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8.18万元[5]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2020年度下滑超过50%[4] - 公司2021年母公司实现净利润-866.22万元[5] - 2021年营业收入为8456.59万元,同比下降51.56%[20] - 扣除非主营业务收入后营业收入为8300.84万元,同比下降52.0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8.18万元,同比下降120.63%[20] - 扣非净利润为-2132.23万元,同比下降151.23%[21][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4%,同比下降11.93个百分点[22]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84.5659百万元,同比下降51.56%[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9.4818百万元,同比下降120.63%[3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21.3223百万元,同比下降151.23%[32]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456.59万元,同比下降51.56%[122][124] - 2021年公司净利润为-948.18万元,同比下降120.63%[122] - 主营业务收入为8,300.84万元,同比下降52.03%[127] - 环保行业营业收入8300.84万元,同比下降52.03%[128] - 污油泥裂解生产线营业收入2955.06万元,同比下降64.80%[128] - 废塑料裂解生产线营业收入11.42万元,同比下降97.19%[128] - 中国地区营业收入7448.26万元,同比下降49.34%[12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4,479.05万元,同比下降46.62%[124][125] - 销售费用为562.30万元,同比上升19.66%[124][125] - 研发费用为824.70万元,同比下降20.92%[124][125] - 主营业务成本为4,363.41万元,同比下降47.43%[127] - 环保行业营业成本4363.41万元,同比下降47.43%[128] - 废轮胎裂解生产线营业成本1278.84万元,同比下降3.18%[128] - 直接材料成本3602.25万元,占总成本比例82.56%[131] - 制造费用成本500.39万元,同比上升48.80%[131] - 销售费用562.30万元,同比增长19.66%[140] - 研发费用824.70万元,同比下降20.92%[140] 现金流和资产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75.67万元,同比改善2474.32万元[2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3,043.20万元,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124][12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96.07万元,同比下降101.17%[124][126] - 总资产7.58亿元,同比下降3.24%[2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90.39652万元,当期减少195.10556万元[29]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新增3000万元投资[29] - 货币资金2.14亿元,同比增长126.52%,占总资产28.29%[142] - 交易性金融资产9039.65万元,同比下降68.34%,占总资产11.93%[142] - 在建工程3049.37万元,同比增长1984.28%,占总资产4.03%[142] - 合同负债1372.04万元,同比增长167.79%,占总资产1.81%[14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0亿元,上年同期为-3.22亿元[14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96.07万元,同比下降101.17%[141] 减值损失 - 公司计提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信用减值损失约1999.92万元[102] - 公司计提合同资产减值损失约959.93万元[102] - 2021年末公司合同资产账面价值6311.66万元占资产总额8.33% 计提减值损失959.93万元[109] -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4374.13万元 计提坏账准备1969.69万元 账面净值11455.44万元占资产总额15.12%[110] - 顺通环保应收账款12672.00万元占应收账款总额88.16% 期后回款5644.20万元[11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18.405百万元,较2020年43.4955百万元增长172.2%[27] - 政府补助贡献非经常性收益710.13567万元,较2020年261.22044万元增长171.9%[26]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贡献非经常性收益692.254493万元[27] - 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113.316万元,2020年为亏损1199.515万元[26] - 所得税影响非经常性损益210.84323万元[27] 业务表现 - 新签署合同10个,合同金额19010万元,合同数量同比增长400%,合同金额同比增长540.93%[35] - 客户储备覆盖广东、四川、重庆等全国大部分省份[35] - 公司裂解装备已销售至德国、丹麦、巴西、匈牙利、土耳其、爱沙尼亚、伊拉克、印度、泰国及中国多个省份[44] - 公司签订BOO项目将技术拓展至页岩气开采含油危废处理领域[44] - 公司成为国内首个采用裂解技术进行金属矿热解还原项目的主设备提供方[44] - 公司医疗废弃物裂解项目成功在国内实现技术应用[44] - 污油泥裂解处理后固体产物矿物油含量低于0.05%符合国家标准GB4284-2018 A级要求[45] - 公司技术和产品进入德国、匈牙利、丹麦、巴西、印度等国际市场[95] - 公司开创工业连续化裂解技术在金属矿综合利用行业应用先例[75] - 公司成功将工业连续化裂解技术拓展至医疗废弃物处理领域[75] - 公司裂解设备已进入德国匈牙利丹麦等超10个国家地区[75] - 公司系国际少数具备实际供货能力的裂解设备供应商之一[75] 研发与技术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9.75%,同比增加3.78个百分点[22] - 共获得新授权国内外专利14项,包含1项美国专利授权[36] - 截至报告期末共获得国内外专利92项,其中发明专利37项[37] - 