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0.1518元同比下降47.31%[19] - 稀释每股收益0.1518元同比下降47.31%[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0.1397元同比下降49.2%[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94%同比下降6.99个百分点[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6%同比下降6.83个百分点[19] 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98%至6.367亿元人民币[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9.74%至5711.44万元人民币[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2.25%至5257.66万元人民币[20] - 营业收入6.3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98%[62]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6.36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8.058亿元人民币下降21.0%[163]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净利润为59,361,969.09元,同比下降29.7%[16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114,385.63元,同比下降29.8%[164] - 营业收入为472,636,728.81元,同比下降20.6%[167] - 母公司净利润为14,263,463.71元,同比下降85.7%[168]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4.9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51%[62] - 财务费用403,011.07元,同比下降92.21%[62] - 营业总成本为5.7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1%[163] - 营业成本为400,264,362.58元,同比下降20.5%[167] - 研发费用为30,136,498.20元,同比增长0.7%[164] - 财务费用为403,011.07元,同比下降92.2%[164] - 信用减值损失为-812,222.38元,同比改善91.1%[164]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73%同比增加1.02个百分点[19] - 研发投入总额为30,136,498.20元,同比增长0.75%[3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73%,较上年同期增加1.02个百分点[35]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0元,资本化比重为0%[35]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403.01%至-1.295亿元人民币[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3.01%[6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为-1.29亿元(2021年同期+4272万元)[171]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微降0.65%至30.31亿元人民币[20] - 货币资金6.82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22.51%,同比下降23.09%[65] - 应收款项12.315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40.63%,同比上升21.18%[65] - 存货4.55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15.02%,同比下降10.09%[65] - 短期借款200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65] - 合同负债983.9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5.11%[6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6.82亿元,较期初8.87亿元下降23.1%[15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1.11亿元,较期初8.81亿元增长26.2%[153] - 存货期末余额4.55亿元,较期初5.06亿元下降10.1%[153]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1.94亿元,较期初1.67亿元增长16.1%[153]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0.20亿元,较期初0.50亿元下降60.0%[153]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1.28亿元,较期初2.21亿元下降42.2%[153]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0.10亿元,较期初0.40亿元下降75.1%[153]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1.76亿元,较期初1.61亿元增长9.4%[153]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0.48亿元,较期初0.68亿元下降29.8%[15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5.48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064亿元人民币减少32.0%[15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9.18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201亿元人民币增长27.5%[159] - 存货期末余额3.46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069亿元人民币下降14.9%[160]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0.20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500亿元人民币减少60.0%[160]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1.03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100亿元人民币减少50.5%[160]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0.09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574亿元人民币下降83.1%[16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5.02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792亿元人民币增长1.6%[156] - 负债合计15.12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5.579亿元人民币下降2.9%[156] 专利和研发成果 - 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227件,其中发明专利30件[27] - 报告期内申请专利28件,获得授权专利14件[27] - 公司获得“一种隧道内通用锚臂组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1 2 2579974.8[30] - 公司获得“一种接触轨可视化巡检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1 2 2678090.8[30] - 公司获得“一种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压接模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1 2 2876229.X[30] - 公司获得“一种接触网滑轮补偿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1 2 2883555.3[30] - 公司获得“一种新型吊索线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1 2 3004750.0[30] - 公司获得“一种地铁隔离开关”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1 2 2988193.4[30] - 本期新增专利申请29个,其中发明专利6个,实用新型专利22个[33] - 累计有效专利232个,其中发明专利30个,实用新型专利194个[33] - 报告期内公司共申请专利28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1项[44] 在研项目投入 - 在研项目“200-250km/h架空刚性接触网系统”累计投入3,857,611.92元,预计总投资1,200,000元[37] - 在研项目“非金属绝缘腕臂装置研究”累计投入3,398,797.41元,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37] - 在研项目“山地轨道交通供电轨及防护系统技术研究”累计投入883,024.94元[37] - 在研项目“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系统优化研究”累计投入5,698,211.98元[37] - 在研项目“160km/h高速接触轨供电系统研究”累计投入1,050,411.99元[37] - 重污染环境下汇流排防腐工艺研发投入预算200万元,累计投入约30.67万元,占预算15.34%[38] - 棘轮下锚补偿装置智能装配技术研究预算450万元,累计投入约56.27万元,占预算12.5%[38] - 新型组合式铝合金腕臂支撑悬挂装置研究预算180万元,累计投入约10.91万元,占预算6.06%[38] - 沿海重污染区接触网零部件长效防腐技术研究预算150万元,累计投入约11.86万元,占预算7.91%[38] - 空轨供电轨系统巡检装置研究预算150万元,累计投入约11.69万元,占预算7.79%[38] - 高原大风环境低维护接触网供电装备研究预算272万元,累计投入约29.93万元,占预算11%[38] - 大电流导体连接方案优化研究预算150万元,累计投入约29.75万元,占预算19.84%[38] - 特殊工况下低净空腕臂系统研发预算100万元,累计投入约33.24万元,占预算33.24%[38] - 刚性移动接触网传动结构优化及系统提升研究项目预算120万元人民币,本报告期投入30.44万元,累计投入55.28万元[16] - 锚固式接触轨系统技术研究项目预算70万元人民币,本报告期投入8.94万元,累计投入44.08万元[17] - 