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0,680,000元[3] - 公司总股本为406,800,000股[3]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1.32亿元,同比增长42.61%[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1亿元,同比增长55.44%[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5亿元,同比增长153.52%[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61亿元,同比增长16.08%[16] - 总资产为14.24亿元,同比增长19.40%[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5元,同比增长55.17%[1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8元,同比增长77.78%[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79%,同比增加4.10个百分点[1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4.76%,同比减少1.80个百分点[17]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61%,达到113,222.77万元[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5.44%,达到18,120.10万元[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7.36%[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53.52%[18]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55.1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77.78%[18]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13,222.77万元,同比增长42.61%[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120.10万元,同比增长55.44%[64] - 派格宾销售收入为770,145,618.54元,同比增长68.00%[69] - 营业成本为12,513.38万元,同比增长49.59%[68] - 销售费用为597,555,615.12元,同比增长39.40%[65] - 研发费用为81,507,131.94元,同比增长6.30%[6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4,781,023.63元,同比增长153.52%[65] - 公司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089,554,084.78元,同比增长39.40%,其中经销模式占比89.06%,直销模式占比89.22%[70] - 派格宾产品2021年生产量为155.41万支,同比增长91.86%,销售量为135.68万支,同比增长76.57%[72] - 公司2021年销售费用为597,555,615.12元,同比增长39.40%,主要由于业务规模扩增及市场下沉需求增加[80] - 公司2021年管理费用为103,186,248.80元,同比增长38.64%,主要由于业务规模扩增导致人员及办公费用增加[81] - 公司2021年财务费用为-1,092,015.46元,同比减少228.13%,主要由于减少了短期借款的利息支出[81]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65,067.16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57.14%[76]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2,132.09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96%[79] - 公司2021年主营业务成本为122,777,930.57元,同比增长46.95%,其中派格宾产品成本占比63.98%[73] - 公司2021年海外销售收入为4,817,201.00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43%[7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53.52%,达到234,781,023.63元,主要由于销售增长和货款回笼及时[8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842,850.05元,同比减少70.72%,主要由于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支付增加[82]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44.76%,达到285,415,325.22元,占总资产的20.04%,主要由于客户回款增加[84] - 开发支出同比增长110.92%,达到162,795,364.36元,占总资产的11.43%,主要由于Ⅲ期临床研究项目投入增加[84]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85.71%,达到311,769,582.04元,占总资产的21.89%,主要由于净利润增加[85]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107.86%,达到39,278,063.19元,主要由于应付专利使用费增加[84]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72.44%,达到117,997,417.24元,主要由于蛋白质药物生产改扩建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工程持续投入[84] - 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比增长40.00%,达到34,960,277.08元,主要由于预计可抵扣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增加[84] - 公司2021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196,383,628.61元,全部为债务工具投资[116]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元(含税)[160]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规定,现金分红比例最低应达到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10%[159] 研发与创新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3] - 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4] - 公司产品派格宾市场渗透率上升,销售收入持续增长[18] - 公司总体费用率呈下降趋势,带动利润增加[18] - 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较去年同期减少,公益捐赠增加[18] - 公司销售增长,货款回笼及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18] - 公司产品派格宾销售收入不断增加,助力世界卫生组织"2030 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26] - 公司支持了"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治疗研究(未名)项目"和"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萌芽)项目"[26] - 