新申请专利共17项,包含7项国外发明专利[36] - 工业连续化废轮胎低温裂解技术入选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37] - 公司被认定为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及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38] - 工业连续化裂解技术被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推广类[57] - 废轮胎裂解装备被列入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推广类[59] - 裂解技术可实现污油泥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理[57] - 公司系国家标准GB/T 32662-2016和GB/T 40009-2021第一起草单位[76] - 公司解决裂解系统易结焦进出料动态密封产出物聚合三大行业难题[76] - 公司在热裂解领域拥有国内外专利技术92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24项,国际专利13项[77] - 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92项,其中发明专利37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84]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热分散技术、热气密技术、防聚合技术、裂解关键要素最优匹配技术、低温催化裂解技术、组合式烟气净化技术、全密闭技术和专有控制技术[79][80][81][82] - 公司工业连续化废橡胶废塑料低温裂解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及装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84] - 公司被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推广类技术支撑单位[77] - 公司被列入《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1年版)》推广类[77] - 公司被生态环境部列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先进适用技术(第一批)》[77] - 公司研发的废橡胶、废塑料裂解专用复合催化剂系列具有择形催化作用,能降低裂解反应活化能、缩短裂解反应时间[81] - 公司研发的PVC废塑料裂解专用复合脱氯剂能在低温阶段将氯化氢及时吸收,避免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81] - 研发投入总额为824.70万元,同比下降20.92%[8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75%[87] - 新增授权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85] - 累计有效专利总数达92项[85] - 在研项目11个,预计总投资规模2860万元[89][90] - 本期研发实际投入金额824.70万元,累计投入1634.80万元[90] - 连续化整胎裂解项目累计投入753.73万元,占总投资1000万元的75.37%[89] - 废玻璃钢热裂解项目投入193.38万元,占总投资300万元的64.46%[89][90] - 超重力精馏项目累计投入120.16万元,占总投资130万元的92.43%[89] - 主导制定国家标准《废轮胎、废橡胶热裂解技术规范》(GB/T40009-2021)[85] - 研发人员数量为31人,占公司总人数28.44%[93]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463.95万元,平均薪酬14.97万元[93]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硕士研究生4人,本科15人,专科及以下12人[93]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1-40岁19人,41-50岁4人,51岁及以上5人[93] - 公司在热裂解领域拥有92项专利,其中国内发明专利24项,国际专利13项[96] 募集资金使用 - 高端热裂解环保装备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9100.5万元,已使用募集资金8570.57万元[39] - 高端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总投资17445.73万元,已使用募集资金3336.37万元[41] - 企业信息化与管理中心系统建设项目总投资1602万元,已使用募集资金24.04万元[41]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公司所属行业不存在严重产能过剩和持续衰退情况[4] - 工信部规划到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目标达1.3万亿元[55] - 工信部提出到2025年绿色环保产业产值目标达11万亿元[54] - 规划目标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54] - 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目标达4.8亿吨[54] - 公司采取订单式生产模式产品均为非标定制[49][50] - 2019年196个大中城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达4498.9万吨,综合利用量2491.8万吨[61][62] - 处理污油泥的裂解装备可享受退税90%的税收优惠政策[57] - 处理废塑料获得塑料化学再生产物可享受退税90%的税收优惠政策[64] - 处理废旧轮胎及废橡胶制品可享受退税70%的税收优惠政策[60] - 2018年中国煤焦油产量为1806万吨,每吨生产产生0.3吨焦油渣[66] - 终止塑料废弃物联盟承诺投入15亿美元(约103亿人民币)治理塑料污染[63] - 焦油渣年副产量达数百万吨[66] - 2020年中国医疗废弃物产生量183万吨市场规模86.22亿元[69] - 2021年中国医疗废弃物产生量达210万吨市场规模约90.68亿元[69] - 金属矿选矿技术可对低品位矿进行开发利用提高矿石使用效率[67] - 医疗废弃物具有含水低热值高挥发分高特性适合热解处理[7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主要受营业收入下降及信用减值损失、合同资产减值损失影响[4] - 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经营能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4] - 公司2021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5]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4] - 