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富吉(688272) - 2022 Q2 - 季度财报
富吉瑞富吉瑞(SH:688272)2022-09-2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4324.47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4740.52万元[4]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784.54万元[4] - 营业收入为2784.54万元,同比下降81.95%[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24.47万元,同比下降239.03%[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740.52万元,同比下降253.04%[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7元/股,同比下降204.28%[23] - 稀释每股收益为-0.57元/股,同比下降204.28%[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62元/股,同比下降215.51%[23] - 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39.03%[25] - 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253.04%[2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784.54万元,同比下降81.95%[9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24.47万元,同比下降239.03%[9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4324.47万元,扣非净利润为-4740.52万元[106]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784.54万元,同比下降明显[106]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1.95%至2784.54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军品订货需求减少[131][132] - 2022年上半年军品收入1012.37万元,同比下降86.77%,毛利率从49.96%降至36.43%[108] - 2022年上半年民品收入1772.18万元,同比下降77.2%,毛利率从43.96%降至37.82%[110] - 非制冷机芯收入同比下降93.6%至355.80万元人民币,占比从36.35%降至14.08%[133][134] - 制冷热像仪收入同比下降64.94%至1746.40万元人民币,但占比从32.57%升至69.10%[133][134] - 机芯产品收入占比从41.59%下降至17.56%,毛利率从43.54%降至16.97%[124][125] - 热像仪产品收入占比从36.33%上升至71.27%,毛利率从40.90%降至36.86%[124][125] - 委托研制业务毛利率从78.48%大幅下降至-20.64%[125] - 光电系统产品毛利率从63.27%下降至47.88%[1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2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3.75%,同比下降13.04个百分点[7] - 2021年同期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6.79%[7] - 军品中标价格下降导致毛利率呈现下降趋势[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62%,同比下降19.17个百分点[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26%,同比下降19.75个百分点[2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2.20%,同比增加89.93个百分点[24]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同比增加89.93个百分点[25] - 研发投入总额为2845.91万元,同比增长50.44%[6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2.20%,同比增长89.93个百分点[67] - 研发投入增长主要因开拓新产品市场、参与军品竞标及募投项目开展[68]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954.18万元,增幅占营业收入比例89.93%[101] - 研发投入达2845.91万元,同比增长50.44%,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2.20%[101] - 外购探测器导致产品成本增加20-35%[110]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1年上半年的46.79%下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33.75%[124] - 整体毛利率从46.79%下降至33.75%,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化和高毛利业务减少[133][134]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78.67%至1745.45万元人民币,与收入同向变动[131][13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0.44%至2845.91万元人民币,因加大研发投入和人员扩张[131][133]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03.66%至-150.06万元人民币,因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131][133] - 销售费用较上期增长68.99%,主要因增加销售人员导致职工薪酬大幅增长[122] - 管理费用较上期增长28.27%,主要因管理人员增加及中介服务费增长[122] - 研发费用较上期增长50.44%,主要因研发人员薪酬增加及新租办公楼折旧费增长[122] - 预计2022年毛利率将大幅下降[121] - 