1500V双绝缘接触网简单悬挂系统优化研究项目预算120万元人民币,本报告期投入43.71万元,累计投入80.95万元[18] - 既有线扩能提升换线及大容量供电轨系统研究项目预算240万元人民币,本报告期投入88.44万元,累计投入106.58万元[19] - 接触轨耐电弧端部弯头及高可靠性膨胀接头技术研究项目预算150万元人民币,本报告期投入21.43万元,累计投入21.43万元[20] - 高速铁路接触网装备锻造自动化技术及抗风可靠性研究项目预算2400万元人民币,本报告期投入113.44万元,累计投入340.44万元[21] - 电气化铁路锻造式无螺栓整体吊弦项目预算245万元人民币,本报告期投入52.68万元,累计投入107.87万元[22] - 接触网制造装备物联网项目投入预算260万元,本期投入28.28万元[40] - 轨道交通系列分相绝缘器项目投入预算150万元,本期投入30.52万元[40] - 高原铁路分段绝缘设备技术研究项目投入预算98万元,本期投入38.75万元[40] - 系列分段绝缘器装配集成平台技术研究投入预算150万元,本期投入52.88万元[40] - 时速200公里刚性悬挂系统用分段绝缘器项目投入预算240万元,本期投入21.68万元[41] 研发团队构成 - 公司研发人员总数为128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3.07%[43]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939万元,平均薪酬为7.34万元[43] - 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学历12人占比9.40%,本科学历80人占比62.50%[43]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以30-40岁为主(60人,47.00%)[43] - 公司研发人员128人占公司总人数13.07%[45] - 研发团队包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人及高级工程师28人[45] 行业标准与科技奖励 - 公司参与编制的行业标准《电气化铁路刚性悬挂接触网汇流排及零部件》已于2022年发布实施[32] - 公司参与编制了5项团体及地方标准包括《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零部件技术规范》等[32] - 公司“新型简统化铝合金零部件锻造自动化技术研究”项目获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二等奖[32] - 公司“跨坐式单轨接触轨供电系统研究”项目获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二等奖[32] 非经常性损益 - 报告期收到政府补助556.92万元人民币[22]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453.78万元人民币[22] 业务运营与市场 - 营业收入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业务签约交付验收延后[19] - 公司关联销售占比较高主要客户为中国中铁下属单位[54] - 公司产品填补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关键零件国产化空白[45] - 公司前身成立60余年为轨道交通供电装备龙头企业[45] - 公司持续推进智能运维智能施工及新兴领域技术研究[48] - 主营业务毛利率21.79%,上期为22.27%[59] 子公司财务表现 - 控股子公司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公司持股比例为95%[68] -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报告期末总资产563.78百万元,净资产332.96百万元[68] -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207.29百万元[68] -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报告期内利润总额53.15百万元[68] -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44.95百万元[68]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4项议案[70] - 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0项议案[70]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2次股东大会[73] - 公司董事赵戈红因工作调整离任[74] - 公司监事庞洁因工作调整离任[7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1,340户[136] - 有限售条件股份从304,215,456股减少至301,009,913股[130]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从72,074,457股增加至75,280,000股[130] - 国有法人持股数量保持282,189,913股不变[130] - 中铁电气工业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68,681,583股,占比71.40%[139] - 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3,508,330股,占比3.59%[139] - 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7,057,500股,占比1.88%[139] - 浙江制造基金合伙企业持股6,851,500股,占比1.82%[139] - 中信建投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228,200股,占比1.12%,报告期内减持312,600股[139] - 郭品洁持股1,500,000股,占比0.40%,均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39][140] - 李胜军持股1,395,731股,占比0.37%,均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39][140] - 中铁电气工业有限公司所持268,681,583股为限售股,限售期至2024年10月21日[142] - 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所持13,508,330股为限售股,限售期至2024年10月21日[143] - 浙江制造基金合伙企业通过转融通借出206,000股,期末实际持有限售股为6,851,500股[143] - 中信建投投资有限公司获配售公司股票4,705,000股,通过转融通借出限售股476,800股,剩余4,228,200股[144] - 网下配售限售股解除限售数量3,205,543股[132] - 解除限售股份占总股本比例0.8519%[132]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6.75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6.354亿元[119]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577亿元,占调整后承诺投资总额的24.81%[119]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4886.31万元,占调整后承诺投资总额的7.69%[119] - 高速铁路接触网装备智能制造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1.712亿元,调整后投资总额为1.389亿元,累计投入1558.49万元,进度为11.22%[123] - 轨道交通供电装备智慧产业园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3.17亿元,调整后投资总额为2.572亿元,累计投入2839.94万元,进度为11.04%[123]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1.351亿元,调整后投资总额为1.096亿元,累计投入212.71万元,进度为1.94%[123] - 补充流动资金和还贷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1.6亿元,调整后投资总额为1.298亿元,累计投入1.116亿元,进度为85.96%[123] - 报告期内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944.48万元[12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完成全部2103.10万元自筹资金预先投入的置换[125]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最高额度为人民币47,000万元[1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实际进行现金管理的闲置募集资金为19,000万元[126] - 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产生理财收益总额917,000元[126] - 单笔最大现金管理金额为9,000万元活期存款[126] 现金流明细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35.3%至4.04亿元(2021年同期6.24亿元)[17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54.3%至6.73亿元(2021年同期3.07亿元)[172]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加13.7%至4.25亿元[174] - 支付给职工现金同比增长11.5%至7784万元[171]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同比增长64.2%至2892万元[171]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同比下降35.2%至3583万元[171][175]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降为0(2021年同期5000万元)[171]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加316.7%至6305万元[175]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同比下降69.1%至5.43亿元[175]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1,479,211,062.98元[178]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初余额为1,492,958,723.70元[178]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增加57,114,385.63元[180] - 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22,940,197.59元[180] - 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增加1,197,063.78元[180] - 专项储备增加21,743,133.81元[180] - 利润分配减少
高铁电气(688285)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