公司2021年业绩下滑主要受营业收入下降及减值损失合计约2959.85万元影响[100][102] - 公司存在退市风险 2021年报披露后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106] - BOO业务模式前期资金投入较高 可能影响现金流及业绩[107][108] - 裂解技术在污油泥/有机危废处理领域应用处于起步阶段 存在不确定性[111]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可能面临产能利用不足风险[116] - 项目合同可能因政策/资金等因素调整延期 2021年已对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15] -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增加后若收益未达预期 将因折旧摊销增加导致业绩下滑[116] - 公司专注于热裂解行业,服务于双碳和双控目标,坚持研发创新[150] - 公司计划加强新技术新装备研发,强化主动走出去销售策略[151] - 研发投入将持续增加,优化核心产品设计成本并提升价格优势[153] - 市场开拓以强势推进重点突破为策略,推进空白区域优质客户开发[154] - 加强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外协单位加工能力和项目交付能力[155] - 通过绩效激励制度调动研发人员积极性,鼓励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156] - 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优化工作流程并提升整体治理水平[157] 公司治理与人员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前五大客户营业收入占比73.64% 较2020年91.47%有所下降[114]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6227.24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3.64%[13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460.29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2.90%[137][138]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1389.19万元,占采购总额29.87%[138] - 全资子公司友邦恒誉总资产692.17万元,净资产-672.44万元,净利润亏损80.53万元[147] - 参股公司启恒环保(持股20%)总资产1.83亿元,净资产4440.65万元,净利润亏损562.02万元[147] - 参股公司昌硕环境(持股30%)注册资本5000万元,总资产500万元,净资产500万元,净利润0元[147] - 公司2021年度股东大会全部议案均审议通过无未获通过议案[162]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75.24万元[166] - 董事长兼总经理牛斌2021年税前报酬为112.5万元[166] - 董事牛晓璐持有公司股份2,509,905股持股数量无变动[166] - 副总经理李宗才2021年税前报酬为28.63万元[166] -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杨景智2021年税前报酬为28.44万元[166] - 董事会秘书钟穗丽2021年税前报酬为20.5万元[166] - 监事会主席刘萍2021年税前报酬为18.57万元[166] - 核心技术人员童兰英2021年税前报酬为17.08万元[166] - 核心技术人员鲁锋2021年税前报酬为15.43万元[166]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342.73万元[173]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192.70万元[173] - 董事长牛斌通过筠龙投资和银晟投资实际控制公司[170] - 董事彭立果在山东赛克赛斯氢能源有限公司担任董事自2018年5月至今[171] - 独立董事姜宏青在山东元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自2020年2月至今[171] - 独立董事王守仁在济南大学担任教授自2000年至今[171] - 董事牛晓璐在世纪华泰国际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自2018年8月3日至今[171] - 董事钟穗丽在济南丰荣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兼经理自2017年10月19日至今[171] - 董事彭立果在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监事自2020年1月至今[171] - 2021年董事会共召开6次会议,其中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6次[176] - 所有董事均亲自出席6次董事会会议,无委托出席或缺席情况[176] - 审计委员会在2021年召开4次会议,审议内容包括年度报告、审计报告及内部控制评价等[179] - 董事会于2021年4月19日审议通过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及财务决算报告[174] - 2021年4月27日董事会批准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及银行综合授信额度申请[174] - 2021年8月19日董事会通过半年度报告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报告[175] - 董事会于2021年10月27日审议通过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及高级管理人员聘任议案[175] - 2021年10月8日董事会通过换届选举议案,提名第三届董事会候选人[175] - 独立董事彭应登出席2次股东大会,其他董事均出席2次股东大会[176] - 董事会下设4个专门委员会,包括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及战略委员会[178] - 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2次会议[180]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182] - 公司员工总数109人,其中母公司105人,主要子公司4人[184] - 生产人员35人,占比32.1%[184] - 销售人员16人,占比14.7%[184] - 研发人员31人,占比28.4%[
恒誉环保(688309)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