-531.65万元[135] - 慧科智能公司净亏损118.23万元,净资产为-427.42万元(注:2022年7月已剥离)[135][136] - 公司以30万元转让慧科智能公司69%股权予自然人邱昱坤等[143] - 公司投资威高自动化1041万元人民币认购其51%股权[197]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2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36] - 2022年上半年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36] - 2018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超1.51万亿元[36] - 预计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将超2.6万亿元[36] - 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36] - 2021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9%[36] - 2021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44.9%[36] - 202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30,935个较上年增加8,013个床位总数944.84万张较上年增加34.77万张[46] - 2021年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398.3万人较上年增加50.8万人[46] - 2020年全球医疗器械产业规模4,935亿美元同比增长8.96%预计2024年达5,945亿美元2017-2024年复合增长率5.60%[47] - 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规模7,721亿元同比增长21.76%预计2022年超9,000亿元[47][48] - 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细分市场中医疗设备规模4,556亿元占比59.01%高值医用耗材1,305亿元占比16.90%低值医用耗材970亿元占比12.56%体外诊断890亿元占比11.53%[48][49] - 2020年高值医用耗材细分市场中血管介入规模418亿元同比减少12.92%骨科植入342亿元增长12.5%电生理与起搏器95亿元增长21.79%[49] - 中国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50%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43家[50] - 中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5%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5%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50] - 规划到2025年医疗装备全产业链优化升级6-8家企业跻身全球医疗器械行业50强[51][52] - 消费品工业领域目标培育20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打造200家百亿规模知名品牌[53] - 2021年6月国家药品集采规模预计超过600亿元,平均药品降价56%[58] - 2025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预计达8332亿元,2018-2025年复合增长率18%[62] - 2025年注射类医美器械市场规模预计达99.7亿元,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19.9%[63] - 2018-2023年中国非手术类医美市场复合增速预计达23%[65] - 医疗器械违法最高处罚可达货值金额30倍罚款[55] - 2022年底目标实现每个省覆盖350个以上药品品种和5个以上高值耗材品种[59] - 2019年中检院批签发疫苗5.7亿支/瓶,2020年增至6.5亿支/瓶[65] - 2016-2020年注射类医美器械市场规模从27.8亿元增长至50.4亿元[63] - 沃森生物Hib疫苗预灌封装占比从2013年38.9%提升至2019年64.3%[65] - 医美市场未来五年复合增速预计达27.7%[60] - 预充式冲管注射器需求量预测达26亿支以上[67] - 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中国新发457万例[70] - 中国慢性肾病患病率10.8%,2021年患者超1.53亿人[72] - 2016-2019年血液透析患者年均复合增长率12%,2019年达63.3万人[72] - 2020年血液透析患者69.27万人,新增14.35万人[72] - 每位ESRD患者年透析费用约6-10万元[72] - 2018年底独立血液透析中心559个,较2015年增长459%[73] - 2020年血液净化类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97亿元,同比增长19.75%[73] - 2020年胰岛素及其类似药销售额近270亿元,同比增长7.91%[74] - 全球胰岛素笔年需求量约13亿支,诺和诺德市场份额超60%[75] 销售与客户 - 公司采用直销销售模式,营销中心负责客户接洽及售后维护[32] - 报告期内向威高集团及其控制企业销售产品发生关联交易75.3万元人民币[199] - 公司2022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为4500万元人民币不含税[199] 税务与政策 - 公司享受15%所得税优惠及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115] - 出口货物退税率13%[115] - 子公司适用小微企业所得额100万内部分按25%计入后20%税率再减半征收[115] 法律与合规 - 与叙利亚客户ARSMED签订243万美元合同存在纠纷[117] - 收到ARSMED预付款41万美元计入合同负债未确认收入[117]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且未因违反环保法规受到处罚[149]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96] - 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失信行为[196] 股权激励与公司治理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62名对象授予117万股,占总股本1.4%[146]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29万股,占总股本0.35%[146] - 所有承诺事项在报告期内均得到及时严格履行[154][156] - 控股股东及董事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自2019年4月30日起36个月[154] - 核心技术人员股份限售承诺涉及林军华等4人[154]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关于同业竞争的承诺持续有效履行[156] - 分红承诺在约定期限内得到履行[156] - 董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58][160] - 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58][160][161] - 首次公开发行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发前股份[157][159] - 稳定股价回购单次资金不低于前一年度归母净利润5%且不低于500万元[163] - 年度回购资金不高于前一年度归母净利润20%且不高于2000万元[163] - 三年内回购资金总额不超过IPO募集资金净额50%[163] - 回购价格不超过每股净资产110%[163] -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需在触发条件后3个交易日内提出[164] - 增持计划需在公告后5个交易日内启动且3个月内完成[164] - 离职监事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61] - 控股股东单次增持资金不低于公告日前一会计年度
迈得医疗(688310)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