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为6251.4万元,同比下降14.58%[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27.3万元,同比下降344.45%[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980.1万元,同比下降376.12%[23]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58%至6251.4万元[24][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44.45%至-4827.3万元[25] - 营业收入为62,514,344.05元,同比下降14.58%[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273,209.55元,同比下降344.45%[74] - 营业收入6251.43万元同比下降14.58%[8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27.32万元同比下降344.45%[8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980.06万元同比下降376.12%[87] - 营业收入为6251.4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6%(去年同期7318.45万元)[198] - 营业利润为亏损49,228,980.28元,同比下降310.7%[199] - 利润总额为亏损49,199,773.94元,同比下降310.6%[199] - 净利润为亏损48,273,209.55元,同比下降344.4%[199] - 基本每股收益为-1.09元/股,同比下降284.7%[200] - 稀释每股收益为-1.09元/股,同比下降284.7%[200]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284.75%至-1.09元/股[24][3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90%[24][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8.59%至2126.5万元[25]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50.37%至4776.2万元[26]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40.31%至1525.8万元[2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0.63%至3429.9万元[26] - 营业成本2126.51万元同比增长48.59%[90] - 销售费用4776.18万元同比增长250.37%[90] - 管理费用1525.77万元同比增长140.31%[90] - 研发费用3429.87万元同比增长90.63%[90] - 财务费用-804.55万元同比变化2060.41%[90] - 研发费用为3429.8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6%(去年同期1799.19万元)[198] - 销售费用为4776.1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0.4%(去年同期1363.19万元)[198] - 财务费用为-804.55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利息收入807.40万元[198] - 研发投入总额为3429.87万元,同比增长90.63%[62][63]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3429.87万元,较上年同期1799.19万元增长90.63%[62][6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同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99.0万元,同比下降1013.89%[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13.89%至-3599.0万元[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99万元同比下降1013.89%[9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225.76万元同比增长9263.57%[9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95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5.49%[23]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8.3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97%[23] - 货币资金为6.9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3.41%,较上年末增长4.05%[9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至0元,降幅100%,原因为赎回理财产品[91] - 应收账款为6947.63万元,占总资产8.36%,同比增长10.42%[91] - 预付款项为293.38万元,同比增长301.83%[91] - 长期股权投资为3895.41万元,同比下降3.20%[91] - 新增其他权益工具投资500万元,系对深圳市智象科技的投资[92] - 应付职工薪酬为1410.22万元,同比增长69.93%[92] - 递延所得税资产为230.72万元,同比增长67.42%[92] - 公司货币资金为6.9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66亿元增长4.1%[194] - 应收账款为6947.63万元人民币,较期初6291.84万元增长10.4%[194] - 应付职工薪酬为1410.22万元人民币,较期初829.86万元增长69.9%[194] - 未分配利润为7336.58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31亿元下降43.8%[19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8069.84万元人民币降至0元[194] - 受限货币资金4000元,系履约保证金[95] 业务线表现:产品与技术 - 公司核心产品为数字体验监测产品(DEM)和应用发现跟踪和诊断产品(ADTD)[37] - 公司产品贯穿前端网页、APP应用中端网络和后端服务器应用提供端到端统一监控[36] - 