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2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086,007.70元[5] - 2022年营业收入1.397亿元,较上年减少1.13%[1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08.6万元,较上年减少16.46%[1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172.07万元,较上年减少30.66%[14]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9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5.08%[14] - 2022年末总资产14.4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7.19%[14]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75元/股,较上年减少28.57%[15] - 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53元/股,较上年减少41.11%[15]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89%,较上年减少11.35个百分点[15]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98%,较上年增加1.85个百分点[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降主要因原材料等成本上升、销售等费用增加[15]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70.46万元,较上年基本持平,净利润为5908.60万元,同比降低[23] - 2022年研发费用投入1533.31万元,同比增长18.91%,研发费用率为10.98%[24] - 定制化增材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477.40万元,占营业总收入比例接近70%[26] - 2022年营业收入139,704,605.0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3%;营业成本65,332,528.0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17%[99] - 2022年销售费用3,506,195.1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2.91%;管理费用18,976,444.7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58%[99] - 2022年研发费用15,333,105.8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9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028,207.2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73%[99] - 制造业营业收入133,688,969.13元,毛利率53.99%,较上年减少4.76个百分点;定制化增材制造业务营业收入94,921,064.08元,毛利率55.01%,较上年减少5.89个百分点[104] - 机载设备维修业务营业收入38,767,905.05元,毛利率51.51%,较上年增加10.17个百分点;境内营业收入133,680,289.05元,毛利率53.99%,较上年减少13.17个百分点[104] - 境外营业收入8,680.08元,毛利率55.64%,较上年减少39.21个百分点;直接销售营业收入133,688,969.13元,毛利率53.99%,较上年减少13.17个百分点[104] - 制造业主营业务成本61,507,289.1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44%;定制化增材制造业务主营业务成本42,708,080.1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8.09%[106] - 机载设备维修业务主营业务成本18,799,209.0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61%[106] - 研发费用15333105.81元,同比增长18.91%;销售费用3506195.16元,同比增长122.91%;管理费用18976444.75元,同比增长24.58%[1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9028207.22元,同比增长0.73%;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647774322.34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803754452.44元[113] - 货币资金337738450.53元,较上期增长190.56%,因上市募资[117] - 应收账款89156436.03元,较上期增长52.15%,因新增控股公司[117] - 存货65985101.43元,较上期增长125.66%,因新增控股公司[117] - 固定资产110207092.86元,较上期增长69.57%,因设备验收转固[118] - 在建工程216144337.45元,较上期增长186.76%,因募投及洛阳基地建设[118] - 合同负债21864573.68元,较上期增长10629.84%,因新增控股公司[118] - 递延收益因政府补助增加至4428.38万元,较上期增长99.18%[119] - 递延所得税负债因新增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增至526.31万元,较上期增长108.64%[119] - 报告期投资额为0元,上年同期为360万元,变动幅度-100%,因参股公司清算注销收回投资[123] - 信托产品期末账面价值3081万元,债券期末账面价值1006万元,其他资产期末账面价值7079.52万元,合计1.12亿元[125][126] - 证券投资中,信托产品和债券最初投资成本合计5200万元,期末账面价值4087万元[126] - 道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张家港)有限公司净利润-339.56万元,襄阳嘉德机械有限公司净利润69.54万元[127] - 上海超卓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净利润-413.40万元,奈文摩尔洛阳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95.15万元[127] 利润分配 - 2022年度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资本公积不转增[5] - 2022年度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资本公积不转增,因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大量资金投入研发等[176][178] 审计相关 -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公司合规 - 公司上市时已盈利[3]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报告声明与承诺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4] - 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6] 风险披露 - 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3]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坏账、军品业务政策变化、技术升级迭代、宏观环境等风险[94][95][96][97] 业务经营 - 公司推进“飞机高强度结构喷射成型工艺研究”等项目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军品后端市场服务质量和价值[23] - 公司与中航工业集团旗下某客户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开展某武器壳体试制工作并通过合格供方审核[23] - 公司将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母机零部件制造等方向,部分产品进入批量试制阶段[23] - 