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卓航科(688237) - 2022 Q2 - 季度财报
超卓航科超卓航科(SH:688237)2022-08-2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26%[1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26%至73,947,440.09元[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96%至36,384,900.18元[21]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7394.74万元,同比增长21.26%[71] - 公司归母净利润3638.49万元,同比增长6.96%[71]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营业收入73,947,440.09元,同比增长21.26%[88][9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6,384,900元,同比增长6.96%[88] - 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1.2%至7394.7万元(2021年同期:6098.4万元)[170] - 净利润同比增长7.0%至3638.5万元(2021年同期:3401.6万元)[17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4元/股,同比增长5.88%[1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54元/股,同比增长5.88%[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0元/股,同比增长2.56%[19] - 基本每股收益从0.51元/股提升至0.54元/股[172] - 母公司营业收入达7370.6万元(同比增长21.0%)[174] - 母公司净利润为3959.5万元(同比增长15.1%)[175]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较2021年同期的34,402,792.56元增长15.1%[198][19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3.58%至27,957,435.86元,主要因营业收入增长[91][9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90.58%至1,366,068.43元,因参加航展及市场推广费用增加[91][92]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1.89%至7,626,466.64元,因中介咨询费用减少[91][9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67%至6,235,711.39元,因研发活动增加[91][92] - 研发费用金额同比增长7.67%[20] - 研发投入总额为人民币623.57万元,同比增长7.67%[5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67%[7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67%[74] - 研发费用增长7.7%至623.6万元(2021年同期:579.2万元)[170] - 销售费用增长90.6%至136.6万元(2021年同期:71.7万元)[170] - 财务费用改善至-178.1万元(2021年同期:-317.3万元)[17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定制化增材制造业务营业收入4,827.42万元,占总收入超65%[25] - 航空领域业务收入占比超过公司总收入的50%[39] - 增材制造系统业务提供集成设备、技术参数及质量控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29] - 机载设备维修服务涵盖波音系列(737/747/757等)和空客系列(320/330/340等)机型[29] - 公司具备机载设备维修能力覆盖3000余个项目及15000余个件号[29] - 军用维修业务需通过军方资质审核并进入合格供应商目录[34][37] - 民航维修客户包括南方航空、中国国航等主要航空公司[38] - 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为核心研发领域并实现产业化应用[30][39] - 维修业务需取得CAAC或FAA颁发的维修许可证[33] - 公司航空机载设备维修覆盖气动、液压、电气、燃油等主要附件[49] - 公司航空紧固件已广泛运用于中国多型号战机[47] - 公司通过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实现多型号战斗机起落架大梁疲劳裂纹修复[47] - 开发了十五个有竞争力的维修件号并推向市场[73] - 开拓了四家新的民品客户[73] - 钛基合金等材料的增材制造工艺实现阶段性突破[74] - 公司是空军装备部下属A、B基地级大修厂多型军机起落架大梁修复唯一供应商[47] - 公司自2010年取得军工资质长期服务中国军方及空军装备部下属大修厂[48] 研发投入和技术进展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43%,同比减少1.07个百分点[1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减少1.07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43%,同比下降1.07个百分点[54]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43%[67] - 公司掌握9项核心技术并取得34项专利[50] - 高压冷喷涂技术将涂层强度提升至400MPa水平[50] - 界面污染控制技术将增材体与基材结合强度提升到100MPa级别[50] - 超硬超韧碳化钨涂层厚度可减少至传统技术的1/10[51] - 气动涡轮调试技术实现涡轮在40,000-80,000rpm高转速运转[51] - 移动增材制造平台集成高压动力气源等多模块实现原位维修[50] - 疲劳损伤自动化修复技术提升再制造一致性和精准度[51] - 基于冷喷涂成形的粉末冶金技术实现粉末无模具低温成形[51] - 使用压缩空气代替氧气降低成本 喷涂温度控制在较低范围[51]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25个,其中发明专利11个[52]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获得14个,其中发明专利2个[52]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02项,获得专利34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71] - 冷喷涂技术制备的铝合金涂层强度可达400MPa[64] - 公司修复的大梁结构试验件飞行起落次数达机型设定寿命指标的3倍[64] - 