公司产品特尔立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临床研究成果在欧洲放射治疗与肿瘤学大会(ESTRO)和美国放射肿瘤学学会年会(ASTRO)发布[27] - 公司积极推进多项临床研究项目,包括YPEG-GH、YPEG-G-CSF、YPEG-EPO、ACT50、ACT60及AK0706等项目[29] - 公司启动研发中心组织结构调整,将原项目型组织结构调整为矩阵型组织结构,加快研发中心建设进度[29] - 公司引进工厂生产管理系统(MES)和仓库管理系统(WMS),优化生产排班,缩短生产周期[30] - 公司蛋白质药物生产改扩建项目已进入装修建设阶段,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扩大产能[30] - 公司通过组织架构升级调整,促进各部门实现纵横双向协同,提升全员效能[30] - 公司组织开展"中国派"、"免疫新声因"菁英论坛等学术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31] - 公司通过线上会议、培训学习、专业课程等方式,持续提升团队素质和能力[31] - 公司目前上市四个产品,分别为派格宾、特尔立、特尔津和特尔康,其中派格宾是全球首个40kD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32] - 派格宾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和预防肝癌方面已开展一系列研究工作,支持多个真实世界研究项目[32] - 特尔津主要用于治疗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公司是该品种国家标准物质的原料提供单位[32] - 特尔立是国内首个上市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药物,是国家级重点火炬计划项目成果[33] - 特尔康主要用于实体瘤、非髓性白血病化疗后Ⅲ、Ⅳ度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公司是该品种国家标准物质的原料提供单位[34] - 公司构建了完整的创新药物研发体系,覆盖药物上游技术开发、下游技术开发、质量和成药性研究、临床前及临床研究和工业化研究[35] - 公司采用经销商和专业学术推广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确保药品配送服务的质量及应收账款的可回收[36] - 2012年至2021年生物技术药品销售额占全球医药产业整体销售额的比重由19%上升至34%,预计到2026年将继续上升至37%[36] - 医药行业具有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等特点,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产业化以及市场开发需要高层次专业人才和技术作为支撑[37] - 公司在中国聚乙二醇蛋白质长效药物领域处于领军地位,2020年生物生化制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50[38] - 派格宾是国内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效干扰素产品,主要应用于病毒性肝炎领域,打破了国外医药企业的垄断[38] - 公司现有产品分为感染线和血液肿瘤线,感染线产品派格宾在慢性乙肝治疗领域销售收入持续增长[39] - 血液肿瘤线产品特尔立、特尔津、特尔康均为国家医保乙类药品,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列[39] -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3000万例,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核苷(酸)类似物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40] - 公司形成了涵盖药物筛选和优化、蛋白质药物生产、聚乙二醇重组蛋白质修饰三个方面的主要核心技术[41] - 聚乙二醇重组蛋白质修饰平台技术具有独特、成熟、稳健、适合工业化放大并具备优良的成本控制特性[41] - 蛋白质药物生产平台技术采用模块化、集成化设计,实现了多品种和高质量标准的生产[41] - 药物筛选及优化平台技术可实现G蛋白途径和β-arrestin途径同时筛选,具有先进性[41]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总额为167,119,433.79元,同比增长27.09%,其中资本化研发投入为85,612,301.85元,同比增长56.17%[45]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76%,较上年的16.56%下降1.80个百分点[45]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84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4.59%,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27.57万元[50] -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研究项目累计投入41,905,543.50元,已完成所有受试者招募,正开展临床研究工作[47] - Y型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YPEG-GH)项目累计投入70,960,501.67元,处于Ⅲ期患者招募阶段[47] - Y型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YPEG-G-CSF)项目累计投入106,677,766.51元,已完成Ⅲ期临床受试者随访,锁定数据库[47] - Y型聚乙二醇重组人促红素(YPEG-EPO)项目累计投入62,228,843.55元,已完成II期受试者随访[47] - ACT50项目累计投入30,334,044.17元,正开展临床前毒理研究[47] - AK0706项目累计投入28,032,428.51元,正开展药学和临床前研究[47] - 公司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63人,本科102人,专科8人,高中及以下5人[51] - 公司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60人,30-40岁82人,40-50岁35人,50-60岁7人,60岁及以上0人[51] - 公司核心产品派格宾是国内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40kD聚乙二醇长效干扰素α-2b注射液,为生物制品国家1类新药[54] - 公司特尔立、特尔津和特尔康等三个造血生长因子产品在肿瘤市场领域均已上市销售超过10年[54] - 公司自建专业化营销团队,构建了遍及全国的学术推广网络[54] - 公司未来将重点推进3个长效蛋白新药和多项候选创新药物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进度[56] - 公司面临技术升级迭代风险,可能因革命性技术发现导致现有药品受到冲击[56] - 公司面临技术专利许可或授权不具排他性风险,可能影响核心技术和产品的保护[56] - 公司面临研发失败风险,可能因关键技术难点未能解决或临床研究失败导致研发不及预期[56] - 公司面临药品未能中标及中标价格下降风险,可能影响销售收入及净利润[58] - 公司将继续推进派格宾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领域的研究,支持"珠峰""绿洲""萌芽""未名"等研究项目[123] - 公司将以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药物为主要研发方向,加快新药临床研发进度和产业化过程[123] - 公司将推进工厂生产管理系统(MES)的应用,完成仓库管理系统(WMS)上线,并完成长效蛋白质车间厂房设施设备的建设与验证[124] - 公司将加强药物研发过程、医学发展和药物警戒质量管理等体系建设,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生产效能和质量管理水平[124] - 