公司产品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创建动态基线自动发现业务异常[36] - 公司已自主研发27项核心技术,形成五大技术群[45] - 获得7项已授权技术发明专利,65项在申请技术发明专利,71项软件著作权[45] - 产品线拓展至智能运维、网络性能监测、大数据分析、质量控制等临近市场[45] - 公司拥有多协议在线流媒体播放及监测技术,支持HTTP/HTTPS/RTSP/RTMP/HLS等协议[50] - 公司具备多浏览器内核网络加载性能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支持IE/Chrome全系列版本[51] - 公司开发多浏览器在线事务流程脚本录制及自动回放技术,支持IE和Chrome平台[51] - 公司掌握多平台网络报文实时抓取技术,支持Windows/Linux/Android系统[51] - 公司拥有海量多频率多地区运营商监测任务智能分发调度技术,支持千万量级任务[51] - 公司具备无须Root权限采集移动端网页网络加载性能数据的技术[51] - 券商APP股票实时行情及交易性能数据采集技术已支持超过70家券商[53] - 自主研发的移动端混合式应用全量网络请求详情数据采集技术兼容Android和iOS平台绝大多数版本[52][53] - 主动式移动端性能监测及远程管理一体化集成硬件设备具有低硬件故障率优势[52] - 基于AOP范式的移动端应用性能数据采集技术实现低侵入、零感知监测模式[52] - 全量业务请求端到端全链路追踪技术无须客户改造业务系统代码[53] - 服务端免配置集成化智能客户端技术支持多操作系统平台及JDK版本[53] - 多语言应用性能监测技术覆盖Java、.Net、php、python、Node.js等开发语言[53] - 移动平台运行时动态修改宿主进程执行代码技术实现黑盒注入无需修改源代码[52] - 移动端在线事务流程脚本录制及自动回放技术可精准还原用户交互操作流程[52] - 服务端应用性能数据采集与综合分析技术日均处理百亿条量级性能监测原始数据[56] - 海量数据大并发实时接入与在线离线处理技术日均累计百亿条量级性能监测原始数据[56] - 海量时序指标数据分布式计算框架技术可处理百亿条量级流式时序数据[56] - Web应用前端页面性能数据采集技术覆盖所有原生浏览器及内置浏览器[56] - 服务端应用逻辑拓扑结构自动发现技术无需手动配置即可自动发现应用内部逻辑拓扑[54] - 探针技术实现对多语言多平台服务端应用系统的被动式性能监控[54] - Web应用前端页面数据采集探针全自动注入技术实现服务端全自动探针注入[56] - 服务端应用性能监测技术实现业务性能分析、数据库性能分析及NoSQL性能分析[54] - 公司拥有27项核心技术,包括PB级海量数据列式压缩存储及响应式分析技术等[58][60] - 公司技术成果已转化为Bonree Net、Bonree APP等多款产品[58] - 基于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的时序指标数据动态基线智能预测技术已进入成熟稳定阶段[58] - 公司掌握27项核心技术包括移动端脚本录制、服务端拓扑发现等关键技术[70] - 公司完成Bonree SaaS Cloud平台建设,整合全线被动式产品公共平台能力[76] - Bonree Server、SDK、Browser、DataView四款产品接入SaaS Cloud平台并完成UI/UE统一改造[76] - Bonree Net推出阿里云版本V1.0并上线阿里云公有云平台[77][78] - 核心产品线完成信创化部署,支持鲲鹏、飞腾、海光等国产服务器及麒麟、统信等国产操作系统[77] - 移动端监测技术新增对RN Flutter、CorNet、阿里云mPaas等开发框架的支持[75] - 智能告警产品新增异常检测和趋势预测能力,实现双态化监控[76] 业务线表现: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54.87%[24][3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4.87%,较上年同期增加30.29个百分点[63]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0元[63] - 研发投入增长主要由于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和增加技术服务人员投入[64] - 研发人员数量为23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45.66%[6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2765.61万元,平均薪酬为11.67万元[68] - 研发人员中本科占比85.23%(202人),硕士占比10.55%(25人)[69] - 研发人员年龄22-30岁占比69.20%(164人),31-39岁占比29.54%(70人)[69] - 在研项目统一智能告警平台总投资规模1760万元,本期投入441.85万元[65] - 在研项目Swift AI能力平台总投资规模1520万元,本期投入189.68万元[66] - 在研项目SaaS能力开放平台总投资规模1930万元,本期投入241.14万元[66] - 三个在研项目累计总投资规模5210万元,本期总投入872.67万元[66] - 公司新增软件著作权8件,累计软件著作权达71件[60] - 公司新增发明专利5项申请,累计发明专利72项申请和7项获得[60] - 公司已获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71件[70]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扩大研发人员规模并增加研发投入[75] 市场与行业趋势 - 公司属于应用性能管理(APM)行业是IT运维管理(ITOM)的重要分支[36] - 全球APM市场2020年规模约为44.8亿美元[39] - 全球APM市场预计到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1.1%[39] - Gartner预测2023年40%的DevOps团队将采用AIOps平台功能[47] - 微服务/容器化技术导致APM数据采集分析难度与成本大幅提高[44] - AIOps需处理多维度、多数据源、海量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处理[42] - 需建立复杂业务系统关联性支持智能化特征工程与算法模型[43] - 云计算服务已成为企业大规模运营数字业务必备技术服务[46] - 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量达到55亿个,同比增速75.6%[49] - 预计2023年中国物联网连接量将增长至150亿个[49] 客户与合作伙伴 - 客户涵盖互联网、金融、新媒体、云服务、制造业等多行业头部客户[46] - 公司重点服务互联网头部客户包括腾讯、百度等,金融领域客户包括中信建投、建设银行等[79] - 联营企业北京智维盈讯营收1200.55万元,同比增长51.91%[98] - 公司与联营公司北京智维盈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关联交易金额244.89万元人民币[162] - 