公司设立了位于广州的研究院并完成人才团队搭建[74] - 研发项目总预算为4102万元,累计投入1380.7万元,本期投入623.6万元[59] - 研发人员数量为32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9.88%[61]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23.68万元,平均薪酬6.99万元[61]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本科11人占34.38%,大专16人占50%[62]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1-40岁17人占53.13%,41-50岁7人占21.88%[62] - 镍基高温合金零件增材制造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200万元,本期投入47万元,累计投入108万元[56] - PBI冷喷涂用枪管国产化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150万元,本期投入62.5万元,累计投入119.6万元[56] - 飞机高强度结构喷射成型工艺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400万元,本期投入35.8万元,累计投入285.5万元[56] - 航空复杂结构件冷喷涂3D增材快速制造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700万元,本期投入76.7万元,累计投入173.3万元[56] - 石英纤维增强石英复材天线罩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200万元,本期投入70.4万元,累计投入138.8万元[56] - 机翼防冰系统修理技术研究项目预算195万元,累计投入191.4万元[57] - Ti2AlNb基合金材料冷喷涂增材制造方法研究项目预算750万元,本期投入19.6万元[57] - 薄壁异形件热障涂层喷涂技术研究项目预算500万元,本期投入52.5万元[57] - 钛合金叶片表面长寿命耐腐蚀涂层项目预算650万元,本期投入18.5万元[58] - CWG壳体制造工艺研究项目预算66万元,累计投入50.6万元,本期投入9.1万元[58] 资产和现金流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1.35%至25,153,458.71元[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199.64%至1,268,202,423.91元[21] - 总资产同比增长190.05%至1,365,326,516.13元[21]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656.75%至879,637,920.33元,主要因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94]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106.21%至155,426,421.73元,因募投项目预先投入建设[94] - 资本公积同比增长387.49%至989,066,425.08元,因科创板发行股票溢价[94] - 公司资产总计从期初470,723,125.72元增长至期末1,365,326,516.13元,增幅190.05%[163][164] - 货币资金从期初47,439,448.50元大幅增至期末854,961,577.09元,增幅1,702.11%[166] - 资本公积从期初202,891,334.22元增至期末989,066,425.08元,增幅387.38%[164][168]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137,527,443.98元增至期末173,912,344.16元,增幅26.46%[164] - 递延收益从期初22,232,979.17元增至期末43,909,915.80元,增幅97.50%[163] - 在建工程从期初75,373,683.32元增至期末117,613,345.07元,增幅56.04%[167] - 应收账款从期初58,597,400.36元增至期末69,308,632.04元,增幅18.28%[166] - 其他非流动负债从期初30,000,000.00元增至期末48,255,309.36元,增幅60.85%[168] - 实收资本从期初67,202,482.00元增至期末89,603,310.00元,增幅33.33%[164][168] - 流动资产合计从期初151,672,774.46元增至期末1,027,601,508.63元,增幅577.49%[166]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8.80亿元,较期初1.16亿元增长657%[16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6,966万元,较期初5,860万元增长19%[162]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1.55亿元,较期初7,537万元增长106%[162] - 预付账款期末余额835万元,较期初493万元增长69%[162]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1,308万元,较期初90万元增长1,357%[16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42.3%至6.65亿元[17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1.4%至2515.35万元[17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长46.8%至2.69亿元[17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因吸收投资达8.33亿元[17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激增3275.8%至8.61亿元[179]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合并层面高出7.2%达2695.85万元[180] - 母公司投资支付现金同比减少33.6%至9994万元[180] - 母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增长80.8%至6397.07万元[180]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增长3650.8%至8.53亿元[181]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318.3%至169.13万元[177] - 公司实收资本从67,202,482.00元增加至89,603,310.00元,增长33.3%[184][190] - 资本公积从202,891,334.22元增至989,066,425.86元,增长387.5%[184][190] - 