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瑞新材(688300) - 2022 Q2 - 季度财报
联瑞新材联瑞新材(SH:688300)2022-08-25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32%至350,652,020.45元[29]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652,020.45元,同比增长21.32%[81] - 营业收入35065.2万元,同比增长21.32%[91][9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6.54%至92,226,280.41元[29] - 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2,226,280.41元,同比增长16.27%[8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22.63万元,同比增长16.54%[9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9.82%至86,463,540.93元[29]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6.30%至1.07元/股[2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22%同比增加0.28个百分点[29]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21163.63万元,同比增长29.39%[92] - 研发投入总额为20,450,448.77元,同比增长30.46%[57] - 研发投入2045.04万元,同比增长30.46%,占营业收入比重5.83%[84][92]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增加4,774,418.65元,主要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60] - 销售费用395.57万元,同比下降2.41%[92] - 财务费用-627.63万元,同比下降5072.90%[92]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41%至103,463,861.12元[2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346.39万元,同比增长7.41%[9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04.72万元,同比增加16747.25万元[95]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83%同比增加0.41个百分点[29]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83%,同比增加0.41个百分点[57] - 报告期内新增知识产权11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国内2项、国外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54] - 累计发明专利获得数达32项,申请数达79项[56] - 累计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数达50项,申请数达52项[56]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5项(含国外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77] - 先进芯片封装用电子级亚微米球形硅微粉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99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317.18万元,累计投入913.34万元,进展为产业化阶段[62] - 任意层互连线路基板用球形硅微粉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6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127.03万元,累计投入593.89万元,进展为项目结题[62] - 高填充低粘度防沉降有机硅灌封胶用高导热球形氧化铝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87.78万元,累计投入257.53万元,进展为项目结题[62] - 高可靠车载板用低杂质硅微粉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4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161.30万元,累计投入335.81万元,进展为项目结题[62][64] - 先进氮化物粉体材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5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174.62万元,累计投入263.21万元,进展为工程化阶段[64] - 底部填充胶用化学合成球形二氧化硅微粉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58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227.73万元,累计投入490.16万元,进展为产业化阶段[64] - 环氧塑封料用球形硅微粉流动性提升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6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60.94万元,累计投入73.56万元,进展为工程化阶段[64] - 超低损耗高速基板用球形二氧化硅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6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51.73万元,累计投入51.73万元,进展为实验室阶段[67] - BGA封装用高流动性球形硅微粉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86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229.44万元,累计投入229.44万元,进展为实验室阶段[67] - 微米级低硬度球形陶瓷粉体材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72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125.73万元,累计投入125.73万元,进展为工程化阶段[67] - 先进毫米波雷达用球形硅微粉研发项目投入资金2,035,939.71元[70] - 热界面材料用高导热球形氧化镁研发项目投入资金83,818.75元[70] 研发团队构成 - 研发人员数量为5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3.07%[73]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671.43万元,平均薪酬11.78万元[73]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82.45%(博士1.75%,硕士21.05%,本科59.65%)[73]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43.86%,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42.11%[73]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较上年度末增长5.90%至1,381,859,246.52元[29] - 总资产138185.92万元,较期初增长5.90%[83] -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113401.69万元,较期初增长3.69%[83] - 货币资金增长94.94%至2.43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9.57%升至17.62%[9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52.31%至1.076亿元,占比从17.29%降至7.79%[99] - 在建工程大幅增长210.58%至1.292亿元,占比从3.19%升至9.35%[99] - 预付款项激增1,323.34%至636万元[99] - 短期借款新增627.63万元,占比0.45%[99] - 应付账款增长48.06%至1.095亿元,占比从5.67%升至7.93%[99]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129亿元,较期初3.517亿元减少39.5%[104] - 受限资产总额2,970万元,其中货币资金1,398万元为承兑汇票保证金[102] 子公司表现 - 全资子公司联瑞有限实现净利润365万元,总资产3.693亿元[105] 市场与行业趋势 - 海外市场拓展带动高端产品增长[30] - 先进封装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300亿美元增至2026年47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43] - 传统封装市场2020-2026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4.3%[43] - 2021年全球先进封装市场营收321亿美元,预计2027年达57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0%[43] - 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量220.9万辆,同比增长100.26%[48] - 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占汽车总量3.23%[48] - 纯电动汽车保有量810.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80.93%[48] -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从2018年100GWh增长至2022年450GWh[48] - 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从2018年57GWh增长至2022年230GWh[48] - 预计2025年太阳能电池市场空间达270GW[44] 公司技术与荣誉 - 公司拥有近40年的功能性陶瓷粉体材料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50][53]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19年)和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21年)[54] - 公司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封锁,荣获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科技进步类一等奖[50] - 产品在欧美日韩一线客户处逐步提升市场占比[50] - 公司系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承担多项国家级科技专项[74][77]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贡献非经常性损益4,400,372.56元[33] 关联交易 - 关联交易销售商品给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额为人民币22,342,616.72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6.39%[156] - 关联交易销售商品给苏州生益科技有限公司金额为人民币5,746,807.09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1.64%[156] - 关联交易销售商品给陕西生益科技有限公司金额为人民币5,597,865.28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1.60%[156] - 关联交易销售商品给常熟生益科技有限公司金额为人民币4,913,822.68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1.40%[156] - 关联交易销售商品给江苏生益特种材料有限公司金额为人民币5,498,812.43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1.57%[156] - 关联交易销售商品给江西生益科技有限公司金额为人民币2,567,900.45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0.73%[156] - 