关联交易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100%[163]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公司负责人李凯、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辉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王晓杰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7] - 公司财务总监李新建因异地办公原因离任,王辉于2021年6月29日接任财务总监[102]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吴少阳因个人原因离职,其工作由罗俊接替[102] - 公司独立董事郑海英因个人原因离任,白玉芳于2021年1月21日接任[102] - 公司监事袁晓冬因工作原因离任,种姗于2021年1月21日接任[102] - 授予管理层限制性股票合计32.4万股(吴静涛23.67万股,程捷8.73万股)[187] 股权与股东信息 - 公司于2021年2月24日向74名激励对象授予121.24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60.86元/股[104]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凯及相关一致行动人股份限售期自2020年8月17日起36个月[109] - 公司董事王利民、焦若雷、顾慧翔所持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2020年8月17日起12个月[110] - 公司监事侯健康所持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2020年8月17日起12个月[110] - 股东李晓宇(高管李新建配偶)所持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2020年8月17日起12个月[111] - 股东苏商基金、吴华鹏、许文彬、刘小玮所持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2020年8月17日起12个月[111] - 股东元亨利汇、佳合兴利所持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2020年8月17日起36个月[111]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李凯持股意向及减持承诺自2019年11月25日起长期有效[112]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李凯、冯云彪、孟曦东股份锁定期为上市后36个月[115][117] - 董事、监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16][117][119][120][121] - 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116][117][119][121] - 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16][118][119][121] - 核心技术人员孟曦东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117] - 其他股东(王利民等)及监事侯健康锁定期为上市后12个月[119][120][123] - 股东元亨利汇、佳合兴利锁定期为上市后36个月[124] - 股东李晓宇(高管配偶)锁定期满后减持受配偶任职期限制(每年≤25%)[121] - 持股5%以上股东侯健康、王利民承诺锁定期内不减持股份[126] - 所有股东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并符合交易所规定方式[125][126] - 2021年2月18日网下配售限售股上市流通数量为439,393股占公司股本总数0.9896%[174] - 战略投资者兴证投资出借股份导致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277,100股[17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669户[177] - 有限售条件股份从期初34,294,393股减少至期末33,855,000股[173]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从期初10,105,607股增加至期末10,545,000股[173] - 外资持股从期初1,638股减少至期末0股[173] - 李凯持有10,266,270股,占总股本23.12%[180] - 冯云彪持有5,064,300股,占总股本11.41%[180] - 孟曦东持有4,706,610股,占总股本10.60%[180] - 吴华鹏持有1,664,100股,占总股本3.75%[180] - 王利民持有1,664,100股,占总股本3.75%[180] - 北京佳合兴利投资中心持有1,650,000股,占总股本3.72%[180] - 北京元亨利汇投资中心持有1,650,000股,占总股本3.72%[180] - 侯健康持有1,419,750股,占总股本3.20%[180] - 焦若雷持有1,276,410股,占总股本2.87%[180] - 上海金浦欣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1,227,340股,占总股本2.76%[180]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65,025.67万元人民币[167]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0,587.85万元人民币[167]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24,851.92万元人民币[167] - 用户数字化体验项目投入进度16.94%[167] - 应用发现跟踪诊断产品升级项目投入进度24.77%[167]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入进度48.12%[167]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进度100%[167] - 超募资金未使用部分金额16,690.87万元人民币[167] - 公司使用不超过人民币47,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6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的理财产品余额为人民币0元[168] - 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计人民币7,000万元用于永久补充
博睿数据(688229) - 2021 Q2 - 季度财报