未分配利润由137,527,443.98元增至173,912,344.16元,增长26.5%[184][19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423,241,604.87元增至1,268,202,423.91元,增长199.6%[184][190] - 所有者投入资本总额为808,575,918.86元[186] - 公司实收资本从期初的67,202,482.00元增加至期末的89,603,310.00元,增长33.3%[197][200] - 所有者权益总额从期初的425,333,432.29元增长至期末的1,273,503,950.49元,增长199.3%[197] - 资本公积从期初的202,891,334.22元增加至期末的989,066,425.08元,增长387.5%[197]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的139,619,271.40元增长至期末的179,213,870.74元,增长28.3%[197]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808,575,918.86元,其中普通股投入808,575,918.86元[197] - 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资本较2021年同期的407,322.00元大幅增长[198][19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采用以销定产生产模式及以产定购采购模式[32][31] - 采购原材料主要包括工业气体、金属粉末及航材备件[31] - 计划2022年年底完成洛阳增材制造生产基地建设[76] - 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所用铝粉主要自境外采购[80] - 高纯氦气主要采购自境外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分支机构[80] - 对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81] - 军方审价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收入确认[83]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2,400,828股,总股本增至89,603,310股[143]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存在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的情况[140] - 公司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变更为89,603,310.00元[200]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2,240.0828万股,发行价41.27元/股[200] 股东结构和股份锁定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李羿含、李光平、王春晓所持股份锁定期为自2022年7月1日起36个月[111] - 实际控制人亲属李琴等6人所持股份锁定期为自2022年7月1日起36个月[111] - 持股5%以上股东航证科创投资所持股份锁定期为自2022年7月1日起12个月[111]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所持股份锁定期为自2022年7月1日起12个月[111] - 核心技术人员所持股份锁定期为自2022年7月1日起12个月[111] - 国家产业投资基金所持股份锁定期为自2022年7月1日起12个月[112] - 李媛媛所持股份锁定期为自2022年7月1日起36个月[112]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若股价破发将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114]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14] - 公司承诺若涉及重大违法退市情形控股股东在退市前不减持股份[114]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发前股份[116][117][118][120][121][122] - 锁定期届满后每年转让的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有总数的25%[117][120] - 核心技术人员自限售期届满起4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有总数的25%[120] - 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不超过总数的25%[117] - 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持有的首发前股份[117][120] - 违反承诺减持股份所获实际收益归公司所有[115][116][117][118][120][121][122][123] - 公司触及退市标准时自处罚决定或司法裁判作出至终止上市前不减持股份[117][119] - 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股票发行价[124] - 减持行为需提前披露减持原因、数量及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124] - 股份锁定承诺自动适用变更后的监管规则要求[115][118][120] - 锁定期满后减持首发前股份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则[125][126] - 若监管部门对持股及减持意向有异议将按监管意见修订并执行承诺[125][127] - 上市后三年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上年度每股净资产时将启动稳价措施[127] - 稳价措施包括公司回购、控股股东增持、董事及高管增持[127] - 未履行稳价承诺需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 非不可抗力需依法赔偿损失[127][128] - 控股股东未履行稳价承诺期间暂不领取公司分配利润[128] - 董事及高管未履行稳价承诺将调减或停发薪酬津贴[128] - 招股书被认定存在虚假记载且影响发行条件时将回购全部公开发行股票[129] - 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注册的将启动回购程序购回全部新股[130] - 违反利润分配承诺将公告道歉并提出补充或替代承诺[131] - 有限售条件股份增至71,619,504股占比79.93%,其中国有法人持股9,778,222股占比10.91%[143] - 无限售流通股份新增17,983,806股占比20.07%[143] - 航证科创投资持有IPO限售股4,704,972股,解禁日期2023年7月1日[145] - 战略配售限售股新增3,585,175股(含员工资管计划1,646,721股),解禁日期202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