关联交易销售商品给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金额为人民币138,584.09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0.04%[156] - 关联交易销售商品给吉安生益电子有限公司金额为人民币46,194.69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0.01%[156] - 关联交易购买商品从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额为人民币1,669,840.71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1.07%[158] - 报告期内关联交易总额为人民币48,522,444.14元[158]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586,339,952.00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517,860,736.34元[166]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233,021,724.10元,投入进度81.86%[166]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金额16,788,643.38元,占比5.90%[166] - 硅微粉生产线智能化升级及产能扩建项目累计投入44,195,970.73元,投入进度84.34%[167] - 硅微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93,942,529.01元,投入进度86.63%[170] - 高流动性高填充熔融硅微粉产能扩建项目累计投入32,230,429.22元,投入进度65.13%[170]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37,625,424.17元,投入进度76.26%[170]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累计投入25,027,370.97元,投入进度100.11%[170] - 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募投项目90,346,325.81元[173]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为3.4亿元人民币[174]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为2.6亿元人民币[174]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为0.6亿元人民币[17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理财产品余额为3696万元人民币[177] - 理财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为4.40%[177] - 募集资金现金管理累计收益达306.78万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181] - 公司注销硅微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专户并将15,598,302.51元转至自有资金账户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81] - 公司注销硅微粉生产线智能化升级及产能扩建项目专户并将8,694,909.67元转至自有资金账户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81] - 公司注销高流动性高填充熔融硅微粉产能扩建项目专户并将18,731,365.59元转至自有资金账户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81] 超募资金使用 - 公司超募资金总额为2.33亿元人民币[178] - 三次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各6900万元人民币[178] - 每次使用超募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比例为29.59%[17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累计使用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2.07亿元人民币[178]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未超过总额30%[178] 投资活动 - 公司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人民币0.50亿元投资产业基金[161] 股本变动与股东结构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拟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5股[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为85,973,400股[7] - 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将增加至124,661,430股[7] - 转增总额拟为38,688,030股[7] - 拟每10股转增4.5股,总股本将从8,597万股增至1.247亿股[113] - 公司股份总数保持85,973,400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38.01%(32,680,000股)[183][186]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占比61.99%(53,293,400股)[186] - 李晓冬持有17,350,000股限售股份(占总数20.18%),限售解除日期为2022年11月15日[187][191] - 江苏省东海硅微粉厂持有15,000,000股限售股份(占总数17.45%),限售解除日期为2022年11月15日[187][191] -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3.26%(20,000,000股)且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91]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439户[190]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775,873股,占总股本比例1.94%[194] - 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667,963股,占总股本比例1.94%[194]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六零二二组合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195,245股,占总股本比例1.39%[194] - 李晓冬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17,350,000股,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可上市交易时间为2022年11月15日[197] - 江苏省东海硅微粉厂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15,000,000股,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可上市交易时间为2022年11月15日[197] 股东减持 - 董事王松周报告期内减持1,000股至549,000股,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200] - 监事高娟报告期内减持1,700股至23,300股,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200] - 高管柏林报告期内减持3,000股至157,000股,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200] - 监事姜兵报告期内减持40,000股至120,000股,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200] - 核心技术人员张建平报告期内减持6,000股至19,000股,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200] 股份锁定承诺 - 公司控股股东李晓冬首次公开发行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2019年4月4日起36个月[121] - 公司实际控制人李长之首次公开发行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2019年4月4日起36个月[121] - 持股5%以上股东硅微粉厂首次公开发行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2019年4月4日起36个月[121]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曹家凯等首次公开发行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2019年4月4日起12个月[121] - 公司监事姜兵等首次公开发行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2019年4月4日起12个月[121]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李晓冬等首次公开发行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2019年4月4日起12个月[121] - 持股5%以上股东生益科技首次公开发行其他承诺履行期限为股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123]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首次公开发行解决同业竞争承诺无履行期限[121]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持股5%以上股东首次公开发行解决关联交易承诺无履行期限[123] - 公司股票上市交易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126][129] - 锁定期满后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26][129][128][131] - 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126][129]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26][129] - 上市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26][129] - 核心技术人员上市4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有总数的25%[129] - 2016年股票发行取得股份自登记日起锁定36个月[129] - 36个月锁定期满后继续持有该部分股份满1年[129] - 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所得股份同样适用锁定安排[129] - 监事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29] 分红与减持政策 - 公司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当年实现可供分配利润的10%[135] - 重大资金支出定义为单笔或连续十二个月累计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30%以上的投资或营运资金支出[135]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占利润分配比例最低80%[135]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占利润分配比例最低40%[135]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占利润分配比例最低20%[135] - 控股股东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股份不超过所持股份总额25%[135] - 控股股东锁定期满后两年内累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5%[135] - 关联交易需满足交易标的最近会计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占公司同期收入5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