预计2022年费用开支将高于2021年[122]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63.82万元,同比下降874.38%[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874.38%[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874.38%至-5463.82万元人民币,因销售回款减少且费用支出增加[131][133]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5922.22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高达571.81%[126] - 存货账面价值为19300.11万元,占期末资产总额的25.18%[126] - 货币资金减少9.92%至337,143,432.16元,占总资产比例43.98%[137] - 应收票据增加101.62%至5,790,784.35元,占总资产比例0.76%[137] - 应收账款减少14.92%至159,222,157.17元,占总资产比例20.77%[137] - 其他应收款增加77.36%至4,662,837.67元,占总资产比例0.61%[137] - 存货增加16.20%至193,001,122.01元,占总资产比例25.18%[137] - 其他流动资产增加168.23%至6,144,302.69元,占总资产比例0.80%[137] - 短期借款增加62.27%至64,966,196.46元,占总资产比例8.47%[137] - 合同负债增加239.35%至1,187,738.94元,占总资产比例0.15%[137]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54.21%至5,775,210.94元,占总资产比例0.75%[137] - 未分配利润减少44.60%至63,246,351.40元,占总资产比例8.25%[138] - 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6324.64万元[4] - 累计未分配利润6324.64万元[106] 订单和销售表现 - 截至2022年8月末在手订单金额为2615.79万元[4] - 已中标尚未签署合同金额为12343.75万元[4] - 2020-2021年第一大客户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未进入2022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5] - 军品收入同比下降86.77%[25] - 民品收入同比下降77.20%[25] - 截至2022年8月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2615.79万元[113] - 截至2022年8月末公司已中标尚未签署合同金额为12343.74万元[11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第一大客户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未进入前五大客户[112] - 公司向主要客户K0001在2022年1-6月销售量因军品订单周期波动出现下滑[112] - 截至2022年8月末公司在手订单中已确认收入256.86万元[116] - 公司存在部分已交付但未取得验收确认单的订单导致收入未确认[117] - 公司存在部分因延期交付尚未确认收入的订单[117] - 客户K0004订单金额300万元因军检验收推迟预计2022年12月确认收入[114] - 客户G0008订单金额70万元因成都疫情影响系统联调验收推迟[116] - 客户K0061订单金额65万元因红外热成像通讯调试未完成推迟交付[116] - 已中标未签订合同总额为123,437,458元,预计无法签订合同风险较小[119][120] - 截至2022年8月末在手订单金额为2615.79万元,已中标未签约金额为12343.75万元[123] 研发投入和技术能力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2.20%,同比增加89.93个百分点[24]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同比增加89.93个百分点[25] - 研发投入总额为2845.91万元,同比增长50.44%[6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2.20%,同比增长89.93个百分点[67]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2845.91万元,无资本化研发投入[67] - 研发投入增长主要因开拓新产品市场、参与军品竞标及募投项目开展[68] - 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65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64] - 报告期内新申请国内专利7项,获得授权专利3项[64][65]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包括红外热成像机芯等[63] - 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40项,报告期内无新增[64][65] - 公司核心技术涵盖图像光电编解码、伺服控制等6大技术领域[61] - 生产技术领域实现红外热成像参数自动采集等自动化技术[62] - 研发投入达2845.91万元,同比增长50.44%,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2.20%[101] - 研发人员数量为140人,占总员工比例44.30%[97][101]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持续保持在10%以上[94] - 公司获得有效授权专利65项(发明专利17项)及软件著作权40项[101] - 研发人员数量为14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44.3%[9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557.93万元,平均薪酬为14.16万元[92]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768.55万元,占项目总预算的23.8%[86] 产品和市场布局 - 公司军用市场定位为国有军工总体单位的专业配套企业,不直接参与整机和系统竞标[34] - 民用领域产品应用于工业测温、气体检测、石油化工、电力检测、安防监控、医疗检疫和消防应急等七大场景[35][37] - 掌握红外热成像领域多项核心技术,包括探测器驱动控制技术、图像降噪与增强技术、光学气体成像技术等[35] - 自主研发量产制冷多功能手持热像仪、气体检测热像仪、光电雷达系统等产品,关键指标达国内先进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35] - 产品分为三大类:机芯(含探测器、硬件电路、图像处理软件)、热像仪(含机芯、镜头、结构件)、光电系统(含整机组件、摆镜、转台)[38] - 机芯除探测器外均采用公司核心技术,自主设计硬件电路、开发软件及结构件[40] - 热像仪整机配备主控电路及功能模块(如可见光、北斗、显示屏),支持多光谱成像、红外测温等复杂功能[42] - 光电系统指红外全景雷达,通过转台搭载整机组件实现360度高速旋转扫描成像[45] - 