公司将积极搭建学术沟通交流平台,传递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肿瘤治疗等领域的前沿资讯,打造专业医学推广品牌形象[124] - 公司将实施积极的人才战略,优化组织架构,完善人才考核机制和培训体系,增强队伍稳定性和凝聚力[124] - 公司将进一步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保证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124] - 公司将继续保持高水平的科研投入,推进派格宾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方面的研究,开展派格宾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和疗效研究[122] - 公司将加快新药研发进度,提升蛋白质药物的生产能力,加强国际化合作和专业化学术推广能力,整合和优化营销网络[122] - 公司将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实现企业长效经营和可持续发展[122] - 公司研发方向聚焦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药物,特别是重组蛋白质及其长效化修饰药物,致力于病毒性肝炎和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99] -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研究项目已完成所有受试者招募,正开展临床研究工作[100] - Y型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YPEG-GH)处于Ⅲ期临床研究患者招募工作阶段[100] - Y型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YPEGG-CSF)已完成Ⅲ期临床研究,锁定数据库[102] - Y型聚乙二醇重组人促红素(YPEG-EPO)已完成II期受试者随访[102]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76%,占净资产比例为14.39%[105]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51.23%,主要原因是增加Ⅲ期临床研究投入[105] -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研究项目研发投入金额为1,109.8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98%[106] - Y型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YPEG-GH)研发投入金额为2,599.8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30%[106] - Y型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YPEGG-CSF)研发投入金额为5,418.0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79%[106] - 公司在造血生长因子领域拥有三个上市产品: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人白介素-11(rhIL-11),并有多款长效化药物在研[92] - 公司已形成覆盖全国超过1000家二三级医疗机构的营销网络,产品在长期临床使用中得到广泛认可[92] - 公司主要药品派格宾、特尔立、特尔津、特尔康均纳入国家级医保目录,适应症涵盖病毒性肝炎、肿瘤、血液病等领域[94][95] - 2021年公司病毒性肝炎治疗领域营业收入为77,014.56万元,同比增长68.00%,毛利率为89.61%[97] - 2021年公司肿瘤、血液病治疗领域营业收入为35,257.25万元,同比增长6.53%,毛利率为87.88%[97] - 公司主要药品在2021年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的中标价格区间为50.17元至862.89元,实际采购量在37.71万支至91.24万支之间[96] - 公司在重大疾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药物开发领域布局知识产权保护,多个发明专利覆盖中、美、欧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196]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负责人孙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杨毅玲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杨毅玲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3]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3]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4]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4] -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孙黎持股数为32,539,237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131] - 董事杨英持股数为138,077,266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131] - 财务总监杨毅玲减持669,039股,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要[132] - 董事王君业减持835,570股,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要[132]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赖力平持股数为1,335,567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131] - 公司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周卫东持股数为1,102,534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131] - 公司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张林忠持股数为1,466,228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131] - 公司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杨美花持股数为1,272,586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131] - 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孙志里持股数为1,556,746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131] - 公司副总经理陈方和持股数为1,549,899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131] - 公司完成了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并聘任新一届高级管理人员,包括孙邃、赖力平担任董事,杨毅玲担任财务总监,刘军担任监事会主席,刘业军、吴雪燕担任监事[135] - 原董事王君业、左仲鸿,独立董事陈清西、李朝东、贾丽娜,监事会主席郑善贤,监事李凤芹,高管邹平、王世媛离任[135] -
特宝生物(688278)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