公司与某玻璃生产商客户开展相应靶材试制,应用于建筑行业大幅面玻璃制造[23] - 2022年公司开发新维修项目,推进“机翼防冰系统修理技术研究”等项目技术成果转化[23] - 公司依托金属再制造技术对部分产品深度修理,降低客户维修成本[23] - 公司开拓四家新的民品客户,开发二十三个有竞争力的维修件号推向市场[23] - 公司是A、B基地级大修厂多种型号战斗机起落架大梁疲劳裂纹冷喷涂修复唯一供应商[26] - 公司修复的起落架大梁可实现的起落次数达到飞机设计起落次数的3倍[28] - 公司已形成冷喷涂纯金属旋转溅射靶材、合金旋转溅射靶材的批量生产加工能力[29] - 研发出电池框梁、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一代产品[31] - 公司具备三千余个项目、一万五千余个件号的机载设备维修能力,维修范围涵盖军用和民用航空领域[33] - 公司生产的辊系部件及非标轴承利用增材制造技术提升耐磨性和使用寿命,部分产品替代国外同类产品[33] - 公司基于技术储备为客户提供具备完整生产、作业能力的增材制造系统[33] - 公司航空领域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率超50%,属“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44] - 公司是中国空军装备部下属A、B基地级大修厂多型军机起落架大梁疲劳裂纹修复再制造的唯一供应商[47] - 公司是国内航空机载设备维修领域综合实力较强的第三方维修企业,维修覆盖气动、液压等主要附件[4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CAAC范围内具备对三千余项、一万五千余个件号机载设备的维修能力[84] - 公司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制备的铝合金涂层强度可达400MPa,修复的大梁结构试验件飞行起落次数达机型设定寿命指标3倍[81] - 公司是A、B基地级大修厂多种型号战斗机起落架大梁疲劳裂纹冷喷涂修复唯一供应商[192] 技术研发 - 公司研发以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为核心,坚持“自主研发、稳步创新”理念,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34] - 公司实现铜合金、钛基合金、高温合金等材料增材制造工艺阶段性突破,完成钛合金等粉末冷喷涂技术储备[24] - 开展增减材一体化设备、PBI冷喷涂用枪管国产化研发,持续优化气体回收系统[24] - 设立广州研究院,完成高端人才团队搭建和增材制造设备配备[24] -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可使常见金属原材料沉积效率超90%,每小时可沉积40kg以上金属粉末[41] -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热输入少、应用材料广泛、沉积效率和速率极高、加工后材料性能优越、加工工件尺寸不受限制、环境友好、应用范围广泛[41][42][43] -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可用于飞机机体结构、燃油等环境控制系统附件等部位的修复[45] - 与传统维修技术相比,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修复结构件时全程低温,无氧化烧损、无打孔破坏,涂层强度更强[45] -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可适应多种修复场景,修复过程中不产生火花、高温[45] - 公司定制化增材制造业务覆盖机体结构再制造及零部件生产制造,已将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成熟应用于各大场景[48] - 公司利用冷喷涂技术制备的大型靶材生产效率高、与背衬结合好、晶粒更细小,生产的航空紧固件和靶材有性能优势[48] - 公司对冷喷涂技术的研发集中在增减材一体化设备及气体回收系统开发与优化等方面[50] - 公司掌握9项核心技术,取得50项专利[53] - 低压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喷涂体结合强度高、粒子尺寸可精准控制等[53] - 高强铝合金高压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使涂层强度提升至400MPa[54] - 高性能涂层界面污染控制技术将增材体与基材界面结合强度提升到100MPa[54] - 气动涡轮平衡与调试技术实现涡轮在40,000 - 80,000rpm高转速下长时间、高效率运转[55] - 2022年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项目为先进高机动飞机延寿工程[55] - 2022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为飞机承力结构损伤原位低温增材[55] - 2022年定制化增材制造产品被认定为单项冠军产品[55]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和研发水平[56] - 公司依托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开拓新技术、新应用[53] - 本年度新增知识产权申请数50个、获得数30个,累计申请数137个、获得数60个[57]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15333105.81元,较上年度增长18.91%,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98%,较上年度增加1.85个百分点[57] - 镍基高温合金零件增材制造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200万元,本期投入60万元,累计投入121万元,已完成40组IN718合金实验试样打印及金相观察[58] - PBI冷喷涂用枪管国产化研究预计总投资150万元,本期投入62.5万元,累计投入119.6万元,加工工艺、尺寸精度已满足要求,可使喷嘴成本降低40%以上[59] - 飞机高强度结构喷射成型工艺研究预计总投资400万元,本期投入72.01万元,累计投入321.78万元,已完成样件试制和测试调整,准备结题[60] - 航空复杂结构件冷喷涂3D增材快速制造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700万元,本期投入248.9万元,累计投入345.56万元,已完成型腔制造方案设计,目前在进行工艺验证,可将加工效率提升1 - 2倍,降低制造成本50%左右[60] - 机翼防冰系统修理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380万元,本期投入344万元,累计投入344万元,已结题,可确保修理后系统工作性能达到国外OEM恢复件水平[62] - Ti2AlNb基金属材料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方法研究预计总投资750万元,本期投入105.57万元,累计投入105.57万元,已完成初步可行性分析,处于实验开发阶段[62] - 薄壁异形件热障涂层喷涂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500万元,本期投入246.65万元,累计投入246.65万元,第二批试验片检测基本合格,目前正在完善工艺[63] - 钛合金叶片表面长寿命耐腐蚀涂层预计总投资650万元,本期投入92.41万元,累计投入92.41万元,可行性论证已完成,处于样品试制阶段[64] - 公司完成石英纤维增强石英基复合材料制作制备工艺研究,样件检测合格,待客户打靶实验验收[70] - SLD壳体加工新工艺方案评审通过,开始新样件试制[71] - 薄壁零件柔性车加工装夹装置及加工方法技术方案内部通过,开始设计工艺路线[72] - 武器舵翼3D打印快速制造技术方案内部通过,准备应用于某武器舵翼部件3D打制造[76] - 钛合金薄壁异形件热障涂层喷涂技术方案内部通过,准备应用于某武器钛合金部件外部热障涂层制备[78]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98%[83] - 公司黄仁忠博士累计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83] - 2017年公司在低压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基础上,自主研发高强铝合金高压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46][82] - 2017年公司参与军方战机再延寿科研项目,相关技术结果论证测试获军工单位认可[82] 市场规模与行业趋势 - 20
超卓航科(688237)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