镜头主要由光学镜片、机械结构和控制电路集成,主要为自用,较少对外销售[38] - 公司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基础,向固态微光、短波、紫外、可见光方向拓展技术布局[37] - 红外全景雷达产品集成三千多万像素全景图像实时处理能力[46] - 公司自主开发摆镜组件、高精度转台系统等核心技术实现红外全景雷达研制[46] - 红外光学镜片采用锗(Ge)、硅(Si)、硫化锌(ZnS)、硒化锌(ZnSe)等特殊材料制造[48] - 探测器是机芯核心部件,完成光电转换且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49] - 镜头是整机核心部件,直接影响辐射强度和图像清晰度[49] - 信号处理电路和算法是机芯/整机核心部件,负责噪声调理和多光谱成像功能[51] - 机芯是整机核心部件,完成从接收辐射到图像输出的全过程[51] - 整机组件是成像系统决定性部件,可作为最终产品或光电系统核心部件[51] - 公司采购模式包含直接采购(探测器/镜头/电子元器件)和外协加工(电路板/结构件)[53] - 生产模式以订单式定制化生产为主,辅以通用组件库存式生产[55] - 公司主要采取直销模式向军用总体单位和民用系统集成商销售光电成像产品[56] - 军工领域客户对产品可靠性、一致性、归零溯源能力、支持服务能力要求高[56] - 军品项目定型后配套厂商由总体单位根据前期参与情况延续采购一般不发生重大调整[57] - 民用市场主要目标为各类民用光电成像产品系统集成商通过产品择优比选实现销售[57] - 公司研发体系覆盖从机芯设计到综合光电系统研发及试制的完整流程[58] - 自主研发像补偿技术校正红外探测器随温度变化的图像非均匀性噪声提高图像稳定性[59] - 自主研发多点温度图控制技术提升红外产品图像质量应用于探测器驱动控制领域[59] - 自主研发低功耗大面阵传感器驱动技术优化驱动电路和控制程序减小整体功耗[59] - 自主研发多光谱融合技术提升图像信息量和成像质量应用于国防军事及工业领域[59] - 自主研发基于热成像的气体检测技术实现非接触式被动成像探测提升工业气体泄漏检测效率和效果[60] 募投项目和研发项目进展 - 光电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158.5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金额达1667.53万元人民币(占总投资77.3%)[71] - 检测仪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50万元人民币,本期及累计投入金额均为322.55万元人民币(占总投资38.0%)[71] - 红外相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750万元人民币,本期及累计投入金额均为284.17万元人民币(占总投资37.9%)[71] - 红外模块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50万元人民币,本期及累计投入金额均为322.59万元人民币(占总投资38.0%)[71] - 智能相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800万元人民币,本期及累计投入金额均为1047.21万元人民币(占总投资58.2%)[71] - 多光谱热像仪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30万元人民币,本期及累计投入金额均为110.06万元人民币(占总投资33.4%)[71] - 非制冷气体热像仪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20万元人民币,本期及累计投入金额均为107.45万元人民币(占总投资33.6%)[71] - 全部在研项目合计总投资规模为7058.5万元人民币,累计总投入金额达3861.55万元人民币(占总投资54.7%)[71][74] - 多光谱热像仪项目通过光谱分析实现灵敏度提升,适用于复杂气体泄漏检测场景[71] - 非制冷气体热像仪采用颜色与方框标识技术,显著提升气体泄漏识别速度与精确度[71] - 可见光视频摄像模组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27.45万元,本期投入12.94万元,累计投入12.94万元,完成进度10.15%[75] - 某型双光摄像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79万元,本期投入31.86万元,累计投入67.99万元,完成进度37.98%[75] - 某型远程光电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62.3万元,本期投入84.23万元,累计投入117.41万元,完成进度32.41%[77] - 某型机载吊舱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10.6万元,本期投入0.34万元,累计投入0.34万元,完成进度0.30%[77] - 线扫型红外热像仪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64.8万元,本期投入2.13万元,累计投入7.5万元,完成进度11.57%[77] - 吊舱用制冷红外热像仪D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96.52万元,本期投入58.7万元,累计投入148.84万元,完成进度154.24%[77] - 某型红外热像仪A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01.02万元,本期投入39.45万元,累计投入87.12万元,完成进度28.94%[78] - 无人车红外负载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84.5万元,本期投入58万元,累计投入58万元,完成进度68.64%[78] - 无人机吊舱用热像仪B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02.2万元,本期投入56.65万元,累计投入93.83万元,完成进度91.81%[78] - 无人机吊舱用热像仪C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6.8万元,本期投入19.26万元,累计投入19.26万元,完成进度71.87%[78] - 标准型制冷红外热像仪A项目预算410,000.00元,实际投入166,456.27元,完成进度100%[79] - 标准型制冷红外热像仪B项目预算430,000.00元,实际投入448,879.02元,完成进度100%[79] - 某型气体检测红外热像仪项目预算1,230,000.00元,实际投入576,114.00元,完成进度65.1%[79] - 某型红外机芯组件B项目预算151,000.00元,实际投入28,871.04元,完成进度47.8%[79] - 非制冷红外机芯A项目预算95,000.00元,实际投入0元,完成进度0%[79] - 枪瞄红外机芯A项目预算17,200.00元,实际投入1,283.19元,完成进度100%[79] - 手持红外机芯项目预算38,500.00元,实际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